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七届刘自强个人总结

第七届刘自强个人总结

2015-10-31 10:06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个人总结

一、前言

支教,多么吸引人的一个词语,曾经还未上大学的我,已从电视上、报纸上等了解到支教,而在那时,便有了一种遥远而深情的向往。而此时此刻,我已身处大学校园,并且作为一名感恩之旅队员从贵州支教回来了,回到一个相对很繁华的城市,恢复以前的生活。

的确,人生如同一次旅行,就算知道了预定的目的地,但旅行的过程却充满变数,生活中总会有某些你意想不到的风景,总会突然会出现一些事,让人惊喜不已,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付出与收获同在,就像今年暑假去贵州的支教,以及前前后后所经历的事情。

从报名、选拔、面试到赴贵支教再到回郑总结这些历程将会成为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二、选拔 培训

(一)报名

在报名的时候,当周围人发表对支教的一些看法时,我一直抱着亲自去经历才知道好好不好的心态,不为所动,在这之前也曾想到大学毕业之后再去实现这个向往,然而,生活的教训告诉我许多事情不能等待,现在能去做决不能推到以后去做。

(二)面试

对于面试,我在报名之前已有一些心理准备,记得那天风很大,地点是郑大体育馆,这一点既没想到又比较疑惑。负责面试我的有五个人,一字排开,坐在正前方正对着我。其中最右边的是一个我的老乡和高中校友,因此,我显得比较轻松,在当时,并不能深刻理解所问的每一个问题的背后深意所在,更不了解眼前的这些人,能做的是有问必答。当他们询问我给他们一个留下我的理由时,我稍加思索,一句“留下我,你们不会后悔”便脱口而出。而对于他们所问的问题在支教结束之后才有了深切的体会。

因为,无论说什么都无法现场证明出来让他们看,唯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之后才能证明他们的眼光是非常正确的,现在,已支教归来,许多事情是没有预料到的,现在,依旧在坚持。并且,生命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个选择似乎都环环相扣,第一个选择开启了选择的阀门。

这次面试显得非常的正式,而面试我的那五个人,后来才发现有两个人是校区负责人,并最后和我们一起坐上了去贵州的火车,带着我们一起到了群山连绵的大坝、摆榜,在那里完成了第七届支教助学的任务,他们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对感恩的理解,用时间来证明他们一直在还在感恩的路上,这对我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论这些真正是为了什么,我始终告诉自己:“永不放弃”。因为我要验证某种事情并且兑现承诺。

(三)早操

早操,不仅考查一个人的体能,更重要的是考验一个人的毅力,虽然,之前我每天都会早上跑步,但不同的是,每天是在选拔的环境里集体性的跑操,军姿要领 ,跨立,跑步走,齐步走,还有热身动作等都必须熟练的掌握。

自3月26号起,我便与这工大西足球场结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缘分,更本质的说是与每天一起跑操的这群人结下了一种弥足珍贵的情谊,这种情谊在后来的感恩旅程中支撑着我一直走下来,正是这样一种情谊凝聚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给感恩之旅团队提供了一种生命力。

每天就这样5点45分起床,6点15分之前到达跑操地点,每天从宿舍去到操场的路上几乎都会遇到跑早操的兄弟,渐渐地就这样的熟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孔由陌生变为熟悉 ,感情在我们之间慢慢的建立起来。早操中老队员给我们讲了许多,讲纪律,讲安全,讲贵州的孩子,讲他们的历史,还有团队的历史,其中摘录了一些自身认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话:“这里只有男生和牲口,没有女生”;“来不来,由你决定”;“要给别人一碗水,你需要一缸水”;“感恩这条路,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选择是双向的,你在选择团队,同时团队也在选择你”;“在登上火车前的那一刻,选拔一直没有结束”;“坚持,就是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有我在,你怕啥;有你在,我怕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个人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远”;“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团伙”;

而且我相信在以后还会有一些经典的句子在实践中被提炼出来。

这些句子凝聚了团队的精神与文化,每一句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也有一定的良苦用心,而这些只是感恩之旅团队文化的一小部分,一个团队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是靠身处其中的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每项事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熊熊一窝”,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而作为一个民间性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她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作为一个公益组织,除了我们自身,我们一无所有 。

早操的后期,我心中便出现了一种矛盾,质疑自己的选择错了,为了去支教而设置如此较长的选拔阶段,后来,当我支教归来后才发现,参加“感恩之旅”的任务不单单是支教,还有团队的使命需要人来肩负,她是一个团队,一个志在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团队,还是一个需要做出改变的团队,一个具有生存危机的团队,一个迫切走出困境的团队。

在这一段矛盾的时间里,面对每天的早操,当我从床上起来的时候,我问自己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支教的向往不足以支撑我坚持这么久,并且如此付出,但最终是什么让我一直走了下来呢?真正的原因在于人是一个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但这是不是在感情用事呢?如果用对错标准来评判我的选择的话,那真的是无法辨别分明了,因为我不是出家人,已了绝尘缘。然而,在矛盾中走了一段时间之后,竟发现我已无退路,因为我不想失去这么一群人,以至于在支教归来后,第一次跑在西足球场的跑道上时,当我还没意识到是什么时,一股强烈的感情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顿时,以往的回忆闪电般在我脑中划过,的确,这片地方承载了太多,它已成为我心中的一块记忆源,记忆里有无法再现的事和人。

我对自己说:“已无退路,惟有前进。”

(四)拉练 笔试

小拉练。小拉练回来之后,老队员在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为我们的胜利归来开了一场会,会上有一些兄弟分享了他们的拉练感悟,而黑板上赫然写了六个大字“兄弟们,好样的”。而我却静静地坐着,在这次拉练中,对我而言,并未使用’“坚持”一词,然而,直到散会后,回去的路上却步履艰难,第二天上课要爬楼时,竟第一次有了对电梯的需求。

早上从西门而出,傍晚回到起点,一条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向西,曲折而进,穿过田野,路过村庄,全程疾走,一面感恩之旅大旗在前方开路,这面队旗在郑州高高的飘扬,她的身后紧跟着一群有着激情、青春的大学生,而在不久的暑假里,我有幸跟着这面大旗阔步行走在大坝、摆榜的山路上,那里的人们,那里的村庄、草原、群山、溪水,还有那牛马都曾见过这面旗,从郑州到贵州这面旗帜一直在飘扬,她的模样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而旗下的那些人却如此可爱。

拉练路上一起走过的那些人不知还有多少仍记得这面旗。

大拉练很奇怪。走的更长,却不知疲倦,第二天安然无事。途中,去的路上,在聊天中到达目的地,回来途中一直在坚持,看着前方的旗一步步坚持着,直到猛然看见“大榭”二字,那时已无所谓坚持了,我知道,已经胜利了。

这印证了一句话: 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拉练不仅仅在考查我们的身体素质,也在考验我们每个人的毅力 ;这也为以后的支教所需要的个人素质奠定了基础。

(五)、变废为益

记得在之后的全体大会彩排节目中,有一个节目中含有变废为益的内容,当时看到了之后非常感动,不幸的是最后因其他原因被删去,说到这,是想表达一种感情,变废为益,因为亲身全程的参与其中,那些画面如再眼前重现便有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时间正值中午,贴海报、挂条幅、搬桌子等,然后上楼下楼拿瓶子,虽然,常常两三点才结束,但看到废旧瓶子、书籍等从无到有、再到一堆,最后在等一个一个数完卖掉,当每次结束的时候,都有一种非常轻松的感觉。

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捐来的旧物大部分是发动自己身边的同学得来的,而很多人却看了一眼,就走了,而我们的初衷就是要发动起这些力量,只有这些人愿意行动起来的时候,变废为益才是真正的举办成功,而如何实现这些,拥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六)、五一兼职  

五一兼职三天,获益匪浅。

在这三天里所做的工作,就是为商场里的一家沙发店拉顾客。对于我来说,这是大学里的第一份兼职,工作的挑战性也就可想而知。起初尝试了多次,都是以失败为结果,然而,当在继续尝试的过程中,终于有一次成功把顾客带到了店里面,当时的成就感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建立了更强的信心。

在之后的三天里,一方面,从主动尝试拉陌生的顾客到指定的店里面,再到得到多数的拒绝,然后再一次次鼓起勇气去尝试这个重复但有不同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尝试更是成功之母,因为如果没有尝试,我们连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知道,只有尝试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我应该提高的方面;另一方面,在这三天里,我与一些队友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对他们的了解更加深入了,这令我感到非常的的高兴,同时也感到特别的幸运,为能与他们拥有共同的经历和成长感到幸运,而现在,在我的内心里,他们已成为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了。这些人让我收获了快乐与成长,愿我们之间的情谊地久天长。

同时,要感谢中原路的兄弟,在那三天里为我们做了很多,谢谢你们!

三、支教 调研

当成立大会和全体大会召开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培训和备课之后,终于踏上了去贵州的火车。

至今,我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总结在贵州的支教助学,刚刚开始,就要准备离开 ;刚刚相识,就要准备分别;一切显得那么匆忙。

当到达大坝中心学校的时候,没有兴奋,没有感觉,从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抱着一个目标:教好课,教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他们。除此之外,就像在上第一堂课时,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的一双双眼睛时说的那样,我更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仅此而已。

面对那里的孩子,我讲不出太多的大道理, 说得最多的还是一些生活中的常事。

真心的为那里的孩子的活泼、可爱而感到高兴,这与来之前的猜想完全不同,或者说完全相反,有时感觉自己能做的很少,想做的却有些力不从心, 一方面,为支教所做的准备工作不够,可能缺乏一些指导,更多的是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学能力的欠缺。

在那边的时间本来就很少,可是在那里没有做好及时的教学总结,关于教学总结已经在支教结束归郑后详细的写了下来。

关于在大坝的支教主要是教学总结,而在摆榜需要总结的就是调研了。

摆榜的调研,走了不少路,路上的乐趣也不少。调研路上最需要注意的除了安全和时间安排之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路上行进途中的气氛,在完成调研任务的同时,要注重队员之间的交流;调研时也要和向导多交流 ,其实,这也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好机会 ;对调研信息要了解清楚,而不是一个大概的模糊情况;或许因为信息不全,很难找到被调研对象的家时,不要灰心,虽然有时可能让人筋疲力尽,有时一条路走了六七遍,要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需要注意团队形象,调研中严肃活泼结合起来等等。

四、个人思想成长

(一)、主观能动性

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深层理解并重视是在贵州,在与一位老队员的谈话中加强了对这五个字的理解,这五个字合理的强调了人在事务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性,是进行思考并实践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往往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他引导了我往往在一切事务中相信并重视人的力量,坚信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直到现在,我经常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等,要真心感谢这位老队员,这或许是他宝贵的人生经验。

(二)、宽容

学会宽容,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宽容是十分的重要和必要,但宽容并不是一味的容忍,宽容的内心不会产生愤怒或怨气,而是一种平静和淡然;容忍只是内心真实情感的的抑制,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表达出来而已。因此我们应该说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处理结果。宽容表现出的是个人的一种修养和思想境界,展现的是一种眼界和胸怀。

如果对人对事缺乏宽容,我们每天会陷于烦恼之中,而且,我们会一直认为这些是因他人而起,自己却不应该受到责备。

(三)、执行力与思考力

思考与执行正是理论与实践所对应的的两方面。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抽象出理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更通俗的来说,是想和做的两方面,言行之间,长路漫漫,当我们的思考力和执行力都足够强大时,言行之间的路已经很短很短了,但是无论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我们都将无法有效的完成我们的目标

(四)、表达能力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必须与人打交道,而表达能力很关键,如何让别人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何能与人更好的交流? 不会交流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我们需要用言语来表达自我,要敢于表达自我,这也是我现在需要提高的地方。

(五)、自信

自信需要不断积累,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我需要不断拓展我的生活空间,进而在各种事情中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加快速的成长起来,否则,会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落伍的。前期要多鼓励自己,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在思想认识上还有许多……


五、对感恩的理解

感恩不单单体现在某件事情上,更是一个人心灵的折射。

感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支教,也并不是非要加入一个公益组织,这些只不过是体现感恩的表现形式。感恩在于一个人的心理认知和价值观念,它是一种思想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实践两者的结合,他需要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召唤,而不是为了其他一些非理智的东西。

有时我们必须在孤身独处时,去质问自己内心深处,我们真实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不是在感情用事,是不是在违背着自身最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感恩有更深层次的的理解和坚定的执着。

感恩,需要先知恩;知恩,需要先满足。

对于父母的关心心存感激,对于师长的教诲铭记于心等等许多身边的事都值得我们去以感恩的心态面对。


六、结束语

虽然是结束语,但这样的一项事业仍在继续。我习惯把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称为事业。

在这个总结里,我刻意地尽量不去写“人”及与有人关的一个个故事,无论是伤心亦或是快乐,更多的是一些心路历程,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坐下来一一的写下来,因为担心以后会忘却,忘了曾经和那些人一同走过的岁月。

一想到这是一个总结,就有些不知写什么了,因为从报名参加感恩之旅一直到支教结束回到郑州,更多的不是总结,而是一种回忆,所以,在这个总结里,自身一直在努力的回忆,从最初相逢相识那一刻,顺着时间发展的顺序,想啊想,零零碎碎地写下了这篇总结。

借着这篇总结,又重新审视了以往自己走过的路,以往所做的每一个选择 ,会觉得自己仍旧很年轻,虽然从不畏惧,但从未仔细思考过每一个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有选择过,才会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面对一些的事情,或许需要等一等,放一放,再去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