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七届祁威威个人总结

第七届祁威威个人总结

2015-10-31 10:07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嘀嗒

滴嗒滴嗒嘀嗒,时针它不停在转动。不知在何时、何地,搁浅了曾经的伤,渐渐的遗忘,果然,在这暗黑的夜,用思绪再也绘不出谁的模样,只记得后来的日子,我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那些花开的日子

在那个花开的日子,我偶然得知一个消息,意外的跟着室友递出了一张报名表,幸运的在第一轮选拔中,晋选。说句心里话,到现在也不知道,当初从哪里来的勇气,迈出的第一步,只知道当时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因为某些人,某些事,一心只想出去,远离这方土地;一方面,因为一些遗憾,曾经的梦想,只想抓只这一丝机会,因为若是错过,或许就是永远;一方面,为了告诉妹妹一个道理,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为之付出,即使失败,心里也是充实的,抓住这个花开的日子,踏上一条合适的路。

我的好兄弟

那些美丽的岁月,伴着这些令人怀念的故事,一起去荥阳水库,那天,早操依旧,或许是早已习惯了这种疲惫的生活吧,所以不再觉得累,因为心还在跳,匆忙早餐后,开水、馒头、双肩包、雨伞,这是我们百余人的必需品,浩浩荡荡从西门出发,一路扶持,一路踏过那些坎坷。,回忆起来,有时候突然会觉得,最美的时刻,不是到达水库,停止前进的那一刻,却是一路走来,同伴对你会心一笑的那一刻;记得最美的景,不是水库两岸春风拂柳,水生涟漪,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匀分着最后那一口白开水。

童年

大多数人,经历了太多世事之后,渐渐地学会了冷静、沉默、麻木。一些人渐渐的习惯了,不劳而获的习惯,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竟一时不知所措。这些相互扶持、相互打气的日子竟让我想起了童年,没有那么害羞、顾虑,就像和昔日旧玩伴,一起努力。慢慢的,有了些坚持下去的理由,因为那些空空的位子,有了些重新站起的力气。觉得像是在做游戏,输的人退居后幕,留下的人,替他们走下去,不同的是,有人会走开,有人会留下。相同的是,因为一个梦,我们都在努力的呵护它,就像个孩子,坚守着底线,为了孩子。

心愿

好美的一首歌,好美的一群人。有时真的不懂,为什么那么严格的苛刻自己?有什么用?有时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我看到,山那边的弟弟妹妹,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为了孩子。

支教路,并不是一路平坦,每年都会有些意外的事情发生,今年也不例外,本来是计划好,支教一个月,当地教育局因为一些只顾游玩,不顾孩子的支教团队造成了些事故,迫于一些压力,当地不允许支教,当时心情有些沉重,是不是今年去不成了?但我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第一:我们心愿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去帮助那些需要的孩子。第二:我们是支真正的支教团队,我们已经坚持了7年。第三:我们有很多热心的爱心人士。我相信,只要一起努力,会让那些不了解我们的人理解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只是20天左右,但我们已知足。终于,我们踏上了去往贵州的火车。最后,我们踏上了这方不知梦中来了多少次的土地。从那一刻开始,心里更多的不是新奇,而是满满的感动、感激。

那些年

初到贵州,好亲切,身体自主的融入了这方和谐的土地。山是那样的翠绿,树是那样的挺拔,云是那样的洁白,天是那样的蓝、低,人是那样的淳朴。宁静的校园总是需要些弟弟妹妹的嬉闹声的,后来就来了这群可爱的弟弟妹妹们。因为,七年级开学晚,所以,一开始,就帮后勤、做活动、调研,偶尔上一两节书法课,真是羡慕同伴们,都分到了各自的班级,各自的学生。后来,这种羡慕,渐渐的淡了,只是因为一些人、一些事。阳阳,是先锋队伍,比我们还早来5天,主持后勤工作,一个人,管下一个团队的吃喝,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来(大约4点左右),晚上准备好土豆、白米(夜里12点,甚至更晚)。时不时还强制自己在梦中醒来,看看煤球熄没熄火,灭了重制,就这样坚持到我们支教结束。不止是阳阳,还有很多,这样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人让我学会了很多。这远比没来这时学的更深刻。很多人很多事,让我明白了一点:团队,总是需要,一些人在台上,一些人在幕后,只要团结,才会有发展。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地方,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或许在学校很不起眼,你不屑于与他为伍,在家或许就是顶梁柱,一家人的希望。她们,或许在学校,成绩一般,沉默寡言,在家或许就是受的刺激太大,所以不爱说话。有时在校活泼乱跳,在家却是沉默不语。在校沉默不语,在家却是侃侃而谈。在校独自居于一角,在家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记得第一次家庭调研,小向导王庭秀,刘振想,梁怡然,李明强,吴静芳,和我,明河村调研途中,有许多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故事,记得一开始,我们都有些紧张,调研谈话时,慢慢的静了下来,竟有些不知说什么的情况,还好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改善的方法,分工明确后,各自熟知了各自的任务。蓬松的茅草屋,风一吹似乎就会坍塌,没有院墙,似乎正和这偏僻的小山村显的和谐。踏进这座房屋的那一刻,我震惊了,本来就是小小的茅草屋,里面却有两间房屋,一间小小的卧室,一间简陋的客厅,卧室紧紧地放着三张床铺,一个放着杂物的木柜,室内暗淡,只有木窗和木墙断裂处才能钻进些叫做温暖的光。主客厅杂乱的堆放着农具和少量粮食,地锅旁放着粘蚊贴,透过住客厅房顶上渗下来的阳光,我看到有几个木凳,一个小木桌,一个长凳,凳旁放着一个破旧不堪的篮球,是不是他最爱的运动?一个小型的DVD,一个破旧的手电,便是这家仅有的电器。地面上烧过的痕迹,是不是取暖用的?斑驳的木墙上贴满了曾经的荣誉,(一些奖状和一些曾获奖的绘画)不时地向我们透漏着一个信息,这孩子很聪明,很阳光,有绘画天赋。他叫王庭贵,我们团队上一年的资助对象,当他第一眼看到我们,准确的说是我们的队服,一下的哭了起来,跟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十天十夜也谈不尽他的感触,迫于一些原因,他在今年退学了,他很想念哥哥姐姐们,因为他能获得哥哥姐姐的尊重和爱护,真正的能快乐的学习下去。家庭贫困,另外加上一些老师重视学习好的,忽略学习一般的,随意打骂些孩子,他说他不是不想学,知识学不会,他学的十分吃力,不敢问老师,父母打工时,两个妹妹由这个今年该上八年级的哥哥照顾,家里农活,不得不做,成绩下滑,没人鼓励,渐渐的绝望,以致辍学,当我们问道他有什么理想时?他双眼满含泪花,说道:“一切都回不来了,将来我开一家烧烤店,将挣来的钱给些父母,妹妹,捐些钱给母校,向老师证明,学习差的孩子并不比学习好的孩子差”。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的心里话。真的很遗憾,我们只能做到这些,不能帮助更多,听到他的这番话,我们也为之感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让我们祝福他们吧,祝福他们顺顺利利。

那天调研的最后一家,是位可怜的小姑娘。现在在上三年级,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车祸离开了她,现在寄居在大娘家,大伯也是因为一些事故离开了人世,和大娘相依为命,去看望她的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敲门的时候,内心极度封闭的妹妹,突然从后门离开了家。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让小向导进去看看,电视是开着,后门也是开着。从侧面了解到,以前不是这般,最近妹妹学习状况不是太好,平时在校也慢慢的变得不爱说话,在家就是看看电视,平时不怎么爱出门,就造成了性格极度内向,好可怜的妹妹,你有朋友吗?好想和你说说话,可是当时天色已晚,等了许久,最后还是不见人影,不得不撤回,不然我们六人就不能及时回到学校,这也是我们在贵州最大的遗憾。

些许伤心,些许悲痛,些许欣慰,些许欢乐,记得去披弓的时候,路上偶遇杨邦丽、杨邦平姐弟两个,一个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烈日下正浇灌着自家的农田,翻阅以前的资料得知,妈妈带着最小的妹妹在几年前离家出走,只剩下脚有残疾的爸爸,和叔叔,奶奶一起生活,所以我们尽量不提,那些伤害他们的字眼,当时,叔叔,爸爸,不在家,奶奶下田浇灌禾苗去了,于是,就和弟弟邦平去另一块地找奶奶,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爸爸脚病不能做重活,是时不时还吃药打针,叔叔暂时没有婚娶,一大家子人居住在三间小平房里,孩子很刻苦努力,听他说,姐姐学习很好,英语、语文、数学考试成绩都是很高,今年自己考得很差,英语考得不好只是92分,但后来听他姐姐说,弟弟回回在班级取得第一,看到那位年老的奶奶,在田地里劳作,心里还是有些心酸,但还是挺欣慰,因为我看到了两个不怕苦的孩子,只是他们的希望。只是调研任务繁重,于是聊了些之后,离开了他们。

后来

后来,在大坝的最后几天,我分到了七年级二班,做了他们的班主任,看到他们,心里莫名的多了些踏实。有时会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种恨铁不成钢情绪;有时会因为他们的真诚,感动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有时会因为他们的一句话,感到心寒;有时会因为,他们的一个举止,心里有无限喜悦......

有时候,在课堂上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真是可爱,呵呵......做着从前,我们曾自以为是的事,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小时候的可爱。课堂上,有时讲些知识点的时候,他们不是听得太懂,但讲些数字故事时,却是那么深刻,因为本班课程很少,再加上入学军训,课就更少了,一些孩子上课时,会随意讲些“你们马上就要走了,还管我们做什么?”我知道,她是真心爱我们这些大哥哥姐姐,所以才敢当着一些人的面,说这些话,后来从一些孩子那,了解了些信息,第一排的罗守清,坐在旁边的方茂桃,并不是那样,其实她对这个团队有着很深很深的感情,她不想,在我们离开时对他们有太多的舍不得。后来,我想了许多,觉得她做得对,有时我也应向他们学习。记忆最深的,要说上音乐课了,在班级里,抄记下歌词后,只是教了一遍,他们就记下了音调。真是很有音乐天赋。罗明娇,王思,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雷明先、王国龙......体育方面也是特别优秀。可能因为时间不足,大多只是在军训期间和上课期间才有更多的沟通。说实话,虽然有时会说不遗憾,但真的是有些遗憾。总是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

在贵州的第一节课,不是数学,而是书法,在小学六年级,班级人不是很多,但学生们确实很活泼,刚教授课程时,心里有些紧张,但因为这些孩子的因素,慢慢的,感觉变好了些。直到下课,他们还是认真地学习写字,直到下课时,他们淘气的闹着我们,唱首歌,和唱了首“朋友”,第一节课,结束。

记得就要离开大坝的时候,酒香,明娇,方茂桃,明英,她们去办公室找我,我很惊讶,由于事情没那么多了,就和她们聊了很多,特别是我认识的一个女孩,(算是承诺,我答应她,替她保密,所以,就不是写名字了。)她是我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学生,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妹妹。和她谈了很久,聊了她的家事,觉得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命运多舛。在平时的言论中,还发现,她的内心受到严重创伤后,有些绝望,有些太依赖于倾诉,平时少言寡语,所以,有时常给她谈些走出心灵阴影的方法。王晓春教练说过:“若是没有能力解决孩子心灵的创伤,就不要揭开她们心灵的疤。”我觉得,挺有道理,所以,对于某些孩子,我不赞同听过多的倾诉,因为,我发现,她会把这种方式当做习惯,给更多的人说,一方面,本人渐渐的麻木,讲述这些故事时,已没了感受。一方面,对她的未来也是有些负面影响。我很不安,因为内心受到了自己谴责,在大坝,我一直试着不用太多的感情在每一件事情上,因为我觉得,离别时,会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不舍,会给彼此造成更多的伤害。他们还小,就经历了这么多离别。直到最后一天,我收到了,很多她们手折的花朵,他们手写的信件,我离开了班级,欣慰,开心,激动,伤心,充斥着我的心,一时竟不知所措,申申进了班级,后来,亦是如此吧。

我们都一样

因为某些原因,我决定不再提笔,因为某些原因,我不再记日记。偶然间看到一句我记在课本上的话“现实总不是梦想,总有些出入,要试着乐观面对现实,因为它不像梦想那样,虚无缥缈。”

每个人都在演绎着各自的故事,或喜或悲,或暗淡或精彩,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这些浮云,而是你现在的每分每秒,不服输,不断的成长。乔布斯说过:“不要盲目的遵循,别人的道路,遵循自己心灵的指引,你会发现你人生的秘密。”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没错,我在做我喜欢的事,并且我认识了一群和我一样的疯子,都在为着一个目标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善良,没有尊卑,没有差距,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