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震撼
我自小在平原地区长大,没见过这么多的山。当到贵州,坐上去西关的大巴车时,眼前的景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看着那一层又一层的群山,让我终于明白了重峦叠嶂这个成语。山清水秀,远远地望去,贵州山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干净而美好。听君君简绍,贵阳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空气质量达A的省会城市。我们要去的地方距贵阳很近,而且没有大城市的嘈杂,应该会更美吧。果不其然,随着越靠近西关,沿途所遇到的风景就更为原生态。时不时的还会看见梯田里的一群群水牛,也会有农民赶着马儿懒懒地从身边走过。眼前的一切,美好得居然有些不真实。
到达西关,没有想象中的破旧,非常富饶的一个镇子。但老队员说,不要看学校和镇子还行,学生家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刚见到陈小弟家时,我情不自禁地停了两秒钟,因为我不相信那居然是一个可以称为“家”的地方。几根木头支撑着的低矮破旧的茅草屋,显得摇摇欲坠。同样低矮的门敞开着,更像是一个黑咕隆咚的洞穴,使人难以有走进去的勇气。终于,我们走进了家里。一股让人难以忍受的潮味,整个房间没有窗户,在家里唯一昏黄的白炽灯下,我们进行了我们的调研。坐在我们面前的,是满脸苍老的爷爷。小弟今年上三年级,家里有两个孩子,小弟和他的弟弟。小弟的爸爸由于精神失常在多年前已经不知去向。妈妈因为难以忍受这个家庭的重担,也远走他乡。家里就只留下了老弱的爷爷奶奶以及小弟兄弟俩。爷爷由于年轻的时候受过伤,落下了残疾,不能干体力活,奶奶也因为年事已高,也基本没有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就靠着仅有的奶奶的低保艰难度日。这样的家庭,不是生活有问题,甚至连生存也成了问题。刚刚调研时,小弟不在,后来,小弟和他弟弟都回来了。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穿着短袖都嫌热,可陈小弟却是裹着一件破棉袄,原因居然是没有其他衣服。那件棉袄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袖口到领子,到处是破洞,露着灰色的棉絮。小弟的弟弟穿着一件脏乎乎的T桖,身子骨显得格外单薄。突然我发现弟弟的一只眼睛有些异样,于是询问爷爷。爷爷一脸的自责地说,那是小时候去和哥哥一起砍柴,被竹子划到眼睛,由于没钱治疗,最后只能由着它失明。我过去抱着弟弟,问他上几年级了?可怜的孩子不说一句话,只是低着头呆呆地望着地面。后来,我才知道,由于家境的原因,又由于一只眼睛失明,他经常在学校遭受欺负,就变得如此难小内向。去陈小弟家带给了我难以抹去的震撼。很难想象,改革开放到这么多年了,在我们这个国家,居然还有这样一些家庭,这样一些孩子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这实在是令我匪夷所思。同时,我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在那时,我所能做的,只是为他们好好的写一份调研报告,然后供爱心人士参考。我无力去改变他们的生活,即使他们是多么需要。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将来有能力去为那些还在为生存而挣扎的家庭带来一些切实的帮助!如今,中国绝大多数的地方已经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但在遥远的大山深处,仍然还有这些人间惨剧,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
孩子们
因为现在西关,父母通常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孩子们在物质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匮乏,但思想上却是正好相反。当我问所教的九三班的孩子们平时都看一些什么书时,得到的回答居然是作文书。刚开始我很不能理解,这些书会有什么看头。但当我了解到老师的教学方法之后,才明白了过来。对于有些需要理解的东西,居然也要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一旦不合要求还要罚站罚抄,在这种压抑的教学模式之下,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的天性怎么才能够得到发展!去阅览室整理图书时,看着一小格的作文书架上的书被翻得发黄,而其他大多数书架上的书却是整洁如新。这样的场景不仅令我唏嘘。孩子们缺的是好的老师,真正能够带他们领略到读书的乐趣的领路人。曾经收到过一个孩子写的信,上面说到:当我三年里换了五个老师之后,我就不再相信老师了。是啊,当孩子们把爱和关注投入到一个他们如此尊敬的人身上,可有一天,他却突然不见了。这种伤痛,孩子们经历了一次、两次、三次。。。。。。他们不是不愿再去相信,只是现实令他们太过失望了。还记得刚到西关,看见中学、小学建的还不错,还开玩笑说,者的教学资源还不错。可不久,听说西关整个小学才一个英语老师,才知道这的教学资源多么匮乏。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点是我能经常找学生聊天,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孩子们都愿意向我露自己的心事。这说明他们十分得信任我们。有人跟我讲梦想,有人跟我讲烦恼,有人跟我讲爱恋。山里的孩子真的是太缺少倾听的耳朵了。他们有着许多奇奇怪怪的小烦恼,小心思,却找不到诉说的窗口。我不知道我们走后,他们的这些情绪是如何排遣。山区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真的值得我们去关注。特别是那些家庭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骨子里都是有深深的自卑,而帮助他们摆脱这样的畸形心理却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我们现在回到郑州之后与他们保持联系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信任我们,我们是能够帮助他们不良情绪的人,而且对于他们很有可能是唯一的人。
对孩子们,我还是有许多愧意的,尤其是我带的三年级的小家伙。对于九年级,我遗憾没能把自己想要讲的东西讲好。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我欠他们的实在是太多了。由于是临时安排做三年级的班主任,上课跟班级管理都没有准备。好多突发的情况都让我束手无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请教其他一些小学班主任。虽然不知道怎么管理这帮子小家伙,但孩子们的单纯融化了我的心。我们班的小家伙真的是很可爱啊。由于是第一年,老师在做暑假上课动员的时候,重点鼓励的是较为优秀的学生,于是,我那个二十几个学生的班里出现了四个班长,使我不得不怀疑除了我们一班,二班还有没有班长?当班主任最难的是平衡好与每个学生的关系。有些学生生性活泼,可能家庭条件也稍微好一些。但其实更需要关心的却是那些蜷缩在角落里,不敢当众发言,下课也不和同学去玩的学生。就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孩子们都有想要得到关注的天性,如果多去关注那些平时不声不响的学生,往往会让那些比较活泼的学生觉得嫉妒,认为老师偏心。这样,是不是会伤到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的心?如果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缺少爱就有理由去伤害他们,到底对不对?这是我所遗憾自己没有平衡好的事。
小孩子爱玩爱闹。特别希望你能够和他们一起玩,只要一被他们缠上就很难脱身。孩子们还都特别喜欢画画,最爱上的就是美术课和体育课。可能因为是少数民族为主,所以尤为能歌善舞。我们班孩子唱的一首父亲,能够把我感动得流泪。在结课联欢上,我们班表演了一首儿歌《虫儿飞》,直到现在,我们班孩子的歌声还不时在我耳边响起。
这些家伙
我不相信什么缘分,认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一次次概率的偶然。但我仍然非常感谢这个团队,能让我在这人生最美的时光里结识这样一群优秀的人。让他们成了我的兄弟,让我拥有了一个家。
在团队中的每个人性格都不尽相同,但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了。
孟园孟大姐是我在这个团队中最最佩服的人。她的特点能够用八个字概括:严于律己,严于律人。在贵州支教期间,孟园负责的是教学组,而教学组的任务最为繁重。由于是第一年去西关展开支教工作,实际情况和计划相差甚远,于是在郑州准备被统统打乱。好多队员在刚开始的一两天甚至面临了无课可上的境地(包括我),不满的情绪夹杂着抱怨(我没抱怨,只是稍微有点意见哈),这给了教学组极大的压力。在熟悉了具体情况之后,孟园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安排教学任务。这么大的工作量,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着实不易。有好几次,都一点多了,还是在办公室里和雪莹姐一起排课表,那段时间,她比谁都晚休息。对于一个女生来说,这样的坚持更为令人敬佩。她善于总结经验,条理清晰,不但寻求别人对于她工作的意见,自己也常常会对他人的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而且,不急不躁,耐性十足,即使在别人做得非常过时,也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种修养,让我很是佩服。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马飞也成了我佩服的对象。对于我来说,马飞是个挺意外的人物,这个瘦瘦的小个子刚开始压根儿没给我留下多少印象。渐渐地,我发现了较真的马飞,较真儿得让人觉得好笑。在贵期间,只要开会,马飞就会讲关于电脑管理的事情,以至于即使现在,看见马飞发言,我就不由自主地以为他又要说什么关于电脑管理的建议。但正是这样的较真儿,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认真的态度,还有什么做不成!
张翔在我的第一印象里是个吊儿郎当的角儿。但作为班主任的他,为孩子们的事,忙前忙后,甚至于头发都白了好多。对于我们这些队员来说,孩子就是天大的事。自己苦些、累些无所谓,真的。但只要是在有关孩子的问题上,都是极其认真。张翔有次甚至在开会讨论结课联欢的时候,为他们班的孩子报不上节目的问题而情绪失控。我的理解是他真的真的很在乎他的那些学生。我想,所谓的真性情,可能莫过于此。
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只要是能够投身于这种不计回报的公益事业中的人,最起码,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嘿嘿。每当我意识到我和我周围的那些人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时,我就有了力量坚持着走下去。这一路走来经历了种种的坎坷不言多说,但很庆幸能有这么多兄弟的帮助。能够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优秀的人,我觉得这一路上的坚持值了!
苦
在整个选拔和支教的过程中,吃过的苦真的是不消多说,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不易。小拉练80里、大拉练140里,在选拔过程中的着一些挑战,一次次的刷新了我对于自己极限的认知。从前,打死我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在一天之内走完80里,更不用说是140里。正是这些苦,让我在生活中变得信心十足,相信一切的苦难自己都能够挺过来。在贵州日日夜夜里的坚守才是真正的挑战。一天将近五个小时的睡眠,加上这么大的劳动量,营养也跟不上。但自己不知道怎么就走过来了。所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在能吃苦这件事上。但我似乎忘了一个前提。Hey,兄弟,我们是一起扛过来的!还记得在拉练过程中始终听见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正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团队中,所有由苦产生的痛都被互相之间的鼓励和幽默所消解了。我们只吃到了苦,却没有痛。在这之间,我还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当别人都闷闷不乐的时候,你就必须得高兴起来,这是责任!懂吗?!更何况,所有的这一切磨难,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也就不好怪别人了。打碎了牙也得往自己肚子里咽。当然,这些个苦也不会白吃。你所经历的每一个困难、付出的每一分坚持都会化为你灵魂深处的宝藏,在你的未来闪闪发光。
过错
感谢在这段经历中所有原谅我过错的人,但其实不能原谅我的人却是我自己。
在贵州期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结课联欢的准备了。由于原本定好的学生主持生病,我被拉上临时顶帽。在结课联欢前一晚,我和陈沉、于欣准备串词。由于没有经验,在写串词的时候不知从何下笔。又由于那几天感冒,脑袋昏昏沉沉的我居然睡着了。当自己第二天早上醒来时,陈沉还在写些什么。我满是悔意,千句万句责怪自己怎么就睡着了。陈沉走过来,也不说话,只是把串词轻轻地放在我的面前。
昨天晚上,陈沉一夜没睡。
“有些事,你不做,总有人会做。”那是老队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同时在我脑海中响起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兄弟,有你在,我怕啥!”我知道虽然自己的过错兄弟帮我弥补了,但也让他付出了很多。我知道,陈沉忙结课联欢的事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了,而且第二天还是他主持,还有小品要演。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扛过来的。对于他所带给我的感动,犹如昨日一般。
思考
从前,老队员总要求我们站在团队的角度上,长远的看待所做的事。现在,终于团队的担子终于要有我们第八届挑起了。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也终于能比较客观冷静地看待从前团队的种种做法。
先来说一些我以为比较不妥的或做法。不是为了表达不满或吐槽,而是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的问题。一些比较细小的规定,比如,在贵州期间规定一个礼拜洗一次衣服。可能这是为了发挥我们能吃苦的精神,但是有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影响。做老师,要求为人师表。个人卫生一定要注意。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当一个穿得脏兮兮的老师给同学去上卫生课,这难道就不别扭?今年我们经历了砍柴,每次回来之后衣服都脏得不能直视,穿成这样去上课我认为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虽然我们这一届的伙食在阳阳哥来之后得到很大改善,但我还是建议增加队员们的营养。在贵州期间,劳动强度这么大,却只能吃土豆,营养根本跟不上去。虽然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也不能以牺牲队员健康为代价。
然后说一下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们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先不急着得出结论。首先,那边的孩子确实需要比较好的老师,从小学全校只有一个英语老师来看,可能可以把“比较好的”,这几个字去掉。但问题出现了,我们到底算不算是“比较好的老师”,甚至是“老师”?我个人的观点,不是。因为我们压根儿就不是师范专业的,也都没考到教师资格证。所以连当老师的资质都没有。更重要的一点,即使我们达到了能够教学生的能力,但是我们短短的三个礼拜的支教时间能够为孩子们讲解多少的习题?也怎么能和那些扎根儿山区三十年的教师相比?但至此就能否定我们支教的意义吗?当然也不能。我们可能教学不如别人,但我们是大学生,思维开阔,也具有有些老师所没有的素质。我们能够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眼界,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个世界大得有趣,有将来要走出大山的决心。我觉得我们更像是播种者,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长大。山区的孩子同样也有未来,我们的责任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这也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的意义。
也听刘杰说过她的担心:我们在这的时候孩子们信赖我们,把心都给了我们,可当我走了以后,孩子们会是有多难过。但我的想法是,只要我们不是带着一种甩手掌柜的心态,只要我们能够切切实实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光彩,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也都是能够让人接受的。现在孩子们还经常会打电话、发短信给我,我知道,不管我人在那里,永远都是他们的老师,对他们也仍会有一份责任。
改变
还记得老队员静芳姐对我说自己去贵州回来之后的感受,感觉天更蓝了,周围的人都变得更友善了,连课本中的内容都变得好理解了欸。我当时还嘲笑过她,哪有这么夸张。可真当我回到郑州之后,才发现,展现在我眼前的生活真的不一样了。我变得更加珍惜拥有了,因为我知道我所拥有的并不一定是我应该就有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有节制。节欲而后知珍惜,这是我现在所遵循的生活法则。在贵州,走在山路上,别人看见你,会主动和你打招呼。有好几次,老乡非要叫我们到他们家去坐坐。至此,我看到了人内心中美好的一面。现在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愿意与人为善的,只要真诚待人,别人一定能够体会得到。至于关于能够好好学习的观点,我现在是再赞同不过了。经过了这么多些锻炼,现在的我心很容易沉得下来。而且,写了这么多的策划,教了这么多课,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最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我,比从前更加珍惜我现在的生活,也比从前更加努力。这些好的改变都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不言多说,也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可能所谓的境由心生,莫过于此。
回来之后,好多人都说我变了,除了变得黑之外也变得成熟了。我想可能所谓的成熟就是经历了一些事之后,看明白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多给别人解释。感谢感恩之旅这个团队,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半年,可我感觉已经经历了许多,那些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但也总要为别人去做些什么。帮助他人是幸福的源泉。一个人,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大学支教是我的大学目标之一现在,我完成了。虽然付出了这么多,但收获却也是难以言计的。还记得那个炎热的午后,室友手里那这个小单子,我凑过头去看,醒目的“支教”二字。脑子一热,下定决心要参加这个团队。想不到现在,我走过来了,总算。其间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犹豫。但我还是走过来了。我想我也许可以为自己的坚持偷偷的欣喜一下。这次支教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有了朝自己梦想走下去的勇气。因为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个年纪来说,梦,并不遥不可及,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坚守。
未来
关于团队的未来我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始终明白,我们是在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未来还得要有人去开拓,现在,重担落到了我们第八届的肩头,看着我们选出来的那几个负责人,我有足够的理由坚信我们能够把感恩之旅的大旗举起!
离开并不代表结束,由于某些原因,我不能像选拔那样投入团队的时间这么多。但是我对安翠儿说过,即使哪怕我离开了,我也会一如既往得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把公益继续做下去。感恩之旅的印记在我身上,永远都不会消去。和支教的那一段时间相比,其实我反而觉得未来才是更加重要。在西关,的确有许许多多的孩子需要帮助。我们所做的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那三个礼拜中去。我已近决定长期联系两个学生。那些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身边常常有个人帮他们走出困境。我想,我现在所做的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所能产生的影响也很小,那是因为我能力有限。如果某一天,我的能力能够允许我做得更多了,我会为他们去做更多。
曾经的那些事,那些人,我难以忘却,在我未来的道路上,会不断地去咀嚼回味。
最后,还要谢谢所有那些因我做的不好却没有责怪我的人的人,谢谢你们的宽容,是你们让我走到了最后。未来还会更好,加油!
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
倪佳炜
201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