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上大学后不久,脑子里逐渐出现了一些特别想做的事,而支教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便有意无意的开始注意关于支教的消息。后来,说来也是缘分,第一个接触的支教有关的就是感恩之旅。那次我去吃饭,接过来一张宣传页,是关于感恩之旅报告会的。而接下来和感恩之旅的缘分也就更深了,那次报告会之后我便下定决心要参加感恩之旅,下定决心要去贵州。而之后,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有了和感恩之旅的缘分,便不在关心和注意其他关于支教的事了。从那时起,我也就一直更家人讨论这事,虽然家人一直不同意,但还是坚定了信心。
第二学期的时候,刚开学不久,发现已经有些支教团队在搞活动,于是心里就有点着急,发短信给那张宣传页上预留的电话号码,问啥时候开始报名,回过来的短信是等报名的时候会通知。心里一下踏实了好多。
不久之后,便收到短信通知,在餐厅门口领取面试表格。只记得填那个表格的时候很认真,写了好多好多,生怕自己因为不认真,因为没有真情实感而被刷了。写完之后看了好多遍,越看越觉得写的很肤浅,但就拿了一张表,最后还是忍一忍心交上去了,忐忑的等待着面试的通知,接下来是更让人忐忑的面试和面试结果。想起那天面试,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严格与刻板,场面恰恰相反,在等待的过程中,有些戴着红帽子的工作人员的热情让人有点承受不起的感觉,一进教室就有人亲切的问你,以及给你倒水,还安慰你不要紧张,只要真心想参加就会通过。但虽然这样说,我的心里还是特别紧张,走进面试的教室,前面坐着一排戴红帽子的面试官,不过每个人都很和蔼,都是面带着笑容,而且谈话也是那样轻松,这样的气氛让我安心了很多。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的心还是很忐忑。不过,当我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我一定会通过之后的选拔的,对于我最不擅长的面试都过了,还有什么更难的哪!
之后便是第一次集合。那次之后,或者严格的说,是从老队员们吹集合哨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到感恩之旅的不同与魅力。严格甚至可以说的上是苛刻,集合的速度,队列的整齐,口号的响亮,每个人严肃的表情,每个细节都让我喜又让我忧,喜的是我的选择不错,忧的是严格的纪律,半军事化的要求。
说完这个不得不说一下之后的郑大校区见面会,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做主持人。虽然我知道那次我的表现很让自己失望,但不能否认,到现在为止我就做过一次主持人。
然而,作为七轮选拔的一部分,大小拉练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的确承载了太多的感动与故事,也许很多细节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流逝,但我相信大小拉练这个词或是一个符号会一直留在脑海里,而且我也相信,我会很乐意把这些经历讲给别人听。从早上走到晚上,吃白馒头,喝白开水。不许跑,大踏步向前,跟上,兄弟们加油,坚持就是在坚持不下的时候在坚持一下,眼中有旗,心中有爱,身上有力,脚下有路。这些词语,这些句子,都是最美的记忆。忘不了没了力气还拼命喊的感觉,忘不了脚上长满泡还要继续走的坚定,忘不了有人虚脱的场面,也忘不了哭着走下来的兄弟们,也忘不了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得不坐车的兄弟们。从来没有觉得馒头有这么香,也从来没有觉得水真的有这么重要。那时候真的是一直想着休息,但休息之后却又走的更慢了;也一直口渴的要命,但一杯水要支持一整天,所以只能挨着口渴每次喝一点点,但是最终还是早早的完了。臭汗出了一身,但长这么大,似乎没有这样出过汗,衣服裤子似乎是从水里捞出来又拧干的一样。同样,虽然在农村长大,这两次拉练却是从未有过,后来我们大家经常开玩笑说走回去吧,大拉练都走下来了还怕它个百八十里的?但也要想想,如果是一个人的话,真的会坚持下来吗。我们大家是排成两列的,两两一对,一男一女,但在行进的过程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的话:牲口们累吗?那就把旁边的书包夺过来,当旁边的兄弟走不动的时候拉兄弟一把。也许别人会对这句话有点迟疑,但我们感恩之旅一直有一个传统或着说是一个习惯,那就是男生当牲口使,女生当男生使;不管是男女都用兄弟这个词。记得有一次见面会,老队员在门口说男生们出来几个帮忙抬一下东西,我们站起来又坐下了,见大家没人出来,老队员又笑着说出来几个牲口,然后男生们就很有理由的走过去了,然后大家都笑了。不记得大小拉练时间相差是一周还是两周了,反正我的脚是刚刚休息好。大拉练出发前,我们吸取小拉练教训,买了大口径的杯子,穿了两个袜子,换了鞋,另外我和另外两个兄弟一起(郭浩,李亚飞)还买了女生专用的鞋垫。但是,有些事还是有点难以改变的,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准备,虽然已经做的很足够了,但是脚依然起了好多泡,水依然不够喝,休息依然是一件又渴望又痛苦的事。最后回到学校,我只能说一句,回来的感觉真好。
接下来是笔试。四页纸,一只笔,同样的题目写出的却是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人生观。虽然写的都只是与团队有关的事,但我相信每份答卷中都散发着每个人特有的气味。记得每次选拔过后都会有短信通知你是否会继续留下或是已经被或是不得不被退,每次过后的等待都是煎熬而漫长的日子,第二天的早操又会发现有一些兄弟的位置空了,而不得不补齐。我们庆幸自己被留了下来,也惋惜被淘汰者。但结局依然是这样,庆幸与惋惜又有什么用那,只是知道后面依然有层层选拔在等待着我们,自己是否能一直呆在团队也一直是个谜语,而谜底只有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才能被揭晓。茫茫然等待着结果,虽然我没有对我的坚持有过怀疑,也一直没有想过我万一被淘汰了会怎样,只是一路走来,没有回过头,也没有迟疑过什么,跟着自己的眼前的路,跟着自己的感觉感情和心。但现在回头想想,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在某种意识里我已经知道我可以走的更远并且可以走到最后,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淘汰,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只是有时候很累的时候,总是慢慢的自己把它消化了,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累,真的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每每想起学习,心里总是一团糟,真的像是一碗各种味道混合的很怪的粥,想吧每个味道都分出来,但又有点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总是回避着,躲避着,一直没有勇气面对,面对自己搞的一团糟的学习。以至于考试的那几天,我也不敢去面对,总觉得复习就像是在预习,复习是那样的磕磕绊绊,所以总是把自己藏在一些课外书里,而不敢去面对现实。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失败总是青睐像我一样的人的。最后我真的很失败,查成绩的时候,心跳最会进入快速车道,而面对成绩,似乎是撞车的感觉,这不尽让我想起一个电影上的画面,一辆车被架在高速公路的护栏上,车轮还在转着,车上不时冒出一股烟,带着零件掉落的声音,旁边不时经过几辆速度特别快的车,风出来几片落叶正好落在车旁边。多么凄凉而又美妙的景色,也许如果我要是在场一定会拍好多照片以及录一段美妙的视频,但不幸的是,我是那个开车的人,自己也是被撞的头破血流,一脸痛苦而又无辜的望着车外飞驰而过的汽车还有风中摇摆的凄凉的景色,然后无奈的靠在座椅上,望着前方发呆。是啊,造成这样的结果完全是自己的错,或许是团队中的事太多了,或许是其他的活动有点多,但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管理好时间。错在自己,有得到就要有付出,合情合理,只是结果来得有些突然,一下子有点难以承受罢了。也许这是我上大学以后,或是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获得的最大的打击之一,让我近乎崩溃,那时候真的好想大哭一场,但总是默默的把眼泪往心里流,因为我一直以来都相信男儿有泪不轻弹。也许这就是成长,经历了风雨与痛苦,这次伤的越深,下一次的抗性会更强。也许就像是走路,走过了大拉练其它的又算的了什么那?
还有两次的义工选拔,敬老院义工之行,以及五一义务兼职。说起那次敬老院的义工之行,我扮演的角色现在想想也是有点搞笑的。老队员们说要准备一些节目,每个人必须报几项,所以我和几个兄弟一起报了三项,风别是歌曲甜蜜蜜,太极,还有黄梅戏。也许是训练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三个节目都被刷了。除了一些合唱还有一些集体活动我有点成了没事的人,训练了一周,彩排了好几次都成了无用之功。但也许也是一次机会吧!没有太多事倒是一个很好条件,让我承担摄像的工作,因为摄影一直是我喜欢的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让我逐渐成为团队的主要拍摄人员。在谈谈五一兼职,三天我一直是发传单的,但工作中也有乐趣,我们两三个兄弟在一起,工作其实挺开心的,可以互相拍照,中午休息时,在银行或是美术馆,感觉还不错吧!晚上有时间到莲花街去看看 摆摊的兄弟,帮他们喊喊,似乎一直都很高兴快乐,偶尔两个人对说,你一言我一言,搞的路过的人都是咧着嘴,旁边的摊主也主动向我们示好。总之,五一兼职感觉很好。
接下来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选拔环节,试讲。准备了好几周,教案也改了好多遍,各个校区也分别进行了试讲,虽然是没有试讲好多遍,但也对自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但毕竟还是准备有点不充分,心里一直在打鼓,直到试讲的那一天,不得不走上讲台,紧张激动,结果很让我担心,毕竟这是最后一轮选拔,虽然不是一锤定音,但却有着最重要的影响,这是正式的选拔,通过之后就意味着八九不离十的结果了。等待的几天中,是最煎熬人的,似乎每天每个人都在猜测着结果。结果出来的第二天,我们校区的依然在北操,但气氛有点压抑,跑完操依然是分享阶段,很多被淘汰的兄弟都上去了,说了一路大家哭了一路,我也哭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住,眼泪鼻涕一起下来了。大家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一起走过这么长的时间,每天的早操,每次的选拔,每次活动,一切都是那样让我怀念。但,有人说的对,不一起跑操并不是意味着永远的分开,大家都在一个学校里,只要想见,那是很容易的事,没有必要这样悲伤!是啊,也许伤心的不是以后见不了面,而是他们被淘汰而没有做成自己想做的事。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大家也都依旧是挺快乐的,也许一时的激动并不代表永远的情感。
跑操,虽然没有被列为七轮选拔之一,但他的重要性却不亚于任何一轮选拔,甚至比任何一轮选拔都重要。迟到三次就会被淘汰,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多集合跑操,之后便是分享,然后吃早餐,之后就是上课,早上的时间就这样过了。从三月份到六月份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有过例外,不管下雨还是晴天。这也是感恩之旅的特色之一。这样的要求对团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队员来说却有点挑战。这个挑战并不是说起不了床,而是每天起床这么早,晚上也并没有早点休息,睡眠不足,导致大部分队员们上课睡觉,而我也是睡觉大军中的一员,这让我本来就刚好不挂科的学习受到很大的破坏,也许挂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吧!记得大小拉练之后的早操,也依旧没有停过,经过那样长的路程,脚上的伤和酸痛的腿还没有回复,这个操也就是最大的历练了,不过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请假之类的。
接下来是变废为益活动,每天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就是我们工作的时候,每天到各个宿舍敲门收塑料瓶子和各种废纸,其中有快乐也有忧愁。敲门的时候,总是心惊胆战的,总是怕怕的,但又不知道在怕啥。不过还是逼着自己去做。
期末考试完了之后,假期如约而至,我们的备课工作也伴随而来。资料本,备课本,成为我们整天最主要的工作中心,三十个课时,也成为一个奋斗的被量化的目标。十天之后,备课结束,兄弟们大部分结束了备课。在这十天里,我们一起在工大的教室里按时报道按时下班,虽然是每天都会被汗水浸透,并且一身的臭汗味,但还是感觉挺充实的。我备课的内容是物理,感觉似乎要比想象中的难一点,不太好备课,特别是对重点的把握,以及对中考题型和贵州那边孩子们的情况都没有一定的了解,备课一直有点迷茫,而且也没有完整的讲过几堂课,对课堂的把握完全没有经验,只是靠着自己的感觉一直在前进,也不知道成果会是怎样的。
从开始上火车到结束贵州之行,我在团队中的角色一直是拍摄人员。对于这个角色,我是喜欢多于讨厌。本来我是特别喜欢拍照片的,很小的时候就渴望可以有个东西可以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但这一直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直到上了大学,自己买了一个小相机,开始总是爱不释手,对于在团队中这样的角色本来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是团队需要的,但一个团队毕竟不是可以一个人想怎么做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的,团队中有很大工作是有衔接或是交集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经管只有自己做,也许要和大家讨论一下。或许是交流不足,或许是大家的想法有点差距,在一些小问题或是细节上没有达到共同点,所以有时候就会产生分歧。产生分歧就意味着生气,而生气也就自然不开心了。观念不同,产生分歧是常事,所以有时候也会觉得厌恶厌烦。另外在贵期间,摄影器材也有点不全,也给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外加自己有很多技巧也不会或不了解,没有专门学习过摄影,有些东西拍摄也没有预期的效果,这也让我有点烦。总而言之,虽然有很多不足与不满,但我还是想说这些都没什么。在一个团队中,大家只有多交流才会衔接的完美,才会更加默契的完成工作。除了拍摄,另外一个就是我一直所渴望的上课,做了之后才发现有些事自己想的太难了,而有些事自己反倒是想的太简单了。而上课就是那些想的太简单的事之一了。我上的是九年级的物理和五年级的数学,说实话,有时候感觉很开心因为有些课自己觉得讲的还好,有时候也觉得烦恼,因为似乎自己缺少很多经验。后期工作时,工作重点一直是拍摄,教学上划的时间似乎真有点少,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少,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但有得必有失,一些事也许是有点遗憾,可是那也是避免不了的。
想想过去的一切,自己有收获也有遗憾,或许收获大于遗失,也或许遗失大于收获,但不管怎样,这一路是走过来了,无论是爬着过来的还是站着走过来的,已经成为历史。
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
陈亮兵
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