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十届韦布玺个人总结

第十届韦布玺个人总结

2016-10-07 08:56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今天是816号,在贵工作的最后一天,明天一早,大部队就要返回会郑州,而我,也将踏上归家的路。半年了,我好想家。

我已经记不得我是哪天看到的感恩之旅宣传页,哪天交的报名表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时我很冲动,一看支教地在贵州,在平塘,离我家近,就报上去了。那时候真的没想那么多,一股劲就出来了。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心中爱火一起:我喜欢孩子,我想支教。于是我们去了。

从没有想到过,一念就是一个学期,三个多月,而且是充斥了艰辛苦累的三个多月。

交报名表后的下一个任务就是面试。这对打小话少的我来说确是一场不小的挑战,看以前老队员的总结,都说面试官们都很和蔼、亲切,然而我却没感觉到,我还是一如既往胆战心惊,心跳加速,原本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得很好了,然而情绪一紧绷,啥都全忘了。对那时候,我现在唯一还记得的就是我那时候乱七八糟、吞吞吐吐的讲了一堆不明不白的话,面试过后我立马换了一条签名:“天啊!我刚刚讲的啥?!!”我给自己的表现打了3分,我想我绝对是死了。面试的的当天晚上我等到了12点了都没收到任何信息,很不安,也很不甘,于是我便给面试的人发了一条消息:“学长,是不是今天晚上之前没有收到信息就说明面试不过了?”他们的回复是:“没有,审核的结果会在下周统一通知。”这让我不知是该惊还是喜,不过我觉得没结果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至少现在还没有被明言淘汰。终于,煎熬着,熬到了下周,面试的结果出来,奇迹般,我居然通过了,甚是意外。

初选之后老队员们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认真阅读往届老队员后写一份感受,当机立断,我当天晚上就挑了几位老队员的看了看,果真,收获不菲。

老队员的个人总结

我从晚上8点一直看到了晚上11点半不止,读完,我内心是充满了感激和感动的,原本他们与山里的孩子素不相识,只因爱,十年,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贵州山里的那些孩子牵连到了一起,从此结下了一段暖人心田的不解之缘。

感恩之旅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它要的不是口头的宣言,而是真真正正、脚踏实地的行动,它要求每一名队员都要有不怕吃苦、临危不惧的品格,坚持一天两天不是难事,但坚持三个月四个月就是一种真的毅力;坚持支教一次两次并不稀奇,但信守十年之约就是一种大爱。他们用行动行动告诉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们没有被遗忘,在社会上一直都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而感恩之旅只是其中一角。

在那段岁月里,每天破早风雨无阻的跑操,二、三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拉练,每次仅以水与馒头相伴,时不时的还穿插这一些令人头痛的志愿活动,“眼中有旗,心中有爱,身上有力,眼下有路。”是大家最虔诚、最嘹亮的口号,“坚持就是在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总之,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付出的真的太多太多了,但始终,他们无怨无悔,不曾言累。

从最初的面试到最终的试讲,走了很多人,只留下了一些人,走的人有很多人都流了泪,留下来的也为他们倍感难过,但想到这都是为了孩子们,于是走的人的心里有了一些安慰,我们知道,这不是一次以玩为目的的活动,我们希望能把我们最优秀的团队带过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能够有最大的收获,确保感恩助学活动的圆满完成。所以即使我们在选拔的过程中被淘汰了,我们也是光荣的。

在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选拔和认真的准备之后,终于,他们迎来了那个梦寐期盼的支教月。那段时间在那里,孩子们与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有一个深刻又难忘的假期。在每节课上,到处充满着他们与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在老队员们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领略了青年学生不同于以往的新思想。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每一节课一定都很新奇,因此他们一定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收获,进而坚定了他们去努力考大学的信念和决心。

调研是支教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更多家庭穷苦的孩子能有机会去上学,接受教育,提高知识素养,就算将来他们有些人真的不幸无缘于高考、无缘于大学了,但至少当他们出去外面的时候,不至于会吃到那么多亏,受那么多的气。还有就是不能让贫穷扼杀掉任何一个想读书的孩子,老一辈的命途已经很艰辛、很可怜了,他们不能再上演上一代人的命运,他们需要摆脱这大山的禁锢,需要翅膀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而他们所能拥有的最好的武器就是知识。知识造就未来。

老队员们说的很对,也许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所能带给孩子们的并没有什么,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行事准则,比如团结、诚信、孝顺、感恩等等。

我们同生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贫苦不是谁的错,但我们可以在冬天寒冷的时候彼此相互取暖,把自己的温暖分一些出去,让每个出在寒冷中的人都有信心走下去。

今天,我很荣幸我也能在这条光荣的路上走着,不管后面的结果怎样,不管我最终是否能一直和他们一起走下去,在这里我想先对自己说一声:“一定要加油!Just believe yourself!”还有,作为一个同样从贵州走出来的孩子,我想代曾受助过的那些贵州孩子对所有曾为了他们而辛苦奋斗过的学哥学姐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


老队员们在自己的个人总结中描述过自己在选拔中的感受,时至今日,我终于也能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了。


我的小拉练

530起床,610东门集合而后“进军”工大,今天是2016327号星期日。今天,我们迎来了加入“感恩之旅”一周以来第一次集体活动-小拉练,目的地是80里以外的河王水库。

刚听到惊天将有小拉练的消息时我真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紧张,高兴是因为今天终于能与其他校区的小伙伴们共同交流、一起奋斗了,紧张是因为我的脚现在还带有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好,80里!多么可怕的数字,我真的没有信心能一直坚持走完它。然而我也不会放弃,我觉得人生就需要挑战。

在工大跑完早操,接下来就到了吃早餐的时间了,令我感受颇深的是工大的小伙伴们及其友善的“待客”热情,生怕我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一解散就有很多小伙伴主动跑过来问候,一进食堂就吩咐我们:“你们先在这坐着稍等会,我们去打早餐来。”那时候我真的就觉得“感恩之旅”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家,洋溢着满屋温暖。

吃完早餐,820,我们征程的号角吹响了。一路上有老队员们时刻的保驾护航,很快,我们走出了郑州市区,踏入大师姑村。在这里,我看到了自从我到郑州以来的第一块麦田,第一座草莓园,第一条河流,第一次呼吸到郊外新鲜的空气,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温暖的和风,第一次••••••总之,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很欣喜,很新奇,很,高兴!

不知走了多久,我的脚好像开始有点情况了,一股的酸疼,前两天踢球的时候太剧烈了,导致右脚掌那掉了好大一块皮,现在新皮还没长好呢,所以我现在只能尽量用脚后跟走路,生怕我哪时侯一不小心就真的走不不下去了。

可能是身高的原因,在队列里,我时不时的就会跟前边的同学拉出好大一段距离来,步子太小了,老是赶不上,时不时就被走在队列旁边老队员催促。老队员中也有好几个老队员个子比我娇小,而且还是女生,但走起路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还时不时地拽着我前进,此刻我想,原来“团队中女生可以当男生使!”这句话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路途中,我认识了很多人,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好和善。她们喜欢问我是哪里的,而当得知我是贵州的的时候,一大堆可爱的问题马上就跳了出来。“贵州是不是有很多山?”“是不是有很多大树?”“空气一定很好吧!”“那那么多山,你们住哪里啊?”面对他们的好奇心,我很开心的跟他们说了一遍又一遍:“那有很多山,很多河,夏天的时候树上满是知了,一个接着一个叫,晚上田边还有烦人的蛙蛙声,可热闹了!”一路畅谈跟一路的鼓励,我似乎忘却了身心的疲惫与脚上的疼痛,不知不觉已经走了30多公里了,河王水库就在眼前!我听到了兄弟们那充满了各种苦辣酸甜的呼声!

四个馒头再加两杯水就是我们今天的午餐,走了三个多小时,我第一次觉得这馒头真的好香好甜。看着大家狼吞虎咽,满脸洋溢着知足萌哒的表情,我也好开心。

吃到肚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的时候,在水库边我们大伙玩起了小游戏,主持人有主持人的口才,表演者有表演者的特技。总之就是我们都很开森。两小时之后,又是我们该返航的时候了,背起背包,一声稍息,整装待发。“齐步•••走!”我喜欢这军事化的管理,喜欢听这整齐有力的步伐,喜欢这军人一般的感觉。这一路,女生们的表现让我出奇的意外,至少我觉得我身边的没有一个是比我差的。我累了她帮我,她累了我帮她,就这样,我们就一直不放弃的在这条路上走啊•••走啊•••一直走下去•••

感动时常来自身边的点点滴滴,有他们在,我,就有了信心。感谢命运让我在这最美好的时光中,遇到了你们,一群善良可爱的小伙伴!


最怀念的大拉练

这是我参加感恩之旅的第28天,上上星期那场小拉练的阴影在我的脑海中还清晰尤存,今天,我们又即将要面对130里的大拉练,130里啊!想想就觉得可怕,因为上次80里的小拉练就已经把我们折磨得够呛了••••

起初,情景跟上次的都差不多,老早的起床,集合,工大的集体跑操,而后就是早餐时间。740的再次集合,吹响了我们今天征程的号角。

一展红旗,再一次迎着朝阳扬起,指引着一群充满了朝气的青年,就这样,我们带着同一个小小的梦想,出发了。

从城市大道中的穿梭到荒野小路上的横行。有了上次小拉练的教训,这一次我们都配上了我们最最精良的装备,软软的鞋垫,大到夸张的水杯,还有那些看着都想吐的大馒头••••

拉练,是一场身体与意志的考验,态度与能力的诀别。每一次出发,给我们带来的无疑都将会是彻身的疼痛,撕心裂肺般的疲惫。然而在这里,我们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互助,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挑战不可能。

我喜欢对着摄像机搞各种怪,喜欢与路边的老爷爷老奶奶挥手微笑,喜欢聆听不同地方小伙伴们不一样的有趣故事,更喜欢在老队员让我们大伙做放松运动的时候对身边的小伙伴实施恶作剧,每次看着他们可怜无奈的表情,其他小伙伴们看到都可乐乎了。

一路的行走,数不尽的收获。当你很累的时候,你看到你的战友们还在走,你就不会停;当你很累的时候,身边的人向你投来微笑,给你以鼓励,你就不会停;当你很累的时候,大家都很累,但没有一个人会自私的停滞,于是你也咬咬牙,挺着,走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发现我爱上了帮助他人。当你知道你身边的人已经坚持到了极限的时候,把他的包袱抢过来,让他搭着你的肩,带上他,你给了他走下去的希望与勇气,你们一起走。当你拉起别人的手的时候,你的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于是你会对自己说,他很需要我,我不能倒下,我要坚持,只要我的双脚还能动,我就决不会停。其实,当你在挽起他们的手的时候,你就是在挽起你们的梦想,你们大家共同的梦想,我们希望每个人心中那颗善良的种子都能发芽。有苦我们一起尝,有难我们一起当!我想这也许就是“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的原因吧。

从日出到日落,从工大到黄河再返到工大,回来时我们都已累得不成样子,只记得太阳早已落下很久了。

除了第十届可爱的小伙伴们带给我的感动外,老队员们不辞辛苦的付出也是我们最最值得感激的。走了这么长的路,说不累那都是骗人的,然而面对我们众多小十届队员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们毅然挑起了那份责任,队前队后,到处是他们辛劳忙碌的身影。于是,一句:“有困难,不怕,有他们在!”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至今我的头脑之中仍还十分清晰的记得有一位10级的老队员为了陪我们走大拉练,竟千里迢迢的从安徽赶来,一路上,大步小步、一步一步地陪我们一直走下去,然而当把我们顺利送回来后,一刻也没有休息便又匆匆去赶回去的火车了。至今五年已过,然而他们对这个家仍是如此的关心,叫我们怎能不感动!

在这遥远陌生的地方,还能有这样一个家,能遇到这样一群人,我觉得我好幸运!


敬老院感想

今天周日,老队员给我们安排了一次去敬老院的义工活动,在经过在公交车上与公交一番艰苦的“搏斗”后,终于,我们到了。

第一印象

这次是我第一次来敬老院做义工,在没来之前,在我的印象里,敬老院应该是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应该撒满温暖的阳光,有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还应该种有几棵大大的树,然后老人们可以坐在轮椅上,躲在树荫下沐浴和风,尽情去享受生活的温暖与美好。然而刚来到敬老院,我有些茫然了,这个敬老院根本一点都没有我印象里的特征,没有院子,没有大树,更没有舒适温暖的环境,我看到的就只有飘满了垃圾与尘土的窄窄小道,旁边是一个垃圾池,让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据院长介绍,在这里的但大多数都是孤寡老人,而且几乎每个老人的手或脚都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活动非常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加之这里的后勤人员不多,而老人较多,因而老人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难照顾得到,住的地方的卫生条件也是一样。

打扫卫生

应老队员的要求,男生负责打扫卫生,女生则去陪老人聊天,此刻我突然想起了老队员曾经常挂嘴边的那句话:“团队之中,男生就是牲口!”多么痛的领悟啊~!不过对于打小就很勤快的我而言,这都不是事!想想这样也挺好的,一是因为我不太擅长与老人交流,二是我有点毛手毛脚的,更重要的是我听不太懂河南话,尤其是老人说的,要真正听懂真的很费力。而相比于男生来说,女生会更有耐心,心更细腻一些。总之反正对于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打扫个卫生啥的根本就不在话下。

“工作”的重点是一楼的窗子,窗子的内外侧全都积上了后后一层灰,尤其是窗子的外侧还粘上了好些泥垢,我总共擦了三道才见得窗子有些透亮,足以见得这些地方该有多久没人来打扫了。

洗脚

做完卫生后还有些许时间,见女生们都还在忙里忙外的帮老人们洗脚,我就上去搭了把手。或许是老人们怕他们的脚太脏太丑,怕我们做这些会太委屈的的缘故,一开始时有好些人多不愿让我们帮他们洗。在他们拖鞋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满是黑垢、脚板满是死皮的、瘦弱的脚,看着都好心酸,院长不是说这里经常都会有很多志愿者过来吗!为什么这些老人的脚、头发,还有那些窗子没有一点洗过的痕迹,我真想知道他们来这都是来干些啥的!

在我的一番坚持下,老人终于屈服了,允许我给他们洗脚。洗完脚后,接着就是剪指甲环节,手上的还好点,脚上的我看着都有些难过,脚趾甲长得都有些畸形了,厚厚的,中间好像都还有腐烂了的感觉,看觉得好可怜好心疼。

志愿感言

11点,到了爷爷奶奶们的用餐时间了,于是我们加快节奏,把手中的活忙完后迅速集合,然后吃午饭(白开水加白馒头)。过程中,我们突然聊起了关于这次做义工的话题。小伙伴们讲了好多。我的感受是:做事情,要么干脆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尽力把它做到最好,否则时间浪费了,效果也没有,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志愿者”这个词不是哪个人的归属品,它是善良与美好的象征,谁也不能把它践踏了。老人们不奢求我们会给他们带去多少,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一点简简单单的陪伴,一点呵护,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没有被人忘记,就足够了。

独白

今天自我感觉为这里的老人们做了许多,然而回想一下这十多年来,对于辛辛苦苦养育我长大的爸妈,爷爷奶奶,我却从来都没为他们做过些什么,就连最最简单的洗手洗脚我也从未做过,真的好惭愧。下次回家,我一定要好好帮他们洗一次脚!


五一兼职感想

5123号是团队规定的五一三天集体兼职时间。对我来说,兼职我做过很多种,我也自认为我是一个比较能吃苦耐劳的一个人,然而五一这三天,兼职给我所带来的阴影却极其地深刻,让我到现在还仍心有余悸!

我本来想做的是室内兼职的,然而最后却被分配去发了传单。那老板说塞车是一天一人70,单纯的站在一个地方发单是一天一人55,充满了“一腔热血”的我们(河工大的张齐、黄进博和我)觉得55太少了,毫不犹豫的就选了70的。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低估了它的艰难程度和危险性。所谓的塞车就是在车辆正在排队等红绿灯的时候,我们发单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传单发到司机们的手里,尽量每个司机都要发到,等绿灯快要变成红灯的时候就要迅速撤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个早上,两个早上;还是每天早上540起床,早早地赶去发单的地方集合,取单,然后发单。这三天几乎每天都是顶着火辣的太阳,忍受着街道上一阵又一阵污浊的尘土,还有那叫人闷得发慌的各类汽车尾气~~~现在想来都还有些后怕。

总之,在这不长不短的三天兼职中,我切身的体会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很庆幸我遇到了那么多好心的司机,看我还是个学生,原本看着很倦累的人看到了我报着大摞传单走过来,马上就打开了车窗,满怀笑容的接下了,还不时的跟我说谢谢哈、谢谢哈。还有不少人在我递单给他们的时候,带着一口关心的语气跟我说:“小伙子,辛苦了”,“小伙子,多给我点!多给我点!发完了早点回去!别站在那干晒着”。在你很累的时候,如果能有几个人能像他们这样关心你,也许你就不会再感到累了,相反,你会感到很幸福,充满激情、充满力量。感谢那一颗颗善良的心,感谢每一个善良的人。

我感受到的只是我自己的累,还有我们感恩之旅30多个人也在共同奋斗着,我知道有很多兄弟吃的苦受的累一定比我们更多,所以我不敢言累!

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竭我所能,把我们的一份小小的爱播种到那个遥远的大山里。


试讲感想

试讲结束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被选上了。然而知道这个结果,我并没有一点点的高兴或激动。12个人,只剩7个,41个兄弟,只剩27个。我还有什么值得开心的?或许现在在我看来,兄弟已经排到了第一位。记得昨天跑操,我们哭得稀里哗啦,在这里,我们的亲情早已胜过了友情,我们都能说出彼此的优点、缺点、喜好。我习惯了听老队员训我们,习惯了嘲笑你们分不清前鼻音后鼻音,习惯了听你们喊“123~4”,习惯了···有你们在身边。

大家都很优秀,都太善良,小小的支教梦想把我们牵引到这,从最初的素不相识,到后面一天又一天的朝夕相伴,这,该是怎样一种幸运。

对你们的爱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每个人都太奇妙!!我希望以后无论是在或不在了的兄弟都能彼此记住大家,记住感恩之旅,记住这个曾经让我们充满了欢乐的家!

如果现在有人让我说我在大学经历的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我会说是遇到你们;如果现在有人让我说你在大学里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是什么,我会说是和你们的分离。。


“变废为益”总结

在开始这次的活动之前,先看了上一届老队员们的一些具体的活动情况,那个时间的安排一下子就让我诧异了——54~64日,又是一个让人感到极其忧伤心塞的数字,殊不知还有两个星期我们就要C语言考试了呀,还有就是这几天我们可正要期中考试呀!还好最后我们只被安排了三天。由于考试的缘故,我只参加了前两天的活动。第一天的时候生怕我们人手不够,工大那边还来了好多兄弟,第二天也是,很感激!两天下来我们收得了好多废品,虽然没卖得多少钱,但想到大家伙又能在一起做活动,我们就很开心。昨天工大那边的活动也开始了,想到那边也可能会有人手不够的情况,于是我们也果断派出了“援兵”。做的过程很累,但同时我们也很快乐。一家人能在一起,真的就好开心!

考试与备课

今年我们各个校区的考试时间安排相差太大,尤其在工大和郑大最为明显,郑大校区有的队员620几号就已经考完了,而工大校区的有的队员到715号还安排有考试,这给大家集体备课带来了很大困难。期间时间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但还是有很多队员没有完成本科目的教案准备,虽然有很多队员也及时完成了任务,但由于太赶,备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备课十分重要,它直接关乎到队员们在贵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那边学生对感恩之旅团队印象的好坏,所以当初教学组也是对此下了很大功夫,不过还好最后备课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赴贵

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准备,17号下午,我们终于踏上了赴贵的火车,临走前,从工大门口一直到郑州火车站,老队员一路相伴,他们就像放不下心的老母亲,将要送别远行的孩子们。很快,火车发动了,嘟嘟嘟~带着老队员们的希望祝福和最初150多个兄弟的梦想,我们出发了。风水一路,“黔南号”,窗外从平原跨到了高山,21个小时,终于,我们到了!

在西关的酸甜苦辣

在第一天报名的时候那里的孩子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们原定只招收升三年级到升初三的学生,可当我们刚吃完早饭过去,好多小朋友已经早早在等着要报名了。其中有一个小妹妹很激动的跟我说:“哥哥,我想报名。”“小妹妹,你要报几年级啊?”“二年级。”“对不起,小妹妹,哥哥姐姐们今年只招三年级到初三的,明年哥哥姐姐们还会来的,要不明年再来报好不好呀?”她突然不沉默了。由于孩子太小让他们来参加暑期的支教活动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定的是只招收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把她安排到了三年级,因为当看到她那双小小的透着光亮的眼睛,我真的不知该如何去拒绝,我相信这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第一天报完名,第二天,我们的支教旅途真真正正的,开始了。

750的跑操,每天七节正课,各种文娱活动开展,放学了护送小学生回家,下午一个小时的家访,下一天的授课内容安排,晚上整时9点到10点半的会议,周末声势浩荡的调研,砍柴等等等等。

在这里我想再说一下周末的调研的事:来贵支教一个月,我感觉除了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外,周末的外出调研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调研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贵州西关这边的学生家庭贫富差距有点大,周一至周五能在教室里的安安心心学习的,很多都是西关镇上的,他们基本上不会为学费、生活费的担心,每天他们只需按时到校、下午放学时再按时回家就好了。在学校里他们是幸福的,他们烦闷的时候可以打球,无聊的时候可以找小伙伴玩,伤心的时候可以去找哥哥姐姐们倾诉。然而,这是一部分,还有另一部分,有很多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只能天天在家里面整天与牛羊相伴,陪爷爷奶奶上山下田,他们何尝不渴望自己也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拿起课本啃食精美的文字,但他们不能,因为他们家是在是付不起那个钱了,家境问题成了他们行途中一只难以跨越的拦路虎。于是,我们的调研成了给予他们一丝光和亮的一节蜡烛。每次周六周日早上8点整,56人的小组,2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初中部出发,由本地的学生做向导,我们的路迹辐射到了整个西关周围。我们知道我们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多一个孩子能够在欢乐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调研的旅途是艰苦的,路太长,路太曲,太陡,太烂,泥泞充斥着大路,烈日在悄然照射,恶狠狠的扫射着队员们娇小纤细的小手,尤其是女队员们,看着就感觉可怜,然而,我知道,大家都是自愿的,我们无悔,我们无怨,不曾言累,勇往直前,我们知道,我们受的每一份苦,每一份累都将会换成对孩子们的一种希望,太阳下,我们多坚持一分钟,就有可能多帮助一个弱小可怜的生命,世界没有那么公平,命运没有那么公平,然而我们却可以用我们的手去填平那坎坷的道路,尽管我们知道我们的手有限,力量渺小。但倘若我们能用时间去坚持,那结果将难以想象,而事实确实是这样,这一条路,我们已经坚持了9年,今年是第十年,我相信老队员的传统还会延续,在我们第十届的手中延续,直到以后,以后,在以后......

很快,一个月。第十届走了,但,感恩之旅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感恩之旅第十届队员韦布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