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选拔之敬老院义工
为了导准队员践行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其感恩和奉献社会的意识,2017年4月2日,在部分第十届队员的带领下,第十一届准队员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敬老院义工活动。他们于早上7:30从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于上午9:00左右到达目的地“惠济区颐和老年公寓”。
在听闻护理人员对和老人交流的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后,准队员们分头行动,走近爷爷奶奶身边,也走进爷爷奶奶的内心深处,去倾听,去尊重,去关爱。唠唠家常,最普通平凡的就是最伟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经历了太多,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皱纹,把故事写进了里面,一生都说不尽。洗头洗脚,简单的小事,做了,就是了不起的大事。从黑发到白发,岁月变迁,不变的是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从脚下生风到步履蹒跚,世事更迭,不改的是对未来无尽的期待。一位奶奶说:“我到现在,床头还有好多书,每天都看一点,每天都学一点,每天就会老的慢一点”老年痴呆带给她的并不是糊涂不知事,而是让她更乐观的面对生活,笑对世事。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奶奶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中午的感恩分享中,准队员们各抒己见,把上午的经历在心里转化后,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老人的无限爱意,内心的触动,和老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正像院长说的那样,老人就像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也需要更多分量的真诚。
午饭过后,日光愈发强烈,照着楼顶被摊开的素净的被褥,也照着被搀扶出来、围坐成大半个椭圆形状坐看节目的老人。小品、歌曲、舞蹈……虽然节目形式简约,但他们依旧看得津津有味,会专心致志跟着音乐打节拍,甚至会受氛围感染兴致起亲自进行表演。
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节目进行到了尾声,感恩之旅的队员们也即将离开。一天虽短,爱意却长。欢声笑语抑或悄声细语,都将印刻在时间的长廊里,持久过墙壁上的岁月斑驳,就像离开的时候爷爷奶奶们挥动的手臂和透出落寞的不舍会归属在我们的铭记里一样。
所谓“颐和”,颐养天年,和谐安乐,需要我们共同来打造。
撰稿:高拉杰 武亚芳
编辑:黄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