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十一届户召个人总结

第十一届户召个人总结

2017-11-03 23:57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个人总结

   从贵州回来的第二天,还有和贵州孩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有不舍但都是不敢承若。从K337Z150,这一去一回带走的是三十三个队员的整整三十天的支教岁月。用一句表达则只能是“山水一程,三生有幸”遇见的人,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流过的泪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幸运也都是幸福。

                                                                       ------题记

一·在郑

(1)报告会

     报告会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近那一群可爱的人。然而最开始知道有这样一支队伍的是在宿舍的宣传单上,当时只是想到支教该是一件多么好玩的是啊,况且从小就喜欢当老师的我因为大学报志愿的一些情况并没有选择师范专业,也是个小小的遗憾吧。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个团队的经历以及之后我们要经历的种种,现在想起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或许这是一种情结宿舍当时的六个人中我们四个都交了报名表。

然后就迎来了报告会,见到当时他们都穿着的是迷彩并不是太工整其实在自己的心中是有些失望的,想着如果一支连穿衣都可以邋遢的队伍形象肯定是不太好的。然后就是报告会的大视频了,后来景波说他后来又看了几次那个视频自己也偷偷的看哭过,而我是在第一次的那个报告会上就已经被深深的感动了,依然记得在报告会的那天晚上凌云姐在上面发言的时候有提到有一个小女孩,很喜欢用彼此的名字加在一起来造成一个句子。还记得那个句子是“天上的白云好美啊!”(凌云,天美)说来也巧的是今年在中学部招新的那天我也认识了这个小姑娘----天美,并且在此后的一个月中我们相处的非常好,她就是像凌云姐说的那样非常喜欢用两个人的名字组合造句,而且是一个心思细腻和你玩但不黏人的女孩。她是如此的懂事甚至感觉在自己累到极致的时候都是她在旁边鼓励我,支持我,让我躺在她的身边给我讲她的故事。也是在那个报告会之后拿到的报名表。在当时我是毫无犹豫地认认真真地填了报名表并且及时的交了上去,当时我们宿舍是一共交了四份的,可其实到真正见面会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可无论怎样这条路都是自己选的就要走下去。

(2)见面会

在经过面试之后就已经是一名准队员了,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可是却不知道要想把这个准字去掉是有多么多么地不容易。见面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都已经通知了,还记得当天的我依旧在兼职觉得像其他的社团或者会议是一样的就算迟到几分钟也不会有事,以为这里的学姐学长会是一样的和蔼和亲。可是我错了在第一天见面会的时候我就迟到了。然后被罚做了六十个俯卧撑,其中包括第一次还没让开始我就开始了第二次是还没有让起立我自己就站了起来。回到宿舍就给室友一顿抱怨,有人给我说算了吧现在的大学怎么会有这种团队。当时的自己都却对此充满了兴趣。

(3)早操

     记得在感恩之旅开始早操之前我是一直在参加着院里的运动员的训练的,当时的学长规定是每天(周六周末除外)早上是六点半到操场训练可是自己在坚持了没有几天以后就觉得自己坚持不了就这样的早起以至于后来就干脆放弃了。可是当感恩之旅的早操开始了以后哪怕在周六周末也并没有停歇过可是自己却依旧可以按时的起来,甚至在成立大会之前的早操自己是从来没有迟到过的,也许这个团队真的有这个魔力把那个懒散的自己从床上给叫起来。每天都有那样的一群人陪你看六点钟的太阳陪你风里雨里从不间歇的奔跑,陪你分享你成长里的点点滴滴,陪你来一场放松运动,陪你一起吃早饭。作为后期的感恩分享主持人是真的很苦恼的,因为有很多的话题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自己在这点也确实做的不好没有更加关注队员的生活找一下此时大家的问题和状态,希望下一年的感恩分享可以能够是两天进行一次或者一周三次让每个准队员都可以就某个有意义的话题都可以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当然早操交给我的就是两个字“坚持”可能如果没有加入这个团队,我的大学应该没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坚持早起坚持做一件事。

(4)大小拉练

一旦你开始参加选拔就会一系列的挑战,当然在这些挑战里面印象最深刻就是大小拉练了。小拉练的目的地是河王水库来回约是八十里地,小拉练考验是一个人的体力选拔出来的人是为以后在贵州的时候可以走大调研做准备的(例如杨方,新场,星光)所以有大部分人会在这个时候被刷下去,但是小拉练也是在为大拉练做准备。小拉练结束的一个星期以后就是进行大拉练的最好的时机(老队员是这样说的,应该有着一定的道理)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走下大拉练都是困难的,所以大拉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信念,相信吧,坚定的信念真的可以让你完成一件你本以为根本不可能的事。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的脚上还有走小拉练留下的伤可是依然没有请假,就那样的跟着大部队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记得那一路上总共休息四次每一次对于自己都是煎熬因为停下的腿再迈出一部都是困难。到中午走到黄河的时候大家的脸上都是一道道的盐痕,看到黄河激动的就想唱歌(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短暂的休息以后我们便开始了返程,虽然大家的体力都得到一部分的恢复可是显然步伐没有中午那么快了,因为中间掉队所以在一次调整之后就走在最前面为了可以不掉队必须的跟上张煜哥步伐,刚开始还好后面的我就走不动了,是身边的兄弟替我背了书包拉着我一步一步的向前,可能当时的我是在瞌睡也可能是热晕反正就是并没有太大的知觉就那样的被他拉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到中间休息拍合照地时候自己才有点知觉。清醒之后可了不得(我们班孩子经常说的贵州话)忘记了疼痛不再需要有谁搀扶着往前走,后来老队员说我当时地状态就是走拉练地最高境界了,走到没有知觉只有目的地。可也确实是这样地,大拉练走完没有像小拉链那样地累反而在第二天我还进行了体测跑了女子八百并且获得了不错地成绩。也是在走完大拉练地时候就想到这么难我都完成,那以后还有什么事我做不到呢,也就是在那天晚上自己就已经确定一定会通过全部的选拔的也一定会踏上赴贵的火车,只是当时的自信自己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就是这样。无论是不是在团队大拉练在一定程度上都让自己得到了成长。

(5)赴贵及赴贵前

     在赴贵前的一刻即使是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都是矛盾的,因为无论是在十一届成立大会还是全体大会我都有犹豫自己要不要走下去,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准备着期末考试。其实虽然大家在经历着同样的一件事,可是其实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比如我吧,在经历这所有的一切时并没有觉得一项任务有多么的难以完成,所以即使每次都可以通过考验可是对于通过考验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也不惊喜,自然在很多时候也没有像其他的队员一样多么的珍惜。只是想着在此之前我已经给很多人都说了,今年暑假可能不会回家要去支教如果自己就那么的放弃了可能会在面子上过不去(这是我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原因,也是后期自己坚持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如果我把同样的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面可能在当时给我带来的收益会更大可能自己的期末成绩会更好,可是当自己真的在贵州经历了一个月以后就会知道那些是不能也无法和这一个月的种种经历相比的。现在回想无论是赴贵的时候还是返郑的时候都是希望火车可以慢点再慢点啊。如果你没有经历应该会觉的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是多么多么的难熬,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有那么多的一群人都陪你在火车上有风景有故事有零食有游戏,是最开心最幸福的一件事了。当然因为小时候坐火车就有一个小毛病的我一坐上火车就开始查山洞,再去的路上大概是有二百二十多个,来的路上因为有各种总结要写就没有再细细数过,如果下一年小十二有这个心的话也可以数数玩看看和这个结果能够差多少。

提到赴贵,自然少不了今年的露宿了。在第八届的时候有过一次后来的几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今年的我们也是因为火车票改签的问题我们才有机会露宿。地点是在火车站旁边的商场的走道里冰冷的地板,狭小的走道却足足装了我们三十多个人,那天晚上也是真正的体验到了什么是透心凉,在那地板砖上我们仅仅是在上面铺了一层的报纸,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就那样的一次经历可是却终生难忘。贵州那时的天气不像郑州这边,他们的晚上是需要盖被子的而我们什么都没有,即使如此我们也是躺下就睡了半夜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人拿了一件衣服盖在了我的身上,而我只是仅仅的抓住衣服并没有因此而睁开眼。早上五点多醒来身上的衣服依旧还在还来不及询问是谁的,就被迫不及待的要求吃早饭(早饭就是我们在火车上没有吃完的零食,这顿早饭是我们在此后的一个月里最后的一顿除了土豆米饭的大餐)所以大家都是尽可能的往肚子里塞,在短短的十分钟早饭结束以后后勤的就开始让我们上交零食了,虽然都是不舍可大家还都是如数上交给后勤保管了。据听说队长后来还把那些零售用称称一下,防止队员偷吃。我们几个女生因为晕车当时是坐罗老师的车所以只是睡了一觉就到了西关却不知道兄弟们是经历了那么多才顺利到达的。(这也是后来返程的时候才知道的。)

二·在贵

(1)教学

 

    最初在郑州的时候,一切的了解都是从老队员那边得到的。而我所知道的就是那边的孩子基础很差,准备教案的教案的时候应该把复习课和新课的比例掌握好。所以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郑的一些准备都是想给孩子们巩固一下之前的知识,从而激发孩子们在学习上的一些兴趣,当然经过一个月的实践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八年级的语文,对于我们二班的孩子来说,这是汇集了西关中学,惠水二中的学霸,所以之前准备的教案根本就不能够满足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尴尬的行为,有时候甚至孩子的语文课外积累都要比作为老师的我还多。但是对于八年级一班的孩子来说,之前准备的教案就绰绰有余,所以每次自己晚上在办公室准备教案的时候会因为教案不能同步而有情绪。因为三年级和七年级的都是一些特色课,所以就是尽量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孩子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我

想要交给他们的知识,所以相比之下八年级的课堂比预想的要无聊很多,三年级和七年级的的差别并不大。对于八年级的语文:首先,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积累程度相差比较大,课堂上的教学进度并不能同步。在课堂上因为很少有同学对语文感兴趣,所以课堂比较枯燥。最严重的就是老师在讲堂上讲着知识点,台下的同学一脸迷茫各自写着各自的暑假作业,这时候就要用一些谜语或者故事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只是对于初中部的孩子谜语的程度要把握好,除此之外,故事也不能太幼稚,这些孩子有的思想都要比你自己还要成熟,不要把他们形象成是三四年级的小孩。故事最好是一些名人的历史事实后者身边具体的案例。七年级的行为习惯:七年级的课堂是要比八年级乱的,他们身上的稚气较大没有那么懂事。所以在课堂上有很多孩子都是会顶嘴的,这种现象包括男生当然少许女生也是这样。这个时期的孩子多少都有点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思想。所以要想课堂进行下去就是不要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和这些孩子斗智斗勇上面,先把他们晾在一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是对于行为习惯想要说的是,今年所开展的这门课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行为习惯不应该是仅仅在课堂上给孩子讲解一下什么该做该怎么去做什么不该去做,这样可以说是毫无效果的,最起码在我的课堂上是这样的,上节课强调的下课完全找不到。所以建议下年的行为习惯能够更加的实际化,这门课的课时应该增加除此之外还应该上成户外课让孩子具体的知道该去怎么做这样的教授要比理论更加的有效。三年级的心理健康:三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情绪不太稳定,多数是要哄着来的但是在一些必要的时刻,老师吼两句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定下一个号令让孩子们听到这个号令就老老实实的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平时的自己都主要是待在中学部,小学部课也是比较少的。所以课下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但是小学部的孩子总是喜欢平时粘着你,送你一些小的手工作品,这些东西都是会时不时地带来一些小感动,可是真正走进这些孩子内心的却是少之又少。不是班主任所以家访这个方法根本就行不通,但是可以就一些孩子而言可以向他的班主任了解一些情况。

(2)家访和调研

    

     在贵的一个月里面共走了六次调研,其中有四次小调研两次大调研分别是杨方和新场。也许在贵的三十天里在我的记忆中会慢慢淡去但是这两次调研一生难忘。从早上七点出发到下午五点多马上就要接近六点的时候赶到学校,这中间除了有二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外,其他的时间我们都是在不停的赶路和调研。现在回忆感觉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那明明是自己已经做到的。记忆深刻还有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这两次调研的向导都是我班的孩子宋泽,刚开始是出于自私的想法。我们在孩子人生中出现的仅仅是一个月而已他们以后还会遇见更多的哥哥姐姐,而他们却是我们这一生中唯一的一届孩子。想到如果可以和这个孩子走完这样的两次调研的话,那么我们对彼此印象肯定是更加深刻遗忘彼此的时间就会越长,感情也会越深。因此即使在第二周走杨方调研的时候把脚已经受伤但是在第三周知道新场的向导是我们班孩子的时候,还是主动请求换组去新场。而且事实也正是这样和向导孩子的感情要比其他孩子的深很多,所以建议下一届的班主任可以调研时可以让自己班里的孩子做向导,陪他们走这一程可能比无数次的谈心效果更加明显。

在调研中的看见的现象有很多是很常见也是很令人生气的。在调研中比较常见现象就是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家上学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很上心,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也是很少,因此有些孩子性格敏感习惯了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其实他们也是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的,取得成绩时想要有人去夸赞他们,受委屈时,需要有人去安慰和爱护他们,犯错时给她们一顿大骂。还有比较让人生气的现象就是孩子家里的房子盖得两三层楼房里面装修的也是非常的漂亮可是却是孩子上学却供养不起。面子问题对这里人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调研是在我看来是幸福的,是轻松的是有成就感的。因为在那天你可以吃到兄弟们也可能是自己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的馒头和咸菜,因为在那崎岖的山路上有兄弟们的歌声笑声,因为在一路上是你怎么都欣赏不够的风景。当然在贵州的那边的天气就是可能随时会下雨,可是来一场雨又能怎样呢,兄弟陪你一起走。那场雨的来临的时间是刚刚走完杨方大调研回来的第二天,地点是火昂三组。那天我们的任务比较轻松在不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把还在这个村子里面住着的人都给调研了,所以我们早早的就找了一个小山涧休息。在大家都刚刚吃过午饭准备休息的时候雨滴就落在了我的脸上,本以为下不大的太累的我就继续睡觉了可是还没到我入睡雨就下大了,当时我们六个人就在山涧的一块石头上打着伞躲雨。大家相拥在一起想着是继续呆在这还是冒雨出去,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会不会有泥石流发生很想看看的(真的是那么奇葩)可出于对大家都负责的缘故组长依旧带领我们出去了,哪怕在外面是没有地方躲雨于是就干脆伞也不打了,脚下踩着水心里却乐开了花。雨水打在我的身上弄乱了头发,打湿了衣服却盖不住笑容不减的那张张脸。当然对于调研还有自己的一点感悟就是在贵州的一个月的工作就是支教助学,支教工作主要则是在周一至周五。而我们的周六周末就是助学的准备工作调研,走进孩子的家中了解不一样的他们。或许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答案,你会知道为什么那些孩子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敏感,那些孩子为什么有得孤僻不喜欢说话,为什么他们喜欢黏在你的身边等等。所以调研和家访都是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必不可少的。在这里除了可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可以揭晓种种答案。

(3)拍摄

     这是我在贵以及在郑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单反和DV去记录兄弟们的点点滴滴。在加入团队之前我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的,对于那些设备是陌生是抵触是害怕。可是正是加入了这个团队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去接触一些以前我不敢的甚至是觉得不可能的东西,虽然我也不知道现在我的摄影技术到底是怎样的水平,可能还没有入门。可是如果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来站出来拍照和录制视频是自己一定不会因为胆怯而不敢站出来。所以这就是团队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给每一个人锻炼的机会,哪怕在最初这个孩子是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团队也不会放弃他而是耐心的教育他耐心的看着这个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长从爬到走再到跑。我对于摄影就是这样,下面是今年的拍摄的情况。在郑:在一些老队员的帮助下还是顺利的进行了对最后为期两天的军训,集体备课期间的早操,试讲以及赴贵途中的拍摄。在贵:在贵州记录的一个月中对各个是部门的各项事务进行了拍摄。其中包括716号的招新工作,活动组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717号的七年级军训,718号的六七年级的素质拓展活动,720号的西关之声广播站的培训,726号三至七年级的小学部歌手大赛的彩排和现场的进行,727号中学部八九年级的篮球比赛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录制,81号的手工艺品的决赛,87号的初中部歌手大赛和班级合唱的拍摄以及88号的结课考试。其中较大的活动包括运动会和最后的结课联欢的一些前期准备和现场的拍摄。调研组是记录了在贵期间的队员的四次调研,和队员到惠水大坝的回访调研,还有调研的前期准备和分组等。对于后勤主要包括六次的小部队砍柴,以及后勤日常做饭和老队员和学校老师探望我们时的做饭照片,以及饭后俯卧撑和餐厅队帽摆放。队员就餐包括队员打饭列队,点名打到餐前训视频的录制和几次改善生活的记录照片,办公室记录的是小,中学的一些办公室日常,以及在办公室的四次特殊会议包括周妈妈,炮哥,黑哥和戚师兄以及马局参加的会议。另外还有30名队员早操和上课的照片和视频的拍摄。以及在中学部校园内和大坡头看日出的集体合照。除了人物之外还包括风景和环境,风景主要是在调研和砍柴路上的拍摄,环境主要是中小学的内外部环境和调研时孩子家庭和村庄的环境等等。虽然拍摄组对于相比于教学组,调研组等等在外人看来不是那么的重要,可是在自己担任这一个月的组长来看拍摄组内的任务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的,作为组长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主人翁的意识太强,想着任何的事情都可以自己承担没有显现出这个拍摄组的作用,还有就是工作在某些时候容易受到自己的一些情绪影响。因为自己还是班主任所以多多少少都要和班级里的同学有些相处好和有些相处好的,所以自己的情绪在一天里面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建议下一年的组长无论是哪个小组都好,都不要再去担任班主任职务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工作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状态来面对孩子都不要太过于贪心的去承担过多的职位。还记得那句话,不要把拍摄当成一种任务而应该是一种享受,希望小十二里面的拍摄人员可以看到这篇文字。

(4)早操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操是我们每天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一件能够振奋人心和体现我们纪律的事。五点四十准时集合,队员们在都还在睡意中,可是点名集合跑操并不会因为你的睡意就延迟一分钟,一切都是照常进行。大家也都是这样习惯的,可即使这样我们的答到声音依旧响亮整个中学校园,然后迈这整齐的步伐走出校门开始跑步,在贵州的路不像在贵州的这样平坦,在我们跑操的那条路上还会有上下坡可即使这样我们的脚步依旧整齐划一,兄弟们相互提醒“小心脚下”我们的心中并不害怕。在五点多钟的西关,这个时候几乎是没有人起床的,我们就是那样的跑过去,之前也担心过这样会不会打扰到镇上人们的休息呢,可是就会发现这是我们多虑了,我们的口号声音越大给人的感觉才不会嘈杂反而留下的是一种震撼给当地居民留下的会是我们的精神。路灯下穿着迷彩跑步的我们就像是行走的颗颗星星一样发光发热。跑步结束以后就是我们的放松了,在贵州的放松运动主要注重让队员们活动筋骨放松压力,大家相互捶背相互背彼此相互拉伸。如果不参加后期活动的话可能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早上了,有那样的信任。

(5)就餐

       春风十里,五十里,一百里都不如你,我的土豆拌大米。当时在前三个星期吃的时候心里是抗拒的,对于土豆大米是吃一顿少一顿的时候,特别是在最后一星期。真的应了那句话什么都不如你,土豆大米。虽然这些都不是难的的材料可是却不会再是这样的一群兄弟陪你吃这样的米饭。

在吃饭前我们会列队进入餐厅排队打饭,吃饭应该是每天最开心和最放松的事了,当然后厨可能还会不定时的来个加餐,有时候会有周妈妈或者其他的老队员其他的学校老师来给我们做饭。吃饭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嘴在动了,当然这个嘴动还包括交流了,因为小学部和中学部的校区是分开的所以整天待在小学部的人和整天待在中学部的队员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所以吃饭也不为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包括一些怎样对待班里调皮的孩子,怎样去安排好自己的一节课,怎样和班级里那些平时不喜欢说话的人交流等等吧。作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当然吃饭也要有吃饭的规矩,我们的每一粒米饭都是后勤兄弟辛辛苦苦地为我们煮熟的,所以一粒米饭二十个俯卧撑就是我们的纪律。在团队交接任务的时候,听雪静学姐说过她有一次在刚刚打过饭以后把整盆饭都打翻在了地上,当时的她就立马都捡了起来又全部都吃了,那个时候听起来真的是好不可思议,想着如果是我宁愿做俯卧撑也不会再捡起来吃的。但是当自己真的来到贵州,别说是把地上的米饭捡起来吃,有一次米饭洒到了地上还被自己踩了一脚可是自己依旧捡了起来并且填进了自己嘴里,具体是什么味道我也忘了。有人说是形成一个习惯需要二十一天,对的那么在贵州的这三十天里在吃饭上确实是让自己改变很大的,即使是回到家里看看弟弟浪费饭菜都会不自觉的说他两句告诉他自己在贵州的时候一粒米饭都不会丢掉,希望他也可以做到。可能在以后的大环境影响下,自己会慢慢的变成之前的样子,可是会在每一次自己浪费的时候想象下自己做俯卧撑的心情。

(6)砍柴

       回家以后给家里的人说,我们在那边都是在自己做饭并且是自己砍柴烧的地锅,他们都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这样啊,每个周末我们除了出去调研的队员会留有一部分被队员出去砍柴。这也是保证后勤可以正常做饭。记得有一次应该是下过雨的缘故,空气已经过滤,湿气像冰蚕一样滑溜,这样的舒适冲淡了平时上课和调研路上的疲惫。其实每次砍柴都是对所有队员体能的一次考验。我们所在的西关是这里地势最高的地方,步行上山下山虽然已经消耗了大半体力,但负重扛柴才是真正的挑战。但是在我们砍柴的空闲时间里,也会忙里偷闲地看上一眼贵州山川的秀美,满山遍野的青翠,成群的牛和澄澈的流水,风景如画的贵州大地上正飘扬着一抹鲜红的劳动身影。在这瞬间,砍柴的疲劳似乎都抛到九霄云外。再用力呼吸一大口凄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享受着造物主的赠与。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们队员在分工的时候也是很协调的,男生主要负责砍柴女生其实就是捡柴。在砍柴回来的路上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了,男生们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拿那些比较重的柴然后把那些轻的柴火留给女生。大家虽然都是在嘴上说着不累很开心但是都是在一直的咬牙坚持。记得团队的有一句话是,当你觉得自己很舒服的时候,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的任务。所以大家都不敢轻松,顶着云贵高原上的太阳,兄弟们经久不息的加油声和歌声回荡在空幽的山谷中。在路途比较遥远或者兄弟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看见远处快步跑过来的绿色的迷彩和红色的帽子,一把揽过来我们身上重重的柴火。一句句鼓励,一次次关心我们就是这样的相互的扶持着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有歌声有欢笑有感动,然后就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学校,我喜欢砍柴可能明年的你们会和我一样的喜欢,一样的享受,一样的感动。

三·返郑

三十三个人的三十天就这样的结束了,我们准时的在八月十二号下午六点坐上了返郑的火车。以前特别想要回家的我却在最后迟疑了,不是不想回去。可是时间可不可以再长一点,和班里的孩子都只是刚刚的交心,对工作也是刚刚的得心应手,对这里贵州的一切也是刚刚的熟悉。可是就是在这么多刚刚好的情景下我们就要离开。知道自己在贵的使命仅仅只是一个月的支教助学,使命完成了我们就该回到属于我们的地方。那天和孩子的告别的时候我并没有哭泣可是当大巴车开始发动,孩子在隔着汽车窗哭泣的时候我的眼泪也压抑不住。心中明明什么都知道依旧不舍得那边的孩子。依旧火车的速度总是要比我想得要快,虽然要晚点两个小时可是我还是不知足,真希望那个火车可以一直不到郑州站直到我们都累了。可是自己却改变不了什么。在郑州火车站离得好远就看到了来接我们回家的老队员和条幅“欢迎十一届兄弟回家”短短的几个字却在心底涌起阵阵暖意,想起以前自己每次回家爸妈总是提前在车站接我。在我们吃完水果拍完合照之后就急忙地往学校赶了,因为那里等着我们是一顿丰盛的晚饭。对滴,就是一起腐败。其实在这一路上变化最大的就是我们的队长了,从严肃到和我们感觉没什么差别甚至要比我们还要呆萌的时候,真的觉得轻松了。剩下的就是后期工作了,关于后期工作其实自己也一直都在犹豫,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时间问题,或许现在只是仅仅的觉得自己做不到吧。到家已经三天了,无论是亲戚还是邻居都会问我明年还去不去这个问题,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去,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什么去呢。不去,那边的景那边的人舍得吗?不过即使自己不做后期负责人,也会和大家一起把小十二给带出来,给那边孩子兑现一个承若那就是给他们一届更加优秀的哥哥姐姐,记得临走时我们班的孩子总问我会不会把他们忘了,可能会不过会有一届有一届的哥哥姐姐来一块记住你们。

                                         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队员户召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