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十一届施樊东个人总结

第十一届施樊东个人总结

2017-11-04 00:00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个人总结

大一生活

大一一年参加了很多社团,校学生会、院校学生会、KAB、心理健康协会等等,大一一年过得也很充实,上大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人和事,感觉自己的经历也与周边人变得与众不同,身边的朋友圈一点一点在增大,性格也在发生着一点一点的改变,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变得成熟了,变得沉稳了。

与团队的邂逅

 记得那是大二下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3月的季节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在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呆了一学期的我认识了一帮很好的朋友,有着共同的行动和想法,一起做志愿活动,平时还能在一起玩耍,作为大二的腊肉之前每周末都会带大一的学弟学妹去敬老院做义工,奉献自己的爱心。服务团一千多人的大集体,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想的是去奉献爱心,有些同学只是挂了个名字而已,好在每学期算综合测评的时候能加上微不足道的一点分数,但这个集体中的人相处起来都很开心,在这里收获到很多。原以为能在这个集体呆很久,也希望可以一直待下去,但好消息不是一直都有的,刚开学半个月就传出来青团要解散了,吃散伙饭的时候很多人默默留下了眼泪,相互诉说着自己的不舍。

事过后了几天,偶然间在空间看到了老队员魏宁QQ空间转发的支教照片,当时心里就被感动,如果有机会自己也能去支教应该是多好的事,正巧空间也在转发关于感恩之旅的招募信息,也做了好几天的自我斗争,最后还是想先踏出这一步看一看。拿到报名表当即填完信息,交的时候已经是截止日期的后一天了,不过也幸亏认识老队员魏宁才把表格交了上去。

面试

   交上去报名表格后还在犹豫,我这个性格可能有时候就是想太多了吧,顾虑太多,给室友说了以后他们都不理解,但还是比较支持我的。可能就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这件事一直也没有告诉父母,收到面试的短信,心里还是有一些情绪的波动的,当时面试的时间都有冲突,想改时间发短信过去,没想到回短信也是很快,很人性化,在和我调节时间,细节很重要,让我对团队初始印象就很不错。面试当晚还碰到了同一所高中的同学黄珍玉,真的很巧,身为老队员的她给每一个来面试的人倒着热水,在等待的时间让我们了解着感恩之旅一些团队信息,时间过了很久,每一个面试的人都认真对待。等到我的时候,魏宁把我领到教室门口,让我不要紧张,说话时的语气也很温和,让我自己进去,说和我太熟不好面试,期间还让我把敞开的衣服拉链拉上,这些细节让我感到团队真的做的很好,但也让我更加有些紧张。大学以来面试过很多社团部门基本上都通过了,感觉自己自信心还是很强的,按着自己的套路开始介绍自己,但面试我的人似乎不太想要听这些,他们似乎更希望听到每个人来面试的真实想法。有人问到:“你了解团队吗,你坚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面对这么认真的团队也不想去糊弄过去,脑子里空白了很久才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从面试结束后我就对团队有了想了解的冲动。

早操

   团队通知事物都是通过短信通知,确保每一个人能收到短信,短信里也不缺乏有温馨的话语,一看这么细腻的词语就是女生发的,温柔体贴。每天早上6:20准时跑早操,天哪,这对于我这么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太痛苦的事了,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家住,早上上学宁愿多睡5分钟,都不愿早起的人,让我坚持几个月的早操!之后的每天早操我都是在和自己做斗争,有时候都想放弃,起的太早不适应,一天都感觉没有精神,身边人也都在问我为什么,早操是我斗争最多的,但没有办法这是团队规定。一个多月后渐渐适应了每天早操的节奏,也改掉了没有早起的坏毛病,记得大一每天晚上睡觉都到凌晨2点,早操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

见面会

   按照短信通知,中午我没有午休去参加了团队的见面会,一眼望去全是陌生的面孔,我自己心里经常自我斗争,陌生的环境让我感到一些紧张,老队员让我们每一个人上台介绍自己也说一些想说的,如果台下都是我认识的人,那我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没有一个人认识,总让我忧心忡忡。一个接一个,每一个上去的人介绍的都不错,大多数是大一的,有少部分是大二大三的,身边人优秀的发言让我感到有些紧张,担心自己不能通过这个环节,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越来越想留在这个团队。上台后也没有按照自己想说的说,只是按着大家的话语顺序介绍了一下自己,见面会对一些人也有了一些印象,比如杜雪,长长的头发披到了腰间,发言也特别好,给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0里河王水库小拉练

   交报名表格的时候,就了解到了团队有长途拉练,听说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自己也从来没有走过那么长的路程,为了不被淘汰,每天晚上都会绕着操场跑圈,每天45圈,短期的跑步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改变,但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去的女生如果都能走下来,那我作为一个男生更没有什么说的了。小拉练一早来了很多人,以前都没有见过的人,老队员都匆匆忙碌着,不过到了那个时间点,队伍也按时出发,老队员的严厉让我们排着队不敢有一丝懈怠,整齐的走在队伍中,出校门的时候还很自豪,以为这会是一段踏青,拉练也走了,景色也玩了。出了校门队伍的速度开始加快,听其他老队员说是担心走不回来。女生一列站在队伍最右边也算是最安全的地方,男生站左边,而最危险的,最靠近路的一侧留给了老队员,其中不缺有女生男生,他们带着帽子,有着严格的纪律,保护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一路上左边的老队员一直在换,不变的是他们都在和我们亲切的聊天,叮嘱我们路上注意的事项,他们也没有人敢松懈,女老队员有的比我们这些男生走的还要好和快,他们没有说过一句累的话,可能也是为了不给我们传播负能量吧。到达河王水库已经是中午一两点,兴奋的望向河水的表面,所有人都在感叹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勇气和毅力。做完放松运动,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各自找地方歇息,拿出好奇许久的馒头和准备好的白开水,有滋有味的吃起来,很多人吃不习惯,但为了填饱肚子还是吃了很多。返程路上,为了不让我们疲乏,重新走了一条路回学校,老队员一路上给我们加油鼓劲,活跃我们的气氛,不让我们感到沉闷,时不时会有老队员问我们的身体状况好不好,时刻关心着我们。有时候路上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都在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一路上老队员的鼓励,也让我坚定信心走下去,一路上大家都在想回学校了怎么怎么吃,要吃好多好吃的,我是在想怎么能好好睡一觉,回学校的路上下起了小雨,团队规定不能打伞,我当时就有些不理解,如果有人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影响到第二天上课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不过大家都坚持的走下去,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对一位我旁边的女生特别的佩服,叫王垚,她比我要瘦小一些,而且还是女生,但她的步伐一点没有慢的意思,作为男生也对她刮目相看,一路上也没什么抱怨,还给我们互相加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回到学校一些老队员一直再给我们说辛苦了,回到集合的教室,黑板上写着兄弟们辛苦了,好多女老队员在那用暖瓶给我们到热水,拿馒头,感觉真的很暖心,虽然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

130里黄河大拉练

   小拉练紧接着就是大拉练,他们这样安排说是小拉练一周后最适合大拉练,这样也能让更多的兄弟们能走完,好多人都在抱怨还没有准备好就又开始了大拉练,这次可是130里拉练比小拉练长了一半多。这更是对每一位兄弟的挑战。记得那天早上因为时间紧张就没怎么吃饱早餐,以至于去黄河的路上就有点开始晕了。去小拉练我们花了将近一天,大拉练要比小拉练长很多,这不仅仅是在距离上对我们的挑战,也是时间上的挑战。早上来的老队员比之前还要多,听说还有专门从北京其他城市赶回来的老队员,专门为了参加这次的大拉练。和小拉练刚开始没什么不同,节奏我们已经适应,稍快的步伐才能保证我们晚上能够提前回来,身边的人不停再换,不过旁边的人还是女生,去的路上认识一位来自郑大的田淑娜,她很喜欢看书,小说,看过很多书,和她交流起来非常开心,记得当时她是和她的室友一起来的,我们四个人在路上唱歌聊天,真的非常开心,路程远了,如果只是闷着头走,只会越来越累,和旁边人交流交流就会感到时间过得也非常的快。大拉练的当天是多云,不像小拉练那天还下着雨很凉爽,上次小拉练喝的水不多,所以这次就没带多少,但当走在太阳下时就会感到口渴难耐,水都感觉到不够喝。记得团队里有一个男生郑大的格朗,比较瘦小,不过他书包里装了很多水,为旁边的女生,真的很贴心,还帮旁边的女生背书包,哇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男生真的好暖,我更多的是想到自己,担心自己走不下来,就没有再帮旁边的女生提包。快到黄河大桥的时候,由于路上一直在晕,早上没有吃饱眼看就要到黄河大桥了,但前面有一个特别陡的下坡,低血糖的我站都站不住了,旁边倒水的女老队员一下看到我,赶紧过来扶着我,真的是两边两个女生把我扶到终点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让女生来帮我,我的意识里都是男生去帮女生。到指定地方后连站都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一屁股坐在那里。从开始休息,我不停的在吃,吃了8个多馒头,还有两三包榨菜,第一次发现自己那么能吃。这8个馒头到现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的感觉就是那馒头救了我。如果没有那个馒头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走回来,当时到了指定位置,躺在地上就在想,我不去支教了,为了这个受这么大的苦,只想让我静静躺一会。大拉练的部队后面跟了好几辆车,随时上车,但上车后就意味着淘汰,我真的不想被淘汰,都走到这个位置了,淘汰我就太不甘心了。吃完馒头后,立马满血复活,感觉全身充满了能量。由于时间紧张,需要立马动身回学校。回学校的路上刚开始就有一个巨大的陡坡,到现在还有很多队员都记得那个破,后面的兄弟推着前面的兄弟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团队的旗向我们挥舞着,身边的人无时不刻在给身边的人加油!路上我有些掉队走到了队伍最后面,发现后面全是老队员,有一个是工大的老队员,今年考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说的我们很羡慕。通过大拉练才了解到原来团队有这么多能人,有在国外上学额考研的,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等等。这个团队更加的吸引我了,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在团队里,那我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呢。通过大拉练让我更加坚定的留在了团队。

笔试

   笔试之前的我还是很紧张的,担心自己被淘汰,笔试的内容也是在考团队的章程什么的,真的很认真去看,很多人也准备了很久,打印出来在背,看到大家积极准备,感觉自己有些压力,越想得到,就越害怕失去。

    当看到试卷的题目时还是比较简单的,比自己预想的简单一些,按着每一道题答完。后来才发现,每一题基本上没有准确答案,老队员考我们的是我们的态度问题,有没有认真去看,以为自己答得很不错,因为用心答题了。过了很久,老队员魏宁告诉我当时我的笔试成绩是59。我真的很感谢团队不会因为这一分把我刷掉,很感谢团队有这么人性化的安排,走的越远就更想一直走下去,让我发掘的东西感觉太多太多。

颐和敬老院义工

   团队剩下的人很多,但我心里自己清楚,后面只会剩下30人左右,还要有很多人需要被淘汰,所以每次参加团队活动都会很用心,也会很小心,因为在乎才害怕失去。当时团队组织去敬老院,我们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明明是一个支教的团队,干嘛要去敬老院。给我们的解释是老人老了也会像老小孩一样,老人们会处处让着你,会包容你的过错,但真正的孩子是不会的,他们很小。如果我们都不能把老小孩子哄开心,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贵州那边的孩子们呢。

    敬老院里我们帮老人剪指甲,晒被子,刷马桶,打扫卫生,每年团队都会来到这里,所以这里的院长也非常配合我们,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节目,更带去了欢乐。走的时候,老人们都很不舍得放我们走,我们总会说以后有时间还是会回来看看您的。有时候人年级大了,不愿意再去争什么事了,就像小孩子一样需要人关心,需要人关爱。记得那天敬老院回来老队员罚了我们做80个俯卧撑,因为种种原因,老队员的态度很不好,说了我们很多的问题。我们也甘愿受罚。第二天早操正常,但身边的人却少了几个,每次活动都在少人,有些被淘汰的人不甘心,他们会再来早上跑操,每个人内心都很不舒服,一起经历过很多,现在却只能说再见。

五一三天兼职

   时间过得很快,每天的早操雷打不动的进行着,那段时间似乎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室友也都很配合,大家都早睡早起。五一想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但团队中有事,想要收获些什么和得到些什么,那么就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其他人的节假日,虽然有人会有抱怨不过这也是团队的决定,我们也接受了。第一天大家被飞成了几个小组,发传达的,义卖的,还有干话务员的。我被分在了发传单组,由于当时情况有变,我和李炎被安排到了在红绿灯路口发传单,给那些停车在红绿灯的司机发房地产广告,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其他来找兼职的人,他们都不理解我们来发传单的目的,我们给他们说我们要把挣的前捐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们。这个兼职真的很危险,站在红绿灯口,如果稍有不注意红绿灯,就会被汽车撞到,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当时的想法就是那一天只要没出事就好,别的也不会去多想,我们的善举感动了和我们一起发传单的人,我们也和他们做了很好的朋友,他们答应我们明天给我们找一份安全的而且轻松一些的兼职,善有善报。这样我们第二天大部队又有了地方做兼职,很感谢他们。但第二天情况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大部分人都可以做,但多了四个人,我们当即决定让女生去发传单,挑出来四个男生去当保安。就这样我们四个男生打车开到了荥阳,光打车费都要110多,好在有人报销。第二天当保安在航展上,顺便我们也看了航展,虽然说做五一兼职没有报酬,但我们真的收获到很多友谊和其他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五一兼职对我们也是一种历练。

    据老队员说五一兼职攒的钱原来是用在贵州孩子喝水的问题上的,当然解决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多的是传承,每一项活动的传承。虽然说我们有很多不理解原因,但我们还是遵从了老队员的安排。

试讲

   时间过得很快,但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知不觉到了试讲的环节,其实我们很早就知道有试讲,但很多人都没有准备,也不知道怎么去准备试讲,老队员没有给我们说过,但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才给我们说,让我们准备。我记得我当时还是试讲的负责人,给大家找空教室,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试讲,也是兄弟们有什么问题作为一个桥梁和老队员沟通的桥梁,试讲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前几天都是我们自己在试讲,出现了一些问题,后面我们联系了几个老队员来给我们提问题,好让我们在正式试讲的时候能发挥自己最好的实力。我们彼此心里都清楚,试讲后基本上要确定人数的,而现在还要淘汰很多人,快到最后了,大家也都不想被淘汰,现在被淘汰就太可惜了。自己的教案我们改了又改,希望把这件事做的最好,如果试讲不合格,那我们该怎么去支教的。

    记得当时教案改了很多遍,自己没事的时候还找空教室自己站在讲台上试讲,克服紧张心理。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试讲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自己的一小段试讲视频还被放在了选拔视频上,每次看选拔视频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很开心。当然有留下的就有要走的,记得当晚等消息等到凌晨一两点才等到消息,生怕自己被淘汰了,当看到早操正常的时候,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第二天早操时候发现少了几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被淘汰了,这么一路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那天早上的气氛都很压抑,每个人也都不想多说什么,相互回忆着之前在一起跑早操的时光。

    从一开始的四列一起跑早操,到现在的两列一起跑早操,走的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有人问过老队员说他们也很优秀为什么他们被淘汰了,而自己被留下来了。老队员告诉我们那句话现在还记忆深刻,不是他们不优秀,只是留下来的都是适合团队的。对啊,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最后留下来了呢。

成立大会

   终于等到了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之前,我没有什么时候是很放松,因为团队的淘汰一直在继续,总担心自己去不了贵州,那自己的这一切不是白费了嘛。当天参与成立大会的31人,可正真发后来参与大会的只有30人。李炎在会前被通知淘汰了,很多人都不理解,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还要继续淘汰吗,团队就是团队,每一个决定后我相信都是老队员深思熟虑过得,不会是他们轻易下的决定。虽然大家不太赞同,可当天是成立大会,每个人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老队员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选拔也持续了太长太长时间,不过这样得来的才是让我们最珍惜的。当老队员亲手将队服交于我们的时候,亲手为我们戴上队帽,为我们戴上队徽,那一时刻,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女生有些都激动的哭了。这一切真的很不容易。这是十一届新的开始,我们被赋予十一届队员的称号,从那一天后我们需要作为一名队员来做团队的事物,参与团队活动的时候需要戴队徽,我们也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来维护团队的形象。

    从那以后我有了第二个名字“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队员施樊东”。

全体大会

   成立大会后紧接着就是全体大会,我们对团队历史的了解是在平时老队员对我们的口述中得到的,而真正了解和看到一些老老队员和顾委爱心人士就是在全体大会上,作为十一届我们主要负责,这种迎接亲人们回家的事当然义不容辞,早上所有队员就忙前忙后,试音,挂条幅,摆桌椅,迎宾等等。作为小主人我们今天要迎来很多老资格的家人。这也是外联部提前一周的功劳,联系到了刚开始创立感恩之旅的第一节老队员,以前都是传说的人物,终于见到了很开心。

    会议上的视频有一个还是我做的,送别老队员毕业的视频,播放后引来了很久的掌声,做这个视频也是私底下花了很久的时间做的,有付出才有回报,回馈给我的就是那些家人们的掌声,很温馨。

    关于老队员和顾委爱心人士的发言来看,并不是大家越来越忘却团队了,而是能看出很多老队员都在为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完全把这事当做自己的事来看,把感恩之旅也一直当做一个家一样,常回家看看。

    老队员的发言也很犀利,直指团队的软肋和弊端,他们说他们是来解决问题的,每次全体大会不是来阅兵的,而是真真的解决我们的问题的,让我感到团队还是有很多人都在支持的,并不是无依无靠,团队将来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集体备课及军训

   离赴贵还有一个星期,学校里也刚考完试,很多人已经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了,想早一点见到那边的孩子们,我们参见感恩之旅的初心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支教老师,圆我们一个支教梦,也给大山的孩子带去知识。

    但是我们想要更好的支教,必须要准备好,将近半个月的自己备课时间,但由于很多校区那段时间都是在考试周,很多人没有太多精力去备课,团队老队员为我们安排了集体的集体备课,在工大教室,工大图书馆,还有郑大的教室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那几天我们最大的事就是备课,一起讨论备课出现的问题,试讲,尽自己的能力给那边的孩子带去更多的知识,中午晚上我们会在一起吃饭,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队员之间的情感,备课情况,都是通过上一届老队员给我们留下来的教案资料,那边孩子的具体情况也是通过老队员的口述我们才了解到的,备课要根据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备课。我们在郑州备的课有很多队员到那边不太实用,因为和当地孩子实际情况不太一样,有一些人在支教空余时间调整了教案。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最后两天是军训,将近40度的高温,也算是这几届以来最热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去贵州已经被晒黑了,大家都很坚强,也很有毅力,每个人都完成了军训,军训目的也是为了能让我们有更好的状态去那边,也在训练我们的纪律,团队的纪律非常重要,有了纪律才有了一届一届的传承。

赴贵

   为了去贵州支教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坐上了下午六点的火车,上车大家都很开心,精力充沛,也算是给那边孩子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我们。一路上大家的精气神都特别的足,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列队前进,给路人,售票处人员,检票人员,列车员,校方老师,学生和当地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严肃时严肃,能活泼我们也可以非常活泼。一路上男生互相照顾女生,虽然团队有一句话,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但男生还是很照顾女生,当下大巴来到当地学校的时候,给校方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支教进行时

   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就是支教和助学两大模块,在贵州支教,队员们都为了第一堂课准备了很久,想把第一堂课上好。有时候想法总是和现实有一些差距,这只能说明我们准备的还是不够,由于当地孩子很多了解过感恩之旅,他们对感恩之旅很熟悉,上课时就有些调皮,女队员有时候会管不住班里的,孩子调皮任性,是孩子的天性,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定义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了,课堂上是老师,课下呢,我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有些女队员对孩子宠爱,就让孩子有些自由,孩子渐渐就会不听管理。课堂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一小部分孩子他们认为不是来学习的,有些孩子是为了玩才来的,不过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爱学习的。我教的是初中部八九年级,初中的孩子真的非常听话,他们不像小学里的孩子,他们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小学的孩子你可以陪他们玩,而初中的孩子你陪他们玩是不够的,还要引导他们。

个人教学总结

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过得很快,四个星期上课时间,作为后勤组的一员,每个星期不但要上14节课时,还要给所有队员做饭,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可能没有其他队员多,但我给孩子的引导可不少,在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了很多课外知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我主要教的是八年级和九年级,八年级教的是物理课和城市介绍课,九年级教的是体育课。在去贵州之前我们每个队员对根据老队员的描述那边孩子的情况,我们来备课,毕竟是根据老队员的印象,难免会有误差和贵州那边孩子的真实情况。物理课备了四个单元,总共20个课时,担心去贵州那边课不够讲,来到贵州后的真实情况是,物理备的课时只讲了不到一半,而且对一些课时不是很熟悉,应该是备的课时太多,没有主次之分,对所有课时都只是大概熟悉,平时在忙着后勤,只是上课的前一段时间看一下教案,有时候没有太多时间就直接拿着教案讲课,这样实在不好,对孩子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上课不负责!对于七年级升八年级学生上的物理,孩子对物理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有一点基础,平时在上课时候除了讲物理知识以外,还给他们演示一些物理实验,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对于我们,一个月不可能让孩子在成绩上有太大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他们对各门科目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某一科目,做实验给他们就是在提升他们对物理的兴趣。上物理课单纯的讲解知识点,会有点枯燥,所以上课的时候应该准备一些笑话,或者游戏,在我的物理课上没有准备过游戏,但是我也可以通过聊天来引起学生兴趣,让孩子提起精神。

八年级城市介绍课我在郑州备课的时候,准备用PPT来给学生讲解,图片更能给学生一些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能记忆更深刻,图片里各式各样的建筑、小吃、文化等,分几大模块来讲解一个城市,我准备了三个城市介绍,都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所以有更多的了解。但到贵州实际情况,根据结课来看,仅仅讲了一个课时半,也就是讲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投影仪不能用,就只能用话语来描述一个城市,不过通过聊天也能很好的讲课,学生对这种特色课也有很大兴趣,学生很多都想要走出大山看看其他地方,同样对其他大型城市充满向往。

在郑的时候给九年级体育备课,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讲课,就从网上找了一些初中体育课教案,准备了8个课时,里面包括篮球、乒乓球、网球课时的教学,但是到贵州西关中学后,学校也没有提供教学器材,上体育课时候,除了平常热身,上课还会做一些团结协作的游戏,在郑准备的教案都没有用到,上课后期有一个星期会是在排练方阵为运动会做准备,体育课也被占了很多,也没有达到所有课时的教学。

因为是后勤组的,平时安排的课全在早上一二节,和下午的一二节,这些课的时间都是学生吃过饭后,孩子都比较瞌睡,有时候上课讲解一些知识点,有一部分人就开始注意力分散,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打瞌睡我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但如果是一大部分人打瞌睡我就会一直讲下去,也不太会顾及其他学生。这也是我自己的问题,孩子打瞌睡应该是课堂不活泼,应该及时用一些笑话或者游戏来让孩子活泼一些。

关于课堂管理情况,当课堂比较混乱的时候,必须要有自己的处理办法,可以找到出头捣乱的,一定要冷静处理,可以停一会讲课,盯着捣乱的孩子,课堂状况就会好很多。如果上课可以很好把控课堂节奏,那孩子思路就会一直跟着你,也不会有孩子去捣乱,一定要提升个人能力,我们不是专业讲课的,我们是尽可能的去培养孩子的一些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自己将来的学习情况。

与孩子交流的一些情况,平时和孩子交流多的时间一般只有上课,上课可以和所有孩子进行交流,也是交流的很好时间,可以多鼓励孩子,每次回答完问题都可以引导孩子给其他人鼓掌,这样可以鼓励他人,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私下和孩子交流,可以单独交流,这样孩子更能和你说出真心话,说出他的真实想法,孩子也能更感受到老师们对他自己的关心,这样孩子自信心也会提升,和孩子交流也是一种艺术,需要自己更多的揣摩,也需要我们更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

支教未完待续······

   回到郑州这几天,那边的孩子一直在和我们保持着联系,日久生情,更何况和孩子呆了一个多月的时光。早上有时候起来,感觉支教都是上辈子发生的事,因为所有十一届真的做了太多太多,每一个人都收获到了很多很多。我们在教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教我们,孩子们纯粹的心有时候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和那边孩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队员施樊东

2017年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