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总结人:王越 时间:2017年8月14日
一个月的大塘人,一辈子的大塘情。最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的,在贵州的一个月无比珍贵却又无比短暂,一个月前我们这群人整装待发充满激情去到了贵州那片土地,一个月后我们就又拖着行李返回了自己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校园。在贵州的日子仿佛是一场梦,梦里有湛蓝的天空,有洁白的云朵,有我和那群孩子嬉戏打闹的笑声,有我和兄弟们在一起同甘共苦的印记,梦里太多美好的真实让人难以忘却,太多真实的感动又让人潸然泪下。
其实在贵州呆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之前的几个月却为了这一个月做了坚实的积淀和较充足的准备,很难想象曾经那么弱小的自己用尽了所有的勇气最后去完成了这样大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其实全部是因为自己坚定的初心。回顾大二下半学期的时光,大部分都献给了感恩之旅这只团队,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因为我很清楚我在干什么,我知道我要加入这支钢铁般的团队我必须需要做到什么。现在将它们像电影一般放映在我的脑海中,希望能为后来加入感恩之旅大家庭的兄弟们带来点什么启示,为自己交上一份诚挚的答卷。
最开始了解到“感恩之旅”是在我大一下半学期,很清楚的记得是在三月的春季,感恩之旅团队来到郑州轻工业学院宣传,当时被抽去做观众还有点小抱怨。期间我看到了那应该是第九届的宣传视频,通过视频看到了贵州那边贫困的孩子,破旧不堪的家,当时就没忍住不禁潸然泪下,对我有了极大的触动,然后就立下决心我一定要去到贵州支教。只是大一的我刚刚脱离高中还比较青涩,对于大学还没有完全了解,并且那时已经成为了广播站的一员,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已经占去我大半部分时间,种种原因让我理性的明白那时候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一旦加入了也只能是马马虎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参加团队的各项选拔活动,所以我选择大二的暑假再加入感恩之旅,那时候应该会比较合适,所以这颗种子从大一下学期就深深埋在了我的心中。
终于等到了第二年大二的下学期。得知报名开始后我就第一时间联系到轻院的负责人也就是第十届老队员,将报名表仔细填写好交给他。期间我的朋友尹至粮也了解到了感恩之旅的事产生极大触动,所以我俩就结伴报名并且立下决心除非团队不要我们了否则我们要相互扶持绝对不能中途退出。后来我们的好朋友王文星在听说了我俩要报名感恩之旅后也了解了感恩之旅的点滴事情,于是我们仨决定一起报名加入这支团队,当时听说了感恩之旅的选拔极度严苛,但也只是听说,所以并不知道后来的那些近乎“魔鬼训练”的日子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挺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自己当时近乎偏执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不然也不会有这么难忘的一段经历,让我蜕变成了一个新的自己。
去面试那天其实还是蛮忐忑的。虽然我已经是一个老学姐了,加入的各种学校社团挺多,面试了16级小学弟小学妹也不少,但忽然要我参加这么正式的面试还是觉得莫名的慌,仔仔细细把我加入感恩之旅的契机以及可能会被刁难的问题想了一遍写了回答才去了面试。见到感恩之旅的队员第一印象就是:有礼貌。每一个人都温和微笑向我们致意,对我们友好的打招呼,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端水。后来面试的教室一进去三个老队员起立表示欢迎,那一刹那让我真的觉得这个团队是个类似于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如春天般温暖的团队。其实面试的问题也没有很难,我只是认真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为什么要来感恩之旅没想到很快就结束了。
面试一过,基本上就开始了第十一届队员漫长的选拔生涯。其实一开始知道要跑早操我内心是崩溃的,对于一个常年喜欢睡懒觉的我来说这件事要坚持很久仿佛是天方夜谭。可是我知道这肯定是皮毛,后面还有各种需要我披荆斩棘去克服的挑战在等着我,怎么能在第一步就输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始跑步的第三天,轻院的十二个人就只剩下了我和王文星和尹至粮三个人了。当时就觉得之前说要坚持的那些人说的话仿佛就像纸一样一戳就破,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到后来早起习惯了应该就不会这么难受了。那时候还是冬天的尾巴,早晨起来天还是黑的,我穿着短羽绒服在寒风中哈气取暖。从初中开始跑八百米就没及格过了,当时真的怀疑自己会不会累死在操场上。两圈是八百米,四圈就是一千六百米,开始的时候跑完步整个人都在冒汗,不停的喘气,由内而外透着一个“虚”字,感觉自己弱爆了。慢慢的觉得调整好状态呼吸专注的去跑,感觉越来越好,既不会有起早床的困倦,也不会有跑完步半天喘不上气的绝望感。其实跑早操不光是锻炼我们的体质,更多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力,就像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跑一天两天可以坚持,但一个月两个月能做到的人就不一定了。在几近四个月的选拔时间里我们从未间断过在跑步,想想自己能坚持那么久也是真的是很神奇。
第一次大活动应该就是见面会了,只是很抱歉的是见面会那天有很重要的事推脱不开就没能见到兄弟们第一面,只是看了后来的照片。
第二次考验是笔试。那是我实际意义上第一次见到我的兄弟们。和轻院负责人和王文星一起来到工大的时候,我对感恩之旅的一切认知从这里开始颠覆。真的是一支和部队很像的组织,书包整齐划一的摆放在操场边上,一声集合所有人风一样的速度站成方阵,我甚至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笔试我真的很用心去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只是当时初入感恩之旅,对于队旗队歌还没有仔细深入的了解,当时写完笔试心里还是有点失落,团队的试题每一道问的都很简单,但是这些题的答案千种万种,全要看你怎么去认识怎么去思考,这就是最巧妙的地方。通过这层考验更加让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加入感恩之旅,写的手已经酸了,时间就快没有了,可是发现自己越写思路越清晰,越想写清楚对这个团队的认知,对自己未来应该怎么做的构思。于是我真的通过了这次笔试。
考验体力应该就是从现在开始了。第三次大活动是小拉练,这一次我们因为和社团有约定全团出游所以也很遗憾没有去,老队员说我们只有三次请假机会,这意味着之后的活动我们不能再请假并且必须要坚持到最后。
第四次活动是大拉练。我们的老队员专门开了个会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并且叮嘱我们各个注意事项。听说要走六十多公里的路,当时没什么概念,我朋友淡定的对我说:也不远,绕着咱学校操场走一百圈就是了。我这才明白六十公里有这么远!不由得心里一震,这么远的路就我这缺乏锻炼的小身板啊怕是很难走完啊,可是走不完好像就要被淘汰了,心里真的是一万个不愿意啊。于是在走大拉练的周末之前,我一个人从郑州轻工业学院科学大道西四环用了一个下午走到了西三环,感觉除了脚酸点其他都没什么,这才安心了一点,周末跟着大部队出发了。没想到大拉练的步伐是如此的快,感觉健步如飞就是此刻最好的形容,我一时半会儿根本接受不了,一路小跑着跟着大部队行进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缓过来,耳边一直是老队员的鼓励和大气,虽然已经累的不想再应和,但却还是感受到了他们给予我们强大力量。依稀记得那天风很大,越到郊外越感觉到风在耳边肆意的呼啸,我们穿过安安静静的农户,穿过黄绿乡间的油菜地,穿过卡车轰鸣的大马路,穿过潺潺流溪的田野,始终难以忘记就是陪伴一路的风声。因为走的太快,汗水早就蒸发成盐皙在脸上,白花花的一缕一缕。口很渴可是大部队迟迟不停歇,双脚几乎已经是麻木的在向前迈,但是前方的路永无止境,身边的兄弟们一直在帮扶着我,真难想象,曾经连校园里散散步都懒得做的我就那么坚持了一个上午和半个下午。这次活动对团队来说是考验我们身体素质和与周围兄弟相处的综合素质,但对我自己来说却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天走回来的我们几乎是有点奔溃的,脚下都是泡,腿也因为迈步幅度酸软而早已酸痛不已,那真的是一次来自团队给予我们的磨砺,从那之后我慢慢转变了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态度。我知道未来有很多很多难题等着我们去处理去面对,从前我都是躲避或者想尽办法少承担一些,那次拉练仿佛对于自己尚未成熟的心有了一个正确的标杆,让我明白很多苦难我们咬咬牙挺过来是可以克服的,我总是把自己想象的太孱弱,觉得自己面对的一些困难会比我看到的要困难的多,所以骨子里是逃避不愿意面对的,但是大拉练把我内心中的某种潜能激发了出来,越来越庆幸自己加入到了一个多么正能量的团队,很多事情正在悄悄的发生一些变化。
第五次活动是敬老院之行。之前在高中也做过志愿者,只是去了比较贫困的学校联谊发送慰问品之类。去之前其实想了很久为什么会去敬老院做义工?明明加入的是去为贵州孩子支教的感恩之旅?我仔细的看了看团队章程,记住了我们的团队旗帜:我们用双脚丈量祖国,用激情点燃梦想;用热血回报母亲,用行动感恩社会”。这个团队之所以叫“感恩之旅”,就是为了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行动,感社会、父母、老师之恩。以谦卑的心态付出,在磨练中坚强,在困苦中成长。让我们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真心奉献,关爱山区孩子。为了考验我们到底是要用怎样的爱心,怎样的真诚去对待那些需要呵护和关爱的人,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敬老院的意义吧。老人和小孩子一样都是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去关爱呵护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因为自己的儿女在外辛苦打拼可能无法顾及到他们,留守儿童因为需要自己的父母来为她们的成长提供必需的经济来源所以不得不小小年纪就承受父母不在靠自己生活的现实,这两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相通的,他们都需要我们愿意奉献爱心的人去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想明白了这一点,去敬老院的日子也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不至于迷茫。去敬老院之前没想到需要各个校区准备一个节目,真是难为了我和王文星。可是一方面也看出了感恩之旅的准备用心程度,为了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准备了许多节目。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许有些人甚至看不清楚听不清楚我们表演的节目,可是从我们表演的效果和一遍遍排练过得痕迹,她们却一定可以感受得到我们有多用心。我依稀记得当时帮助过一个几近九十岁的老爷爷,从他口齿不清的吐辞中我们还可以勉强的交流,从小没有和爷爷奶奶生活过得我却在这一天真切的体会到老人家对于我们亲切的关怀,就像爷爷和他的孙女一样交流。我帮助爷爷仔细的剪指甲,给他捶背捏肩,已经骨瘦如柴的老人让我不忍心再努力的捶打他的背,肩上的骨骼尤为突出,让人摸着莫名的心疼。与其说那一天是我们在弥补这些需要关爱的空巢老人内心的缺失,不如说是他们给予了我一个来自年长者温暖与关爱,老人与我聊天没有父母那一辈咄咄逼人对我未来蓝图的勾画,没有父母张口闭口为了我好的各种压力说辞,他只是认真的听你讲或者询问你一些细致入微又简单平常的话,仿佛湛蓝的天空让人舒缓放松,谈笑间一个上午都快要流淌过去。这其实不就是一个相互间的过程吗?我们用行动感恩社会的同时其实也会收获到比付出的更多的感动和爱。那天老爷爷对我说他有两个女儿,几乎很少来看望他,他希望我是他的第三个女儿不知道行不行,我当时毫不犹豫的应允了,我知道这个地方很远很偏凭借我自己的力量以后其实不太可能经常来看望爷爷,可是我希望给予爷爷一种温暖的肯定让他安心下来。感恩之旅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它的温暖触及到了我内心最软的地方,我越来越明白这群大学生想要为社会去奉献的决心和毅力,真的超乎寻常的令人敬服。
第六次活动的时候已经是五一假期了,约定好一起兼职的我们度过了最适合五一劳动节称号的三天。我心中话务员这个工作其实是特别高级和有趣的一个职业,我以为是礼貌的接听各种电话,然后及时解决问题礼貌的挂断的那种人工服务,结果其实是某电话公司做活动推销客户开通流量包活动的电话推销业务员。每天都需要我们打四五百个电话,重复着同样的说辞,但真正需要这项业务的人却又很少很少。被很多正在忙的客户骂骂咧咧的挂断过,被各种没有礼貌的中年大妈态度不好的对待过,自己承受打击的能力也在不断的进化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大叔在我刚说完开头后就对我喷了句侮辱性的脏话然后就直接挂断了,当时辛苦了一天的我遭受了几百次不需要的拒绝后已经有点麻木了,没有人肯定我的业务就算了却忽然还有个人这样随意的劈头盖脸的就送了我句脏话,当时眼泪就出来了,因为要继续工作,只好悄悄抹了把眼泪就继续强忍着打完了电话。那一刻情绪几乎是奔溃边缘,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我将来作为一个职员可能会受到的种种委屈和心酸。三天结束后,我们看着自己挣得钱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跑啊笑啊的,那感觉真是难忘。事后我发短信给了那位骂我的叔叔,和他认真的说了说我的感受并向他表示歉意(可能我打扰到他工作了),认认真真的发了几百字的长短信,希望他能理解一下我们这些在社会底层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实没有想到会得到回复,我只是觉得他这么做其实真的伤害到了我,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是其他话务员那么辛苦的在工作忽然被人骂了一句心里也肯定很不愉快的,所以我希望能告知那位叔叔做人最起码的礼仪。我们奉献社会的同时并没有期望社会反馈给我们什么,但是我们却真诚的希望把温暖的种子撒遍全社会,让爱一点一点蔓延传递。
第七次活动是变废为益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校园里搜集废旧的书本,旧衣服瓶子,将它们换成钱捐助给贵州的孩子,是一项工程浩大可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公益活动。轻院就我和王文星两个女生,所以干起这件事的难度会比其他校区大的多。那几天几乎一下课就满校园搜寻废旧瓶子,空间里请同学朋友一遍遍扩散信息,自己制作小广告一张张去传发,一个宿舍一层楼去讲解去宣传,有时候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楼上楼下狂跑,知道活动的同学越来越多,响应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所以找我们的电话短信几乎就是扑面而来的。那时候忙的真的很累,可是每次扛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废品去回收处卖的时候就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感,两个人又乐的跟个傻瓜一样。第二天又循环往复跟打了鸡血一般继续卖力的宣传收集。那段日子真的是我大二下学期为数不多真心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的号召得到了响应,我们传递了爱心还一起奉献了爱心,每个人的一小份力量被我们两个女生汇集起来,现在想想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时候我干的多了,慢慢也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其实想想也很心酸。那时候我在空间发了这样一段感悟:【帮捡垃圾的阿姨捡垃圾,阿姨说:“姑娘你可别帮我了,好好念书,别干这个,我都嫌脏……”我说:“我不嫌啊。”问收破烂的阿姨她们的盈利模式,她很无奈的提及为什么做这个:“我们没文化啊哎就只能干这个…”我说我第一次坐这样的三轮车很有意思,她说:“这应该也是你最后一次了,将来你才不会开这样的车嘞……”其实不会啊,我不觉得这社会存在什么卑微高贵的贵贱之分,人并非分为三六九等,将来自己影响的可能是周围人,但不应该自己看低自己,我学习不好父母跟人家的名校女儿比较时就会尴尬一些,他们是社会底层人员可能孩子就会被人指指点点,可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千万不要瞧不起自己哦,我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份职业,收破烂的人就是比跪街乞讨的人更高尚,扫大街的人就是比小偷更值得尊重,至少他们在为这个社会所需要,至少可以证明自己在用自己的能力生活。这样就很厉害了。没什么的。真的没什么的。下一次见到你们,我会愈加谦虚礼貌,未来或许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是社会底层人员,或许我可能生活在上层穿着精致优雅的着装,但我的态度永远都不会改变。就是这样。】这段话是我在兼职后明白的一些事情,当时有很多同学都在下面和我一起讨论了各自的想法,感恩之旅的选拔到了这里我真的觉得每一次活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仿佛是一个一个的阶梯,每走一步就会明白很多,一步一步让我们重新变成一个愿意奉献敢于去爱的人。
接下来是培训学校老师和老队员对我们的教学培训和试讲环节。我们拿着厚厚的黑皮本走进老师的培训学校,仿佛已经开始感觉到了自己马上要成为一名小老师的使命感。那一天我认真的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和示范课,感觉好像上大学以来就再没有那么认真的记过笔记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看着老师的课堂,因为我明白这样的培训是老队员通过怎样的来之不易争取来的。老师上课经验丰富,现在让我们忽然去到贵州,站上三尺讲台去上课一时间还真是难以实现。期间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建议,包括小朋友太调皮不好管理的问题,教学课堂的掌控问题,上课时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有关于教学的问题只要我们提出来的老师都一个一个细心的为我们做了解答。培训完了就是实战演练了,我们必须要迈出的一步就是从学生向老师的一个转变。因为喜欢英语和绘画所以就选择教英语课和美术课,又因为支教我特别希望接触到贵州可爱的小朋友们,所以选择了教小学的英语和美术课。那一个星期真的是我最煎熬的一个星期。我的性格虽然没有特别内向,但是却真心不是很喜欢在一群人面前讲话,所以最纠结的就是怎么样自信大方的向学生传达我想表达的内容。在前面老师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已经积累了一部分教学方面的经验,很幸运的是,我的妈妈其实也是一个英语老师,我第一时间请教了她。妈妈已经交了十几年小学英语,经验可以说是很丰富了。妈妈知道了第一时间鼓励我,然后把管理学生和调动课堂的一些技巧都仔细的写给我,对我有了很大鼓励。但其实试讲的人是我,到时候去到贵州给小朋友上课的人也是我,所以我最终能不能留下取决我自己下的功夫深不深。因为真的很担心这最后的考验我会闯不过去,所以我每天查阅很多英语资料,将自己课堂构思改了一遍又一遍。在正式试讲之前还去到了郑州大学小型模拟试讲,因为紧张,我在台上老说错话,一说错哈就局促不安,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因为自己说错了捂着嘴笑,最后狼狈的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试讲。我才明白为人师表哪里是说着玩的,真正做到其实真的很难。于是抓紧时间调整,把自己的缺点和老队员指正的问题一一列出来然后即使做出调整。试讲那一天坐在位置上其实超级紧张,几乎已经在冒汗发抖的状态。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一上台的那一刻,一转身都是我可爱的兄弟们,一下子就很轻松,课堂也进行的很顺利,十五分钟什么预料不到的状况都没发生,顺顺利利的就结束了,比我想象中快的多的多。很幸运的是,试讲之后我就真的加入到了第十一届感恩之旅,成为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回想感恩之旅,帮助我不断成长的最重要的就是身边这一群兄弟。老队员每次训话都告诫我们在贵州的一个月很艰苦,必须要和身边的兄弟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互相帮扶着才可以渡过。永远忘不了砍柴的时候,我以为一小捆柴抱着些许沉,坚持一会儿也就回到驻扎地了,可是我的力量被我自己高估了,越抗越沉的柴根本无法控制。兄弟们一个人一捆柴齐齐的向前行进着,而我却因为太重了实在扛不住了就停了下来。最后一位兄弟发现了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柴抗肩上,然后一手拎着我的那捆柴就走了,终于到达目的地,我因为很久没拿了什么事都没有,却看到他汗水已经把整个背上湿透,手也因为用劲过多而处于发抖状态,累的瘫在一边大口的喘气喝水。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回都回不来,正是有了身边这群兄弟我真的得到了不小的帮助,每一次都让我满满的感动。团队里女生比男生多一点,可是每当需要苦力的时候基本上女生都不让干活,记得我们去贵州之前准备行李物品,因为要带的东西太多以至于行李箱都快被塞爆了,重的连拉着行李箱走都有点吃力。有的箱子甚至因为重量太大轮子都压坏了。但是去往火车站的全程却需要人不停的放行李提行李卸行李,男生全程就在不停的搬运各种各样的行李,看着他们搬到最后各个满头大汗脖子上青筋暴起的干活,让我更加信任身边这群兄弟,心里说不出来的暖意。以贵州那段生活与孩子们的日子十分让人难忘,但是与兄弟们同甘共苦的岁月却更让我觉得值得铭记。
有关于怎么教育那边的孩子我一直都在思考。其实从一开始我的思考点就在于怎么样拓展贵州孩子们的思维,因为他们常年在山区生活,涉取各种知识比较贫乏,大部分只能从书本或者电视上得到,所以我一直想的就是怎样在课本中固有知识基础上去拓展一些有趣的知识,不让同学去单独学习枯燥的课本知识。去往贵州之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事无巨细,因为觉得准备越充分,遇到的难题解决的可能性就越大。
首先来讲下教案准备过程。我备课的时候赶上快期末考试,但是我并没有因此去赶教案进程,而是大量查阅资料,尽量细致的去备每节课。我教的是英语课,在去贵之前查了那边孩子的英语成绩,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因为后来去到贵州,小朋友和我聊天我才了解到,整个小学部只有两三个英语老师,每个年级分配一个英语老师都做不到,这就极大影响了小孩子英语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每个班及格的人都没几个。所以教他们必须要从最开始抓起。第一课是我们互相了解的时间,我准备了一些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冷知识,例如西方人不喜欢数字十三和五,中国人不喜欢数字四,西方人请客吃饭的时候越简单越好,而中国人是越丰盛越好。类似这样,让小朋友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对英语这么课程产生想要了解的兴趣。之后三节课时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我先让五年级同学默写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但是并没有几个人可以全部写对写完整。因为之前有了解到这个情况,我把每一个字母都编写了趣味记忆方法,好让小朋友们根据联想来记忆字母或者单词,后来又学了字母歌,我发现他们几乎每人都会很顺畅的背下来但就是不会记不会写,这就很麻烦了。于是基本每天都会让他们默写或者抄写来巩固,但是其实后来效果并不是很好,我发现学生从心里上就给自己定位了“我就是学不会英语 ”“班里同学英语都学不好那我也不学”的错误思想,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了一个一个逐个练习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完成课程内容。跟遗憾的是,最后离开贵州我也没有讲完备的课程,我个人能力不足有些同学没有听懂导致跟不上进程,小孩子上课部分同学不怎么认真听讲导致没有学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预想的教案和在贵还是有一定出入。个人认为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可以制作一些小课件,比如单词卡片,图片,这样每次上课时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记忆理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再来是课堂纪律问题,我生活中比较随意,什么事情都可以感觉很开心,很少很少和人吵架或者凶别人。这就为我的课堂造成了很大阻力,比如小朋友有些“欺软怕硬”,他们比较害怕很凶很严厉的老师,尤其是我们的男队员,再乱的课堂一声怒吼基本上就可以天下太平了。但是像我这样脾气比较温和的女队员,不喜欢骂他们的女老师,学生发现了之后在课堂上会变得“无法无天”,肆意的玩闹,有时候课堂上场面一度很难控制,导致后面的课程根本上不下去。刚考试的时候有些女队员甚至还被气哭了,可想而知小学生有多顽皮淘气。一开始团队规定每人必须要想好自己的定位,是课上严厉的老师课下有趣的大姐姐,还是人见人怕的麻辣教师,都要想清楚。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去陪伴这些孩子,以一个姐姐的身份,去竭尽我所能去给予他们温暖和爱护,所以上课的时候常常都不忍心责怪他们。后面课堂一度非常吵闹,再吼再瞪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场面基本无法挽回,不得不说,课堂掌控方面我做的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了。后来我时常会找找没课的男队员去听我的课,那样课堂才不至于太过吵闹我讲不下,所以明年培养我们校区或者全部十二届准队员时,我还是希望告诉他们上课的话还是要摆端正自己老师的位置,课堂上你严厉学生才会摄取知识摄取的更多,这是对他们负责为他们好,并不用担心学生会因此而不喜欢你,只要他们感受到你的用心,无论是有趣的姐姐还是严厉的老师,他们都会明白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一碗水端平”是一份必须去履行的责任。来之前老队员就告诉过我们贵州的孩子很单纯很敏感,有时老师的一点点举动都会产生一点影响,所以一定要注重这方面,课堂上更是如此。一堂课肯定要提问同学回答问题,或者玩玩小游戏,你叫了左边的同学右边的同学就会不开心,叫了右边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就会不乐意,所以怎样掌控好课堂,不要让同学觉得老师太偏心,不要让太安静的同学受不到关注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能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对同学产生不小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
一个月的支教很快就过去了,英语考试其实很担心,因为我在上完了二十六个字母的时候信心满满的让他们默写一下,结果有些同学该不会还是不会,无疑让我很扎心。所以我将英语试卷的难度降了再降,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考的很糟糕而更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整个教课过程其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希望下届队员能弥补我的遗憾,更好的去守护山区那边需要关怀的孩子们。
一个月的大塘人,一辈子的大塘情。回来已经有几天了,我的心却还是在那片天空湛蓝草地翠绿的土地上。小朋友欢笑打闹着拉着我的手要我和他们做游戏,早上猛的坐起来才想起自己不用跑早操了,听到铃声以为是上课铃会下意识想跑到教室,可是那美好的一切已经永远的镌刻在我的梦中了,那些欢声笑语,那些忙忙碌碌,那些蓝天白云,那些热情淳朴的人们…等我长大了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再回大塘,去看看自己曾经抛洒过激情与热血的地方,我对那里的人那里的事不知不觉已经有了那么深的感情,我的第二故乡还有一群可爱的人让我魂牵梦绕着,向他们致敬,向那里一直照顾我们的周妈妈致敬,向曾经满怀激情一时冲动却无比庆幸的自己,致敬。
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队员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