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人成长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题记
支教?
当我学会"支教"这个词语的时候,它便成了我一个小小的梦想,也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实现。感恩之旅,感谢有你。
我在电视看到的支教是这样的:在那种极其贫困的地方,甚至连学校都是危房的地方,有那么一群渴望读书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会有这样一些善良的人,不畏艰辛,愿意去教给他们知识,带给他们快乐和希望,在发生危险的时候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只为护孩子周全。
当然,我肯定没有那么伟大,而我的支教岁月是这样的:
面试
在2018年3月,一个很平凡的日子,我迷迷糊糊的报名参加了感恩之旅这个支教助学组织,对,我是想要去支教,其实报名的时候我还都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去,因为觉得自己事情特别多,怕忙不过来,一直到交完报名表自己还是迷迷瞪瞪的,后来一想,既然自己已经开始了,那就试试吧。
记得面试的时候,我可能是工大第12届感恩之旅队员选拔第一个去面试的人吧,我去到面试教室的时候还一个新人都没有,都是参与面试我们的11届老队员,还没走到教室就有人走过来将我引到教室,坐下后又有人递过来一杯热水跟我说:"现在面试时间还没到,你先看看这个视频,这是我们11届的大视频,一会儿时间到了我们叫你"。我坐着看了一会儿,看得不是很多,虽然自己还未经历,但看着看着却流下了眼泪。来到面试教室,几位队员整齐的坐在教室第一排,他们坐姿端正,举止端庄,那时候的我还披散着头发,化着淡妆,特别的紧张,心想自己会不会在第一个环节就被out。在我手脚不知如何摆放的时候面试队员的一句"你不用紧张,我们就聊聊天,互相交流一下"缓解了我的心理压力,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回答着老队员的每个问题。关于面试,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每个细节之处他们都做得那么完美,在我看来是无可挑剔的。回来之后,我又搜索看了一下感恩之旅第十一届队员纪实视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去贵州支教的决心,虽然对前路一无所知,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也要拥有这样一段经历。晚上收到面试通过的短信后心情真的很激动,我的感恩之旅开始了。
工大校区见面会
在经过面试后,怀着一腔热血和激情和工大校区的兄弟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见面会,那时印象最深刻是毛晨莹和王雨润,自我介绍时毛毛说她家是郑州本地的,我当时就在想,这种城里孩子娇生惯养的肯定坚持不到最后,但是我彻彻底底的错了,没想到后来的毛毛做得那么棒,还有雨润,她那娇小的身体也让我觉得她肯定不行,没想到后来的自己做得都不如他们好。一向上台讲话很紧张的我在那一天也变得莫名的大胆和自信,这也许就是感恩和梦想的力量吧。
各校区见面会
自从参加了感恩之旅以后,每个周末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因为热爱,所以即使失去了休息玩乐的时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在这里,我想提提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肖洋,她是一个女孩子,自我介绍时写在黑板上的字特别好看,这当然不是我记住她的唯一原因,她当时的自我介绍令我印象深刻,让我一次就记住了她,真的觉得她口才特别好,特别会说,就那样一次就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真的很厉害,很可惜她没有跟大家一起走到最后,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我应该可以跟她学习到很多东西,特别是说话的技巧和方式。还有一个人就是程康,为什么会记住他?是因为他鼓掌的声音真的特别大,说话也特别逗……还有许许多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如果可以,也是真的想要跟他们成为患难与共的兄弟,可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很遗憾,有很多人没能走到最后。
笔试
还是那栋熟悉的工大31号楼,走进笔试教室,满满一黑板的问题已经整齐的抄好,等待作答。因为在选拔阶段,每一个环节都紧张的要命,生怕自己在哪个环节哪里没有注意到就会被刷掉,每一个人都在认真作答,反正那时候的我紧张得手心一直冒汗,想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又怕自己写得不够好,表达得不够情真意切,总之就是害怕自己被刷掉,好在真心没有被辜负,最后也通过了笔试环节。我离贵州又近了一步。
小拉练——禾王水库
这个既害怕又期待的小拉练终究还是来了,我以为的拉练只是简单的走路而已,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从小在山里长大,走的路还少吗,这点路程算什么。但是真正的拉练却是这样的:几十甚至上百个人站成队列,走得很快,来回大约40公里的路程,毋庸置疑大家都很疲惫,但是那一声声“加油”,一句句“小心脚下,小心树枝,靠右”,一遍遍的“眼中有旗,心中有爱,身上有力,脚下有路”却喊的那么响亮,那么朝气蓬勃,那么有力量。终点处馒头和白开水就着咸菜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事实证明,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又快又远。我们大多数人只见过一两面而已,大家却能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走完这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徒步40公里。回到学校看到教室里黑板上“兄弟们,欢迎回家”几个大字,还有桌子上的馒头和热水,顿时忍不住热泪盈眶,大家真的棒极了。希望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能一直带着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坚强的走下去。
大拉练——黄河
上一周才刚刚走完小拉练的我,其实是心有余悸的,全身上下的酸痛感还没好完全又要进行大拉练,真的害怕自己走不下来。因为有了小拉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当真正走到黄河的时候反而觉得没有那么累那么疲惫,只是回来途中因为身体的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走回学校,很是遗憾。一直以为自己会因此而被淘汰,最后还是幸运的被留了下来,心中甚是感激,所以以后我要更加努力,才对得起其他兄弟的离开。大小拉链锻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体力,它更是对我们的意志力和兄弟情的双重考验,能完整走完大小拉链的兄弟们,你们真的很棒。
敬老院义工
邓小平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才是真理。感觉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都跟电视剧上演的不一样,跟自己想象中的也完全不一样。敬老院此行,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何为真正的孝,很多时候,父母亲人需要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给予,而是陪伴。当爷爷奶奶紧紧拉着我的手不肯松手的时候,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在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的时候,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愿这个世界上的孤寡老人都被温柔以待。也告诉我自己要陪陪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陪伴是这个世界上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素质拓展
从来没想过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能像个小孩子一样玩的这么开心,一个小小的扑克游戏告诉我们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学会找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在一个个小游戏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使玩得很累了也不想停下来,就想一直继续玩下去。景老师用心和他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我们什么是经历,什么是经过,很多时候说是为了贵州那边的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帮助我们成长,给我们的人生经历添砖加瓦,景老师每一句话都引人深思。
五一兼职
五一小长假本该是属于我休息放松的日子,没有想过自己会去为了别人做兼职发传单,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暴晒,被协管叔叔阿姨赶来赶去,还要忍受路人的冷漠和无视,从早上8点一直站到下午18点……尽管如此,只要想到我们做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的,我们便也不觉得辛苦,其实更多的是欢乐,我喜欢跟兄弟们一起发传单时四目相视而笑的感觉,很享受跟兄弟们一起躲在书店里偷懒看书,虽然这样不太好,但是在做完一定任务后稍微偷一点懒还是蛮刺激的,这些一些简单普通的小事却值得珍藏一辈子。
授课培训
为了能给贵州那边的孩子带去更好的课堂效果,做一个更专业一点的老师,我们进行了一天的授课技巧培训。上午的时候两个以前的老队员给我讲述很多关于如何做好一个好老师的技巧和方法,他们讲得绘声绘色,井井有条,不愧是当过老师的人。那时候我在想,我以后能不能也能跟他们一样回来给别的队员讲这些,虽然只是想想自己不一定能做得这么好,但内心深处莫名觉得好开心。下午我们来到了一个培训中心——轻松英语,一位好的老师真的能改变你对一个科目的看法,就像轻松英语的耿老师,她的课堂氛围轻松、生动、有趣,即使上午听老队员讲了一早上没有午休也不觉得困和疲惫,这是在耿老师的课堂上体会到的,她上完课后又单独给我们讲了一堂课,还记得她对我们说:什么叫梦想?半夜让你睡不着觉的就叫梦想……如果不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又怎么能将课讲得这么激情澎湃呢?又正好她是我特别热爱的英语学科老师,更加增添了我对耿老师的好感,要是以后自己也能成为像耿老师一样的教育者就好了。遗憾的是,在授课培训中学到的东西,有很多没有能运用到在贵的实际教学上。
变废为益
一直听老队员说,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都会有很多情绪,过了这个坎就柳暗花明了。说到变废为益,可以说是真的痛并快乐着。其实变废为益的时候,我是很崩溃的,几乎有了想要退出的念头,可是又心有不甘,这才走了一半不到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但是面对期末考试和团队的双重压力,顿时又有些不知所措,还要面对宿管阿姨的责骂和不理解,办事不力再加上校区负责人的斥责,真的想要放弃,好在那颗一直想要走到最后的决心没有改变,并且也不想做那种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的人,感谢自己坚持了下来。
试讲
选拔到了最后阶段,每个人都提心吊胆,同时也在认真准备着自己的试讲教案,我也一样,害怕自己被淘汰,毕竟到了这个时候,谁也不想落选,但有一点没办法改变的就是有选拔就有淘汰,这是事实,我们必须要接受。看着大家一遍又一遍的试讲练习,一点点的改正自己的不足,真的好想每个人都能留下,可是怎么可能呢。试讲结束后,老队员跟我们说让我们大家一起聚个餐,也许这是跟很多兄弟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也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再坐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那晚,我们校区的男生都喝得烂醉,甚至是女生送回的寝室,这可能是跟有些兄弟最后的告别,我能明白他们心中的不舍,毕竟大家一起走过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日子,兄弟二字早已在大家心里生根发芽。无论如何,感谢相遇。
成立大会
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们所有准队员翘首以盼的日子——成立大会,这是对我们三个月努力成果最好的赏赐。上午的时候,李成力学长给我们讲述了团队章程以及一些与团队有关的很多事,还给我们解答了很多问题,经过一些了解之后,不禁心生敬佩之情,团队这么多年走到现在真是不容易,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了我们现在的十二届,他们以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我们新队员肯定是无法想象的,我们也肯定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二吧。下午经过短暂的谈话以后,在老队员、顾委和爱心人士给我们带上感恩之旅队徽的时候,心情真的是无比的激动,一种终于修成正果的感觉,但也深知其重量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老队员还给我们准备了感恩之旅第十二届队员的选拔视频,看完之后一种无法言表的感触涌上心头,这不长不短的87天,大家竟在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那么多,真的好不容易,流下的热泪已经无法诠释心中五味杂陈的感觉,更多的应该是感动吧,很感谢身边的这群兄弟陪我走过这难忘的87天,漫漫长路,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
感恩之旅第十次全体大会
这是感恩之旅大家庭成员为数不多的欢聚一堂的日子,有很多哥哥姐姐不辞辛苦,不远千里赶回来参加,如果不是对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想必没有谁会愿意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和繁忙的事务不远千里来相会,足以可见感恩之旅的魅力,感恩之旅的精神——感恩、行动、奉献贯穿始终。还有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宣誓词,两位队长队旗的交接,无一不体现着感恩之旅的庄严。一首《看的最远的地方》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要一起去看得最远的地方——西关,和孩子们手舞足蹈聊梦想……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感恩之旅,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这是来自一位老队员的独白。很高兴作为感恩之旅在郑企划部的一员,能有一个理由和机会在纸上写下每一个老队员、顾委、爱心人士用心良苦的讲话和谆谆教诲。
备课
备课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是我们赴贵前做的最后准备,但由于忙于期末考试,前期基本没有什么战果,直到期末考试结束最后的几天才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备课当中。每位队员都在认真准备着,只为把最好的一面带给孩子们。关于任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教到自己想教的科目,没有如愿以偿的当上班主任,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这件事耿耿于怀,埋怨了教学组的安排许久,其实直到现在仍然心存芥蒂。通过这件事我想告诉自己的是,不可能事事都如自己意,我应该学会去接受不如意,并也用心去对待。
军训
赴贵前我们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军训,在30多度的高温下,我们依旧在坚持,军训期间我终于一点点找回了以前对团队丢失的热情。我喜欢站完20分钟军姿后休息时大家一起唱歌的氛围,喜欢我们的金方康教官一次又一次的纠正我们的动作,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军歌,喜欢像军队一样的生活。同时也很感谢来自老队员的关心,享受着在辛苦训练一天之后老队员带来的葡萄、香蕉、西瓜……有人关心你的辛苦,有人在乎你的努力,真的很幸福,那时候的西瓜比曾经吃过的都甜。
赴贵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终于可以亲自去经历那样一段刻苦铭心的大米土豆岁月。炎热的六月已经离去,进入了同样燥热的七月,我们来不及抱怨郑州令人难过的天气,因为每一个队员都在为赴贵紧张的准备着。一遍遍检查必备物品有没有带齐,军训服虽有些不合身,还是穿在了身上。课程表修改了一次又一次。军训,拉歌,看似没有意义的活动其实都是为赴贵做准备,而这一切我们一起经历着,感受着。7月19号,队员们在老队员的陪同下踏上了赴贵的火车,长路漫漫,但是兄弟,有你在我怕啥!兄弟,有我在你怕啥!一路上我们欣赏着火车窗外的美景,经过一座座的城市。我们吃着笑着调侃着,但心里都即将达到的云贵高原有着深深的期待。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经历什么,它会在我的生命里留下怎样的记忆,我不再去想,我不在去问。贵州我们来了!从火车上下来已是晚上,我们露宿在贵阳火车站旁的一个体院馆外面的广场上,炎热的夏天,徐徐微风吹来,即使是露宿,每位队员也都睡得十分舒适。第二天早上四点多我醒来,看见兄弟们一个个熟睡的脸庞,看见有老队员和男生为我们守夜,何其幸运,感恩之旅,感谢有你。我那时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感叹一句兄弟们辛苦了!接下来又辗转了几辆大巴车才达到目的地——西关中学。坐在大巴车上一路向上,第一次觉得蓝天白云离我如此之近,那些云美丽地好像上面住着神仙。进入西关村,大巴车经过,我看到旁边的小孩兴奋的用手指着我们的车,大呼“感恩之旅”,当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感恩之旅来西关这已经是第五年了,而对于我们这批新队员来说,还是第一次。孩子,谢谢你们记得“我们”,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认识你们。当大巴车驶进西关中学时,先遣小分队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们有条不紊地卸下行李,收拾内务,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
在贵砍柴
到达西关中学,简单收拾过后,吃到了老队员口中的第一顿大米土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吃,这也可能是第一顿的原因吧。午饭过后,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调研,一路上山砍柴,我正好被分到了砍柴那一组。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砍柴这种活儿于我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我们换好军训服和军训鞋之后,砍柴小分队就出发了。 一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这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因为西关小学在山的最顶部,所以在去砍柴的路上,我们一直向下,经过了好几个村庄,也没有丝毫疲惫,最终到达砍柴地点。男生负责砍一些较大干柴,女生负责捡干柴,堆积到一定量之后,我便开始捆柴,因为从小做惯了这样的粗活,我那熟练的捆柴动作,不禁让我的小伙伴们感叹了一番。兄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一个个要求我手把手教学,希望下一次砍柴中可以用得到。最后捆了不少的柴,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我说:小小的个子,有大大的形象。全部柴火捆绑完毕,我们每个人一捆柴就往学校的方向返回。返回途中,我们要不停的上坡,体力消耗得很厉害,每一个队员都很疲惫,每翻过一个坡就要休息好一会儿,但是,我们仍相互鼓励着,唱歌加油。前面又是一个陡坡,突然听到“一二一,一二一”的声音向我们传来,再接着就看见鲜红的队帽,粉红色的队服,正确的步伐。兄弟们来接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在你最无助的时候拉你一把,原来这就是兄弟!他们不顾脏兮兮的柴,就从我们手中接过去揽在自己的怀里,希望为我们减轻一些重量。又想起团队的那句话,让你觉得轻松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帮你承担着。而现在的我们齐心协力,只有感恩之旅这个神奇的团队,让我觉得兄弟是如此的重要,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在贵教学
我们来到这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学。虽然我们在郑州时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来到这里发现和想象中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人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甚至还出现拼读错误的现象,但又有一些人基础还不错,为了顾及到那些小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学生,我只能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让他们慢慢吸收慢慢消化,尽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那些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26个英文字母在以前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学了一遍又一遍,但我还是想照顾到那一小部分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学生。我看过上一届教过他们英语的队员的教案,我还是打算再教他们学习音标,因为音标很多很杂,学起来会稍有些困难,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把音标学的很好。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在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同学不听课,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还有大部分的同学在课下根本不会复习,上课所讲的东西下节课再次回顾是又是空白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很无助。后来在与老队员的交流中,他说到:我们来到这里是教,但是教不止是在课堂中,我们通过在课下与孩子的交流活动中,传递正能量,同样可以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
其实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觉得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坚持,乐观,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队员是他们的标杆,我们受之有愧,他们更像我们的小老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贵调研
调研是我在贵最有感触的工作。在他们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承受了太多不该他们承受的东西,同样作为贫困山区出身的我,对于他们心酸苦楚,内心深有体会,懂得他们的辛酸和不易,也心疼他们的懂事和无可奈何。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家中的情况,为爱心人士提供最真实的资料,队员每周六周日都会分成几个小组,到一些孩子家中就行调研。那些孩子大多家庭条件不好,性格偏内向,不会主动和队员交流,都是队员问一句他们答一句,使调研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而当我们拉起他们的手,与他们亲切交谈时,她们才可能渐渐露出笑容。这时他不再是我们的调研对象,我们也不是感恩之旅的队员。我们和他之间更像是亲密的朋友,你愿意分享。我就愿意倾听。长路漫漫,我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回头望去简直难以置信。终于到达调研对象家中。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门口不敢与队员有过多的交流,而她的母亲一位传统的布依族妇女,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的招待我们进屋坐下。房子是典型的布依族木房,下面养的家畜,上面是他们一家居住的地方。里面很昏暗,没有照明的家电,只能借着从木板缝隙透进来的一点点光。地下的火炉正在烧水,冒出来的烟呛得队员睁不开眼睛。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小姑娘生活了十几年,很可能还要继续生活好几年,等上了高中考上大学,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她很小就帮家里做家务,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牛样样精通。反观大城市里的孩子,有的上大学还不会自己做饭,生活不能自理,不觉得惭愧吗?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各种生活技能,来减轻家里的重担。他们不会抱怨,只能默默承受,然后发奋学习,最终走出大山,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第三届第四届老队员教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大学,据我们所知,有不少人在贵阳甚至我们郑州读书。他们是我们团队的骄傲,更是他们家里人的骄傲。愿你们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听悲伤的故事多,我们能给予的太少,只有回到课堂,尽我所能把我所知道的东西都交给他们。回到郑州后也只想好好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好来回馈社会。
在贵生活
三十天的大塘人,一辈子的大塘情。在那里生活了一个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离别总是不舍,可还是要走。每天早上五点二十的闹铃,五点四十的早操,一声声响亮的口号,宣誓着:新的一天已经来到!二十分钟的吃饭时间,土豆伴大米,我们已经习惯。餐前训,饭前点名,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饭后俯卧撑有助于消化。下午放学后的护路和家访,难得的出学校时间,我们倍加珍惜。多想再护送你们回家,多想再去你家里家访,多想再听你们叫我一声“姐姐”。周六上午去调研,下午早早赶回学校去砍柴,尽管调研回来已经身心俱疲,但还是想为砍柴的兄弟们多负担一些重量。晚上开例会前都在写调研报告,主观感受一字一句都流露出我们的真情实感。每晚九点的例会,办公室的兄弟主持大局,各小组负责人总结今天一天的工作,安排明天的事宜。周日又是一天的调研,下午回来后洗头洗衣服,洗去一周的糟心和难过。日子一天天地在走,在贵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一位队员都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朝阳,以最无悔的态度送走晚霞,就想在贵时不留遗憾。
我想说说心里话
怀揣着一定要去贵州支教的决心,在每一次选拔中我都全力以赴。我怀着饱满的热情参加每一天的早操,三个多月的早操我从未迟到过,我用自己的信念走完了小拉练,在大拉练途中中暑晕倒,却不曾想要放弃,五一兼职时跟城管叔叔斗智斗勇,变废为益时被宿管阿姨骂得狗血淋头,自己的课余时间被感恩之旅的事占得满满当当的,甚至于没有时间写作业,没有时间跟男朋友约会……即使当期末考试和团队里的事让我忙到快要窒息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放弃,因为这是去到贵州的必经之路,我只有经过重重考验,才有资格成为感恩之旅的正式队员。在选拔阶段,即使很苦很累,但感恩之旅从未让我失望过。在我心里这个团队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无可挑剔,以至于不管我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愿意去克服,愿意去改变自己符合团队的要求,因为我觉得值得,这确实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跟我有着相似的想法,有同样的做事风格,不得不说,感恩之旅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在每一位队员的努力和坚持下走过了十一个春秋,真的很了不起,但也有那么一些时候让我感到失望了。我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并且也一直觉得在某些方面自己很优秀,可以做得很好。在团队的选拔阶段,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展现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这个团队里我觉得我很开心,所以即使它占用了我很多时间,我也觉得那就是充实的生活,当然,这样的感觉也只到选拔结束。自我们十二届自己管自己以来,我开始觉得这个团队开始有些乱了,是不是离开了老队员的指导和规划我们就不行了。我刚开始一直觉得这个团队的选择和决定总是明智的,自从在贵教学组的成立以后,我便开始抱怨,也许是自己所期待和事实相差太远,以至于我难以接受。。关于教学组的做事风格,我确实有诸多意见,当初说填报班主任、年级、科目志愿的时候,严重打击了我的积极性。很多老队员跟我说当班主任怎样怎样好,于是我兴致勃勃的报了班主任,报了七年级英语报了特色课体育课,结果是没报班主任的都当上了班主任,我极其渴望想要成为班主任却没有当选,还给我填报了一些乱七八糟我一脸懵的特色课。我真的很无语,最重要的是教学组没有给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哪怕是一句"人太多,要安排的课表太多太乱,有很多人的课表可能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样"这样可以稍微让我宽一点心的话都没有,结果是只有自己在那里瞎想,我为什么不能当班主任,为什么不能当体育老师,因为身高?因为外貌?我不解。当自己满怀期待和热情的想要做一些事却一直受到打压,便不想再为之努力,热情也会一点点减退。这可以理解我心眼小,心胸不够宽广,但是我刚认识的感恩之旅不是这样的。对,这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小事,我甚至于因为这件小事不想再去支教了,越来越不想管团队里的事,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对团队里的事都懒心无肠,丝毫提不起兴趣。一直到最后包括在贵教学的开展我都当做任务在完成。
可是我真的不想混沌度日,在贵工作时我也在想既然来都来了,那就把每一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所以我就努力啊,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结果是,越想做到最好,被罚的次数就越多,帮助别人也要被罚,不管不顾也要被罚被骂,我是真的有些受不了了,我加入的感恩之旅为什么与他们口中所述差异如此大,在贵州很大程度上我没有感受到老队员所说的难舍难分的兄弟情义和师生情义,也许是我不够走心吧。我不得不承认,这一路走来确实有很多感动,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但是这跟我想象中的感恩之旅差得真的太远。越走到后面越让我觉得失望,以至于在贵的一个月我只想快点回家。
关于支教,我确实想要为那边的孩子做些什么,其实我们能做的真的太少太少,到那以后忽然觉得有好多孩子好像不太需要,只有那么极其少一部分孩子需要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真真正正需要我们的孩子根本不能到学校听我们讲课,陪伴他们玩耍,我反而觉得支教变成了一个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代名词。试问在贵这一个月,有多少人真正用心去做事了!我也特别不能理解,在孩子面前打瞌睡怎么了?谁还不是个人,谁还不会累,就算有学生看到老师打瞌睡又怎样,既然自己工作都完成了为什么还非得要待在办公室熬夜,这是不是又得被理解为我没有团队意识呢?这也要被骂,那也要被说,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厌烦。于我来说,那一个月的大米土豆岁月与我的成长经历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我从来不缺吃苦受累的日子,甚至于比起很多调研对象的处境我的处境比他们更加糟糕。唯一让我真正有感触的是调研,那才是真正需要我们的地方,因为我自己跟那些孩子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所以才更加觉得他们那样的年纪不应该承受那么多东西,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有有的队员的工作效率,真的是十分低下,很多工作不用心,工作一拖再拖,最明显的就是写调研报告,你一个人拖,整个小组都要拖着等你,然后整个调研组的工作就无法完成,试问队员走心了吗?别的不说,即使我心里对这个团队再怎么样不满意,只要是我的工作我应该做的我都会很认真的对待并且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的。记得有一次因为使用芦荟胶被罚军姿一小时,林飞学长找我谈话时跟我说:"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要适当放低一点姿态。"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何时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我不太能理解学长对我说的此番话寓意是什么,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不知道一个人经历了什么你就没有资格评判别人。第二次被罚军姿一小时是因为在教室睡着了,睡过了时间,即使这也是有原因的但我还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被罚得心甘情愿。那天晚上我真的很想找林飞学长谈一谈,最后还是没有鼓起勇气。索性就算了。这一路走来发现我也许不太适合感恩之旅这个优秀的团队。
虽然内心有些许抱怨和不满,不可否认的是,在感恩之旅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感恩之旅的一员,所以我更应该心存敬畏和常怀感恩之心。我知道这一路走来大家有多么的不易。我记得每一个跟兄弟们一起跑操的日子,记得大小拉链兄弟们的相互扶持,记得被罚站军姿时兄弟们的一声声加油和提醒说还有几分钟了,记得委屈痛哭时兄弟的安慰和拥抱,记得调研路上的歌声、加油声和欢声笑语,记得被罚俯卧撑时孩子们的问候和关心……记得参加感恩之旅以来一切好的不好的,有很多事很多东西只适合藏在心里。
我想对老队员说
我知道你们承受了很多别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你们辛苦啦!感谢你们的严厉、责骂、包容……感谢你们的良苦用心和辛苦付出,感谢你们成就了十二届。
致感恩之旅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拥有隐形翅膀
把眼泪种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问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了弯
心还连着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最初的梦想》
感恩之旅第十二届队员罗 娇
2018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