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感恩:人生最大快乐的是就是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初遇感恩之旅是在3月9号一位学长一位学长到我宿舍发传单,一张传单深深的触动了我心里的支教情,我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支教梦,心里对大山深处有一种情怀,清楚的记得在上学期职业发展教育课在完成职业规划作业的时候就规划着自己以后能去支教,这张传单也唤起了我去年的记忆,与感恩之旅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一张传单从此让我与感恩之旅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切是那么的清新自然,一切是那么的宁静祥和,看着团队章程,看着里面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兄弟情
选拔阶段:总有一个人会教你什么是“爱”,同样的总有一件事情会教会你什么是“坚持”。
3月16日下午一张融入我几个小时的报名表交给了一龙学长,预示着我也证实走向了感恩之旅,期初我没想到这条路是这么的崎岖难走,感恩路上并不是这么的好走,准备阶段选拔竟然会这么严格。
16日晚上我收到了玉漱姐的短信,告诉我周六和周日是面试时间,询问我周六和周日不能来面试的时间,为的是不与我原本的活动安排时间冲突,最后我的面试时间定在了周日下午三,当得知面试时间和地点时候有些焦虑,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去准备,我也不知道去准备什么,除了自我介绍之外没想到还能去准备什么,刚到达面试地点的时候玉漱姐的热情让我现在还记得,在接待室放着大视频,她给我倒了一杯水之后便在旁边给我们讲解,当时视频放到了她们调研的时候,我了解到了周六和周日都是调研时间,在调研期间都吃的是自己蒸的馒头,当时玉漱姐告诉我们这馒头特别好吃,因为我不太习惯吃馒头,所以心里对这并不是很感兴趣,在看了一会视频之后我就被叫到了隔壁的教室里去面试,我刚进门那些老队员全部立刻站起来,让我坐在前面后他们才坐下,这个细节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刚开始时我有点紧张,说话有点颤抖音,他们随后真挚的微笑面孔让我紧张的心里逐渐放松下来,玉漱姐和他们的表现让我对这个团队有了刚开始的认知,面试中他们问了我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以前没想到的,这也是我对支教有了新的认识,当时的问题让我在随后的活动中有了不同答案:1:你为什么参加感恩之旅?2:当团队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是你会如何选择?3:你能为那些孩子带去什么?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试,随着这次面试结束的是我支教梦的开始,
面试结束后我一直很害怕,害怕我被淘汰,面试这关过不了,害怕自己不行,心里一直都是非常忐忑,知道18号晚上九点半收到了我面试通过的短信,并在19号中午在西篮球场举行见面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的欢喜;“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感恩之旅第十二届全体准队员全体集合”这是我们在西篮球场上严肃的遇见。
这次见面会非常的特别,说他特别是因为那些老队员一改面试时的笑脸,一个个特别严肃,每个人军姿站的特别标准,成两列站在我们的面前,张海波当时是我们的带操人,先让张祥祥给我们讲了团队的规定:男女生都不得烫发染发,团队活动时女生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佩戴耳饰,团队活动时准队员不得开低俗玩笑…然后给给我们展示了团队的处罚方式——俯卧撑,准队员违反团队规定都是要做俯卧撑的,当时对有些规定不是很理解,在随后的选拔中慢慢的理解了这些纪律,当时海波让来的那些老队员都出列给我们说一句话,他们都提到了很多东西,我发现他们都是吼出来的,非常的热血,就像军人一样,随后张海波带这老队员给我们演示了团队的早操该咋样去跑。见面会结束后的晚上我收到了玉漱姐的短信,短信里主要提到了从20号开始跑早操,团队纪律从明天早上正式开始执行,接下来的每天都在早操,到周六下午时候所有校区的准队员都齐聚在工大,我们举行了全体准队员的见面会,不过很可惜我当时有课,下课时急忙赶过来,大家都在看上一届队员的大视频,晚上的时候中原路和东区的都住在工大和郑大,大家都很期待第二天的80里拉练,我对于每一人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挑战,老队员特别强调在拉练中只带的物品:馒头、2.5升以上的水杯、雨伞和双肩宽带背包。当时没想到白开水、馒头这些难以咽下去的东西成为了兄弟们的最爱,25号早上所有的准队员都在西操场上跑早操,早操结束后我带着郑大的兄弟去吃饭,吃完饭便领着郑大的兄弟去接水,但是很惭愧,今天没带学生卡不能去图书馆接水,由于平时自己的不仔细观察,知道8号楼和9号楼能接水,具体的地方却不知道在哪,进去带他们一圈也没找到,由于时间问题我们就感到操场去集合,我们没赶上集合时间迟到了,郑大兄弟水杯还没接到水,老队员这时候就把他们带的水都分给那些没有打水的准队员,告诉我们没有接水的只能让别人给匀一下,兄弟之间要相互照顾,我原本是想带他去我宿舍区接水的,不过老队员拒绝了我这个想法,看着他们水杯里只有半瓶多的水,我心里有点愧疚,心里想着一会我的水我省点喝,到时候还能给他们留一点,接下来张海波整理队伍并从河南工业大学西操场上出发,队伍是那么的整齐,在这方面我们是军事化管理,在队列中有着极为严格纪律,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出发了,80里的河王水库拉练正式开始了,这一路上刚开始时我们的交流并不多,因为团队的纪律比较严我们并不知道在马路上是可以说话的,在随后的行程中在老队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正常交流,刚开始我们并不累,大家都很兴奋,一路上有说有笑,不过随着我们步伐的前进,大家慢慢的有了疲惫感,但是在这一路上我们并不孤单,站在我前面的是轻院的兄弟,他搞笑的动作,滑稽的表情一直给我们鼓励,站在我旁边的是郑大的女生,她非常的坚强,带了好几个保温杯,书包特别重,不过她坚持不让我们她拿东西,在去的途中大家体力都可以,她也不想给兄弟添负担,就坚持没让我帮忙,在去的途中我有就感到了疲惫,脚有一点痛,但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这些都无伤大雅,我内心非常清楚我们到达目的地还有返程,去的时候一定不能感到累,否则该咱么回来,我我们在去的路途中做了放松运动,主要是为了拉伸我们的肌肉,从而放松我们的身体,快到达目的地的那一段路程显得格外艰难,你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你不知道还要走多长时间,你更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休息一下,这些心理的煎熬远远要比肉体上的劳累更让人难以接受,只记得我旁边的老队员说前面的旗就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在看到河王水库时我们都非常的激动,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要立刻坐在那休息,拿出我的馒头好好的品尝一顿,即使我深知这样子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我当时还是想象了一下,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并没有让我们立刻休息,先让我们把包整齐的放在旁边并在原来的位置集合,随后玉漱姐带我们做放松运动,在这十几分钟里过得特别漫长,之后随着张海波坐的口令我们终于能在这休息了,吃我们的白馒头了,休息完之后便是返程,经过刚才的休息之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体力都有了回升,一路高歌嘹亮,相互鼓励,眼前的旗就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随着路程的前进有些体力不好的队员也逐渐显现出来,此时大家都很累,不过没有一个人会说累,何为坚持?坚持是在你坚持不下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我们前面的给中间和后面的加油,中间的给前面和后面的加油,后面的给前面的和中间的加油,在回去的时候有一段路感觉特别难走,那段路程我的信念开始渺茫,我旁边的学姐就扶着我,拉着我跟上前面的大部队,还要帮我背包,我当时就拒绝了,不可能让女生帮我背包的,感谢那位学姐帮我走过了那段路程,最难走的就是到中原区后又到了莲花街,这也是大家都认为最难走的一段路,而此时现在天已经完全黑掉了,到了莲花街就意味着马上就到工大了,但是我没想到莲花街是如此的大,路是这么长、这么难走,就在这段路我精神开始恍惚,雪芹可能发现我的状态不太好就用手托着我的包,她自己当时显得没事的样子,我很快就从那种恍惚中走出来,我当然不会让女生帮我托包的,她的坚强让我对女生产生了佩服的感觉,回到80里拉练结束的地点看着老队员们准备的一杯杯热水,还有些馒头,再看看黑板上写的几个大字:兄弟!好样的!一切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内心是慢慢的感动。从清晨走到晚上,走到大多数人脚上起泡,有的兄弟起泡后再磨破,那天晚上解散后我是笑着回到宿舍的。虽然这一天有很多苦难,但收获最多的还是感动,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在信念渺茫是有人能扶着你,在精神恍惚是有人能托起你背后装着两三升水的包,队友的一声鼓励,让你更加坚定的迈起步伐,当时晚上就想我一定要留下来,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接下来的一周周一到周五各个校区上午准队员正常早操,周六大家再次在工大集合,参加笔试,我当时有课所以笔试被推迟,在看到笔试的题目后我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还未初步了解感恩之旅,什么叫感恩?感恩社会,因为她们给予我们成长的土壤;感恩时代,因为她们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外部条件;感恩父母,因为她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能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的,为我们播下了良知,收获了尊严。这还远远不够,感恩这条路上还很漫长。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挑战,130里的黄河大拉练,经过两周的早操和上一次拉练大家的身体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相对上一次大家一个人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能走的更远,和80里拉练一样两人一对,大家相互鼓励,男生照顾女生,女生关心男生,兄弟之情渐渐生根。一路上塔着响亮的口号:有我在你怕什么?有你在我又怕什么?眼中有旗,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肩上有力。拉练的时候我走在队伍的前方,迈步走在大队伍的前方十几米处,旗在的地方就是我们要走的地方,大拉练去的路程其实还可以,能坚持下来,比较难走的还是快到黄河的时候,我们都远远的看到了黄河,大家都很开心,不过这十几分钟的路程特别难走,我们之前不知道该走多长看着旗走就可以了,而现在我们看到了黄河就在前方,这条路竟然是这么的难走,最后大家相互鼓励中到达目的地,大拉练回去的路程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刚开始返程时那个大斜坡就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一行几百号人走着队列去上那个坡确实不容易,有好多女生都是被扶着上去的,我后边是萧仕方,他一直都显得精力特别充沛,身上一直都背着两个包,一路上不时地开些玩笑,我们并不孤单, 就这样一路走着。中午,炙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将大家的脸晒得通红,闷热的天气,无风的路途,心也躁动了起来,汗水覆盖在每一寸肌肤上,可放弃二字却从未出现在牙关紧咬的大家口中。再大的坡,我们一起走,沉重而又坚毅的是我们,疯狂而又纯粹的是我们,热血而又踏实的是我们。这一路上,有过欢笑,有过疼痛,有过坚持,而那些始终不曾被磨灭的光,是从心底散发的初心,它反射到所有人脸上的是最美的青春的模样。
记得这一程中不断给予你帮助和温暖的人,准队员,亦或老队员。这一程中最美的风景,不是路旁枝繁叶茂的郁郁葱葱,而是身旁兄弟的笑意。
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里,不随波逐流,心中点盏灯塔,不失航向,最为难能可贵。夜色看着眼睛,像看到过最闪耀的星星,而这些微小但确实的存在,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的默契。
回到教室里,晚风从窗间流进来,温存、细软,在心上带出一些流水一样的波折。吃着老队员精心给我们准备走的馒头热水,黑板上写着“兄弟们你们是最棒的”,想再去回想这一天,我爱上这样脚踏实地的感觉,千万别放弃希望,前方更远的亮光,就是天堂,而现在我只需要走到那个发光的地方。前路漫漫,时光匆匆,我们会走的更远。
五一假期三天,我们准队员分小组进行了兼职。兼职所赚取的资金全部都将用于贵州孩子的奖助学金。
发传单、保安、义卖……一个又一个兼职,一群又一群人,汗水迅速布满脸庞,打湿衣襟。我当时是义卖的组长,负责把仓库里面的东西都往出买,由于人员的东西波动老队员告诉我组长不能换,其他组员在这三天中可以轮换着来义卖,4月27号晚上郭玮鹏带我去看了仓库,前几天老队员一直说仓库的事,我原本对它充满了吗期待,不过看到它是有点失望,里面的东西都是别人发育捐出来的,大多数东西都是二手的,让我们去卖,这真的是给我出难题。后天就开始义卖了,今天晚上才看到要卖的东西。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因为这些东西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群体,根据老队员的反应去年在工地旁边有好多东西卖给了工人,其余的地点都卖的不多。二是要借到一顶帐篷,最好还能借到三轮车用来运需要义卖的物品。郭玮鹏告诉我们去年他们是用电瓶车运送东西比较麻烦,第十届是用自行车运过去的。真的特别佩服他们。
这一路上,不断重复的您好,是与人为本的尊重与礼貌;从未消退的笑意,是与人为善的热情与享受;一直向前的脚步,是与你同行的坚定与不屈……
在这过程中,你会看到路上匆忙行走的人儿,也许满脸疲惫,也许谈笑风生——这是人生常态;你会看到天空刺眼的亮光,蓝天白云,高楼林立——这是城市一角;你会看到自己的坚持,伴随着已经长得茂盛的大树一起,倔强的茁壮——这是生命站点。
杏花远了微雨,白炽亮了夜空,三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可足够你我聊以深意,付以情长。神奇之所在,不在风雨之中的帮扶,不在艰难之时的鼓舞,而是不尽相熟,只因你是感恩路上的一员,便足够信任,足够默契,足够自己用温柔之意去尽染苍凉和隔阂,这是陌生之时的毫无芥蒂。
在此时,你所能感受到的美好,都是时光之里最柔软的温暖,也是身边兄弟,亦或行人带来的善意。
可其实善良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最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不局限温和,也不等同严于律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所达到的高度,就好像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三我”中的“超我”一样,时间长了,不是选择善良,而是心本善良,就好像正在这条漫长感恩路上前进的你。
6月3日成立大会在财经政法大学举行,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但也要回顾历史定位。第一届:灵魂开拓,精神先驱。第二届:钢铁之师,坚定信念。第三届:梦想在握,振翅高飞。第四届:凤翥龙翔,如日中天。第五届: 凤凰涅磐,无往不胜。第六届:峰回路转,继往开来。第七届:稳步向前,再接再历。第八届:乘风破浪,开疆辟土。第九届:经九不息,胜利在望。第十届定位:十年承诺,薪尽火传。 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七届将由我们来书写。我们成为了团队的主人。
在选拔过程中,我们经历了面试、见面会、每天的早操、大小拉练、素质拓展训练、五一兼职、义卖、变废为益、授课技巧培训、试讲等。87天的早操并没有消磨我们的信念,印象最深的一个早上我们冒着大雨踩着水坑跑完了早操,我们围着一圈在操场上告白,雨水贴着脸颊,一个个告白,我经历最浪漫的一个雨天。从报名的两百多名同学,到最终确定的32名队员,最后留下的并不能说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这一路上既有兄弟相伴、鸟语花香,也有坎坷泥泞,变化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不变的是自己的初心。到今天“兄弟”二字在我们心中已经有了特殊的定义——是在迷茫无助时的一抹微笑,是大小拉练时的一声加油,是朝一个方向靠拢的心……今天的成立大会是对我们这一路走来的肯定,那一个个崭新的队徽蕴含的重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的到。老队员为我们做的纪实视频,视频里记录了我们从面试一路走来的美好瞬间。我们看着视频里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自己,或时而微笑,或时而紧锁眉头,我们内心充满了太多的感动,为自己一路上的坚持而感动,为自己能成为队员而感动。
赴贵阶段:人活着是为了被需要,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今天终于踏上了k4337这辆火车,从郑州始发到贵阳时间最长的一趟车,现在心里非常激动,为了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四个月,四个月的准备就为了下来的一个月,大一下半学期感恩之旅都伴随这我,接下来的一个月会非常苦、非常累,将会是体力和精力的双重压迫,不过有大家在,我怕啥?
这条路的选拔开始有些朋友对我不理解,我没有去过多的去解释,也许只有感恩之旅的人才能感受的那么深,一切都是那么的深刻,慢慢的得到了一些朋友的支持,很感谢他们首先感谢父母,他们对我意见的尊重;感谢我姐姐她的高度,我们家人对我的支持;感谢感恩之旅,感谢有这个平台,让我实现梦想的机会,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感谢在黔行路上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以及一直站在我们背后的老队员、顾委、爱心人士……
7月20号晚上我们到达贵阳火车站,10钟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只能在贵阳火车站旁边的体育馆外露宿,
在贵阶段:
调研—— 一周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需要进行调研,我们一直在小学和初中,并没有感受到这的贫穷和落后,学校里面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好的,和自己原本想象的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心里还是有一点落差,这里的村寨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无法得知,我知道这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身上寄托了爱心人士、顾委以及为山区募捐的人的期望和对孩子的关爱。
7月28号是我们的第一次大调研,迈着轻盈的步伐,列着整齐的队列,老天爷也特别照顾我们,天气并不热,我内心里是有一点小激动,因为来了之后基本上一直在学校里面呆着,没有去过外面的村寨,而调研也是我们了解村寨的最好机会,第一次调研去的距离并不太远,都是中等距离,我和李娜、邹思思、闫皖、姜佳鑫、王佳鑫去的是掌奤,很幸运,周妈妈和我们一块儿去,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掌奤,周妈妈,她有一个学生就是该村子里的,她兼向导和翻译,大大提高了我们这次的调研效率,我们去的第一家,情况很就很糟糕,刚开始孩子的爷爷并没有回来,我们和孩子交流并不顺畅,她们提供的信息也并不完全正确,她们的家就是不完整的,她们才上小学,但是从来没有人管过他,她们对自己的父母并不了解多少,自卑孤僻不与人亲近,冷漠木讷不善于交流,是对她们对她们最好诠释,过了一会儿,他们的爷爷回来了,了解过后才知道这是她的外公,她爸爸是上门女婿,但现在已经不管这个家,有一两年没有回过这个家,妈妈一个人在广东打工来支撑这个家庭,外公外婆在家里种地,他们的身体也不太好,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家徒四壁,破旧不堪的房子,看到本该依偎在父母怀里的孩子们却早早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照顾弟弟妹妹和家里的老人,心里五味杂陈。他们理解父母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原因,早早就懂事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在随后的调研对象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情况好一点的能达到衣食无忧,差一点的只能靠低保、建档立卡和政府的补助过日子,看着他们的伙食,有的煮一锅粥就是全家人一天的饭,就这样维持生活,简陋的房子布局,艰苦的生活,严重的营养失衡严重地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苗族妇女那饱经风霜的脸,那佝偻的身躯,破败的房屋,无助的双眼,那双骇人的布满裂纹的手,那扛起三个弟妹衣食住行之担的17岁少女稚嫩的肩膀。只有调研才能感受到这里的贫穷和落后,我一直想我们调研收集信息然后下一年发助学金到底走什么用,他们贫困的上学根本就不用交钱,住宿费还三顿饭也不需要交钱,我们钱发的并不多,到底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后来慢慢的理解到我们的付出十分有限但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金钱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也不完全取决于贡献绝对量的大小,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理解、关心和真正的关爱。你给他们一点有限的爱,他们心中就会把它无限地放大,从而让他们感觉永远生活在爱中,我们并不多的助学金,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点爱,让他们心存希望,我们苦一点,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返郑阶段
人活着是为了被需要,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8月18日上午离开大塘
感恩之旅第十二届队员王 强
2018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