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十二届王雨润个人总结

第十二届王雨润个人总结

2019-02-25 09:14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在郑时:不忘初心

引言:事实上,我们都是在看起来艰辛的环境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其实在真正经历的时候,总是并不觉得有多苦,只觉充实与满足,是因为这都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我庆幸自己当初的义无反顾,庆幸自己与感恩之旅结下的不解之缘。

关于感恩之旅,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藏在心里。若要我敞开心扉讲述这四个多月发生的事,我觉得可以满腔激情的说个一天一夜吧。四个多月的选拔和训练啊,酸甜苦辣咸尽有,无论怎样讲述,也只有感恩之旅的人能感同身受。一切都是那样深刻,深入骨子里的记忆,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这么一群青年啊,热血、纯洁、善良、无私、勇敢、坚强。都因为感恩之旅,让我们一路走来成为更好的自己,从两三百人到三十二人,说不上大浪淘沙,却也不为过。

报名 面试

从三月份开始,一张郑州--黔南的火车票宣传单,唤醒了我从初中起埋在心底的那颗支教梦。起初和大学朋友们说我要报名时,只有不理解与劝阻。“你要去支教?想想就算了吧。”“太难了,你是吃不了那份苦的。”“去支教还得自己掏钱,你图什么啊?”我不敢和我爸正面交流,我妈不做承诺应允,我哥给我发长篇大论劝阻。我明白,不论是朋友家人的劝阻,还是学长学姐们一遍遍的质疑和询问,都是为我着想,担心的不外乎是我的人身安全。可当你真正决定要做一件事时,周围人的反对都会成为你想证明给他们看的动力。

提交了报名表,接到面试通知。面试那天,雨下得不小,一进教室,玉淑学姐就问我冷不冷啊,暖心的给我倒了一杯热水,感恩之旅总是能在细节之处温暖到你。施樊东学长面试时问我的问题,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你知道感恩之旅吗?”“你家里人同意你去支教吗?”“你平时基本不运动的话,你能接受每天早起跑操吗?”“因为我们的选拔需要占用很多周末的时间,你说自己平时很忙,你觉得自己可以平衡好时间吗?““看你这么瘦弱,你觉得自己可以坚持下来吗?” ......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似乎都是力不从心,虽然心中有着一份信念,却能力和时间有限。虽然我对以前的面试都自信满满,可我这次却觉得,可能我的支教梦就止步于此了,或许我真的不适合做这件事。而当我收到面试通过的短信时,我重拾起了那颗埋藏的种子。事实也证明,没有什么事情不适合谁做,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念。

选拔 训练

面试通过后,就开始了风雨无阻的选拔训练,开始了一切的磨练与考验。回首一路的选拔经历,面试笔试,大小拉练,敬老院义工,素质拓展,兼职义卖,变废为益,授课培训,课堂试讲,成立大会,全体大会。一切那么真切又恍惚。苦中有甜累中有乐,一切为了心中共同的信仰,在一次次不同的经历之中,收获到不同的东西。

习惯了六点二十集合跑操,习惯了全体被罚俯卧撑,习惯了白开水和馒头的午餐。印象深刻的一个早晨,淋着雨踩着水坑跑完早操,我们站在操场上围成一圈,雨滴浸湿了头发顺着脸颊滴落。我们在雨中呐喊表白,那是我经历过最浪漫的一个雨天。

小拉练——深受感触的小拉练,我还记得那天所有的事情。我们所有校区的准队员在工大集合跑操,出发前,队伍排成长长的两列,800从学校西操出发。我负重着3.5L的水,刚出校门没多久,自己的步伐就已经跟不上了。队伍一直全速前进,你拉的差距越大,就会让后面的人落更多,所以只能低下腰大跨步前进。一直走啊走,走出莲花街,走出高新区,向河王水库行进。

虽说还不到四月份,可是二十多度的天已经让我的脸析出一层的细盐,双手也水肿起来,汗水已经完全浸湿衣服。驻足红灯前,多希望时间漫长一点啊,可遇到绿灯通行时,我们就得跑步前进,第一次对红绿灯如此爱恨交加。当时的我,只想快点走完这路程,快点走到中午。终于,挨过了所有的几进绝望与差点放弃,获得的是坚持的胜利与成就感。当我站在水库的空地时,已经累得意识模糊,仰着头半睁着眼,静静感受从水面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拂过我的脸颊。

一天的小拉练,从清晨走到晚上,第一次走路走到脚底起水泡又磨破,第一次觉得莲花街是那么那么长,第一次觉得居然真的能在一天走完近80里。那晚解散后,我是一路哭回寝室的。不是因为一天的苦难,而是因为一天的感动。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在你信念渺茫的时候,队友默默拉起你的手腕迈步向前,默默在身后托起书包为你减轻重量,从你肩上卸下沉重的书包背在自己身上,护着你的后背一起跑过无数斑马线。同样是负重着两三升的水,他们却甘愿伸出援手;同样是疲惫的走不动路,他们却善意地撒谎说快到了,就快到了,开玩笑转移你的注意力,开导你说回去就能吃大餐了。一天里,自己的角色似乎只是被照顾,我愧疚于自己的被照顾。那晚,我信誓旦旦的和我妈讲,我一定要带着初心坚持下去。

素质拓展——真切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魅力与力量。郑大的操场上,我们的笑声、玩耍声此起彼伏,多么阳光又有活力的一群大学生啊,他们情同手足,他们充满默契,令人羡慕。在一个个游戏中,仿佛寻找到了那个最纯粹童真的自己,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最团结友爱的集体。同时也引导着我们如何带领那边的孩子,如何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

敬老院义工——不比以往的社会实践,那次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每个老人都渴望给予他们关怀与照顾,会慷慨激昂的给你讲述年轻时候的经历,也会沉默不言的握着你的手注视你。我们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为他们剪指甲,陪他们聊天,岁月的痕迹在脸上显现,可笑起来的模样却像孩童般真挚。他们的体温那么冰凉,他们的三餐那么简朴,每天只期盼着儿女儿孙来看望。极度的缺少亲情的陪伴,又何尝不是山区留守儿童的心境。

兼职 义卖——五一假期,我们一起兼职一起义卖, 困是真的,热是真的,累更是真的。早上五点多起床集合赶班车,直到晚上八九点各个校区兄弟才能回到各自的学校。以前从未想过会有这么特别的经历,顶着骄阳奔走在郑州的大小街头发传单,在大师姑的集市街摆地摊义卖席地而坐。你会真切感受到路人的冷眼旁观,或避而远之,或热心关怀,或欣然接受。所有的冷漠与热情尽尝,需要时刻提防城管,时刻留意负责人的查岗,和中年大妈讨价还价,吆喝路人驻足看看。而当我收到劳动得来的第一桶金时,那种自豪感与满足感已经完全溢于言表,何况这些我们都不会收入各自囊中,而是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变废为益——变废为益期间,为了最大程度的有所收获,我们拖着大麻袋扫楼,和宿管阿姨们斗智斗勇,一没课就奔赴各个地点加入队伍,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如果您有废旧的饮料瓶、易拉罐,报纸杂志,书籍纸张和文体用品,请不要扔入垃圾箱,把它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所得的每一分每一角,都将用于贵州山区孩子们奖助学基金的建立,千万溪流汇聚成大海,点滴奉献汇成爱的海洋。”

每晚结束,废旧书本和衣物总是能垒成小山堆,我们一起分类整理再回收,海波学长和玉淑学姐给我们买着各种水果看望我们,那个时候真的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也感受到来自团队满满的爱与关心。能和一群兄弟们做这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那么团结友爱,我们的兄弟情谊也在那几天得以沉淀。

课堂试讲——试讲可以说是最后的选拔环节了,试讲后将又有兄弟不能陪大家走下去,所以每个兄弟都颇为紧张不安。可能是由于我的心态良好,没有像其他兄弟一样惴惴不安。模拟试讲时,林飞学长对我的试讲给予肯定,更让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然而在试讲的前一晚,我还在修正我的教案,一遍又一遍上台,兄弟们一直陪着我练到十点多。试讲当天,我一直很淡定,直到我上场前才有了一丝紧张感。书谦学姐对我试讲的点评我至今记得,老队员对我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对自我更加肯定。

那天结束后,我们工大校区第一次聚餐,饭桌上一个个哈哈大笑到前俯后仰,可我却也看到他们怔怔看着其他队员,默不作声闷头灌酒,我们在深夜中一起淋雨回寝,他们一个个嚎叫着自己没醉,走路却东倒西歪。饭桌上的开心放纵,化作了那时雨中的飘零与无言 。感伤的我们不愿意面对被淘汰的事实,留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其他兄弟的希冀,好好走下去。让眼泪夺眶而出的,是在收到玉淑学姐的短信的那一刻。最后一句:明天早操正常!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眼泪滂沱。看着大家一个个在群里道别,那种离开却难以去相拥相泣的感情才更令人心痛。

心绪起伏——试讲结束后,淘汰几近结束。这时,我才第一次和我爸谈起支教,我爸很支持我,也愿意让我去锻炼自己,这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

可在那之后,因为团队时间的占据,无法兼顾学习和实验室。我难以有充足的精力。也因为关心我的人,他们对团队的不理解不信任,我不知如何解答说服。所以我还是会间歇性消极颓丧,还是有过想退出的念头,不忘初心真的不是可以轻言的。

可每次想要放弃时,总是有一种力量阻拦我,让我再坚持坚持。因为我真的想去实现梦想,不走完这些怎么才能实现啊。况且,这个团队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如果放弃,如何面对同甘共苦过的队友?如果放弃,又怎能向别人证明我的选择?如果放弃,我一定会遗憾终生啊。就这样,在起伏涨落的心路历程中,走到了最后。

全体大会——万分期待的成立大会,很遗憾我因为考试无法参加。顾委和队长为我们十二届佩戴队徽的重要时刻,我缺席了。

没多久之后,就是团队的第十次全体大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周妈妈,第一次听周妈妈给我们讲述西关那边的情况,第一次听往届队员们讲述团队的艰辛历程,第一次听顾委讲述我们去支教的意义。席间我一度热泪盈眶,我也领悟到很多。国家对贵州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来自全国的企业家与各级党政府都在为贵州的发展助力,物质的匮乏已不再是牵绊山区孩子的障碍。我们要给孩子们带去的是一份希望,是精神与心灵上的财富,使他们不再只有孤单和空虚。

军训 送行——很快,离赴贵就只剩两天时间了,短短两天的军训,期间不时有第十届十一届的老队员来看望我们,我们围坐在跑道旁的树荫下一起交流感情,一起吃水果,欢声笑语,军歌嘹亮,洋溢在操场......天气炙热,我心更热烈。

启程那天,顾委和很多老队员来送行,依然是带着冰爽的水果和水,一路从学校送我们到火车站,又一直陪着我们,目送着我们进站。挥手,告别,我们小十二终于要肩负使命赴贵!挥手,再见,请相信我们!等我们凯旋!

当踏上列车的那一刻,我眼泪在打转,想起林飞队长说过的话:”在你们踏上火车的那一刻之前,选拔都没有结束!“原来,选拔就在这一刻,无声的结束了,我们已经扛起了感恩之旅的大旗。

赴贵之在路上——整节车厢都被我们承包了似的,洋溢着一阵阵我们的欢歌笑语,一阵阵惊叹车窗外的景色,绿意盎然的南方啊,我终于南下。 火车历时26个小时,却一点不觉漫长。直到现在,我依然怀念那晚的狼人杀,我依然怀念那晚乐此不疲地偷拍大家睡相,我依然怀念那晚的歌词接龙,怀念我们停不下来地合唱一首首歌,怀念我们共享零食共赏美景,怀念一切的美好......

到了贵阳站,已是夜晚九点半,葛朗学长已经等候我们多时,带我们到了火车站旁的一个歇脚处,那是我们今晚露宿的地方。和兄弟们一起在异乡夜宿一晚街头,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啊!那一晚,我睡得很香。第二天凌晨五点多我们就起床,收拾铺盖,吃饭,出发去西关。

从贵阳坐上大巴先去惠水县,一路的奔波劳累,加上睡眠时间太少,兄弟们都在车上睡得死沉。而我却没有一点困意,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目不转睛的盯着车窗外,生怕错过任何美景。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看到重重的山谷和梯田,看到湛蓝的蓝天和大朵的白云,都让我沉醉其中,手机紧握手中,不时拍下眼前之景。生长在云南的露茜坐在我身旁,细心给我讲解这边和她家乡的景致,我听得兴致勃勃。

在惠水下了大巴,转乘公交去西关,车逐渐驶离城镇,眼前之景逐渐显现出大自然原始的模样。车厢里一片沉寂,露茜这时也已经进入梦乡,我依然处于振奋状态,观赏着层峦叠嶂的山谷,观赏着沟壑纵横间的梯田,触目所及,都很新奇。当车开始盘山行驶,车厢才逐渐躁动起来,大家都惊叹着大山深处的美,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直在上山,越往上,景越美。听闻西关,是这黔南云贵高原上,最美的地方。

在贵时:不负“黔”行

赴贵初体验——中午一点多,车终于驶进了西关小学。还没下车,就看到许多小朋友们在车窗外欢呼着,我们冲他们挥手微笑。下车去宿舍放行李,来不及收拾就去排队吃饭。在贵的第一顿大米土豆饭,虽说早已饥肠辘辘,只盛了两勺,不能剩下一粒米的训诫铭记心间。不知是否因为饥饿感太强,水煮土豆丝也没有耳闻中那么难以下咽嘛。

当天下午,就安排队员去调研或砍柴。当我看到小调研名单中有我的名字时,内心窃喜与激动,我今天就可以真正的去调研了。午饭后,匆忙收拾整顿一下行李就下楼集合,调研组组长孟顺给我们强调调研注意事项。调研途中时刻维护团队形象、必须在下午6点前到校、不能接受村民任何食物和水、不能生硬的提问式交流等等。虽说切记住这些后还是让我有点无所适从,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我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我们去的是冗洞组,1400列队整装待发,当我们走出村寨时,我就情不自禁地转过头望向那蓝天白云,望向那山下尽收眼底的美景,实是满足。原以为小调研不过几十分钟山路,结果走了一个多小时下坡路才抵达要调研的村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大山深处的穷苦人家,到了调研对象家中,房屋内部极其简陋破旧,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很多浮网,水泥地上满地堆放着杂物和垃圾,家电设施只有一台旧式小电视。

调研完三户学生后,看着时间已经过了四点,我们必须得返程了。而在返程途中,一直在爬山,坡度很陡,我的体力已经渐渐不支。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大拉练的意义所在,后来我的步伐实在跟不上前面的兄弟了,间距越拉越大,皖豫就拉着我往上走,而且她已经帮我提了一路的水了。深感愧疚的我不敢再抬头看山顶在哪儿,低着头一步接一步走,那时候我在想,小调研就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那以后每周的调研我咋办?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话说的一点儿没错。

关于孩子们

这里的很多孩子们都想得到哥哥姐姐的一份独宠,只想让你陪着他玩,如果你和别的小朋友走得近了,他就会很不乐意,我们班女生的这种状况尤其严重,总会当面就说我偏心。七年级的杨仕兰,刘万红常常来找我玩儿,结果我收到了一封我们班女生的“控诉书”,强烈要求我不要和其他班的玩。我写了封长长的回信,开导她们说我绝对没有偏心,作为一个姐姐和老师,我也不能只和一个人是好朋友。可是却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后面还是会因为我和其他年级的孩子在一起玩,而让她们很不开心,甚至我和我们班男生一起打篮球多说几句话,她们都吃醋,会说我偏袒男生。不止一次,孩子们都因为“争宠”起冲突,拉锯式的左右拖拽着我。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班女生有,三年级,九年级的孩子也如此,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表现方式不同,程度也不同。三年级的孩子一见你就扑向你,让你背,拉着你去他们班听课,要你坐在他的座位旁边,抢过你的教案藏起来不让你走;九年级的孩子会邀请你去陪她打篮球,邀请你去欣赏夕阳西下,抱着你不许你走,要你告诉她什么时候来找她玩。

不同的孩子喜欢你的表达方式很不一样。很多三年级的小孩子,像杨宏,谭乾韵,罗婷,他们会牵着你的手,瞪大眼睛的和你说,雨润姐姐我好喜欢你啊,雨润姐姐陪我玩好不好。而我们班的那几个女生似乎多了份故作成熟,她们总是嘴硬着说不喜欢我,却总是黏着我,常常送我各种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总是很早到校找我,玩得很晚才回家。男生们总是用调皮捣蛋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在你周围注视着却不靠近你,时不时打你一下再跑掉,总会用套路来和你搭话。像杨仕兰,刘万红,王世满这些高年级的女孩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意,和你的对话就像好朋友之间的聊天,也会经常性的来找你玩。

关于兄弟们

要说和兄弟们这一个月相处,真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也有一起吃的苦经历的磨难。

还记得某天中午护路完回校,雨伞都给了学生,倾盆大雨将我们全身淋透,坡上的泥沙背被冲刷成了“沼泽”,我们趟着没过小腿的水坑爬上土坡。鞋子里充斥着泥沙,衣服裤子已经紧贴肌肤,那时的我真的很害怕,生怕一不留神就摔倒在坡下。可有了身边兄弟的扶持,再大的雨再大的坡,也能一同走过。

还记得周妈妈第一次为我们下厨,美味的面条和贵州菜吃到完全撑,结果队长又捞了一大勺面条扔到我碗里,后勤不允许我们浪费一点食物,我们在操场排着队列一边散步一边唱歌。消化一会儿,回去继续吃那一大勺面条,我和自阳都得队长“庇佑”,吃到倒数第一第二,我还有半碗辣汤实在喝不下,多亏了成腾和洪博大哥帮我一口干掉。还真是不敢相忘的一顿晚餐啊。

还记得我们为了“关怀”队长,我和秀秀“暗箱操作”吃饭的座次,把我,秀秀,露茜,思思我们四个活宝都安排在了队长周边,那顿饭的餐前点名我们一直在憋笑。尽管露茜贴心的对队长嘘寒问暖,却被队长一句“吃你们的吧”怼得哑口无言,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潇洒得背影。转而换成我和秀秀的哈哈大笑,笑得无法自拔。

还记得那天清晨,我们终于去了心心念念的大坡头,终于见到了期待满满的日出。火红的朝阳从天的那边,在重山叠岭之上,冉冉升起。就在那一分钟里霞光万道,队员们一阵阵发出惊叹声,我也已经完全沉迷其中,恨不得纵身跃向那云雾之间,伫立在云峰之上,云上之地的日出真的让人恍若仙境。我们对着日出和山岭一起呐喊,那个早晨那么美好。

还记得我们在第二周调研前一晚,在后勤一起和面蒸馒头,边揉面边唱歌,“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歌声传出餐厅,回荡在校园,我们揉面揉得越来越起劲儿。结果第二天吃的馒头硬得像石头,完全不似上次的松软爽口。后勤兄弟表示他们不背锅,自己做的馒头,哭着也要吃下去。

和兄弟们之间发生的事太多了,每一件事回想起来都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的情谊更在这一个月愈加深厚。此生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经历这一路的风雨,不负青春。

运动会

要说我们班孩子最期待的活动,莫过于运动会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班的趣味足球比赛失利了,每个孩子都很不服气,立誓要在运动场上挽回颜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班的孩子们都有各自擅长的运动,自然想要崭露头角。

运动会的报名十分积极,很多项目我都只得通过公平竞争,优胜略汰。卢万美虽然才10岁,可她的身高已经有155,跳远、跳绳、跑步样样都好,还有牟江群,周福群,杨丹这几个女生身高都很占优势。李应友也是体育特别好,跑步跳远都厉害,唐忠友,张旭,龙彪跑步特别快。

运动会当天,个人项目中,果然卢万美和李应友斩获了多个比赛的第一名,看着孩子们脸上自豪的笑容,我也由衷的替他们骄傲。团体赛10x50米接力赛的场面十分刺激,我激动的在跑道边上为每个孩子呐喊,当卢万美接过最后一棒冲向终点,我们班的孩子们都欢呼起来。下午的拔河赛,每个孩子都叫嚷着要上场,可是为了和二班人数一致,只能再选男女各两人。哨声吹响后还没5秒钟,我们班就作为优胜方比赛结束,互换场地再比,依然是轻松过线。孩子们都激动喝彩,骄傲的宣称着毫不费力就赢了。我们班龙彪,陈满珍两个重量级选手实是镇压全场。运动会之后,我们班孩子之间也团结友爱了很多,本来男女生之间矛盾很深,似乎在这一场场比赛中也都磨合消融了。

调研之感悟

要说在贵这一个月中,让我感触最多、收获最多的就是每周六日的调研了。而且我特别期待每周的调研,期待去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风情,也很期待和兄弟们在烈日下、草地上望着深山巨谷,吃馒头榨菜的午餐,一种别样的享受。

第二周周六,我们去谷坝调研,由于路途的遥远,我有点心存忧虑,但更多的还是想要去用心体验这次的旅途。让我心满意足的是,这次我的小组终于可以扛起感恩之旅的大旗出发(每次调研队旗都是交给最远的两个组),而且我相信更远的地方一定有更美的地方!就这样,730我们所有队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校门。我们和去新光的一组队员顺路,一起走着。路程依然是无止境的下坡,缓坡陡坡交错无数,倒也轻松。

那天清晨的西关,空气很潮,雾气朦胧,我们行走在山谷小道之中,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大塘镇本就是这里海拔最高之地,西关小学又在这个小镇的地势最高处,所以可想而知那种似幻境的景致。队员们都惊叹着眼前的景色,好像《西游记》中的天宫,我们穿梭在云中,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真有一番腾云驾雾之感。走了一个多小时的下坡后,终于到了平坦的路。没走多久,零星雨滴就溅落到空中,贵州的雨总是说下就下,头顶随时都有可能飘来一大片乌云,哗啦啦地下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果然,我们再一次与倾盆大雨邂逅,然而我却不合时宜的穿着运动网鞋,没一会儿鞋子就整个被浸湿了。我们在一处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势稍有减弱就继续赶路。那时我们好几个队员的鞋子已经完全湿透了,脚板与鞋垫之间的雨水被踩出吱吱的声音,我抬手看看表,那时才九点多啊,我的脚被雨水浸泡得难受,我没有去想接下来的一天会怎样。边走边看着路边的风景,不知走了多久,队旗已经从湿透又重新飘扬起来。走到一个缓坡时,新光村组的兄弟已经抵达村口,我们两路人马就此别过。我们小组继续前进着,路上小向导贵英还和我们开玩笑着说,我带着你们八点再回去吧。我笑着说,行啊!我已经做好今晚被罚站军姿的准备了。

十一点、十一点半,终于到了谷坝村,我们单程走了将近四个小时。如果要在1800前赶回学校,意味着我们至少要在1430前结束调研返程。中间的三个小时,我们必须把控好时间,午饭时间也没有多休息,吃完后短暂停歇就继续赶往下一个调研对象家,经过小组内的谨慎考虑过后,我们决定放弃距离较远的中寨组和高寨组调研对象,两点左右时返程回校。若是鞋袜干了还好,脚上湿透的鞋袜实在令人难受,我已经能感觉到脚板摩擦起的水泡。看着董鑫闷声扛着队旗昂首阔步地走在前方,看着鲜红的队旗飘扬在前方,无形中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念与力量,我可以坚持下去的。

一路走,一路偷偷计算着走过的时间,看看手机记录的步数已4万多了,内心还是小有成就感的。终于,我们又回到了上午走过的石子路铺的大坡。那时我没有一点勇气抬头看坡有多高多长,心里只想着一步步爬上去就可以休息一会了。爬上坡后,贵英兴奋地叫道:“我看到新光组的人啦!你们看坡的对面!”我们都激动的伸直脖子眺望对面的山坡,果然看到了树林间隐约移动的人影。我们就商量好要在这里等着二组的兄弟们一起回去,等到可以清晰的看到迷彩服时,董鑫用力挥舞着我们的队旗,我们高声对着前方喊:“兄弟们!加油!心中有爱,身上有力,眼中有旗,脚下有路!”看着二组的兄弟们一步步朝我们走来,大家的心情愈来愈来激昂,唱着一首首军歌,我的眼角早已泛起泪花。二组三组胜利会师!我们都一样,一样是湿透的鞋袜,一样是激动的神情。

短暂的会晤后,整齐队列前进。这时,我们已经到了冗洞组,意味着剩下的路都是坡度很大的上坡了。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完成任务了,就这样,低着头弯着腰,后面推着前面,我们爬上了一个个坡,离山顶的学校越来越近,我一直想象着回到学校就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了。就在恍惚中,我们走过熟悉的十字路口,熟悉的街道,走进了心心念念的校门。我们,回来了!内心十分激动,可是我已经疲惫到表现不出来了。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寝室,双脚被雨水浸泡了一天已经肿胀,脚底泡的发白的褶皱不忍直视。10个小时的山路,走了31公里,五万多步,看着手机记录的数据,由衷觉得我们的队员真的很棒!而在晚餐时,听说新塘组的兄弟们是在五点五十多赶回学校的,最后的14公里大家用了20分钟跑回来,比我们受了更多的苦。

关于调研路上发生的事啊,真的是感慨颇多,历历在目。而更加触动我的,是调研进行时。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很多调研对象的家庭情况,依然记得去调研每一户时的场景。张盼盼、陈石安、陈礼蒙、宁健露、谢大佳......每一个孩子都让人心生怜悯,让人叹息落泪。盼盼成绩优异却被爸爸长期家暴,不想供她上学,妈妈多年前走后再没回来;石安爸爸有精神疾病,无法与人交流,还要照顾瘫痪的二伯,妈妈离开这个家六年了;大佳的妈妈同样抛弃了她,爸爸患二型糖尿病常年住院,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都靠爷爷奶奶养活......

这些破碎的家庭都需要国家的扶持帮助,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需要我们这些心系孩子们的哥哥姐姐尽一份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孩子最真实的境遇反馈给校方,反馈给爱心人士。当我们带着团队的资助金发放给这些家庭时,我还清晰的记得礼蒙妈妈握着我们队员的手,饱含泪水一声声说着谢谢;我还记得健露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流着泪哽咽着和我们告别,一遍遍感激我们的关心;还记得大佳奶奶在讲述时一次次抹泪,看着资助金捂着嘴说不出话......那些时候的我,也已经眼眶湿润或是已经偷偷啜泣,常常是未走出家门就已经泪流满面了,为这些穷苦的家庭揪心,为这些不幸的孩子揪心。

返郑倒计时

结课考试——距离返郑只剩最后一周了,时间真的过得太快太快,我还不想离开这片土地啊。周二举行了结课考试,批改试卷后,学生的答卷着实让我大跌眼镜。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只有两个61分,其余都没有及格,当然其他年级和其他科目的情况也都与此类似。这不仅说明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反映出的问题是我们所预期的效果与实际教学的出入,而且大多数孩子来报名为的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陪伴。所以,我们无须觉得挫败感十足,我们所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守护与陪伴吧。

结课联欢 —— 周五就是结课联欢了,我和非非、玉红、方康几个人加班加点创作幕布,非非的创意和创作特别出彩,玉红为幕布出谋划策给我们调色,方康机智的用跳绳勾勒地图轮廓,董鑫写得一手好字着实让人佩服,我才能有限,只会用水粉涂色。后来的两天,其他兄弟们都参与其中,我们一起在深夜做着最后的加工,那个夜晚静谧而热闹,困乏而美好。

结课联欢那天,感伤的心情被掩藏,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再见》《让我留在你身边》《小幸运》仿佛都在诉说着我们的故事。结束时,大家蜂拥而上,涂抹水粉在手上,追着哥哥姐姐们抹在他们脸上。我自然也无处躲藏,整张脸被学生们抹得无从下手。玩得很尽兴,留下的就只剩伤感。我们班的孩子们一改往日的嚣张与顽皮,恋恋不舍的紧握着我的手,问我明天什么时候走,明年还会不会再来。孩子们啊,我真的不敢答应你们一定会再回来,但我知道,西关,会是我一直挂念留恋的地方。

“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的你 要分离 我眼泪就掉下去

我不能答应你 我是否会再回来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离别 送行——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为孩子们护路,今天的队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整齐有序,今天的路好短啊,我还没有好好挥手再见,我还没有回过神就已返校。中午,周妈妈再一次为我们下厨,调酱料,拌辣椒,特色排骨汤,两个贵州地方菜。晚上,中学部的老师和领导为我们设宴送行,吃鸭肉火锅,菌菇、海苔、肉类,木桶米饭尤其美味,悄悄吃了五碗。自然更是少不了农家米酒,团队纪律严苛,明令禁止喝酒,然而总是盛情难却,各位领导和老师热情邀请我们品尝,他们也清楚规定,可来了大塘,怎么能错过当地的米酒呢?非得亲自斟酒递给我们,哪怕小酌一口也要我们举杯,偷偷抿了一小口,果真醇香扑鼻,奈何不能尽兴而饮。罗老师盛邀我们参观他的紫陶工作室,亲自为我们斟茶为我们讲解大塘紫陶文化。奈何夜色已晚,还未来得及深入交流,还未来得及演示倒模过程,我们只得匆忙告别返校。

最后一次例会——晚上九点,照常开例会,各组通知工作安排以及明天的返郑安排。

例会结束后,周妈妈面色凝重,沉默地站在办公室门口,注视着我们收拾行李,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慢慢流出她的眼眶。任使成腾队长怎样哄如何劝,周妈妈都一言不发,一直默默的流泪。不知过了多久,周妈妈哽咽着说:”不论我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就是忍不住流泪......

那晚,周妈妈说了很多很多话,我就一直蹲在她一旁侧耳倾听,也曾一度情绪失控,泪流不止......听周妈妈讲她和感恩之旅的结缘,讲她和第八届后各届队员的故事,讲她和几位队长之间发生的事,讲这边孩子和家庭的现实状况......有好多兄弟们已经支撑不住睡眼,我却愈来愈听得动容。凌晨一点多,周妈妈也回去了,目送着他们送出校门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我还是迟迟不愿离开办公室,坐在地上默默流泪,沉思良久后,拖着双脚回了寝室。

再见 再见——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寝室收拾行李,孩子们就已经站在门口守着。李江飞也这么早来了,又看到了卢万美、牟江群、周福群、陈满珍也站在门口。大巴车九点来,我们还有一个多小时的相处时间,我和他们扔沙包、聊天,陈顺发依然是调皮的捉弄我。陈子杰说,车来了。看着大巴车缓缓开进校门,停在我们前方。这时候,李江飞和陈满珍已经哭成了泪人,我虽然眼含泪水,但没有绷不住。上车前,王非打报告出列,“如果你们追车,就罚全体队员下车做俯卧撑!”大家低头上车,坐下,转头看向窗外,看着那一张张流泪的脸庞,挥挥手,大家都很听话的看着哥哥姐姐们。车缓缓起步,开出了校门。车厢很安静,不知谁说了句我们唱一首《小幸运》吧。我那时候如鲠在喉,泪水再也抑制不住了。心头唱着:

“那就这样吧 再爱都曲终人散啦

不要再哭啦 快把眼泪擦一擦

你走吧 到了记得要给我通电话”

回郑路上

从坐上去贵阳的大巴车,到坐上回郑州的火车,学生已经给我打了很多电话,一遍遍询问我是否到校了,有没有吃好吃的,记得到了回他们电话。周妈妈一路送我们到火车站,看着我们进了车站才独自回去。随着列车离贵州越来越远,这一个月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生活将归于平淡,孩子们也将回归他们的学校。我们之间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了。

列车即将抵达郑州站,顾委和老队员们早已静候多时,五届队员张冲哥哥也问了我数次到站了吗。刚出站台,就看到前方拉着显眼的横幅:“欢迎小十二们回家”,那一刻,热流涌上心头,泪也模糊了双眼,仿佛所有的艰辛都在那一刻释然了。

在贵一切落幕,再见再见。

余生魂牵梦萦,来日可期。

到现在还记得周妈妈那晚说,感恩之旅团队就像是一个孤儿,它是那么脆弱与无助,没有父母无依无靠,就靠着自己一步步成长、发展与壮大。可它又是那么强大,仅凭着这群热血与正能量的大学生们,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品质,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是啊,我们十二届已经接过传承的火炬,我们须不辱使命,砥砺前行。感恩之旅的大旗永远屹立不倒!

                                          ——后记


感恩之旅第十二届队员王雨润

2018年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