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号清晨六点十分我们集合完毕,淋着毛毛细雨,踏着早晨的清新,呼吸着那有力的空气,我们奔向了北方与工大会和!我们知道今天的主题是——授课技巧培训,但是具体怎么培训?新的一天里我们又将经历什么?如今路已经走过了,时间送来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回顾这匆忙充实的一日,我有两大收获,其一是:听课简单,讲课难,为人师表多技巧。其二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无法之法,是谓至法
本以为教学授课是简单而轻松的工作,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拿个教师资格证,下乡教学以为生计,误人子弟也在所不惜,这就比较简单随意了!但是,要为人师表,造福一方,勇做人类灵魂工程师,就难比登天了!可以说“教师”完全是个良心活,走心不走心,对孩子们影响特别大,可自己却能一如既往的收纳这工资。
我们支教是业余的教师,不为钱财而去,不为名利而往,那么我们就是要教书育人,为善一方,这是属于高难度的。因此我们学习,授课技巧,备课能力。看学姐、学长们那么洒脱的台风,风趣幽默的讲话技术,我们深受感动。听了十几年的课,好老师、差老师我们能很快的评判出来。如今我们要学着做一个被人喜爱的好老师,这是我们从来没尝试过的陌生区域啊!虽然说授课技巧给我们讲了,但是我们能记住多少,就算记住了又能运用多少,就算运用了,用的不好不被孩子们认可,又当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重新认识了老师,认识了教学。这一切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而我们这一群涉事未深经验不足的黄毛小子,虽然以大学生自称,但是确有很多知识需要恶补,有很多缺点需要改正,有许多理论需要真真切切的去实践,而不再是干巴巴的说教了!
不均衡的教育,不一样的努力
本次在小学部英语补习班听课,我感慨万千。不错的我来自农村,这节课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补习班听课学习。孩子们都很棒,他们表现积极活泼,踊跃的回答问题,大胆的尝试着用英语交流,而且十分流利好听,他们真的很优秀,在假期里不休息,愉快高效的学习。我是个喜欢联想的人,我在想当我上小学的时候,假期在干什么,除了玩耍我没有别的答案!我又在想,将去支教的贵州孩子,此刻在干什么,上山砍柴,还是沿着蜿蜒十几里的山路去购买油米蔬菜。我不敢想象,当城里的孩子正在学英语高级语法时,山里的孩子却还在为怎么识记26个英文字母而苦恼。这坚定了我去贵州支教的信念,都是顽童为什么那么不公平——一个在补习班的空调屋里有高级老师带着学英语;一个在山里的枯树旁冒着跌下山崖的危险在摇树打柴。我们不一样,这两个场景是贫富差距的无意的暴露吗!为城里的孩子自豪,为山里的孩子心寒!我想我们是能做些什么的……
和往年一样的,固定的时间进行固定的活动,这个也叫传承。变废为益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也是一个战线很长的大活动,也是一门好的生活课。这个活动老队员几乎放手不管了,这对所有准队员来说是个考验,也是个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们从这个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就是自然的了,应该的了,这也算没有辜负老队员的栽培,也算对得起兄弟们吃的苦,吃的亏,吃的气了。具体收获了什么哪里成长了当我自问时却发现无以言表,我所熟知的表达方式并不能来清楚的表述我的成长。
坦然面对——我不
我是个慈 软的人,很少拒绝别人,当然也很少被人拒绝。当也许是还很年轻,当别人告诉我说:我不,我拒绝的时候,我会感到极其尴尬不自然,甚至想不明白他为何拒绝我。通过这次活动我充分认识并且改正了自己的这一缺点。我们不一样,每个人的三观都会有所差异,你认为对的,别人就是认为不对,怎么样呢!其实哪有绝对的对错,我们三观不一,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是谁是谁非!我们要坦然面对,要包容,而且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绑架别人的利益。他们的拒绝源于他们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因为别人为我们打开了门,悲观地讲我们只不过是别人世界里的一个过客,被拒绝也无妨!我们要感恩所有人,当然也感谢那些拒绝我们的人,是他们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优秀,是他们让我们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也是我的思考总结吧!拒绝人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心态,我们不仅要把接受的爱心传递下去,而且要把经历过的苦难挫折化为养料,让心里的善良之花开得更美更大。
“——我不!”
“谢谢您,祝你生活愉快。”
一群人一件事
我们是一群人,也算是一群不得闲的人,不过大家总是渴望来扫楼的,不洗澡也要来,不吃饭也要来,旷课也要来,旷会也要来。这大概是一种归属感的寻觅吧!明明请假一次两次不来,真心没人去责怪你,但是不会有人因此而不来扫楼,反而是因为一次不来而心中懊悔痛惜。这是我们的兄弟情,兄弟在吃苦,我们就应该有苦同当,有难共享,以后有福——再讲!我们第一次做这件事情,很多细节之处做的不够好,但是这个不是要害。我们的重点在于挥洒了几吨汗水,收获了几斤成长,做到完美那是几乎骗人的。从大家的状态上看,身累心不累,任劳任怨,再苦不怨言这些都是难得的。另外从收入看也还不错,可能没有其他校区兄弟多,但是也不落后!况且时间效率很高!
如果说有成长的话,那就是放下自我包容一切地去正反馈——
“感谢你,祝你一天好心情!”
又是一个选拔——试讲!我们打着支教的旗帜去贵州黔南,那么试讲环节就是极其重要的了,如果讲不好课,还谈个什么支教!可以说这个选拔环节是更有意义的,也是和教学本身联系最大的。我们虽然经过了一天的支教培训,了解到了该如何写教案,但是这真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哪里是一天能学会的!哪里可以是一个周就练成的!但每个人都有讲课的天赋,课堂风格多有不相同,试讲试探大家的水平罢了,可造之才留以待用。当然也多亏老队员的积极指导与配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身为一个专业的学生,我听了十几年的课了,可是也从没有认真仔细的去讲过一节课,通过本次试讲,我是认识到了老师的难处,尤其是中小学老师的难处:不仅要面面俱到而且要知识渊博;不仅要思想端正还要危言慎行;不仅要关注活泼分子而且要关注那些内向同学;不仅要照顾到后排同学的听课心情还要注意前排同学的感受;不仅要板书工整还要多用彩色笔标志;不仅要备课充分还要表达流利顺畅;不仅要调节好孩子间的矛盾还要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之前从没有想过这些细节,这些熟视无睹的课堂细节。当我们站在了讲台上,我们就脱胎换骨了,我们已经不是讲台下的普通人了,我们已经变为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了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为人师表,我们的言语行为可能影响孩子们一阵子甚至一辈子,万不可马虎大意!
讲课总结收获
用心讲课,心在哪?心在手上,在脸上,在言语上。我个人认为一个极其优秀的老师必然声情并茂的讲课,而坚决不是干巴巴的教条。他们总喜欢激情澎拜或语言幽默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讲授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一个好的老师几乎就是一个励志演讲家,他能吸引你的注意力传达他的观点!比如:马云,俞敏洪,张雪峰,易中天等。他们是或者曾经是教师他们口才了得干劲十足,手舞足蹈的讲课,用尽心思教书育人,到底走心不走心一看便可知!当然人的性格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教师的,尤其是优秀的教师。
且行且珍惜
有的人陪我们走一阵子,有几个人陪我们走一辈子!曾经的虚假誓言如今面目毕露,什么叫做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都是欺骗小朋友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是真的!怪不得林黛玉不喜欢大家聚聚,她受不了欢聚后的凄冷惨淡!该走的总要走,该来的还是会来,冥冥之中也有天命,何必强求。人都有梦,各自精彩!心怀感恩,总能从心灵开出美好的花朵,成就自我,恩泽社会。 在哪!都得加油哦!
今天是2017年6月3日,我们十二届准队员经历了层层选拔终于要升级为正式队员了。回首,日子似白驹过隙,76天的早操就这样溜走了,一些还在畏惧的选拔环节早已经过去了!一群人笑着共同前行,一些人哭着悄然离去,我们的欢乐和痛苦,我们在雨中坚持的操,我们把选拔的记忆打包,埋藏在心灵最深的地方,一般人坚决不告诉他!
重温历史
十一届队长李成立学长给我们解读了团队章程,向我们普及了团队的一些历史。团队的11年是不平凡的,是在夹缝中生存,是和困难挫折斗争的11年。有很多爱心人士、顾委给予了团队很大帮助,他们往往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救团队于危难之际。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继承前辈前辈们的精神,实现团队的夙愿,不怕困难力争上游,再创辉煌。
成立大会
路雨姐说:走过的路脚记得,爱过的人心记得。不错的,随着各大顾委的入席,成立大会顺利开幕了。看选拔大视频时感触最深:一边看,一边偷偷摸摸的擦眼泪;一边看,一边发出了童真的笑声。选拔!这是一段痛苦的美好时光,当我们回首一望,自己也被感动的痛哭流涕,每个人都有感动自己的充实的时光,选拔阶段正是这样。看着那些悄然离开的兄弟,我想他们的生活应该也是美好的,看着那一个个选拔环节从眼前飘过,那背后的艰辛不易、欢乐与心动我知道你也知道,纵有千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留在心头他日写首歌。哭也罢,笑也罢,都是好样的! 支持也罢,打压也罢,管他呢!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给准队员佩戴队徽!小小的队徽大大的能量,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不值什么钱却是对准队员的最大的认可与褒奖!十二届就在带上队徽的那一刻正式成立了!激动的:想哭、想笑、手舞足蹈、不知如何是好!感激的:老队员、所有的兄弟,顾委爱心人士都曾在背后帮助我们。不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就不懂得光明的可贵,不经历选拔的淘汰,总不能明白成立大会的意义。十二届队员,是新希望的开始,是感恩之旅最新的血液,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大!任重而道远!但必将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支教生活就这样匆匆忙忙的过去了,回首这一个月我都干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收获了什么还真不好说出来。我搜肠刮肚的,绞尽脑汁的去思考,我到底干了什么有什么得失与不足,现在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
1.后厨的淘米工作,每天三顿饭,每周淘米21次,约240斤。我们要把石子捡干净,米糠要尽可能捡干净,一般淘米七或八遍。但是本周的米比较次,米色比较杂,糠比较少,但是石子特别多,淘米难度居高不下。近期我们买了比较贵的米2.2元一斤,米色较好,杂质较少,米比较好淘,很好的缩短了淘米时间。
2.削土豆,加快速度,本周削土豆21次,每次约13斤。我们尽可能找人帮忙,首先要洗干净,避免铁丝出现;其次要注意土豆的量做成土豆丝或者土豆片。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烧土豆汤还是水煸土豆。最后土豆要提前备好,尤其是第二天早晨的要提前预备。最后要注意土豆的剩余量,不够的话,及时补充,避免“断粮”。
3.蒸馒头,不会做要学习,边摸索,边前进。一斤面四两水,恒温35摄氏度下发酵两个小时。我们更新了馒头的做法,在面粉里面混进土豆泥,节约面粉提升口感。
4.砍柴,人很多的情况下要分工,讲求效率,注意纪律。找好地点很重要,下准斧头,看准树的倒向,一定不要伤到人,不要阻塞交通,尽量减少树枝的浪费,这样可事半功倍。安排人员要均匀化,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参与一次或多次。
5.调研,行进过程中纪律很重要,当然氛围也很重要,灵活处事,不能死板苛刻。本周调研去洋方,对于长途调研,氛围更重要。要不然走不下来,要搞得氛围很亲和,让大家身累心不累 。
6.教学,发现备的教案用处不大,不对孩子们的胃口,要逐渐摸索,育人为先,传授知识次之。讲课要竭尽全力,否则意义不大。本周过了生日,三四年级包括八年级的孩子都给送来贺卡,礼物,甚至在黑板上写满了“生日快乐”,一上课就开始唱生日快乐歌,如何不感动,教学不用心必然内疚一生。
7.刷米盘,要把盘子刮的一粒米不剩。
8.吃完饭要用水涮涮碗,再次刷碗,就可以减少米粒的残留。
9.吃饭时动作要小,不要撒汤水到桌子上,万一撒漏,一定要用纸巾清理一下。
二、经验与不足
(一)经验
1.淘米,削土豆等讲求效率可以多叫些人帮忙,也可以提前准备土豆提前削好,倒掉淘米水时,一定不要浪费一粒米,勿以恶小而为之。买米要买2.2的价格低廉,十分好淘。买土豆要买大的,好削。万一买的比较小可以做成椒盐土豆。
2.砍柴,劈柴。讲求安全第一位,注意斧头会掉头很危险。砍倒大树时,要把控树的倒向,避免伤人害物。会来的路上注意队伍不要拉的太长。劈柴时,可以找个书节作为锤子,把斧头放在要劈的柴上面,用树节捶打,十分便宜,只需要两三下就可以成功的劈开一个大柴。我们把树节叫做——擂鼓万金锤。我们把这个锤子放在了柴房的柴堆的最高处,留给下一届。
3.调研,纪律要不断强调,和对象谈话要注意时间。注意队员安全与行进时的速度与氛围。调研回来后可以做做放松运动——大放松。调研时要活跃氛围,不要太僵。可以喊喊1/2/3/4……可以唱歌,可以玩成语接龙,可以互相喊加油,也可以两列走,可以标步伐。另外可以找个“登山杖”竹子,木棍都可以,这样爬坡更加省力。最后不要过多休息,不要过多的饮水,饮水要少量多次。
4.教学,要备课充分,讲课要认真,端正上课态度,用心教学。抓住娃娃的注意力要靠人格魅力,但是不要太亲近,要管住纪律很重要。
5.土豆的做法,我们在传统的土豆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土豆的做法,我们在传统的土豆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我们在队长的允许下,大胆推新——装配一代,研发一代,设想一代。
(1)土豆丝汤
(2)土豆片汤——把土豆削好,辣椒一把洗好剪好备用。取油一盖,在辣椒碗里倒油,避免漏油。大火烧旺,小心加入油,等半分钟左右,油热,加入辣椒不断翻炒,立马加盐避免辣椒被炒黑,待辣椒发出焦香味似乎有油被榨出来,加入土豆丝或者片,持续翻炒,要翻到底避免糊锅,翻五六分钟,使辣椒和土豆充分混合,加入一桶水,或者一桶半,用盆盖着锅,煮沸腾,品尝咸淡后可出锅。
(3)干煸土豆丝(4)干煸土豆片过程类似土豆汤。加入土豆后不要加水一直翻炒,直到土豆变熟,比较累人,也可以加入少量水小火闷着口感更佳,尝尝咸淡可以出锅。但是干煸土豆要加量,足量避免不够。
(5)椒盐土豆:土豆洗好后放入蒸箱,蒸四五十分钟,确定全部蒸熟以后就出炉(对于大土豆要切成块便于蒸熟,小土豆可以不切)。在锅里面放入辣椒酱,盐,稍微加入点水,大火煮两分钟,此时倒入准备好的土豆,去火,不断翻炒,使混合均匀,尝咸淡可出锅。
(6)清蒸土豆:适合外出使用,土豆洗干净不去皮,放入蒸箱蒸五十分钟左右,完全熟透可以出炉,去皮后便可使用,蘸盐吃更美味。
(7)凉拌土豆丝:大锅里煮开水半锅,然后放进去准备好的土豆丝,翻滚,待土豆丝八分熟后立刻出锅,不可过分煮避免影响口感,出锅后用凉水冰着,冷却致室温。在锅里放入辣椒酱加盐加水,小火煮两三分钟,立马断火,倒入准备好的凉土豆丝,不断翻炒,致色泽均匀,品尝咸淡辣后可调试然后可以出锅。
(8)土豆泥馒头:把蒸熟的土豆凉凉除水(很有必要),然后用小碗的碗底压成泥,最后拌入面粉,加入适当的酵母菌水(加入比较浓的酵母水),和面致光华不稀,最后发酵两个小时,做成馒头。
(9)烤土豆(小剂量)在土锅的灶肚里有一个夹层里面可以进行烤土豆。把大铁锅从炉子上取下来,把土豆洗好不去皮,单层放入夹层中,再次坐上铁锅,做饭一次可能烤不熟,一半两三顿饭后取出土豆,热的最好吃,外焦里嫩,香气怡人,适合肚子不舒服,身体不适的队员补身体,调脾胃。
(10)黄焖土豆饭(孔饭)——先是干煸土豆,多放盐和辣椒,适当放油,等到土豆将要熟的时候,用提前蒸好的米饭盖在土豆上,盖上锅盖(或者大盆)改为小火,避免糊锅,小火烧二三十多分钟。用锅铲讲米饭和土豆菜混合均匀,尝尝咸淡可以出锅。
(11)土豆米粥——土豆切成小丁块,冷水下过,煮沸然后下米,小火慢炖三四十分钟,等到米与水混为一体可出锅。
馒头的做法
(12)做馒头的大体流程——首先按人数取面适当的面粉(一个人大约四两或五两),讲面粉分别置于盆中,每盆不要超过六斤面粉(太多了不好搞),然后用温水约30度的水与酵母菌混合,一盆(六斤面)一袋酵母菌,注意按照面粉和水的比例为一斤面四两水混合。将水逐渐加入到面盆中,然后和面到成团光滑,后期要不断用面擦盆,和完面后盆应该光滑无面粉残留。将和好的面放在36度的水中保温。三个小时以后,面团明显长大,上面有很多小口。把面团取出放在案子上进行扎面,不断的揉,把里面的气泡赶走。最后揉成长条,用刀依次切成小馍块,然后把馍块放置蒸盘里醒面二十分钟后再放入蒸炉。蒸三十分钟左右,可开炉查看,若馒头被按下去后可以自己反弹上来,说明熟了,可以出锅,否则继续蒸。
蒸米饭大体流程
(13)取适当的米,按照每人约3.5两取饭就不会少(根据具体情况)。取米后先拣出里面的石子等大的杂物,然后在米盆里加水,用力揉搓,倒掉淘米水,重复该步骤三次。蒸米主要看水分多少,一般加水超过米的高度两厘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盘里加入不同的水,自己摸索米饭的口感。温馨提示,在淘米的时候可以打开蒸箱开关预热。
大米粥
(14)一般先在大电锅里放大半锅水,加热。同时淘米三到四斤(灵活变通)。等水沸腾后,把米倒入锅中,小火慢炖三十分钟左右,等米被煮烂了就可以出锅了。米香怡人,适合早上或者晚上食用。……其他几种做法留给下一届思考研发。
(二)不足
1.淘米时经常有米粒被浪费。石子很多,偶尔有残余。
2.洗土豆不干净,偶尔有残余的铁丝出现在碗里。
3.调研纪律涣散,时间把控不好。
4.教学,备课要切合学生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思想感悟
1.不断创新。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是很重要的,有想法就要努力去实现。比如后勤正在试图写论文——论土豆的十八种做法。
2.外出及时向队长报平安,纪律红线尽量不要触碰,维护团队形象。注意队员的健康状况
3.教学要备课充分,形成正反馈,不断给学生传授正能量。
4.关心队员,积极贡献,no pain, no gain.
5.精进,竭尽全力工作并且享受这个过程,精益求精,把小事做好。
6.禅定,学会自我反思,禅坐静思己过。知过乐改。
花开花谢总感觉时光匆匆,郑来贵去依旧是书生意气。期待已久的支教生活就这样平淡而充实的度过了。让我难以忘怀的不仅是充满惊喜与希望的课堂,还有周六周日的外出调研,一路艰难困苦,一路的风吹雨打,我们一路高歌,坚强而勇敢的面对苦涩的生活。因为我们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作为一个后勤人员,原本以为我们和调研无缘,我还曾为此担心满身的力气无处使。今年安排的比较合理,三周内我参与了五次调研其中有岜油、里中村甲组、里中村、西关村、洋方。五次调研我都担任组组长。下面我结合自身经历以调研过程为主线写出一些建议和感想。
1、关于向导。
(1)在调研分组名单出来之后会有向导联系方式。主动联系向导,让他规划路线、确定调研名单的顺序,确定下来要走的路线。这样可以避免走冤枉路,节约时间和体力。
(2)和向导沟通一定是真情实感的而不是任务型的,多关注向导,人家不求回报的为团队牺牲时间和精力,一定不要忽略向导的感情变化及身体状况。
(3)如果向导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止要适当约束向导(例如进村大声喧哗、单独行动、玩水、独自离开等)。
2、关于联系家长。
家长可能外出赶集或者工作还可能集体不在家或者已经搬迁或者号码是空号错号。那么我们就提前联系家长来确定号码是否正确、是否搬迁、是否欢迎我们的访问等。否则可能扑空。发现有信息遗漏或者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记录然后上报改正。关于联系家长,方案一:组长可以一个人联系,长话短说也就十分钟的事;方案二:也可以大家分工联系,一个组员联系两个或者三个,方便快捷。当然电话打不通也没关系继续调研工作。
3、组内分工。
首先创建个小群。我的创新是添加个文艺委员,可以负责提前征集一些歌曲和游戏(成语接龙、背诵古诗等)在行进过程中来活跃氛围这个特别重要。然后是摄影人员、记录人员、主问。关于记录人员要找靠谱的踏实的稍微有点内向的,因为写调研报告多用记录内容;关于主问要找活泼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最好是贵州的或者四川的队员。
4、关于行进过程。
(1)出发:出发时都精力饱满,所以去的时候要加快速度,这样可以为中午休息和下午的返程争取时间。回来的时候可以步伐放慢一点但是坚决不能超时回校。
(2)纪律:在村庄里要严格约束队员,不能见到一些奇怪的东西就大惊小怪指东说西的,要步伐统一,口闭,说话一定要打报告。在出村后要挑出在村里东张希望,搞小动作,说话的队员以示惩戒。
(3)返程:在路途中要控制休息的时间和频率最少30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休息一次,喝水要控制量,少饮多次,可以在饮用水里放一些食盐和葡萄糖。这个组长要不断提醒没水了,或者组长私藏一瓶水在包里,以备不测。
(4)最重要:活跃氛围,要唱歌,要玩游戏,要喊号子不要让大家感觉枯燥无聊。在车少的地方还可以走成两列这样有利于加快行进速度。
(5)上下坡:在下坡的时候步伐要减到极小同时驱步小碎步前进,保存体力。下坡一定不要大步,而且脚步要轻盈,组长要不断提醒放轻脚步。在平路时要大步前进,创新——相互拉着前面的包,这样可以减少脚部的磨损。在上坡时,要喊号子,相互推着前进,创新——找个竹竿或者木棍做登山杖可以有效上坡。当然上坡时要万分关注女生,拉着她们这是男生义不容辞的。
(6)两个万一:万一出现抽筋现象要要用脚踩好,脚的大拇指向上仰,这要提前培训一下。万一水不够喝要及时汇报队长必要时要进村加水。
(7)休息;可以大家互相揉揉肩捶捶背,也可以躺在地上,也可以把没吃完的食物拿出来小吃一点。
总之要保证一个队伍松弛有度,气氛很活跃,水够喝。
5、关于家内谈话
(1)活。不是几个干巴巴的问题,问完就好了,我们要在聊天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为了完善信息而发问。要以聊天的形式进性谈话而不是一直提问质疑。
(2)注意时间。每家的谈话时间要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不要过于唠叨,这个主问人要有意识,当然组长也要提醒。
(3)关于记录。个人建议记录人员坐在第二圈也就是隐秘的记录,最好不要让调研对象关注,谈一次话三四个人拿着本子笔在记录很尴尬。所以记录人员坐在他人后面,隐蔽记录本。
(4)关于拍照。一定要征询主人意见然后可以拍照。关于拍助学金时,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可以拉出来避人单独拍。
(5)关于讨论是否发放助学金。个人建议在谈话结束时小组长说“投票”然后队员们举手表决,同意的举手。这个五秒钟是可以搞定的,多数服从少数。当然这要小组长提前安排好。没必要再拉出去讨论,甚至打回马枪。
6、关于调研报告
(1)神速。调研完毕,小组长及时分配任务,并且要求记录人员摄影人员把资料发到小群里。让大家知道改写什么快速进入状态。然后可以语音输入,能很好的加快成文速度。
(2)分配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任务,看看队员的角色是否很忙。分配时可以在群里公布比较公平但是过于死板没有感情交流。也可以私发工作任务,并且可以交流更多,也可以添加个人意志进去。
(3)关注调研组的收取报告人员,搞好关系,不要仅仅停留在工作上,我们首先时=是兄弟然后才工作。我们要兼顾收取报告的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及心情。
关于调研,是一个团结合作的过程,需要我们细心的关注一些细节并且做出相应的行动,他不仅仅是任务是劳累是推脱。抓住每一次调研的机会,享受那风雨的摧残与脚步的沉重吧!
我教的有两门课——阅读课、语文课。其中阅读课教三四年级的四个班级,语文课教八(1)班。现在看来我的工作做的很不到位。
关于阅读课。这个课程我备的全是关于名人刻苦读书的一些小故事,后来发现孩子们对这些并不感冒,反而对一些神话通话故事感兴趣。到了贵州之后我就迅速的调整了课程,可以说是完全的二次备课,当然这不能算作错误,适当的调整课程,而不是机械的读教案。我认为上课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的老师是不够好的。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似乎不太懂事,课堂纪律是可以很混乱的,我们要学会带面具发脾气,适当的震一下。一味地和颜悦色反而不好。还记得那天我过生日孩子们送了很多贺卡,并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蛋糕,上课后一切唱《祝你生日快乐》,超级感动。所以说教学一定要走心,努力到无能为力。
建议一:三四年级的注意把控课堂节奏,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游戏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金龙拍拍操》……。
建议二:课程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教案只是预备案,可参考不可全搬。
关于语文课。我教八(1)班语文,八年级相对比较沉默,他们也影响了我——我也比较沉默。所以对于八年级语文我是抱有遗憾的。讲课思路是文言文为主,然后就是大量背诵古诗文,一群人似乎对背书都没有天分,一直背的也不理想。关于课堂纪律,我是松懈的,看到一些人睡觉我并没有制止,反而认为自己的课堂没有魅力,这是不多的。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课堂纪律都不要松懈,这样才有利于把我课堂节奏。建议多点趣味性不要死板教学,没几个人会喜欢的。
最后,关于教学我一共旷课三节,两次被惩罚,感觉很内疚。建议把教学的课表给记死,把教学工作在心中的高度拔到最高。
感谢十一届老队员的精心呵护用心选拔,尤其感谢张林飞、成腾、葛朗三个人的无私奉献,感谢十二届兄弟的一路陪伴,感谢周妈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洪博大哥的创意与教育,感谢各位顾委爱心人士以及各界老队员的看望,感谢平塘政府以及西关的孩子们,感谢张可的帮助,谢谢大家的爱心与善良让世界多了一份爱和暖阳。
感恩之旅第十二届程 康
2018年8月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