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大一的迷茫,大二的徘徊,现在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回想这大学的两年,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但我敢肯定的说一点:“感恩之旅”让我正真成长!
第一次知道“感恩之旅”是听第二届队员马佳佳说的,她是我同系的同学。那时是大一暑假刚回来,在校园里碰到她,她给我讲了在贵州的经历.其实很久以来我就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去一个贫困的山区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些快乐。我看过一部大学生支教题材的电影《天那边》,深深为故事里的女主角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点什么。以前感觉义务支教这样的机会不是太多,自己也只是想想。现在听她一说,我很激动,原来我的身边就有这么多热心公益的人,于是我就暗下决心明年也要争取参加“感恩之旅”。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终于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无意中在宿舍的公告栏上看到了“感恩之旅”团队的招新海报,仔细阅读过海报后,我就记下了上面的联系方式。回到宿舍,我犹豫了。首先考虑的是时间问题,大二的暑假,是我们学院安排的实习时间,大一的认知实习我已经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难道大二的专业实习我也要放弃吗?因为海报上的支教时间共35天,几乎把暑假的时间全占了。接下来考虑的就是经费问题了,自费原则,所以要交400块钱作为团队经费,在看海报的时候,我就听旁边的人在议论:“辛辛苦苦跑到一个穷山沟去吃苦,还要自己掏钱……”。吃苦我不怕,但四百块钱对于我这个家境一般的农村孩子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最后,我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去!因为我感觉只要是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是,就勇敢去做吧,不然的话后悔就再也来不及了。填好了报名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原路校区,站在了全老师办公室门前,我给自己打气道:“既然来了,就自信一点吧,为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加油!”面试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我敲过门全老师让我进去的时候,他正在和另一位老师商量事情,所以就让我在门外等,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只能给在这的同学打电话让她留宿我一晚。终于办公室的门开了,全老师送走了那位老师我才进办公室,老师问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些还很尖锐,我感觉在全老师那样一种完美主义的人看来,我的回答和表现确实不太令他满意。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可以把“感恩之旅”当作他一辈子的事业,而我,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相对于他而言难免显得肤浅和幼稚。
幸运的是,我通过了初选,接下来的考验更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就拿初选后开始的跑操来说吧,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跑操。而我一般是五点半就起床,然后下楼叫醒宿管阿姨让她开门,每次我把阿姨叫醒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她也极不情愿地给我开门,时不时还给我“警告”:六点之前不准叫开门,这是学校的规定!几次警告没成效后,宿管阿姨已经对我无语了。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对不起她老人家。更有意思的是每回跑操最累最紧张的不是操场上那几圈而是从宿舍到操场的“百米冲刺”。特别是我们b02宿舍楼。早上等待阿姨开门的往往都是七八个人,大家都是经过了初选的队员。开门后,大家都飞快的往操场冲,谁都不肯落后谁一秒,那场面实在壮观。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段在大学里难以复制的回忆了。每天的跑步锻炼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意志力和做事情的耐心。
除了跑步的训练,还有一系列的考验,步行去中原路校区再回来,那天大概走了八十里路,虽然那次拉练跟徒步去黄河比算是毛毛雨,但那次回来身体确实快承受不了了,拉练后的几天我的腿都疼得抬不起来,每回走楼梯,跑步都是强忍着撑下来的,脸也晒伤了,红肿了一个多星期。但每次想要抱怨的时候我就会想想当初自己的承诺,自己的决心。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人,总要有一种坚持。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坚持到最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有考试,去黄河,去颐和老年公寓义务劳动,试讲。去黄河是4月4号,早上7:00整,我们三个校区五十来人准时从莲花街校区出发,晚上7:00返回。共120多里,除了中午抵达黄河滩稍微休整一下外,其余时间都在路上。刚开始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到快到黄河的时候大家都累得不行了,全老师穿着皮鞋一直跑前跑后给我们打气,活跃气氛,我当时就很感动,全老师身体毕竟不如我们年轻人,再加上他还是穿着皮鞋一直从队尾到队前再从队前跑到队尾。还给大家唱歌。当我们到了黄河滩时,大家都在欢呼,我们围坐在一起唱歌,吃馒头,做丢手绢的游戏,讲笑话……身体上的疲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到了最后环节了,那就是试讲。说实话,我不是太害怕试讲,因为我是学新闻的,普通话是我们的专业课,在说话技巧,台上的仪表行为上也有过一定的训练。再加上我准备充分,所以4月19号试讲那天我就信心满满地登上了讲台,虽然台下坐的全是准备登台的队员,还有打分的老队员和全老师,但那是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竟然一点也没有紧张。下讲台时我终于暂时松了一口气,因为走到这一步即使被刷下来我也没有任何遗憾了,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一次成长。晚上,应该说是在凌晨的三分十八秒,我终于等来了我的成绩:84,最后还有一句:请你明天早上准时出操。看到短信的那一刻,我哭了,为自己这些日子来的付出,为自己终于等到的肯定。
4月2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感恩之旅的全体队员在中方远路校区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第三届感恩之旅成立。全老师让我们牢记:一个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队,必然是一个拥有自己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坚强集体,信念是行动的思想基础,价值追求是前进的导向。只有牢记我们的理念,才会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坦然面对,自觉投入,才不会有怨言和精神疲惫,即使有了也能自觉克服。在那天的日记里,我这样写道:“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让自己在成长中蜕变,做一个坚强、善良、包容的人,因为我知道我选择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与磨练的支教之路。人的一生不长,又有多少时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和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备课了,我选的是小学三年级语文,原本以为备课特别是小学的可会很容易,实际上难度真的很大。搜集资料,找上届队员请教,写备课教案,有时候晚上会写到十一点多,老师常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所以既然是去教孩子们知识的,就要尽可能的让自己充实起来。 在这期间,我还和其他几个队员制作了6月21日第一届感恩之旅全体大会的纪念光盘和一部带去贵州片子《我们的青春纪念册》。这两个短片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这不光是耐心的问题,更需要的是技术,虽然我学过视音频处理的软件,但还仅限于初级水平,我们几个为了这两个短片在学院编辑室室熬了几个通宵,特别是最后又赶上了考试通道周,我就拿着复习资料,一有空闲就背书,那时觉得把自己分成两个也不够用 。虽然最后做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但大家还是在鼓励我,这一点我真的很感动,有这么一帮朋友那么理解,那么宽容……
2009年的7月15日,第三届感恩之旅终于踏上了赴贵州支教的火车,望着车窗外的风景,我的心情很复杂,未来的三十多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充满了好奇和幻想。,甚至还有一点点的畏惧。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让大家都很疲惫,终于在16号的晚上十点多,我们到达了贵阳火车站,没地方住就只能在车站外的广场睡了,当时的场面十分壮观,我三十几个人把行李堆在中间然后拿出自己的被子围了个大圈席地而睡。躺在地上,望着这片陌生的天空,我竟不知不觉流出了眼泪,想家了,跑到了祖国的大西南,母亲在家应该很担心吧,临走前回了趟家,一开始很支持我的母亲犹豫了,有些不放心,但她知道我的脾气,也就没有劝我,只是和父亲在一直提醒我出那么远的门,一定要自己照顾号自己!平时很少在意父母的关心,习以为常,觉得那是唠叨,而现在我想他们想到哭了,看看手机十一点了,就不打电话了吧。 免得吵醒他们。第二天的早上我们转坐汽车开往摆榜乡。离摆榜越来越近了,疾驰的汽车上我不停的用手中的相机拍窗外的风景。青山连绵不断,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 ,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朵的云团,像棉花糖一样飘在低低的天空。
7月18日,我见到了我的孩子们,那是我在甲坝小学的第一天课,后来的变化也让我不得不说那也是我在那的唯一一天课。在三年级的班级里,坐着31个孩子,他们都是10岁左右,但一个个又黑又瘦,个子也很矮,看到他们期待又害怕的眼神,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一天的课下来,我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孩子们很听话也很善良,只是看的出来,孩子们很想接近我们但又极度内向,自卑不敢回答问题,甚至是开口和我说话。他们总怕自己做错了。我想,我一定要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用各种办法消除我们之间的距离,真正的和孩子玩在一起,给他们带去快乐。第一天的课很累,晚上大家在一起讨论这一天的工作,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来补课的学生太多了,我们的队员课上不过来,特别是离大本营摆榜中学比较远的云万小学。云万小学有八个班级,一个班有四十左右个人,分过去八个队员去教课实在是负担太大,最后讨论决定,我从甲坝小学调到云万小学教五年级语文。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要每天步行三十里山路去上课。第二天的早上七点,我们九名队员准时出发,走了90分钟的山路,虽然一路上风景很美,但脚下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一不小心就绊了脚,刚开始还不习惯山路,一分钟之内就已经数不过来被绊了多少次了。云万小学的学生都来自上摆,交通极其闭塞,所以家里都很贫困。从我们路过村寨的房子就可以看得出来。有些木屋已经破旧不堪,房子倾斜的几近歪倒,但那里依然住着人家,我记得我拍过一张照片,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趴在木屋的小窗户边,眼中流露的是无知和迷茫,那是我在城市孩子眼中从未见过的眼神。是啊,这的孩子们承担的太多了,他们是在沉重的家务劳动中艰难的长大的,每回走在来回云万的路上,我总能看到一个个衣服破旧的孩子们在放牛,在割猪草,在田里劳作,在挑着满满的担子……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一直在睡觉,前几次我总是提醒他们上课不能睡觉要认真听课,后来我就问一个小男孩,他说自己太累了,父亲去年死了,这以后每天回到家都有干不完的活。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去割猪草,回来之后要煮猪菜喂猪,然后给家人做饭,下午放学回来要去放牛到天黑。我看到他的小手上全是被刺划得口子,一时我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这以后,当我再看到有孩子睡觉的时候,我真的不忍心叫醒他们。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应该是我长大后活的最快乐,最纯粹的时光。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我远离了世俗的喧嚣,看的是清风明月,听的是山泉叮咚,孩子们的纯真善良让我也让我的心灵从浮躁回归宁静,记得有几天我上课的状态不好,课下改他们的日记的时候,有个小女孩写到:李光姐姐,你上课怎么不对我们笑了,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让你不开心?李光姐姐你第一次到我们班都是笑眯眯的。我们都很喜欢你的。是啊,孩子们的内心是单纯却敏感的,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我要努力带给他们最多的快乐!以后每回走到教室门口我总是提醒一下自己要笑得再灿烂一点。课堂上我很少站在讲台上讲,总是在他们中间转来转去 ,给每个孩子一个赞许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的站起来发言,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大声的表扬他们,当然了,班里总有几个坐在角落沉默的孩子,我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会说:我不会,我什么也不知道。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我都会说,不要怕,你会的,姐姐和你一起念好不好?当我们一起念完后,班里都会想起热烈的掌声。那些沉默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差,单科成绩有几分的,也有零分的,他们永远坐在被老师被大家遗忘的角落。每次在大家的鼓励下他们回答了问题,或者是背了一首古诗,他都会很高兴,很激动,我想,他们也有表现的愿望,也想的到大家的赞许,只不过是没有机会 ,没有自信。课堂上除了讲课,给他们说的最多的是要学会勇敢,学会自信。我每天早读课会给他们在黑板上抄一首古诗,鼓励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来,有时候第二节就是语文课,我会问哪位同学把那首诗背下来了,起初只有几个举手,然后我会说:背的不太熟的也可以举手的,大家一起背好不好,到最后全班同学都被我鼓动地大胆站起来背了。总之,对待孩子们就是要很有耐心的鼓励,鼓励。在鼓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0分还是平时老师眼中的优秀生。
平时我还教他们画画,唱歌,和他们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丢手绢,玩智力拼图……我几乎成了全能老师。在孩子中间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自己可以做很多事 ,可以被别人那么在乎,那么喜欢。每回坐在办公室,有孩子喊:李光姐姐 ,某某某找你!我都会在其他队员的羡慕眼神中出去,拿回来一张纸,有的是给我画的画,有的是一个温馨的小纸条。那一刻我是多么幸福啊!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临走的前几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姐姐教大家一首歌吧,叫《虫儿飞》,你们用童声唱出来肯定会非常好听的。以后你们一定要多唱这首歌,唱歌的时候要想起来教过咱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定要记得,想我的时候唱这首歌。说到这,我的声音颤抖了,我亲爱的孩子们,姐姐没什么送你们的,就最后教你们一首歌吧。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到了8月15日,这是我在云万小学的最后一天。上午是结课仪式和印花奖学金的发放仪式。能歌善舞的孩子们表演了他们最喜欢的节目,还有一首歌是我最喜欢的《白兰花》,这也是我经常让他们给我唱得歌。
“路边的娃娃,你为啥不回家,站在街头。手捧着白兰花。天真的目光无奈的笑,叫人担心让我牵挂。可爱的娃娃,你有没有家,脸上的泪谁来为你擦,这样的夜里感觉冷吗?为何离开书桌和妈妈,这城市喧扰的繁华,映着你天真的面颊,伴着流泪的白兰花,梦见温暖的家。伸出你热情的手吧,拥抱这流浪的娃娃,让这朵小小的白兰花,在校园发出新芽”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集体走访调研,我们要一直翻山去深山里学生家了解情况,一天一百多里的山路,中间还要趟过及腰的摆郎河,要走悬崖,要睡在冰冷潮湿的石灰地上,包里背着干粮 :七个馒头。带着厚衣服,雨伞,水杯,有一天走了最高纪录140里山路。我想如果不是大家这么多兄弟姐妹一起相互鼓励,相互照顾,让我自己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在这三十多天里,我们三十几个人,吃大锅饭,一起走山路,一起熬夜,一起经风沐雨,同甘苦,共患难,现在彼此亲近的像一家人。这是份多么珍贵的情谊啊!我想说,不管以后我们相隔多远,我们都是十指连着心的姐妹弟兄。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仿佛如同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吹入我梦中……摆榜啊,那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我那可爱善良的孩子们,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201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