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丈量祖国,用激情燃烧梦想,用热血回报祖母亲,用行动感恩社会。”在第二届“感恩之旅”报告会的呼唤中,在前两届的教导下,我与“感恩之旅”这颗感恩的心产生共鸣,在全老师的动员召唤下,我们血脉里澎湃着滚汤的从动冲动,经深思后决定加入“感恩之旅”这个团队。选择不后悔,走过才知道。
一·选拔阶段
在“感恩之旅”报名通知后,我们就到网上据相关信息填写了报名表,3月12日叫 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后来进行面试,随后看“感恩之旅”日记写了三千多字的读后感交个了老师。在3月16日
晚我很幸运接到了 17好早上跑操通知。我们从进入512办公室的第一步起,就一直接受着各个关卡的考验和检查。跑操我们一直进行到5月17日,两个月我们没有晴天和雨天的区别,只有跑与不跑的区别,也就是你是否被除名的区别。所以我们坚持到最后的队员,从来没有是因为不跑和迟到的。
3月21日接到通知说:明天跑完操吃好早餐后7:00在1号楼前集合,除了水外不准带其他东西。接到通知后我们就照办,除了负责人外谁都不知道要干啥,等到嵩山路的兄弟过来后,我们就往花街校区去,一路小跑,两个多小时我们就赶到了莲花街,原本以为我们可能要和莲花街的兄弟一起搞什么活动的,到后才知道莲花街的兄弟往中原路去了,我们到莲花街广场休息了十分钟后的活动是集合往回赶,群体不做决策,我们只有服从命令。我们的速度很快,没多久就来到了西流湖,准备到这等候莲花街兄弟的到来,大约半小时后,莲花街的兄弟和老师都来了,大家休息一会后就集合了,兄弟们唱些歌,老师做了一下讲话,随各自校区的就各自带回了,来到学校吃饭已是两点过钟。这次拉练使我们初步有了团队意识,慢慢的使我们去认识和理解一个团队,然后大家来组成一个和谐美好的团队,想必这也是老师让我们三校区互换拉练的用意和根本之所在吧。付出就会有收获,在这途中使我们兄弟间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也使我们的个人意志得到了磨练。
3月29日,我们三个校区的再中原路进行考试,主要考察对“感恩之旅”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就是对支教地方的认识和生活的了解,再一点就是考察了对现在社会的了解和关注程度。这考试也就提醒了我们要投入一个团队,就必须先理解这个团队的理念和宗旨,同时应多关注当代社会的信息;再者,还多些书,“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到了4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那一天,我们所有的兄弟从莲花街步行上黄河,我们只准带水和馒头,集体行军四个多小时就来到了黄河,在岸边休息了一会,然后找了一块空地大家一起吃午餐,我贵州的,以前我们几乎没吃过馒头,到这边来也没怎么吃,因为吃起来老是感觉没味,可那时不吃也没选择的,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了馒头很好吃,差不多吃了两个,很荣幸破了以前的记录,看来是“而来吃得呀”!吃完午餐后,我们就文艺的交流,各自展示才华,有唱、有跳,也有演的,各位兄弟真是才华横溢啊!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由于这距学校的路程较远,所以的早些回去,回来时很多兄弟的手脚都肿了,几乎走不动,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们回到莲花街也就用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此次拉练的目的:一是怀念一下母亲河,还有我们的祖宗,大家一起过一个愉快的清明节;二是为了塑造我们这个团队。经过这次拉练,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一个团队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大家的互相鼓励和谐作下,我们的精神力量超越一切,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只是一个人要走完一百二十多里路,那几乎是没法走的,但融入一个团队后,我们还是完成了这难以想象的行程,到最后饿的已经不知道饿了,体力已完全透支,但在老师的精神鼓励下,我们还是走完了全程,让我们理解了一鼓作气的真实用途,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行百步而半九十”。
4月12日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兄弟一起去“颐和家园”敬老院,在这里扫地、拖地、折叠东西和老人聊天,推他们出去散步、洗衣、晒被子等。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那老人也非常高兴,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到下午,我们把所有的东西整完后,和那里的相关人员作了交流后,就回来了,但我们认识到,孝是需要爱的,更别说敬老院那些管理人员,照料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那更需要爱,还使我们认识到,学历何实力是不挂钩的,实力可以通过实践来积累的。
4月19日,我们在中原路进行了试讲,因为支教师我们在贵州的工作,教学是核心,所以这次试讲使必不可少的,对于每一节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没经历过,所以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就为了试讲十分钟,主要是为了能去支教,我们的教案是写了又写,改了又改,由于来不及试讲练习,所以只是自己心里想着,在18日晚上我不知道想到哪时候才入睡。19日早上我们进行抽签,我拍的靠后,人又太多,上课就一直听着兄弟们讲课,有些讲的很专业,有的比较生疏,但都非常的认真、投入,小心翼翼的对待着,中午我们吃过饭后又回到教室接着试讲,这天随不冷不热的,毕竟苦战了这么久,都是有些困,但是为了我们的使命,却没一个人睡,特别是还没有试讲的兄弟,快要接近尾声了,终于到我了,我初次上阵,所以有些紧张。但稍作调整,也就没了,最后还是按原有的计划讲了下来。
前面这些都是我们的选择过程,一路走来,身边的兄弟越来越少,又开始的二百七八十个兄弟到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了,这很残酷,但我们都得面对,19号的试讲是最后的选拔,当天晚上心情很激动,很晚都没有睡,到深夜发来了信息,选拔结果出来了,由于种种原因,我很幸运成为了二十多个中的其中一员。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兄弟的面孔有些模糊,但永远忘不了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所以在次真心的祝福各位曾经一起走过的兄弟,愿全世界的美好属于你我。
二、准备阶段
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最后的队员出来了,在4月26日我们举行了第三届“感恩之旅”大会,也即成立大会。这次大会金老师主要讲的内容是:个人的介绍,介绍了他的性格,做事的原理等,让我们对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业界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伏笔。这“感恩之旅”就是金老师下半辈子的事业了,他人真的给我们讲解了这“感恩之旅”的理念——感恩、行动、奉献。也讲明了我们团队的精神等事项,让我们从本质上,真正意义上来认识“感恩之旅”团队,向我们注入了相关的理念、信仰和团队精神。
在5月10日我们又在中原路举行了“感恩之旅”第二次会议。我们开始了一些实质上的准备工作,先有总领队的韩卫彬提出:1、今年视频怎么拍;2、我们每年从那里带来了真实的环境和现实的生活情况,我们又该给他们带去什么,我们又怎样拍一些视频给他们;3、有没有必要进行两地互动,该怎样去开展;4、我们的调研工作应怎样进行,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应做一些怎样的改进;5、讨论队服和队徽的确定。接着金老师提出:1、在支教期间我们的活动应怎样进行;2、前两年的视频存在哪些问题;3、我们的后勤工作和补联工作怎么做;接着老师又提出了一些对教学方面的建议,让我们认识到尊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接着就是讨论了队徽和队服的确定,我们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确定了三叶草为我们的队徽、队服标志,这次会议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是每个队员都融入到了团队中去,经过思考和讨论把团队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当队员融入到团队中后,把这些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去思考、看待和解决,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率也就慢慢的得到了提高,同时自己也不会感到太累,因为只有将每一件事当作自己事去做,这样办起来才不会感到累,才是有效率。
由于我们到贵州的核心工作是教学,但那时我们的教学水平有限,没有教学经验,完全是靠自己仅有的知识和一些感觉来上课,这样我们教学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决定去附近的中学听课来提高我们的教学。经过一些队员联系后,在五月份中旬,我们就陆续的到伊河路小学和十九中进行听课,我们分别听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课,在这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讲课深度、进度的重要性从中也学到了一些活跃课堂气氛,幽默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也初步的了解到了怎样把握讲课的速度和一些知识点的深度,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沟通是工作的前提,只有沟通好了,我们做工作时才能互相理解。为了整个团队的发展,为了以后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于是在5月24日举行第三届“感恩之旅”全体会议,这次主要内容是金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看翟鸿桑教授在大智慧里讲的沟通课,由于这一次我们才看了第一讲、第二讲,为了让我们能看完这大智慧,于是在6月14日
又举行了第三届“感恩之旅”第四次会议,接着看大智慧。这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在沟通这一讲中我们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而且从中也学到了一些沟通中所注意的问题,从中更多的学到了一些名人名言,认识到了许多的现实生活情况,懂得了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一切。这大智慧里面还给我们讲了许多佛家和《易经》的知识与现识的连接,从中国第一所军事学校校长鬼谷子的故事那里,使我们认识到思考力量是万力之源,从《亮剑》中清楚的认识到角色就是人格,也进一步理解了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从中使我们个人的知识渐渐丰富起来,我们个人能力提升了,这团队的整体价值和能力也将随之提升。
在这其中我们还到了各家属院,还有学校进行宣传募捐,为那边的孩子捐一些衣物和学习用品、书籍等。在6月19日时我们又与前两届的老队员进行交流,每个队员给我们讲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给我们讲得最多是马哥,还详细的给我们说了金老师这个人,叫我们如何与金老师相处才能相处的更好,还给我们讲了如何学习和如何来度过大学生活,通过这交流,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自己要做的事完全装进心里后,才有可能把做事时候的种种顾虑降到最低。
到了六月二十一日,我们举行了感恩之旅全体成员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主要是为毕业的队员送行,到会成员有摆榜中学李洪斌老师、戚师兄、宋师兄、全体老师和漏队员其他的就是媒体人员,在第一次全体大会中我们的李老师和师兄给我们做了交流,各届相关负责人做相关报告,全老师起草章程报告,还有队旗交接,队员起誓,当时就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头上的帽子就像一个紧箍咒。随后我们就进行了三届大联会,我们有哭有笑,都为这个团队感到骄傲,我感受到了团队这个大家庭的庄严神圣和温暖,想必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而且相信每个成员都会拥护和爱戴这个大家庭。
为了在贵州那边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和当地的李洪斌做了交流,他给我们讲了当地的详细情况,还给我们讲了一些上课的经验,特别是怎样幽默和调整与学生出现尴尬局面这一块,接着我们进行了第五次会议,主要检查了教案、笔记和材料本,随后提出一些对教学之一块的建议和原则性问题,最后做了后勤的详细的安排。接着在7月14日,我们迎来了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启恩先生和我们一起开一个交流会,他给我们讲了怎样去平衡生命的各个环节,怎样去控制时间。鼓励我们要敢于做决定,谁都不知道决定是对还是错,但不做决定,那一定就是错的。告知我们要认真学,多学,学生在读书时就应该相信学术理论,下决心去多学一些知识。我们队员都问了许多的知识和东西,他给与了一一解答,而且每个对应的问题,所举的例子都恰到好处,让我们所有的队员都叹服,他在回答时重点强调了一个选择,给我们讲解人的差别主要不是在于外部条件,关键是在于一个人是否做了选择。
三、实践阶段
7月15日
早上我们到中原路举行了第三届“感恩之旅”动员大会,到会的有法学院李书记、周主任,机电学院曹书记,材料学院 书记,他们主要讲了安全问题,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励,带着他们的鼓励,在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贵阳的列车告别了为我们送行的队员,告别了郑州。
在列车上弟兄们是多么高兴,特别是穿过湖南进入贵州,我们虚怀着同一颗心,这时却有不同的心情,许多队员欣喜若狂于窗外的美景,而我一边回答着队友的问题,一边沉浸于回到家乡的喜悦之中。我们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车,在7月16日晚就来到了贵阳,那晚我们所有队员就在火车站过了一夜,金老师在那天晚上一直在写着日记,我和远谋也就到广场陪他过了一夜,17日早上在梁校长的接待下,我们来的了惠水县,县教育局吴局长以及局里的各位领导进行了交流,交流会完成后我们就直奔摆榜民族中学去了,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里的孩子很热情,见到我们就一个劲的哥哥姐姐的叫,我们都很高兴,但压力更大,他们对我们这么热情,并不是我们付出的成果,只是前两届的队员努力工作,真心付出的成果,所以我感到头上的紧箍咒更紧了。
从7月18日一直到8月13日
我们全面的展开教学,我开始担任七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还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我们七年级的三个队员都一样,这七年级一共三个班将近三百人,后来这人还一直的增加,我们感觉实在有些顶不住了,班里几乎都坐不下了,于是调来了一些老队员,给七年级加了一个班,然后又加了一些队员,我们三个原任七年级的队员也就多了一些时间来作些其他的事了。我们逐一的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中午、下午到附近的学生家去调研,了解一些相关的情况,确定班里需要资助的名单,每天和孩子们相处在一起,看似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事实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每天都有新任务。在教学期间,我们为孩子开展可许多的活动,比如校运动会,朗诵比赛等,我具体负责了乒乓球赛和书画大赛,这里孩子实在是太有才了,一个个能歌善舞、体育、书法美术、手工艺样样精通,让我们每一个队员所感叹,到了13号,我们进行了结课考试,也就是结束了本届教学这一块。在教学期间队员们每天工作到深夜,而且有天只吃一顿饭,大家都很累、很饿、很困但没一个人倒下,更没有一个退缩。每当我感到困累饿时,只要听到弟弟妹妹的一声哥哥,我就精神焕发,就不再感到疲惫了,他么是我付出的对象,我们的带给他们快乐,其实在这同时,他们还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事可做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永远支撑着我们疲惫的躯体。
在14号的时候,我们举行了当地的家长会,15号进行结课大联欢,早上到云万小学,中午的时候回到甲坝,下午就到摆榜中学举行,那动听的笛声、婆娑的歌声、美丽的舞姿、令人搞笑的小品等等。让我们一饱眼福、耳福,好看固然好看,但越接近尾声心情越凄凉,因为想出一个多月就要分别了,心里也很复杂,但没办法,只有一个个得把他们赶回家了。
我们从8月16日起就开始进行集中调研,16号我们一个小分队去了斗底,跑了很远的路,去了不少自己学生的家,自己心里也很高兴,我们主要是再去看一下孩子们和他们以及家人告个别,晚上8点就回到了学校,吃过饭,做完了总结,然后就休息了,17号早上我们往蛮河方向出发(这是所有队员一起去),我们急行军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蛮河,这破了当地学生的记录。来到这后,,我们就展开了调研,两小时后又出发了,我们的展现就一直往外拉,晚上我们来到了长冲小学,就在教室里睡了一夜,早上起来,到附近的学生家走访后,我们马上就赶往抬眼想去了,这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这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拐的,我感觉还真过瘾,可是有很多队员就难以承受,毕竟他们没有走过这种山路,更没有走过这么险这么远的山路,但每个女队员都走下来了,我都为他没感到骄傲。我们几乎连走了两天,下午来到了大厨家。第二天,也就是19号早上六点起来,吃过早餐后就往回赶,一路走走跑跑的,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就回到了摆榜中学,跑了这么远的路,有时我想起不行去黄河的那一幕,那真叫人痛快。
19号晚上,中学已经有很多的同学从家里来了。有些烦了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主要是来送我们。大家都很感动。晚上和戚师兄交流后,我们就和学生一起玩去了,我们一直对着歌,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一直到凌晨一点过钟。才把他们送走,把他们给安排了,我们也就睡了。20号早上我们把教室卫生打扫好,把画室的东西也整理好,把要带的东西全部整理好,然后和弟弟妹妹再玩一下,接着和吴局长他们开完交流会以后,还有校园里的东西都整理好后,我们所剩的时间也就不多了。和一些学生照些相片做最后的留念,听到哨声后,我们拿着各自的行李,也在这时,孩子们都和我们抢着拿行李。我们,踏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校园。在老师的催促下,我们把行李包装到车上,依依不舍的上了车。这时,孩子们都哭成了一团,孩子们一直拼命的挥手,我们,也努力的给孩子们留下最后的笑脸。可是,这不争气的泪水还是往下流了出来,当时真恨不得车快一点开走,不想他们看到我们的哭泣。在车上我们的队员都哭了,车,也缓缓的开走了,孩子们在后面一个劲的追赶着、呐喊着:“哥哥姐姐们再见,再见……”
傍晚七点左右我们来到了贵阳,我们把行李放好,在广场上过了一夜,追被第二天上午回郑州。因为我有些事,在凌晨三点多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坐车先回家了。这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么多兄弟就我一个人回家了。在二十六日早上我回到了郑州,一个多月的支教我们做完了,也松了一口气。但我们都知道,并不代表我们的工作就完了,现在只是松了一小口气,只有当把旗帜教导下一届队员手中时,才能松一大口气,但心中只要有“感恩之旅”这个团队,我们的工作就不会停,知道成为地下一员的那天。我们这几天一直在忙着补充集中调研时没来得及写的日记,大家都在写着班级、科目、试卷、活动及班主任对下一届的建议。
一桶水,如果我们等待着日晒风吹的削减的话,还不如自己把它用掉,然后,再加上的直接明显。其实我们的知识也是有相同之处的。着相同之处就是一个人的知识等着社会来历练的话,不如自己去实践,然后再回头学习不足,这样不会感到被动,也不会感到自己的大脑是饱和的。这时你就会学会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但这又和水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就是水用了就没了,但知识你用了,他并不会从你大脑消失,你越用反而越会觉得你原有的知识也来越丰富,新知识也越容易进入我们的大脑。我们都学会了珍惜,珍惜我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会了总结,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学会了节约,节约这来之不易的财富。还着一颗感恩的心服务人民,用心体会实践经历,那么我们将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贵州,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大家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打闹过。
无论是滚滚长江,还是无情的时光,都无法冲淡,洗去弟弟妹妹那一声声的“江哥哥”,那声音,一直在我心中回绕……
无论是在黄河岸边,还是在天涯海角;
无论是摆榜中学,还是在河南工业大学;
我们也忘不了孩子们那一张张宛若朝霞的笑容。
《感恩的心》熟悉的旋律在耳边环绕,摆榜高原的一张张笑脸,有你的,也有我的!也许这首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流行,但只要想起弟兄们,想起几十颗感恩的心,我想他会在我心中沉淀,成为我心中的流行曲!
不会忘记,我们曾经一起吃过辣椒;
不会忘记,我们一起才过的那一堆堆的牛粪;
不曾忘记,我们队旗下一起思过的夜里;
不曾忘记,我们为自己、为孩子使劲的鼓掌;
难以忘记,我们一同工作的感觉;
难以忘记,那三十多个夜里,三十多个白天。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一样会珍惜,珍惜兄弟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我一样会珍惜,珍惜兄弟们之间的情谊。
渴望所有兄弟们的笑脸,友谊一直延续……
201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