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四届高远谋个人总结

第四届高远谋个人总结

2015-10-31 09:54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写在前面的话

一转眼大学生活已走过两年,一切仿佛还在昨天,还清晰的记得那年三月——初次接触”感恩之旅”、参加面试回来路上深深的夜色,不经意间第四届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从很多个人生第一次的新奇中走过第三届,又走过肩负沉甸甸责任和重托的第四届。这其中有过坚定、有过彷徨,有过执着、有过迷茫,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有过的太多太多,多的足以填满我记忆的空白。第三届的岁月已经远去,就像摆榜天空那片片洁白的云朵,终究飘散在历史的天空里,在我心中化作永恒的记忆。第四届日子刚刚过去,就如同我记忆里的新绿,正在我心里慢慢的生根发芽…

回忆点滴

周国平说过:人因有了回忆才有了灵魂,没有回忆的人灵魂缺失。人总是容易沉浸在回忆里,也许当时不觉得什么,甚至有些苦涩和平淡,但时间可以让回忆带上梦幻般的色彩。参加”感恩之旅”的两年来让我拥有了太多太多的回忆,这些回忆将永远珍藏于我的记忆深处。从第三届回来我就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再去一次,因为欠孩子们的太多太多,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注定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带着这样的愿望在寒假时只身踏上南下贵州的火车,还记得那夜万家灯火却分外冷清的火车站,冷清的1646车厢里一个人度过的三十个小时,还记得车到贵州境内凯里站和河坤相遇的情景,他乡遇故知的感受也大概就是如此吧。还记得从贵阳下火车转两趟车到达摆榜下车时那激动的心情,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家的感觉——在外漂泊了三十几个小时终于到家了。还记得招新前全老师和我们商量招新事宜、规划第四届蓝图时的情景,还记得招新过程中每天面试新队员的一幕幕;还记得选拔过程中每天早上的跑操;还记得三校区拉练时的那个优美的大圆;还记得黄河拉练路上的歌声和笑语、黄河畔上的开水就馒头、还记得每一轮淘汰新队员时内心的煎熬和挣扎;还记得最后阶段的中原路的集中备课;还记得临行前一件件的收拾行李;还记得走的那天前三届的兄弟前来送行时的场面;还记得在火车站候车厅和兄弟们的一一道别;还记得那天候车厅里极为复杂的心情,不敢去面对俊、旻靓和娟三个曾经一起支教、曾朝夕相处、无话不说的女孩,怕自己掉眼泪,怕自己无法面对一些东西,男儿志在四方有泪不撒离别间,但有时候真的……也许有时候沉默中隐藏了太多,也许有时候无言承载了更多的情感,最后分别的一瞬间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终于勉强带着笑逃也似地逃出了候车厅。带着莫可名状的心情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全新的一切等待着我们去迎接……终于我们到达了那个梦中曾到过无数次的地方。还记得今年初到摆榜中学孩子们列队迎接时的场面,还记得大家身着迷彩服、队服在校园里走过时的飒爽英姿,还记得每次吃饭前那吹了一遍又一遍地哨声,还记得那晚开会时我们任劳任怨的大厨倪欣又哭又笑的样子,还记得刚去时由于缺水下山抬水时场景,还记得每天早上早操后“摆榜欢迎你”下的宣誓,还记得那晚队旗下罚站时的月色,还记得最后联欢时和帅阳被孩子们逮着唱歌时的情景,还记得和博远睡的那张能掉下人的床,去第一晚就说修可直到走也没修过,现在应该还是老样子吧…

人总是容易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回忆——经过事后我们想象的美化和润色,它就具备了当时所不具有的诱人魅力和梦幻色彩。回来后时常想起在摆榜度过的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周围的朋友说我变了,变得沉默了许多。是的真的我也能感觉自己变了,变得没有想去急于表达自己的愿望了,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是不好。但有一点我明白,很多东西都需要静下来沉淀一下才能深入到心灵深处。

走之前曾写过一篇临行写给兄弟、写给朋友的文章,经历了这许多之后也想送给第四届的每一位兄弟,与兄弟们分享一下

临行——写给朋友、写给兄弟

不经意间时间过得真快,想去年去的火车上,大家聊天、写日记的场景,大家搞笑的睡姿、还有黑哥和我交谈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转眼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再过几天就要再一次踏上去摆榜的旅程,身边少了昔日队友、兄弟的身影,多了些新的面孔——这些新的队友、未来的兄弟,像去年的我们一样对前方未知的旅程充满了好奇、期待和憧憬。这是我第三次前往摆榜,每一次的心情都有所不同,这一次少了些第一次的期待,更多的是平静而耐心等待,更感到此去身上的担子之重,作为一个老队员必须尽全力挑起、调好这副担子才对得起老师、团队的信任,才对得起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成行的队友、兄弟。真的非常感激团队、感谢老师还有前三届所有的兄弟姐妹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能够完成未完成的心愿,不留遗憾。

也许远谋做的很多事,说的很多话都不太合理,我也经常反思,是不是有的时候自己真的太过自私,只顾自己一吐为快,没有顾及到大家的感受,发现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好,伤了大家的心,还好大家从没怪过我。还记得第二届大会时晚上黑哥和永超和我说的话,远谋明白你们的良苦用心,远谋知道你们把我当兄弟才这样说的,真的,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再一次踏上前去摆榜的旅程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知道很多老队友想去却去不了,而我是如此的幸运,我还奢求什么呢!所以请你们放心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的。我能参加”感恩之旅”,能认识这样一群很真的朋友、兄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有你们的陪伴一路走来才不觉孤单。朋友和兄弟是我所在乎的,对于我在乎的每一个人我都衷心的希望你们能过的很好,很开心。当我看到你们任何一个过的不好,难过伤心的时候,我也会很不安的,只是因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过得好。这就是我,一个平时嘻嘻哈哈的远谋,也许平时也很情绪化。不过请你们不要不安、也不要为我担心,相信我,我也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我会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是从团队出发还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我都会在这弥足珍贵的时间里完成好自己的使命。想起去年出发前的情景,我想说现在的远谋已经不是当时的远谋。也许有点自负,只是觉得经历过很多事之后,受到了洗礼,得到了积淀,变得厚重了,不再那么飘!此时的心情很淡,但觉得很踏实,很宁静,没有任何杂念的干扰,也许这就是成长。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但我想始终追随自己的心灵,听从内心的召唤,心灵就能得以净化,达到安祥的状态。所以不要为我担心,只要你觉得你所见到的远谋是真实的,就要相信他自有他的乐趣,即使不如意!只是他希望看到他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兄弟姐妹都过得很好,其实这就足够了,他就可以全身心的做他自己的事情了。有点煽情了,哈哈哈,不过的确是心里话!

快要走了,临行望大家多多保重,相信远谋,我也相信自己定会不负你们的重托,等待我两个月后凯旋的消息! --2010. 7.8

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做到了,老师说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但我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注定无法圆满的,虽然说今年去没有留下太多遗憾,但还是有太多放不下的地方,很多时候其实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反思

第四届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也有过太多的感触。参与的工作中自己也有太多的不足和缺憾,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兄弟们引以为戒。

关于老队员

老队员在团队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毕竟只是少数人,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每一届都如此,无论和队友之间还是已经有感情的孩子们之间,老队员都会面临太多的抉择和取舍,有时甚至是尴尬,这是必然的,你必须接受,必须摆正心态。

作为一名老队员心态一定要转变过来。你身上担负的已不再是仅仅做好你自己本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贵州山区的孩子最大程度的成长和有所收获,这才是你工作的重心和重点。相比而言你个人的情感就下降到次要地位,显得微不足道了。要从团队整体看,要看的长远,一定要有所割舍,才能尽好一个老队员的责任和义务。我在刚参与第四届工作时就未能理解到这一点,曾经和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我再去只想上好我的课,教好我的孩子们。后来黑哥告诉我如果是这样:对团队来说你就失去了再去一次的意义了。这就是第三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格局。提到格局大家都觉得是开玩笑,但是再去的主要负责的老队员必须要有这个觉悟和格局,不然对团队来说就真的失去了再去一次的意义了。老队员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让每一位新队员都比你更优秀,如果不能如此就是每一个老队员的失职。衡量一个老队员工作得失的指标更重要的应该是所带新队员的工作是否优秀。作为老队员更不能有丝毫嫉贤妒能的心理,更不能剥夺新队员成长的空间,这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老队员要做的就是将新队员引上道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怕犯错误,只要大方向不出差错,老队员更多的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毕竟有一天新队员要变成老队员,以后团队的工作要靠他们做,其实老队员更应成为新队员身边的一个顾问或助手,这样才更合理更有利于团队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老队员和主要负责队员我深感身上责任之重,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对团队负责,对每一位新队员负责,谨言慎行。在某种程度上老队员的言行和作为会给团队和新队员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招新阶段,新队员对团队的了解很有限,对团队的深入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老队员的,所以老队员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对团队的影响,一定要做到公正客观,不要夹杂太多的个人感情,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谈团队中好的方面,也要客观的告诉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而且这样的矛盾和局限正是要通过新一届队员的努力去解决的,以免当新队员加入团队后对一些问题不理解会产生心理落差,会对团队和以后的工作造成长远的影响。更要告诉新队员不要盲从偏信,即使是老队员说的,也未必客观,毕竟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两个不同的人的看法也不同。引导新队员自己观察感受要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团队,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对团队有困惑老队员要和新队员及时沟通,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交流渠道,伴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交流问题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老队员一定要切实注意这一点,作为一名老队员我做的不够好,希望在下一届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每一届团队的成败招新是最关键的,而老队员都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关于招新选拔,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但有一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老队员都必须做到不打半点折扣:对每一个参加面试的队员负责,每一个参加选拔的队员都是怀揣爱心和梦想而来,对每一个参与面试的人来说这都意义重大。每选上或淘汰一名参加选拔的队员必须慎之又慎,尤其是淘汰队员的时候,必须做到负责任,绝对公平公正也许做不到,但一定要尽可能的公平公正。

在支教期间老队员应扮演一种怎样的角色,这是我今年支教期间一直思考并实践着的问题,我做的很不到位,但还是有一些感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毕竟回来后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名老队员,有的兄弟可能还要参与到第五届的工作中去。老队员考虑问题应该多站在团队整体上考虑一下,不要局限于个人情感和小范围的影响,要看到对整体支教工作的影响。不要怕承担责任,不管是新队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的是老队员,新队员出了问题其实老队员更应付主要责任。因为自己引导和帮助不够,你经历过,毕竟很多事情是可以避免的。还有老队员应多引导新队员考虑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考虑到对团队的影响,毕竟我们此去是一个老师的身份,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也是代表这个团队,你的言行在别人看来就是团队的言行,而新队员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意识不到,这就需要老队员的引导,比如调研适合孩子家长的交流方式、与当地老师的关系处理、在孩子面前的言行等。细微之处见精神,要从细微处做起,这当然也需要你和新队员之间建立内心深处的互信,而不是表面的亲热,我一直觉得亲热未必代表亲近,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亲近是心灵的亲近,团队需要这种氛围,队员和孩子们也需要这种氛围。

最后关于老队员我想说去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的每一个老队员必须摆好自己的位置,能做到个人得失取舍与团队整体的和谐,这样你去的才有意义。

关于支教

关于支教,在摆榜地区我有一个个人感受,伴随着每届的支教,那里的孩子们对前往支教队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队员对此颇为恐惧,总怕自己做的不如上一届的队员或别的队友好,患得患失,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队员们都在对孩子们百般宠爱下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分清玩伴和师生的关系,即使不情愿也忍着。其实真正衡量你支教成败的并不是你跟孩子们表面上建立了多么深的感情 ,我想只是宠着惯着孩子们也不会有多么真正深厚的感情,真正在于你的到来让他们明白懂得了什么道理,对他们以后成长的道路有更深远的影响,我想这才是我们支教的真正目的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深处思考我们去支教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团队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我们说要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带给他们快乐也许我们做到了,但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有意义,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暑假结束了,我们离开了,可是孩子们还是生活在那里,这个暑假对他们今后人生的意义,这才是重点。

关于支教期间的教学、交流、调研和助学,究竟那个更重要的问题,现在团队中有一种观点教学不重要,我想教学不是不重要,而是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想请我们大家对教学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后来者不要造成错觉。支教过程中的教学、交流、调研、助学,都很重要,必须做好每一个过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只有做好了每一步我们才能完成好一个完整的支教过程。

关于支教期间的交流问题,我想每位队员都应该用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看待,我们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老队员由于思维定势,都有很大的局限,而我们新队员都是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我们有想法应该主动和大家交流沟通,对团队有利的就付诸实践,这样团队在集体的智慧下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当然老队员应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不要等到支教结束了,回来后大家都把想法说出来了,这样就晚了,岂不可惜。还是那八个字:坦诚以待,用心交流。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工作做的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队员之间的交流和我们与孩子之间交流的质量。

关于团队建设和孩子们,我们更重视团队建设还是孩子们,我觉得这压根就是个错误的提法,团队只是一个平台,我们建设团队不正是要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吗,根本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如果团队发展的不好或是团队不存在了,我们还谈何为孩子们服务。我想我们每个队员加入团队的初衷也应该是主要是为山区的孩子服务吧,而其他都是次要的。就像老师说的我们感恩服务是主观愿望,成长自己是客观结果,我觉得这一点必须坚持,也许我们刚开始不是出于这个愿望,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倡导这种思想,这是团队的精髓不能改变。

结束语

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快的让我还没来得及再看一眼那个熟悉的校园,那个曾经为之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曾经为之流过汗水和泪水的土地;快得让我还没有来得及再和孩子们再多说一句道别的话语、临别的祝福。就这样我们已然踏上了归程,回到了熟悉却又陌生的校园里,突然之间回到了熙熙攘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一时间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恍若隔世。很多次从梦中醒来,黑夜里意识模糊,恍惚间总觉得自己还睡在摆榜中学的那间学生宿舍。是啊,也许我们真的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摆榜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习惯了摆榜的苗寨竹林,稻花梯田,习惯了那原始而又纯朴的民风,习惯了……习惯了摆榜这块土地。也许我们真的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每天早起跑操的哨声,、习惯了每天的上课下课,习惯了三十几个兄弟挤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着盐水煮土豆,习惯了每天都穿着队服、迷彩服的生活,习惯了工作到深夜,习惯了调研时的携手并肩、日行百里,习惯了每天的忙忙碌碌,习惯了每天的疲惫,习惯了……习惯了每天的生活中都有这样一群同甘共苦的兄弟。也许我们真的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每天都有一群等着你去上课的孩子,习惯了孩子们缠着你问这问那,习惯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打打闹闹,习惯了走在校园里孩子们不停的叫着哥哥姐姐,习惯了……习惯了生活中每天都有孩子们。太多的习惯让我们习惯地忘记了自己。人们常说忘记自己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候,是的,在摆榜生活的每一天你都会感受到这种快乐。    

第四届支教工作就这样结束了,作为一个老队员,很多工作都做的不够好,也犯了一些错误,希望以后的兄弟们能引以为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团队的工作做好,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真的很感谢第四届的每一位兄弟,有你们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一路上走来才不觉孤单,能认识你们真的很幸福。


高远谋    

201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