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大山有个约定。
远离家乡,带着一颗爱心为孩子呐喊,让世人的目光注视这些渺小的孩子,为他们送去温暖,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纯美的微笑。
出发之前,我为自己宣言:
不为名,不为利,
站于三尺讲台,
接过爱心教鞭,
托起明天的希望,
我在努力,
我会继续努力!!!
会想起自己从接触到“感恩之旅”至今的点点滴滴,心中多了几分从容。期间的每一个“一瞬间”都将成为永恒的记忆,没看到一张张照片,都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样的场景中品味着那份感动。
<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打小,自己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我崇拜那些可以尽自己微薄之力其帮助他人的人,我欣赏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去做一件真正感动自己内心的事,一件让自己有声难忘的事。
终于,我遇到了“感恩之旅”。那一次感恩报告会上,我不知流了多少泪,一双双渴望知识,渴望关爱的眼睛,波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当晚回到宿舍,我写下这样一句话:
加油!晓静,明年的暑假去贵州,去见证那里的故事……
只是看了照片,我便泪流满面,那里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艰难,孩子们一张张黑黑瘦瘦却充满期望的脸,心底的身处在隐隐作痛……孩子们瘦弱的身上抗下了多少家庭的重担?这一切的一切像鞭子一样在不停的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志愿者是神圣的职责,真的,前四届队员的内心都很神圣。我想,假如有幸入选感恩之旅,我的大学便不虚此行。心中有爱,又何惧山高路远,我要到那美丽的贵州,教给孩子们乐观、向上的态度,让他们开心每一天!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感动。是它让我明白了我的感恩之路在何方!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终于,感恩之旅队员的选拔开始了,我便开始了感恩这条路。第一轮面试。交完报名表,忐忑的等待着通知面试,面试前对团队的了解也很必要,就上了团队的网站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团队的章程和往年的支教视频、照片。看过之后,更加激起了我赴贵的决心。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一直以来,都在走着父母、亲人给定好的路,然后为之拼搏!而此次,是一趟不一样的旅程,是我自己坚持要选择,要走的路,是一次挑战自我,奉献他人的路。虽然途中会是紧急坎坷,但我会坚定的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
面试之后,便开始了风雨无阻的晨练,在太阳升起的时刻,我们一百多人用嘹亮的口号来欢迎新一天的到来。严格的要求没有能难倒大家,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35公里的水库拉练。此次拉练着重于看一下大家的身体素质,其一,到了贵州,跋山涉水便是家常便饭,倘若力不从心,是无法完成团队任务的。其二,35公里,对于整日呆在宿舍的我们来讲,是个天文数字,能走完全程,靠得也只有坚持,走之前,老队员给我们讲,坚持就是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这句话,一直陪着我走到了最后,这次拉练是锻炼我们心智的经历,是挑战我们极限的经历,而后,进行的是近70公里的黄河拉练,虽有了上次的拉练基础,此次拉练并没有那么艰辛,可是走到了中途腿似乎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回来的路上,望着夕阳的余晖,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多少次想要放弃,可是队友们都在坚持,自己又有什么理由选择放弃呢?终于,每一个人,都又一次的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的选拔是笔试,做义工。每一次周日的团队活动都是一次考核,每一次的考核都是很细致入微的,最海派的就是周日晚上,下周一早上是否继续上操就是在周日晚上决定的,由翟总发飞信通知。大家都唯恐自己做的不够好,唯恐自己被刷掉。作为过来人,我只想给第六届队员说一句话:随心,随缘,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做,机会便是你的,不用去担心太多,做好自己就行,“贵州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五一”三天假期,我们要去打工,赚的钱准备捐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三天,我们一组六个人在家具城做发单兼促销的工作,每拉一个顾客到店里就会有医院的提成,终于 明白什么叫做“血汗钱”了,也理解了父母赚钱的艰辛。虽然会有很多顾客不理睬你的介绍,你的微笑,但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人,每一次机会。不努力就不会有结果,不会有提成,不会有收获,三天里,我们六个人一起啃馒头,吃咸菜,一起肆无忌惮的放声大笑,在团队里,友谊就是这样培养的。大家同甘共苦,分享彼此的喜怒与哀乐。鲲鹏工作也别卖力,大家美其名曰:“拼命三郎”,挺符合他的工作态度的,每当自己感到厌倦。抱怨时。就会看一下大家努力工作的背影,然后给自己一个微笑。继续坚持。三天后,我们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道:上课,团队工作。朋友。亲人……..3 天,我学到了很多,3 天,我成长了自己。这三天,我们为的,不仅仅是那一百多元的工资,我们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薪水,代表的是我们这一颗淳朴的心,一颗充满祝福与希望的心。带到贵州,给山区贫困的孩子送去一丝丝的温暖。每一位队员的耐性,坚持,,友谊,也都在这三天里得到了考验,此次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不需要太多鼓励的话,一个微笑,一个手势,每个人都会更加努力地往前走。
试讲是个重头戏。感恩之旅到贵州山区的目的是支教助学,支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想去支教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你的教学质量.你对课堂秩序的把握,对内容多少的把握是准备试讲必须考虑的几个方面。贵州孩子的程度普遍低,我们试讲的内容必须符合孩子们的思维。每位队员都在很认真的准备,找课本,辅导书,搜集优秀的教学视频,熟悉教学流程…….把自己要讲的教案完整地写了下来,随后发现不好的地方,就一次有一次地修改教案。我们都还是学生,没有去体验过当老师的感觉。于是我们队员找了一间教师。一遍遍的练习,互相提出对方的不足,相互提高。大家都恐怕自己做不好,在这最后一轮的选拔中给自己留下遗憾。可是,最终能去贵州支教的人数是有限的,这一轮,我们必须有舍有留,必须。这么久的相处,大家想的其实也不是怎么去竞争,无论是谁去,承载的都是200多号人的梦想与希冀。大家只是想做好自己所能做好的一切,即使结果没有那么尽如人意,最后,也不给自己后悔的理由。只要试讲开始,你就是为人师者,台下就是你的学生;站在讲台之上,你就是一个表演者,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我试讲的内容是初二英语,因为自己主修英语专业,因此就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地让孩子们知道。试讲还算顺利,队员们在台上也都是激情飞扬,很好地带动了课堂氛围。我由衷地为他们鼓掌。
七轮的选拔也已接近尾声,是退是留已经成为了定局。我在想这么久的选拔之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曾经,有人也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新队员是否可以跳过这些选拔,不用这样日复一日的晨跑,不用再去经历地狱般的拉练煎熬,不用去做义工,不用在节假日去打工,不用…….我想,假如没有了这些选拔,我们这些时间里又能够成长自己多少呢??感恩之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支教团队的组织,我们有着铁的纪律,火一样的激情,亲情般的友谊…….这些是从何而来呢?就是这几个月的选拔,我们才有了这样的纪律性,这样的梦想,激情和友谊。即使很多人都在这几轮的选拔中失去了支教贵州的机会,但是我相信这些兄弟姐妹会得到很多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一路上,我们都在成长。感恩之旅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关爱他人,成长自己,不去想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只是想这趟路我没有白走,感恩之旅值得我去经历。
此后,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我的心里便多了这么一二百号的朋友 ,一起经历过很多的朋友。见面打招呼就不仅仅是寒暄,是发自内心的关切,这样的朋友是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的,真的。现在想来,我们一起去贵州的着30位兄弟姐妹,是真正的心连心,手牵手,每个人尽可以表现出真实的你,不用去掩饰,该哭则哭,当笑则笑,只是因为是兄弟,所以我们亲如一家,爱如一家。
(三)
两地“相思”,一样情愁,待吟一曲挽君留,欲语还休…….
贵州,孩子们,是一直激励我们走下来的动力。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也有了这份权利,说一句:“贵州,我们来了!”但是,去贵州之前的任务还是不容小觑的。我们需要搜集资料,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当地的教育状况,了解教学的技巧等等。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的重点是备课。因为感恩之旅是一支支教助学的队伍,执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所能做的,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助学则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就是我们团队的顾委支持。只有我们认真做好每次的支教助学,我们的团队才会走得更远,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爱心才会延伸的更长,更长……..
放暑假的前一周,大家都在准备资料,在备考各自期末考试的同时也全力去准备可以用到的资料。即使是这样,到了贵州我们还是发现自己准备的资料根本就不够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内容给孩子们扩充。因此,我希望以后的每一届队员都要准备还足够的东西去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用一桶水去满足孩子们一杯水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教给他们的才不会是一些糟粕,孩子们才能去吸收一些精华部分。毕竟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老师,我们只能尽可能宽的去了解一些东西,根据我们的思考,孩子们的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最优秀的自己,最好的未来展现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心的过好每一天 。
忙完了自己的末考之后,所有的时间都必须用来准备还自己所带的科目,必须在这10天的时间里备25课时。大家一起放下了思家的心绪 拿起了对贵州孩子的那份责任。李娜,振坤家都是外省的,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没有谁不思念自己的小窝,想念父母的关怀。只是大家都有一份期盼,我们必须留在郑州,必须坐上前往贵州的列车。这个暑假,我们要远离父母,赴这次千里之行的约定。
我们在感恩之旅办公室集体备课,氛围小学部和初中部,然后各自又按科目分开备课。大家在一块备课,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相互沟通.队员在一起工作的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一个小小的办公室,30号人,一起备课,一起吃饭,一起午休,一起K 歌,一起……….办公室里最活跃的无非就是李叔军了,我们都叫他“二哥”,因为比较二,哈哈,就是比较会调节气氛的一活宝,每天只要有二哥在,办公室里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办公室里的那些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开饭,因为时间紧,没有自己做饭,饭是从外边买回来的。每次吃饭都像是打仗一样,每次的饭都是被“洗劫一空”,这样的经历只有 在大坝吃大锅饭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四)
终于,我们踏上了1645次列车,终于,我们要去赴这次约定。28 个小时的行程,载着我们的想往出发。3 个月的坚持,没有白费,我们终于出发了,带着每个人最初的梦想,打着我们的好奇与激动,出发了。坐在火车上时,我告诉自己:此次贵州之行,我要做一点什么,去帮助那里的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此行的价值。我也明白,自己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做事不够有耐心,不太喜欢思考问题,没有主见……..此次也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要学会帮助他人,成长自己。
刘总也一起坐上了前往贵州的火车,在火车上,他也对我讲了很多关于教学方面的细节和技巧,而这些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从刘总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做人要谦虚,要学会思考。我会努力做好,不给自己留下留下太多遗憾,不怕苦,不怕累,为孩子们做点事情。
28个小时的车程,很快。10:10分火车抵达贵阳,心中竟没了那些激动,心中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呢?
下了火车,天已经黑了,按照往年惯例,今晚是要到火车站露宿的。偌大的广场,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无疑成了火车站最大的亮点。当被问及,我们只是说我们是社会实践团队,最简单,朴素的回答,我们的行动才将是最好的证明。明天的挑战在等待着大家,再苦再累,无惧无畏。晚上休息时,是男生轮流值班,感恩之旅的团队是个“绅士”的团队,男生在团队里有了很好的担当,承担着那份责任。队里21个男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次日凌晨,大坝乡中心校王校长来到贵阳火车站接我们到学校,他那和蔼的微笑,可亲的话语让在异乡的我们倍感温暖。王校长是个很合格的校长,注重“德才兼备”的教育模式,全身心地为孩子做实事。王校长很随和,经常会和当地的老师一起和我们队员打篮球友谊赛。有了这样一位好校长的领导,我们坚信大坝乡的教育状况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到了学校开罢见面会,跟孩子们见过面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教学。我负责初中部的教学工作,因为七年级要军训,因此,重点就是八年级。教学,看似很简单,但当我真正站在讲台,想做好一位合格的教师时,一切都已不再简单。当看着孩子们那充满好奇的 眼睛时,我的思维停滞了。第一节课是自我介绍,我一直在笑,对着这些可爱的孩子笑,我说以后可以叫我姐姐,说了我对这里一切一切的热爱。我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都很显得自卑,内向,我希望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胆量,我就让孩子们作自我介绍,可是还是行不通,他们只是站在那里,一句话都不说。然后,我就换了一种方式,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同桌,这样就打开了他们的小嘴巴。说实话啊,这里的孩子们很害羞,总是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望着你,在下课时会很开心的喊你姐姐,给你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跑开,在远处回头再望望你。如果,这一个月,我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就会有愧于孩子们对你的期望。在他们单纯的脑海里我们这一群来自远方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很优秀的,他们是真的喜欢你,会在下课时问你问题,然后很礼貌地说声谢谢; 会用自己采的鲜花和绿叶做成花束送给我们;会在校园里给你一个大大的笑脸。一句贴心的问候;会在和你谈心时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心事。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小小的年纪就要照顾弟妹,做家务,干农活,在本应当享受花季的岁月里承担了太多本不该承担的责任。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只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不要再去承担更多的苦难。
每一个周末。是我们家访的日子。
每一次家访都会是我感受颇多。家里房屋破旧,有的甚至是认出同居,由木板和竹子搭的房子,逢雨必漏。我带的八三班的有个叫蓬青兰的女孩,暑假没有去补习。于是这次家访我们一行人到了她的家。我细心的观察着这个腼腆的小姑娘,和她热心肠的爸爸。自我们进门的那刻,叔叔就一直忙着给我们搬凳子(只是自己做的小板凳),可我感受到了他们家人对我们的欢迎。旧土胚房,很随意的家具,几乎没有家电,就组成成了一个家,青兰有2 个妹妹,一个2 岁的小弟弟,先天不会说话,由于家庭状况不好,也没有去医治,小男孩虽然不会说话,却一直冲着我们乐,那一刻我想哭…….在这个小小的家里,6 口人共同承担着生活的风雨,叔叔很支持青兰上学,可是家中一贫如洗,实在是没有钱拿出来给青兰,哪怕只是60 元的生活费。听青兰以前的班主任讲,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每一次新开学,青兰的座位总是空的,因此他们也是经常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家访,钱可以先欠着,但是学不能耽误一天。
真的很难去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艰难,我们该怎样帮扶这些贫困的山区家庭,怎样去让这些淳朴可爱却又贫穷的人们受到尊敬与关爱呢? 在大山深处,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善良的人们就连最起码的物质条件都无法享有,连孩子上学都无法供给。要挣钱就只有到外地打工,背井离乡,生死由命……..其实,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小小年纪就留守在家,不想一年才见孩子们一面。孩子冷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可是,他们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学着承担家务,因为他们要供孩子上学,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有一次上课,我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有个女孩说了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儿女最好的守护神”。说罢,我怔住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这么理解父母的爱与艰辛,惦念着在远方打工的父母。而这个年纪的我还在抱怨父母的种种,自己真的不如孩子们懂事。 小时候,家境不好,爸妈都很节俭,总舍不得给我买东西,我以为自己很不幸,爸妈总是不能给我想要的东西。可是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给了我一样最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我受教育的权利,只要我想学习,只要我的成绩还过得去,他们都会一直支持我,努力赚钱供我上学。世间所有的父母都一样,都在用自己一生的血汗为自己的孩子打拼,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生活的好一点
家访中还遇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事,这里的孩子在快乐的童年里失去了太多,可是又懂事得令人心疼,我们此次支教无法去改变他们的家境,现状,可是我们在努力做好助学,解决孩子们的燃眉之急。同时,我们在一直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都那么聪明可爱,一直跟着我们的教学思路,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我们再教给他们一种快乐学习的技巧,让他们在我们走了之后依旧可以保留那份对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每天早上六点按时出操,吃饭,上课,备课,开会,和孩子谈心。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忙碌碌的脚步中溜走了,很快,我们的支教已经进行到了尾声。 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呢,还没有和每一个孩子聊天,还没有给孩子们讲完自己要讲的故事,还没有说完我的初中生活,还没有………曾经,说过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可是我还是在大坝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泪水。最后一天,突然发现 ,熬夜工作也是一种幸福,而以前总是那么渴望那一张床。回想自己这一个月的日子,心中有苦也有甜,一个月的课堂里,我一直都在给大家微笑,我希望能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苦难时也要学着去笑着面对,乐观的笑。这个月,我也曾有过几分抱怨,几分懈怠,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和每一位孩子谈心。其实,每一次谈心,都会了解很多他们的故事,都有着一份难以所说的辛酸,真心的为你们祝福,孩子们,愿你们的可爱的以后不再像父辈这样苦,愿你们享受身边的一切,包括那片蓝天。
贵州支教的这一个月,对于我来讲,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成长。我忘不了那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句句亲切的姐姐。当孩子问我们:“哥哥姐姐你们下年还会来吗?我们会想你的。”我们很坚定的说,“会,下一年,还会有哥哥姐姐来这里教大家,他们穿着和我们一样的衣服,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心,会更好的对大家, 会陪大家一起过下一年的暑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