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从开始报名到现在已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了,想想一切过的真得挺快的,而那过去了的终将也会永远成为亲切的怀恋。从与感恩之旅的相遇、相识、相知到走进并融入她的世界,这是一场一开始便没有结束的恋爱。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一旦诉诸于笔端,倾泻在纸上,再敲击到键盘上,顿时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感动。
♦相逢是一场缘
平时不常注意宣传栏上东西的我,还是室友在看到我们学校的宣传栏的一个角落里贴的一张A4纸上关于支教的信息后无意中跟我提起的,我才去关注的,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河南工业大学住在郑州的哪个角落。因为发现得比较晚,在仓促中看了网站信息后就在截止日期那天交了报名表。就那样怀揣着自己的支教梦,什么也没准备也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就晕头傻脑的去面试了。我记得那天是3月19号,面试过程我觉得自己表现得不怎么理想,当问我为什么想要去支教时,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为什么,反正就是想去。现在想来他们问的问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有很深的用意的。也许现在再让我回答那些问题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为了那边的孩子们,因为我现在已经很明确了我要去那里的真正意义。
♦相识是那一段130多公里的情义
也是那一次黄河大拉练让我第一次对团队文化有了一次切身的体验与认识。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温暖的力量“有你在,我怕什么?有我在,你怕什么?”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特别是众多的人一起喊出来时,心里不知为什么被触动了一下,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可能是那一瞬间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安全、温暖与踏实的力量,让我真的觉得呆在这里不用害怕,因为有那么多的兄弟在身边,我们大家一起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会让我们感到害怕了。
刚开始还好我还能尽量的保持速度跟上,可是越到后来我就越来越不行了,我觉得自己还从来没这么累过难受过。原以为没有多重的书包,可在被李浩学长拿走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就像卸了千斤重任一样感觉顿时轻松了许多。我中途被很多人鼓励过,帮助过,照顾过,可还是掉队了,当我觉得我还能坚持下来并且也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的时候,事实上我已经晕倒了,可在我恢复了体力以后,我又坚持下车走,此时的我在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肯定要被淘汰了,但我想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坚持走完最起码没白来一趟,让自己真正体验一下坚持到底的快乐。可就在我走到终点,大家坐下来吃馒头的时候,我被叫到了名字,当时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果不其然,我被宣布要回去,可我真的不想回去,我还没走完那,但在那一刻我心里还是很平静的,心想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参加过感恩之旅的,虽然走过的仅仅是这短暂的过程,但也让我学到了这个团队很多优秀的东西,认识了这个团队,让我知道还有这样一群疯狂、有毅力充满爱的大学生,这已经足够了。当第二天接到继续跑步的短信时我很惊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也没想太多就这么一直持续地坚持下来了。
在那次拉练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个人的、团队的。一个人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在最脆弱想要放弃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别人鼓励的时候,而别人在此时的鼓励也是最有用的时候,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或更快,这是我在那天真正体会到的感觉和道理。当你不要想太多一直盯着前面人的脚后跟走时你可以走的很快,而且当大家都集体唱歌或喊口号时,千万不要因为累而不喊,因为你越是喊就会越有劲,越是不喊就会越没力气。有时身体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是特别需要意念的力量的。就算是别人会给你鼓励或帮助,但那个鼓励要真正成为你的动力还需要你自身的意志去转化,如果你自身的意志或潜意识告诉自己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时候、要放弃自己,那么别人再多的鼓励都帮不了你,力量有时也是需要自己给自己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高歌,队伍前后的人互相喊口号加油,当有人掉队时所有的人都会为你打气加油,那一刻是感动的欣喜的。正是因为拉练让我对团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从拉练开始的准备,路上老队员时刻注意着挡车站岗,队伍旁边有老队员时刻地关注着以便随时照顾我们,从她的严格来看,一切都是那么的实实在在,让我心生敬佩。也许正是她的严格她的苛刻,正是她的统一、严肃、纪律,让她显得与别人不一样,也许正是这个才深深吸引着我们,可能只是我们当时不觉得,当时只道是寻常,可当我们后来在反应她的严苛时却以然忘记了,正是这些,才在当时吸引了我们这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时和宿舍的人说起团队的一些比较严苛的一些纪律要求时,她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说那你还去?可当时的我也觉得有些是有那么点苛刻,但还是想继续参加,可能也就是这些严苛吸引着我,让我觉得它就是与我接触过的其它团队组织不一样。试想如果我们当时进入这个团队发现她是个松散的联盟没有纪律的的组织,我们当时还会继续参加她,还会被她吸引、为她痴迷、为她狂热吗?这也让我想到了老队员说的那些,有些规定不是没有人发现没有人提问,但为什么发现了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变动,这说明了它确实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说明这项规定确实是适合团队的,确实是对团队发展有利的。也许有时我们该想想如果没有了某项规定会怎样?是不是真的就会更好?倘若会变好一点但又会不会失去了原来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呢?不符合团队的一些宗旨了呢?
♦每天的跑步
说实话我很感谢每天的跑步,它让我在身体和心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也让我这个经常睡懒觉的人开始早起,开始有更多的早读时间去学习。每天第一个去叫宿管阿姨,每天走在去操场的安静的路上,第一个去呼吸教院清晨的新鲜空气,享受那仿佛只有一个人的安静的校园,我比较自豪的是几乎每次我都是我们几个中最早一个到操场的。那段时间也曾累过,也曾想过放弃,但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行动上从来不会去放弃,因为说实话真的让我放弃的话,我还舍不得那。在与自己内心作斗争的过程中让我更学会了去思考。有时我们的早晨交流也让我们彼此了解互相宽容,分享更多我们个人的感受心得,为我们彼此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找到答案,当你有心理负担想放弃时意志摇摆时,每次的交流都会让你又重新找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其实感恩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我们每次起床把对宿舍其他正在熟睡中的人的影响降到最小,这也是感恩呀。每次我从工大回来也都会和宿舍其他的姐妹们分享我的感受和收获,向她们介绍一些我们团队中推荐的比较好的书看,分享这个团队让我佩服的值得学习的地方。然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的早起、我自从参加了这个团队之后开始的各种忙很多时间不在宿舍,竟然也对她们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整天呆在宿舍看视频的她们也去上自习了也开始早起了,也开始有人让我早起时叫上她们一起跑步,我真的很高兴,我想也许这就是感恩的力量吧!这就是正能量的感染和传递吧!
后来班上有些同学发现我每天都起那么早去跑步,也听到我宿舍人告诉他们的我参加了一个支教组织,因为我参加这个组织没太多告诉其人,只是我们宿舍的几个人知道而已,当别人问起我时,我也没说太多,因为当时的我觉得,我除了能告诉别人我参加感恩之旅我每天在坚持跑步外,而其他的我什么也没做。所以面对别人的疑问,我从来不做太多的回答、也不做太多的解释。我只是想静静地默默地做这些我前期要经过考核的要做的这些事情,也许等到我真正去了贵州回来之后,我才有资格回答他们的问题,告诉他们我这一路走来的种种,向他们宣传这个团队的优秀,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个团队。
然而那段时间挺感谢那几个老队员一直陪我们跑着,带我们支持着我们,特别是莉娜和秋菊后来一直陪着我和伟荣跑,让我们俩感觉不再孤单,同时有她们俩的陪伴也让我们更有力量和坚持下去的勇气与动力,我觉得我能坚持走到贵州离不开她们的陪伴、坚持和那种来自她们那里无言的鼓励与动力。因为她们能坚持下来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和动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次星期六我和秋菊在雨中跑步的情景与感觉,尽管全身被淋得湿透了,但是觉得好爽,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好像从来还没有这么放肆过似的,一种力量的释放与情感的宣泄好像全在那场平常但又特别的雨中得到了满足。那场早晨的雨来的真好,真愿意每隔段时间再来上几次。
♦那些可爱温暖的老队员们
他们每次的来访都让我倍感亲切、温暖和力量。我记得第一次是愚人节那天晚上,可欢学长到我们学校视察,当时说是让晚上九点到操场集合,因为那天是愚人节,我以为是愚人节开的玩笑那,怎么可能这大晚上的让我们去集合。不过幸亏当时我还是抱着一种宁愿上当的心态去的,结果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而是真的。当时我就被可欢学长的一番话触动了,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些话,“自知、自信、自律;主动交流沟通;不是最优秀的但也许是最适合团队的;严肃认真而又活泼;有思想;用心去感悟和体会其精神;没有理由,凡是理由全都是借口;军事化管理:军姿站立的要求,凡事打报告、批准、行动;到、是、归队恢复原状。一切认真对待,严守每一条纪律。集体荣誉感。用心和认真。”当时感觉是这个团队真好,这个老队员说得真好(因为当时还对可欢学长还不太熟所以只知道他是老队员,是我们外校区的负责人)。然而更让我感动和意外的是团队还想着我们这些外校区的人,总觉我们离得远,团队不会对我们太重视,可是那次真的让我觉得这个团队对他的每一个队员都是负责的重视的,让我觉得我们也是被关注的、也确确实实是这个团队的成员,总之觉得很是感动。那一刻也让我越来越喜欢和认同这个团队了。
第二次老队员来看我们是可欢、亚东、飞晓三位学长一起过来的,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们一起交流了很多的东西,我觉得他们经历过,他们是真正从贵州走过来的人,所以我觉得他们说的东西都好高深,飞晓学长给我们讲了很多的关于团队曾经讨论过的一些精华的思想见解,我们每个人也都说了自己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帮着找到解决办法,我们还一起分享了彼此推荐的一些好的书籍,那次讨论真的收获很大。那种思想的碰撞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交流在我们生活中的魅力所在,我们在交流中了解、收获和成长。那种感觉真好。
第三次更温暖,我记得是刚过完五一之后,有可欢、李浩、甘霖、亚杰四位学长和瑜晋、安琪两位学姐他们都来了,我觉得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比上次更感动了,而且也更高兴了。那次由于有课所以没能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玩,觉得挺遗憾的还。每次他们过来我都会有种重新被点燃的感觉,汲取到了更多的能量和力量以及更坚定的走下去的信念。
第四次,是带着沉重任务的一次看望。因为那次是因为关于团队选择新地点留郑人员的事情,其实那是我觉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就算是留郑我也觉没什么,因为我相信这个团队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都有她的道理,我也相信她会做出合理的决定、会对每一个队员负责的。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在这里面也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们这一群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爱心共同在一起做过事情,一起经历过、收获过,这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若是真的不能同去,我也觉得有这些也就已经够了。
第五次,是我们第七届的兄弟他们骑自行车过来的,我们交流了很多关于团队的事情,每次的相聚都是开心的温暖的。
♦散落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章程培训,让我明白了,有时我们讨论一件事时,不是要你去只说它的的缺点,而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好的方面,它为什么好,对好的方面的理解,要全面的看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要经过自己认真思考过的再提,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什么、你目前能想到的更好地解决办法或好的建议。要自己先认真思考,其实任何事都是。
我记得第一次成立大会,5月18号那天,我怀着激动地心情在听老队员讲我们团队的历史(当听到团队的一次重大变故,队员们自己又重新发起,自己带队,那种魄力那种不放弃让我着实地敬佩)、讲他们的期望与忠告,“努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榜样”“带上自己的心,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一天都不可复制,给予他们温暖”“心存美好”“收获的是一种心态”“我们是在做一件抚慰心灵的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我们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爱,而不是伤害”“试着做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当你觉得参加团队影响了你的生活,那是因为你没有把它融入到你的生活”他们说的都很好,现在那些话还是很值得回味的,而有些话也确确实实让我体会到了那其中所隐含的深意。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可欢学长说的一句话,“历史是可以补写的”。
第二次培训,我记得李成浩学长,给我们讲了很多,环境氛围,好习惯,正能量等等,他们讲了很多也都很好,可是我没能去好好的思考、转化、吸收。
6月2号全体队员大会那天,从老队员对节目要求到我见到了许多以前的老队员,再从他们的讲话中感觉的到他们的深刻。之后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会要求很高。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感恩是一种爱的传递。虽然节目也还挺好的,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太大的感受。
曾经有段时间我也难受过伤心过,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压力挺大的一段时间,由于各种事情都碰巧在那段时间发生。当我知道我们学校只剩一个人可以去贵州时,其实挺难过的,尽管我明白团队的每项决定都是有他的道理的,可是觉得突然失去了一个战友的感觉是很难受的(特别是后来几次我一个人坐公交去工大,我觉得突然好像少了许多东西没带过去,坐在车上的感觉是失落的,一个人晚上很晚回来更是失落的,所有曾经一起经历的现在变成了我一个人在走)。不过我还是特别感动和感谢的是那段跑步的时光里莉娜和秋菊一直在陪我和伟荣,给我们力量和动力。而恰巧就在那段时间我不知道我们辅导员怎么知道我要去贵州支教,一直在阻止我去,还惊动了我们系领导找我谈话,一起劝阻我不让我去,我跟他们说这个团队的好,我越是说好,而他们就越总能找到他们的理由反对我。后来辅导员找我的几次谈话,我都坚决说要去。而另我没想到的是辅导员竟然不知又跟我爸说了什么,我爸又突然不让我去了,本来我以前就跟我爸说过这个事情,我爸也同意的。可是……。他们所有人都给我施加压力。而我自己也在给我自己施加这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本来也快考试了,那段时间里还要忙着复习、英语四六级等等一些学校里其它的事情。这所有的事情真的是弄得我很崩溃,让我很难受很难受,难道我真的要放弃吗?不,我舍不得,也不愿意,舍不得队里那些可爱的优秀的人,我不想就这么放弃,那些让我难熬的跑步、拉练….我都走过来了,不,我不想因为这些个原因放弃。不过还好这些问题在去贵州之前都解决了。但那段时间让我真的挺难受。
♦在贵期间
我不得不说我到的第一天,看到那些在楼上向我们招手的孩子、看到那些孩子的眼神,在下车的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哭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啦!说是感到好像也不是,但却也说不清为什么。
教学期间
我觉得整个过程是仓促而短暂的,在教学上我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我刚开始上完第一节课就已经觉得不对劲了,我觉得我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我又在思考那个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问题,我们到底要给他们带来什么,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我觉得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我给他们讲的东西,他们自己的老师讲的要比我好,而我站在那里讲那些所谓的知识性东西时我自己心里都没有底气。
后来在与他们一天天交流熟起来之后,发现他们很多都是很想学好,但就是学不好,他们很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有时不是学生不回答你的问题而是你问问题的方式不对,让学生无从回答,要具体明确
而不要太抽象。他们很喜欢记忆性方面的东西,所以都喜欢语文、英语,而数学普遍不太好,所以我觉得交给他们方法已经不太管用了,思维方式很重要。知识、方法、思维,哪个更重要?我想这个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的,但我现在觉得思维更重要,有时我们会有种感觉,我们知道技巧方法,但不会运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他们中很多其实很想跟你交流,只要你主动走向他们,他们也是会很愿意敞开心扉的,而这时说不定你的一个主动已经帮他解决了他很久以来的萦绕在他心头的困惑。
我们作为教师者的心态,要知道我们走上讲台不是去为了展现自己,而是要想办法如何把那些不好懂得东西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真正的课堂主角不是老师而应该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扩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当你想清楚了这些,你不是去展现自己的而是以学生为重心的,那你的压力也同时会少很多,就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转移到学生身上而不是你自己身上,重心转移压力同时也会转移。我觉得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在晚自习时帮他们辅导暑假作业,给他们讲题,我觉得那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做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在那样的情况下我的状态应该是最自然的,也是我最能发挥我自己的状态。在给他们讲完题之后,会告诉他们方法,如何思考。再帮他们解决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很需要你的关怀。还有作为老师你自己首先要有激情才能带动学生的活跃,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老师去带动的,我们也可以做个调查很多学生都是喜欢比较有激情的、活力四射的老师,而我们自己其实也是喜欢那样的老师的。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他们需要什么,想想自己上学时想要什么样的老师,希望老师给你带来什么。
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走的前一天他们都送我他们亲手做的小礼物,用塑料瓶和用彩笔涂花的纸做的,他们真的是很用心,心灵手巧。真的很感动,心头暖暖的,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什么东西,而他们却……孩子们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而后来在我们去摆榜的第一天大坝那些孩子的一个电话让我感动了半天。而恰巧教师节那天晚上当我还在写这些总结时,收到了那边学生的祝福短信,我很意外也很感到,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
生活
我记得每次饭前一首歌,每次都给那些没有油水的土豆起一个温暖的、令我们自己眼馋的、兴奋的名字,什么红烧肉啊,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想起那些偷吃的被罚做俯卧撑边做边喊“我爱大米,我爱土豆”,就感觉温暖又好笑,其实我有两次都忘记了就提前吃了,我都没意识到,被苏丹发现了,我就赶紧悄悄的向她示意“嘘嘘…”才被幸免过去,不过我在这里诚实地向组织承认我的过错。在那次早操中吴颖突然晕倒,当刘珂和祁威威送吴颖回去后,而他们又回来追上我们那一刻,我在一起喊兄弟加油时,我心突然特别的感动,那一刻让我体会到了兄弟患难与共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了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在教学的那些日子里,我觉得我太少去关心那些没有授课的兄弟了,他们也是与我们怀着同样的激情与梦想来的。但我发现俊磊和静芳他们每天都去班上听课,晚上也在班上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平时只有一有空就去教室,就和孩子们交流。他们做的真的挺好的,平时也经常去后厨帮忙,让我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失落或有低落的情绪,让我觉得他们不需要我再去宽慰或什么的了,我就觉得其他兄弟可能也是这样只是我没见到而已,但是我错了,后来在七年级去了,军训的时候我们才都发现阳阳整个人像是活过来了似的,我才发现我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再忙再累,都不要忘了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一个温暖。
调研期间
我原来以为的调研就是去学生家里采集信息,让那些爱心人士资助他们,而在后来我们调研的家庭中有的条件是真的很不错,我觉得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他们那里很多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而后来在老队员的及时提醒我们才真正明白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家里条件不错就不去调研,我们调研不仅是了解学生真实信息,而是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也许我们的一次家访就可以使他们受到某种鼓舞与激励,甚至提升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心里感觉还是有人在关心着他们的,他们也是受关注的对象。其实那些孩子比我想象的心态要好的多,特别是在摆榜调研时的赵寿龙我觉得他的的家庭情况真的是复杂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从与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他并没有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而抱怨或有一丝的不满。赵寿文兄弟俩父母双亡,但他那谈话中给人懂事而又乐观的感觉,他对生活的态度让我觉得那些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下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乐观。
在调研路上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美丽风景,我记得那次行走在高原上,一望无际的碧绿,天蓝的让人心醉,那大团大团的云仿佛就在眼前就悬挂在头顶伸手就能够到似的,远处的山顶迷迷蒙蒙,在那样开阔的平原,我感觉像是行走在云端,那一刻人是完全自由自在的状态,真愿时间在那一刻停留。所有的累已不感觉到累,而是能有幸欣赏这些难得的风景觉得是一种顶级的享受,并且会为你的累或一切感到有所值。
后来,我们归郑之后,又一次义卖活动,我到现在还觉得很遗憾没能和大家一起经历,没有和兄弟们一起全天的守候那份相知与相伴。说实话每次的集体活动我都特别舍不得错过,我舍不得和大家一起的那份踏实以及累却永远充满干劲和快乐的感觉。
中间我们也共同经历了一些令我们大家不愉快的事情,但大家却还永远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再次的融入让我很感动,也很佩服他们的执着与坚定,也再次明白了团队那种无形的魅力与吸引力把我们大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其实你不抛弃团队,团队也不会抛弃你。
当我们全部到达郑州火车站的那一刻,看到老队员那“欢迎第七届兄弟回家”的条幅时,我再次被感动了,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试想能有哪一个团队能做到这样把这么大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把我们安全的带到贵州又安全的带回来,那一刻我体会到了这个团队的强大。
也许真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们与团队的一切就像是在谈一场恋爱,在这场恋爱中,刚开始我们可能都会狂热地追求,疯狂地迷恋她,但随着时间,还有自己的原因,到后来也许我们会渐渐发现她的种种缺点,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与我们自己相悖的一些观念想法,我们会在心理上起一些冲突、波动、动摇,但随着我们的彼此磨合、宽容与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我们会再次发现她的好,并更深深的爱上他。
现在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路,觉得一切是平淡的简单的自然的,其实也怀着平常平静的心态我们才能接纳更多的东西。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