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结缘
走到今天我不得不感叹缘分,感谢缘分,是缘分让我有幸成为感恩之旅的一名队员。我没有看到过宣传海报,也没有听过报告会,之前关于感恩之旅的一切都是从我室友那里听来的,当时只是单纯的想去支教,去哪,跟谁去,我都不怎么在意,后来到3月多的时候,室友把我拉进了预报名群,我下载打印了报名表,进团队的网站看了很多老队员还有全拯老师的日记,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这份事业及山区孩子的热爱,我感觉到了这个团队的不一般,也坚定了自己支教的想法。
面试篇
面试,是我第一次被这个团队所感动。
进入大学以来,大大小小的社团、学生会面试也参加了不少,但感恩之旅的这场面试却是记忆中最轻松的一次,没有校区之间的差别,没有上下级的观念,没有新老队员之间的芥蒂,就像朋友一样很轻松的聊天,结束之后老队员向我鞠了一个躬,就是这份尊重与礼貌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在学生会等组织永远看不到的一幕,他们尊重每一个前来面试的人,这就是这个团队的魅力,让每一个接触她的人都受其影响。正因为想加入这个团队,等待面试结果的过程才更加煎熬,所幸我通过了,一起通过的还有我两个朋友。
第一次见面会
财大的兰兰姐是我们东区的负责人,记得那天是3月24日,她通知我们三个下午六点半到财大见面,我们在一起聊天,聊团队,聊自己,然后我们一起吃饭,我看到金叶学长的盘子里吃的不剩一粒米,他们都说团队的传统就是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粮食,而我个人在以前是经常剩饭的,这让我有点羞愧,也有几分敬佩,他们已经完成当届支教任务从贵州回来了,却还依然遵守着团队的优良传统,可以说这个团队的很多东西对他们已经产生了深刻入骨的影响。那时东区总共有5个准队员,我们和第七届的老队员说说笑笑,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感觉彼此之间已经很熟很熟。
早操篇
见面会后,我的两个朋友便退出了,第一次早操只有我一个人,当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突然之间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难免会感觉有点孤单,毕竟航院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与此同时,财大也只剩刘杰了,我们两个成了第八届东区仅有的两名准队员,之后每天的早操仍继续着,刚开始室友怕我孤单还陪我一起跑,但她并没能坚持下去,可我不能放弃,即使航院只有我一个人,也要坚强的走下去,即使一个人,也要走的更好。
从第一天跑早操起,我就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但我觉得很多时候要给自己正面的暗示,于是我对自己说要坚持,我没有放弃的理由。
我也经常想自己当时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想要支教?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怎么想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来了,我做到了。人生中往往有很多的羁绊阻挠着我们,趁着年轻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有的事现在不做,以后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是我一直秉承的信条。所以想做就大胆的去做吧,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的早操很单调,很枯燥,没有口号,没有感恩分享,没有兄弟们的欢笑,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在最外圈跑着,有时候连自己都忘了跑过多少圈了,但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我没有理由放弃。虽然我是一个人在航院的操场跑步,但工大、郑大、财大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坚持,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说实话,我也迟到过几次,每次起床我也很挣扎,也想多睡会,但我一直问自己,起床之后的那件事对你重要吗?是你必须要去完成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必须要爬起来。刚开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般起的都比闹钟早,但慢慢地有了懈怠情绪,也开始疲倦了,于是迟到的次数也更多了,虽然老队员看不见,但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找个角落做俯卧撑。可是老这样也不行,做俯卧撑不是目的,得长记性,以后不要迟到,我要想走下去必须自律,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那我就追不上感恩之旅了。
有时候觉得早操比拉练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与信念,拉练只有两天,但跑操要持续几个月,风雨无阻,要坚持下去靠的就是强大的信念,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为什么选择支教,为什么选择团队,既然已经选择,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小拉练
清明节那天,是我们的小拉练,以前只是从老队员的口中了解到传说中的拉练,所以真正要去经历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既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终于能够亲身经历一把,也算是对自己的考验,害怕的是自己不能走下来,因此而被淘汰。总之那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无以言说的。
备好馒头,备好水,踏着朝阳,迎着4月的微风,100多人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了。不知道地点,不知道怎么走,我们跟着前面的队旗一路向前。女生在最里侧,男生次之,老队员在最外面,可以说队伍的编排顺序是另一个震撼我的地方,老队员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保护我们,他们也只是一群大二大三的学生啊,却有着这样一份承担,这就是这个团队的魅力。一路上无数的人回过头来看着我们,他们很疑惑,他们不理解,但我们却依旧欢声笑语,一路高歌,口号连连。“眼中有旗,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身上有力”,时隔这么久了,但感恩之旅的人都记得这句话,因为一路上我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望着前面的队旗,感觉身上又充满了劲,我们就像一支冲锋陷阵的军队,只要大旗不倒,我们就必须勇敢地战斗。
100多人的队伍拉了很长的战线,每次过马路都让我们胆战心惊,但总是会有老队员为我们护路,他们以身护路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危险吗?当然,笔挺的站在马路中央挡住过往车辆,直到我们全部通过,我脑海中一直闪现这样一句话:用生命护路。每当队伍通过后他们会向那些司机们深深鞠一个躬以表感谢,这些举动都令我们折服,令我们心生敬佩。这么久过去了,但老队员军姿站立伸出右手拦车的姿势仍然停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当时我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值得他们这样无私无畏的付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后来我找到答案了.......
在拉练前就有老队员说男生一定要照顾好身边的女生,感恩之旅从来不提倡男生能做的事情女生一定要做,男女在体能上本就有差别。拉练的时候我们的男生都是背两个甚至三个包,有时候女生不让他们就抢,坚持不下去了,是男生拉着我们一路走下去。我现在还记得当初小拉练的时候是啸林、刘启明、党楠、苏鹏在我旁边鼓励我、拉我,如果没有他们我未必能走下来。虽然他们如今都已不在了,但曾经一起走过的那80里,我一直记着。
80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走过沙地,踏起漫天尘土,好似行走在沙漠中。我走的慢,跟前面的人距离总是拉得很大,为了跟上队伍我只能小跑,但有老队员一直说:“保持间距,不要跑,你跑一步,后面的要跑十步”,只有走过最后的人才知道这句话的重量。在团队里面就是这样,你不光要为自己考虑,更应该多为他人着想。
我可以这样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像小拉练一样走得这样快,我当时以为这已经是我的极限,那双脚也早已不当成是自己的脚了,就这样一直走着,我希望听到老队员说已经到了,但我听到的一直都是:“兄弟们,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到了”之类的话,那时真的很生气,很反感,那种给你一点火光但马上又吹灭的感觉糟糕极了。一路上老队员让我们跟身边的兄弟交流交流,不过说实话我真的累得不想说话,但在那个时候必须强迫自己跟别人交流,不然这一路真的会很难熬,因为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我们会想很多很多,也许会败给自己。所以多跟身边的兄弟说说话,为自己加油,为兄弟加油!我们必须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才能走得到最后。
到达目的地时真的很开心很开心,开水馒头也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太累了,闭着眼睛我都能大睡一觉。当然我不会睡,因为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各个校区的兄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短暂休整过后,我们扛起旗又上路了,虽然心中万般不愿,可有的路必须要坚持走下去。拖着两只仿若灌了铅的腿,我跟着大部队又上路了,为了在天黑之前赶回去,我们快马加鞭。来的时候就听人说我们的后面有一辆车跟着,走不动了,上车,但人也要被淘汰了,我不知道车在哪里,我没有回头看,也不敢回头看,我一直向前走,向前走.....回去的时候我同样没有回过头,有时候就是要这样义无反顾的前行。不要给自己消极的暗示,一定要告诉自己:我能行,一定行,也许别人再多的鼓励也敌不过自己内心的风吹草动,也许只消一个消极的念头就满盘皆失,也许你就在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自己在心里要一直鼓励自己,当然我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什么也不去想,只是一味向前走。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
回去时我们走得更快了,我们突破了曾定义的极限,其实经历过这样急行军的人都知道是没有极限的,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自己的极限,人的潜力真的是没有上限的。所以我们仅用两个多小时回到了工大。
依稀记得,当我看到工大的时候我哭了,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喜极而泣,不容易啊,真的是很不容易,我身边的人一个个一直在变化,我知道肯定是有人放弃的,这条选拔之路注定是艰辛的。
来到31533开会,看到黑板上写着:兄弟们辛苦了,你们是最棒的!看了之后真的很感动,哄了一路“兄弟加油”有没有这几个字来的温暖,有分量,虽然我知道我们都还配不上“兄弟”二字。
一场小拉练,短短80里,颠覆了我对“团队”二字的认识,让我对“感恩之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我对自己说我没来错,对!这个团队就是这样,她能让所有接触过她的人受她影响。那也是我第一次对她有真正“爱”的感觉。
黄河大拉练
休整了一个星期,但每天的早操并没有因为脚痛而停止,小拉练后的第二天早上当我迈着酸疼的身躯来到熟悉的操场时,我也曾不解,也曾抱怨,跑操真的这么重要吗?我们都疼成这样了就不能停一下吗?后来我才知道对于一个处于选拔的人来说跑操真的真的很重要,有了一次的懈怠就有两次,强大的意志必须靠磨练才能煅就,所以在你身体上最疲累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在坚持一下。
传闻中的130里黄河大拉练并没有因为我们脚伤未愈而延后,一个星期后,大拉练如期举行。没有了期待,没有了激动,有的只是害怕,因为已经经历过一次知道了那种感觉,无法言说但又深刻入骨。怕归怕,我们还是准备行囊上路了。还是那套装备:双肩包、雨伞、水杯、馒头,还是那样的队列顺序,不同的是身边的人都变了,曾经小拉练时站在附近的人如今都难寻踪迹,我们的队伍明显缩短了。
因为已经经历过一次,所以大拉练的时候走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了,我们感觉自己走得不快,但老队员说我们走得比小拉练快多了,但130里呀,我真怕自己走不下来。去的时候身边的尹好飞一直在跟我聊天,具体聊了什么我也忘记了,反正就是瞎聊,为的就是让时间感觉起来过的快一点。我们依旧唱歌,依旧喊口号,依旧相互鼓劲,我们给前面的、后面的、中间的、扛旗的加油,向着所谓的黄河出发。太阳越升越高,时间一点一点再过,可我们的路却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已经下午两点多了,我们爬过了一个个坡,老队员们依旧一路忽悠我们,“兄弟们,就快到了,坚持”,当时这样的话着实让我恼火,我一直盯着前面看,寻找黄河的踪影,可是却连一滴水都没见到,又累又饿又渴的我们都已经筋疲力竭了,但依旧喊着口号。
终于,终于,我们到了,看到黄河的那一刻心里的喜悦之情真的是无法言说,我差点激动的流下眼泪。累,很累,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因为时间太久的缘故,馒头都已经硬了,我向来是个不喜欢吃馒头的人,又要节约水,那馒头我实在咽不下,可是老队员说必须多吃点馒头,不然根本没有力气走回去,于是我强迫自己吃了两个馒头。背靠着黄河岸边的小土坡,我们还多人都想就此沉睡,我没有看过当时的相片,但我想我们一定很狼狈。有几个兄弟为了活跃气氛为我们表演了几个节目,大家都很尽兴,算是稍微缓解了我们的疲惫吧。
休息过后,我们又要开拔离开了,面对着缓缓流淌的黄河,我对自己说:不能放弃,无论如何也要用自己的双腿走回去。再次行走已经麻木的脚感觉更痛了,但我们都不能停。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感人画面,脚受伤的翠翠却依旧努力的撑下去,男生抢过女生的包拉着他们的手往前走,老队员跑上跑下的照顾我们,扛旗的老队员似乎不知疲倦,走得极快。这一切的一切都带给了我很多感动,我的兄弟们都在坚持,我怎么能放弃!一路上,放弃很简单,只消一句话,坚持很难,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吃很多的苦,可是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不想让自己后悔,我选择坚持。
不记得走了多久,只知道当时我们的水快没有了,我们的体力要透支了,天快要黑了,我看到一路上照顾我们的金叶学长沉默了,好几个老队员都走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我们离工大还有多远,这是我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极点,我的那道心理防线崩溃了,我开始很害怕.....
那时候我记得是倪佳炜走在我旁边,他一直鼓励我坚持下去,给我讲各种故事,给我唱歌,讲述他家乡的沿海公路,拉着我在黑暗中前行。我想哭,但我没有,因为我不能。
天已经完全黑了,队伍中气氛很沉闷,大家都低着头赶路,我知道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此时都已经不行了,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工大的图书馆灯火璀璨,远远的看见它给我脆弱的心灵添了不少的安慰,我感觉身上又注入了一股力量。再看看身边的兄弟,大家都已疲惫不堪,很多都是男女互相搀扶着走,在后来很多兄弟的回忆中都说道:感谢那个拉练时陪在我身边拉着我走的人。我还记得当时走在我身边的有尹好飞、张翔、佳炜、天相,如果不是他们一路鼓励我,我想我可能真的不在了。
走到工大西门口时,看到了前来接我们的老队员,当时真的有一种见到家人的感觉,那时我才真正明白在这短短两个星期中,我已经把感恩之旅当作自己的家,把身边的兄弟们当作亲切的家人,记得看到他们时我又哭了,跟小拉练一样,在走到终点时流下了几行热泪。
一路上,我看到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身边的队友换来换去,他们没有扛住,但我也看到很多兄弟身体不适却依然强忍着病痛坚持下来了,比如坚强的翠翠,顽强的张铎.......有很多的兄弟咬着牙撑下去了,老队员有一句话说了一路,也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坚持,就是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我相信这句话是鼓舞了很多人在这条路上一如既往的走下去的。
有的路,走下去会很苦,不走,会后悔。拉练就是这样,无论是80里还是130里,坚持着走下来都是要付出很多的汗水,但不走却是终生的遗憾。据老队员说我们第八届创造了感恩之旅历史上大拉练所走里程最长的一届,我们走了140多里,很多老队员都没有走下来,后来跟他们聊到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信念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们能走下来,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强大的信念,有非做不可的决心,而老队员他们已经从一个被选拔者变味了选拔者,他们不必面对淘汰的残酷现实,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机会再去贵州支教,所以他们心中没有那个必须走下去的信念,由此可见,信念这东西有近乎可怕的力量。拉练要想不被自己打倒,就必须要有强大的信念,这不仅是对体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心灵的一次磨砺。
这样的行走,我想我还会再来几次。
养老院做义工
这是感恩之旅选拔的一个环节,与其说是选拔,倒不如说是经历,不如说是践行感恩二字,我们平时总说回报社会,如何回报?其实我们不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也做不了,我们只要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便好。
做这些志愿服务之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词“真诚”,不要把这么一件事当做是任务,也不是做给谁看,我们要抱着一种真心为老人服务的心态去做。帮他们修剪指甲、叠被子、打扫房子、表演节目,都是为了让老人舒心,让他们能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他们就跟我们的爷爷奶奶一样,我们也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好好对待这些老人。
起初我不太明白我们去支教为什么还要去养老院做义工,这不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吗?后来,慢慢的我才懂的一个自称感恩之旅的团队又怎么不亲身践行感恩呢!这不是一轮选拔,而是给我们准队员上了一课:如何感恩。
在准备这次养老院之行的过程中,我们队员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们对团对的了解也有所增进,感觉更爱她了。
变废为益
拉练过后,我们的队伍一下子减少了很多,但这又是必然,支教不需要这么多人,总有一些人要离开,关键在于谁能坚持到最后。说是说团队选拔我们,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选择团队,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就是坚持,日常早操是这样,做变废为益也是这样。
工大和郑大的变废为益做了很久,我们东区由于人手不足,所以只办一次,原本打算在我们航院办一场,我担任负责人,但是多方联系不下,最后只能作罢。我承认这是我的问题,我没有尽到职责,但联系校青协、创行,到处找人办事那阵子真的压力很大,觉得自己一个人真的撑不下去,想找人跟我一起分担,这就是一个人的孤单吧,那时候多希望航院还有其他兄弟帮我,但是俊文、张铎、军军还有志祥一直鼓励我,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办好这件事,不过也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之后我去财大帮刘杰办了一场变废为益,发现要办好真的需要付出很多,承担很多,我看到刘杰顶着压力忙前忙后办活动真的很心酸,幸好最后活动圆满成功了。有时候就是要能扛,受挫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感恩之旅为什么要有7轮选拔,就是让我们去经历,到了贵州我们需要解决承担的事更多,所以必须去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让自己的心更加强大。
试讲
又是这个教室,31533,对于第八届队员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它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回忆。欢笑与离别在这里上演,从第一次小拉练回来起,我们与这个教室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试讲两天都是在这个教室里度过,我们一个一个上台试讲,老队员们为我们点评,中间还有无数令人捧腹大笑的小插曲,下面扮演学生的队员总是制造各种突发状况干扰你讲课,就看你如何招架。我讲课的时候就有兄弟给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而我也“成功”的被带跑,原本打算讲《论语十则》中的五则却只讲到三则,要知道时间是很宝贵的,每个人只有15分钟试讲时间,机会只有一次,一旦表现不佳就要面临淘汰的风险,走到这一步了,我们都不想走。记得当时试讲前真的很紧张,虽然我模拟的时候他们都说我讲的很好,但我还是怕,怕临时掉链子,怕我控不住场,走到讲台上后由于还是有点紧张我喊上课的时候声音特别大,单军军说被我吓到了,但那个时候只是想盖住自己的紧张,所幸之后我的心反而平静下来了。我的语文课讲的并没有我期望的好,我还是没有控制住场面。在贵州的时候,我发现真实的课堂还是要平静一点,但当时作为一个在选准队员,考验我们的不仅是讲课能力,还有心理素质。以便于我们在真实的课堂上遇到急事的时候能沉着应对。虽说试讲结果握在老队员的手里,但其实还是我们选择团队,试讲比的第一是态度,第二才是你的讲课能力,所以关键在于是不是用心对待,之前有没有认真准备。老队员不会因为这一次试讲淘汰某个人,去留与否更看重平时的表现,只是一个做实事的团队,需要的是一些踏实的人。记得老队员曾今说过:要打造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一群人,而毁掉一个团队,只需要一个人,感恩之旅不能被毁掉,所以我们能理解老队员的慎重。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试讲的时候还是欢乐多多,虽然老队员们总说我们扮演学生的角色太过了,但真的感觉又是一段欢乐回忆。我们笑着、闹着,直到最后一个人上台试讲,记得当时现场出奇的安静,我们都低着头,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试讲结束了,淘汰开始了。我哭了,旁边的志祥也哭了,为自己,更为兄弟。
试讲结束时天已经很晚了,我跟刘杰还有兰兰姐要回东区了,学兵哥说要送我们,大家都说要送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的,当时一下子就哭了,我站在工大的兄弟面前流下了泪,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再以感恩之旅准队员的身份来工大,这个我已逐渐熟悉、依赖的地方。离别的味道游离在31号楼前,噬咬着我们每一个人,后来我才知道那晚很多人都哭了,只因对这个团对,对这群兄弟爱的太深。
对我们来说,试讲结束的这个晚上是一个不眠夜,我们都在等,等一个结果,可又害怕面对这个结果,怕自己接受不了。我是第二天收到的短信,而工大和郑大那边则是凌晨通知的,可见老队员也是考虑了许久,一夜未眠。对于这个结果,只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吧,我得到消息的时候很激动,我可以继续留下来了,但是有的兄弟却要离开,我们口口声声说就算离开一样做兄弟,我们劝他们别太伤心,但就像蔚雪说的,你不是离开的那个人,你根本就不懂,对,在那种心情下所有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懂他们当时的心情。试讲结束的第二天,所有人都去跑操了,包括被淘汰的人(从工、郑的兄弟口中得知的),那应该是气氛最压抑的一次跑操吧,很多人都哭了,老队员不让他们再次参与了,他们真的要走了。有的人是带着恨的,只因爱的太深,曾经有一个老队员说过这样一番话:参加感恩之旅就像谈恋爱,淘汰就好比被恋人甩了,被一个自己爱了这么久,这么深,付出了这么多感情的人甩了,这种痛换了谁都是接受不了的吧。但现实就只这么残酷。
啸林、义玲、嘉陵、国春还有讯鹏,他们都是试讲没过,但想要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因为这份感情真的难以割舍。但几天后老队员便下令让他们必须离开,当时我们很不解,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对团队的感情不比我们浅,为什么连这样的机会都剥夺,但我也尊重老队员的决定。后来经历了一些事,可他们也从未离开。。。。。。
五一兼职
试讲结束后紧接着五一兼职就开始了,那段日子真的很忙,但兼职的时光欢乐多多,一号那天的早操,静芳姐说兼职身体可以累,但心一定不能累,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在贵州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也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我们有发传单的、做市场调查的、当服务员的、做促销的、做生意的,我们尝试着各种岗位,虽然很累,但我做的每份工作我都记得很清楚。第一天跟军军、陈沉、党楠、义玲一起去做坑爹的市场调查,在公园里躲守卫,在回中原路的路上唱歌,引来旁人怪异的目光,我们却毫不在乎,因为我们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第二天跟刘杰、张铎、雪莹一起发传单,我们想尽办法偷懒,虽然不太人道,但当时也没想这么多。三天时间过得很快,五一兼职欢乐多多,赚的钱全部上交团队,用于资助贵州孩子上学。我可以说再也没有机会这样一群人一起打工,再也没有。
“两会”
从报名那天起,我的周末便献给了感恩之旅,从郑州的大东区转两趟车来到大西郊,总是有这种活动,但我最期待的就是周末,室友们常说我从感恩之旅回来之后是最开心的,这个团队给了我快乐。
很快,我们迎来了第八届成立大会,期待已久的日子,我们需要这个仪式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一名感恩之旅的队员,去掉了两个月以来扣在我们头上的“准”字。成立大会按照惯例还是在河工大中原路校区举行,当接过老队员亲手交给我的队帽时,我真的快哭了,激动啊,但同时也担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是一名正式队员,我有责任为这个团队的未来而努力。用四个字来总结吧,“任重道远’。
成立大会之后,我们又要操办一年一度的队员大会,这对感恩之旅来说是个大日子,团聚的日子,感恩之旅每一届的队员都可以回家看看,当天很多老队员都是连夜从外地赶回来的,第六届的几个老队员见面之后抱头痛哭,彻夜长谈,这就是感恩之旅出来的人,当时我真的很羡慕,我也希望能有这么一群人能与我做这样一些疯狂感人的事。前期我们为了这场欢聚加紧排练节目,让老队员们看到我们的风采,让他们对第八届放心,成立大会当天,我们的节目进行的很顺利,也很成功,顾委和爱心人士以及老队员都给予了肯定。
其实在大学时代真的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一群人一起为了做一件事情而奋不顾身,我们晚上在工大西操排练到很晚,很早起来去郑大布置会场,我们很认真地表演节目,很尽兴的狂欢,这一路走来才发现美好的回忆太多太多,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孩子,这个怡然姐说过很多次,我们心中只有自己,只有兄弟,却没有孩子,关于这点我要深刻的自省,我对孩子的关爱真的不多,可是我们这一群人是为何聚在一起的,就是支教,就是教给孩子知识,这是本,绝不应该被忘记,也希望后来者谨记。
备课
记得那时郑州已经很热了,我们在4号楼、31533教室里备课,过上了食堂、教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高三。不停的查资料,不停的写东西,备课很枯燥,很累,试讲是我们最放松的一段时间,可以开开兄弟们的玩笑。
备课期间,气氛是很压抑的,一是因为累,二是离去贵州越来越近了,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害怕,怕到时候教不好那些孩子,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就更揪的慌。黑板上写着: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这句话应该每一届都提出来了吧,是啊,全力以赴,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我是语文组的组长,每天检查兄弟们的教案,每天听他们的试讲,看着他们的教案,那时候真的很急,大家的态度并不好,刚开始很多人备课进度很慢,几天过去了才备不到十个课时,幸好到后来大家端正了态度,完成了备课。
支教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军训
这是我们在去贵州前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先行小分队已经踏上了前往贵州的火车,我们37个人穿着军训服在工大西操顶着炎炎烈日军训,7月的西操场,烈日赶跑了前来锻炼散心的人们,只有我们,只有我们这样一群“傻瓜”,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支教为什么还要这样折腾,我们穿着迷彩走在工大校园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人问我们到底在干嘛,但我们早就说过,我们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我们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无它。
军训很苦,主要是很晒,特别是第一天的下午,骄阳炙烤着大地,我们却仍然要坚持着,但我们队伍中却一直欢笑不断,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总是会苦中作乐。仔细想想,这段旅途从走第一步起就是这样,苦中有乐,苦乐相随,快乐总比痛苦多一点,所以我喜欢这个团队,喜欢这种快乐的感觉。再苦,我也要走下去。
这两天最大的笑料应该就是牲口理的寸头吧,一个个都像是从那里刚放出来的,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庆幸的是我们留下了很多照片视频,供我们相互调侃回味。
在前面我也说过,感恩之旅不仅是一个团队,她更象一个人,她有个性,有思想,我们与感恩之旅在谈一场不算惊心动魄但也铭刻于心的恋爱,我们深深的爱着她。
加上这次,人生中总共是经历了三次军训,但这次是最开心,最难忘的一次,虽然苦,但我们总是会爆出很多的笑点,回过头来看看视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不是闵奇训的不严,而是我们太........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总之,很开心。
不管愿不愿意,军训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即将出发。
梦回大塘
支教结束了,现在我们都已回到各自的生活中,读书,交友,生活好似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心里明白,在2014年的这个暑夏天,我们干着一件足以让我们80岁时仍然回味无穷的事。
2014年7月13日,感恩之旅第八届一行40人踏上了开往贵州的K1211次列车,到达了那个让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忘记的名字——大塘西关。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雨天,贵州的雨很细,很棉,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那个即将要生活20多天的地方。如果要回忆当时的感觉,应该是“失望”吧!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破旧,没有想象中的落后,失望.......
时间的紧迫没有给我们缓冲的机会,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贵州的天气与郑州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来不及适应,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与其抱怨,不如多做点事。前几天来的孩子非常少,可把队长他们愁坏了,因为按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根本不需要40个人,历尽磨练,坐了37个小时的火车才来到这,却连教课的机会都没有,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再加上西关的天气实在是太冷,接连几天的大雨让兄弟们一个个满面愁容,衣服湿了,鞋子脏了,好多兄弟生病了,那是身体上最煎熬的一段时间,多变的天气让我一时适应不过来,但还算撑住了,也就是那个时候才明白每天跑操的意义和作用,没有每天的锻炼,没有一直的坚持,根本无法在那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米饭加土豆,早操加例会,不变的生活,却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日子,但只要我们兄弟在一起,我们总能制造出欢笑。水煮土豆,吃出了满足,吃出了幸福,即使很简单的饭菜,但餐桌上却少不了我们的欢笑声,没有油的土豆,却总是能吃下好几碗饭,西关小学那个厨房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有趣的故事。“自得其乐”吧!这就是我们。
教学跟调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心。我是八一班的语文老师,同时教初中部的历史跟朗诵,如果要问有没有遗憾,说没有是不可能的,我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我经常忘记答应孩子的事,他们那么信任我,可我却老是忘记,我没有教给他们太多的知识,真的觉得有愧于这一声“姐姐”。从教他们起,我一直在探索思考怎么教更好,当有孩子反映说我的课很无聊是心里是那么的沉重,不是怪孩子们,而是很自责,我没有当一个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算是真正了解到了什么叫“教学相长”,很多时候孩子们就是我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在孩子们面前不要以一种老师的姿态去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是朋友。
说到调研,就让我想起了贵州连绵的群山、飘扬的队旗、还有馒头和我最爱的海带丝,调研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从未见过的情景。有的孩子平日里看着活泼开朗,但他们的笑容背后却是一道道伤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们在生活这场风浪中坚强的成长着。我忘不了那些在我们面前哭的孩子、妈妈、奶奶,生活的不幸与艰辛让他们只能以泪洒面。还有那些留守儿童,年纪轻轻就扛起了家里的活,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承受生活的重担。对于他们,我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奈,我帮不了他们,我们都帮不了,即使是爱心人士的资助也是杯水车薪。
我一直在问自己,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这种支教,到底有什么意义,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即使支教结束了,我仍然在问自己,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力量太渺小根本无法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但当我看到那些我们团队曾经帮助过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心底又不禁涌上一阵暖意,我们还是帮到了他们的,哪怕只是一点点。这也让我意识到一两个暑假的支教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所以感恩之旅的大旗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精神文化、规章制度传承下去了,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离开了贵州,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孩子,大塘,西关,也许不再有机会去了,但我会记住这段经历。我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有时候可以因为一句话而伤心不已,有时候又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这段路还没走完,还想一直走下去,我们还要做一辈子的兄弟。
跟感恩之旅的这场恋爱,一旦开始了,就不想结束,也没有理由结束。阳阳哥曾说感恩之旅只渡有缘人,很幸运我是其中之一。
感恩之旅,惟愿你越来越好!
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
周美玲总结
2014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