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九届聂云龙个人总结

第九届聂云龙个人总结

2016-06-30 20:40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感恩”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就这样我和这个以家为信仰的团队结缘了,也是因为这句话我深深的走进了它,到目前为止,我可以很自豪的告诉自己,我不后悔这半年做的这一切。

很遗憾的一件事是大一的时候,在接触到团队的时候没有参与。第二次接触团队就是在报告会的时候,这也是我了解团队的开始,当时看着那一个个穿着迷彩的队员,真的就像军人一样。只是一个见面就深深的触动了我,之后,看了他们在贵州一个月的生活,看着那边的艰苦的生活以及那边可怜的孩子,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就在报名栏里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就是交报名表了,没想到的是负责我们宿舍楼的那位队员竟然就住在我宿舍的斜对面。当时,交完报名表之后,就是等面试通知了,我和我一个同学我们一起报名,收到通知的时间也差不多。面试的时候,我们两个也一起过去的,在学校31号楼的一个教室里。当时,对于这个面试自己觉得还是挺重视的,但是表现确实不怎么好,给老队员的印象特别不好,还好,自己比较幸运,侥幸的留了下来。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对于团队了解还不多,当时只是想着借着参加团队的这个机会,让自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对于山区的孩子还有那边的一切都没有很大程度的吸引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差点就与这个团队失之交臂。

之后的校区第一次见面会,很遗憾,因为课程原因,不得已浪费了一次宝贵的请假机会,在团队选拔期间,每个人只有三次请假机会,就这样,浪费了一次机会,现在回想起来,挺遗憾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身边的兄弟还有很多,就因为这样失去和很多兄弟见面的机会。之后校区第二次见面会,我记得那时候是在中午,是在31号楼的一个教室里。当时,教室坐满了人,大家纷纷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了黑板上,然后,逐个的自我介绍,看着大家一个个都很有活力,有的表演节目,感觉大家都很有才,当时,还在怀疑自己到底能在这个团队里面呆多久。时间证明了一切,我还是坚强的走了下来。

当参与团队选拔的那一刻起,每天早上的早操就已经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每天的6点20的准时点名,看着老队员跨列的一排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不由自主的对他们产生一种崇敬的感觉。记得第一次去跑操的时候,因为之前的习惯总是想着压着时间过去就好了,也没有考虑过提前到,在那里等着答到,等着和大家一起跑操,等着老队员的训斥。所以,我过去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整齐的站在那里,不过,还好自己没有迟到,答完到之后,就在带操人的带领下一起跑步,那么偌大的一个方阵,第一次还是很乱,口号喊得也很无力,只有十几个老队员在喊,“团结协作,自觉奉献,坚强持恒,团队至上”,简单的十六个字的团队口号,代表了团队的信仰还有团队的精神。然而,这十六个字却是在我第三次跑操的时候,才真正知道的。虽然,只是简单的围着操场跑了四圈,但几圈下来,就让老队员指出了那么多条不满,但是,他们说的很有道理,我心里没有什么不服的。之后,就是惩罚环节了,当时也是第一次的感受到,无论男女,迟到都是有相应的惩罚,因为,他们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当时就感觉到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找的感觉吗?不管是不是情愿,不论有多少意见,先执行,有意见保留,我们只是20个,女生10个。后来的我才知道,正式队员的他们都是加倍的。

当天下起了小雨,当天晚上就有一些准队员向老队员请教,明天如果下雨,早操要不要继续进行,当时,收到的只有简单的四个字,“风雨无阻”,毫无疑问,第二天的早上,我们又被训了,因为这件事情,当时就有一些准队员退出了,因为俯卧撑,又走了一些准队员。之后,我们进行了分组,虽然,到后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人在离开,但那时候的大家都想着为自己的小组做些什么。经过一周的选拔后,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在不知不觉间慢慢的消失,自己已经慢慢的喜欢上这个团队了。

接下来就是清明节的小拉练了,我记得那天是周日,很多同学已经出去玩了。当时出发前,还是自信满满,不就是40公里吗?这有啥啊,咬咬牙就过去了。当时,是第一次所有校区的兄弟都聚到了一块,那是大家第一次聚到一块。出发前那天晚上,大家第一次见面,我还记得那次,玉杰的主持,虽然,很腼腆,但是,依然印象深刻,毕竟,当时没有人站出来做这个主持人,只有玉杰一个人站了出来。之后,安排了其他校区兄弟的住宿。说实话,那天晚上真的很开心,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4月5日,大家一起跑过早操之后,就忙忙碌碌的和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了,因为,拉练期间只允许吃馒头喝白开水,所以,馒头也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毕竟有那么多兄弟,当时,安排完其他校区的早餐之后,就赶紧排队买馒头去了。

还好,在集合前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当时,老队员已经提前为我们准备了一箱热馒头,之后,集合确定大家已经到齐了之后,就一起从河南工业大学西门出发,直奔我们的目的地而去。在路上,大家都是急匆匆的赶路,当我们经过一个路口时,老队员总是提前出来为了我们能安全通过站在路中间护路,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波,走着走着累了,但总是忍着,看着身边的兄弟都在咬牙坚持,还在给我们坚持,真的有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感觉。当时,身边的女生颠覆了我对女生以前的观念。感觉大家真的很棒,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终于,在大家的加油声中,我们坚持到了目的地,河王水库。我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并且拉着自己身边的兄弟,和大家一起患难过来,但是,这仅仅只是一半的旅途,但看着大家都没有泄气,有什么资格让自己认输呢?

在那里,大家先放松了一下已经疲惫的身体,开始享受自己带来的馒头和白开水,馒头真的很美味,那时候感觉什么都没有此刻的馒头香,白开水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满足,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简短的吃过饭后,就到了大家表演的时间了,大家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各自的节目,都纷纷的展示给大家看,一些往届的老队员也出来给大家表演,还有一直陪着团队的爱心人士,陪着大家一起经历这对于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的难忘的经历。给大家鼓励,给大家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由于时间原因,总是有些小组没有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我想对于他们,这肯定也是一种遗憾。在整齐的集合后,大家就踏上了返程的路,不管路上多少泥泞,大家都是一步一步的踏过去。因为到了贵州,就没有这么平坦的路给大家挑着走了。说实话,回程的路感觉是很漫长的,身边的兄弟也都在一直的坚持着,看着那些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坐上老队员给我们准备的车时,当时,自己也曾经想过,自己要不要服个软,就可以坐上车了,就可以不用在经历这份痛苦。但自己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还谈什么支教,还怎么给大家传递正能量。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一定可以。当我们看到河南工业大学西门的时候,真的是一步都不想在走下去了。之后,坐在提前申请好的教室里,分享今天的感受,大家提的最多的词是“兄弟”,说的最多的话是“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正是因为身边的人的支持鼓劲,自己才能支持下来。之后,就是老队员对我们今天表现的评价,我们又被老队员给训了一顿,当时的我还没有考虑过什么,心里也有些许不服,但是,没有他们一直的鞭策,自己或许真的不能坚持下来,所以,很感谢他们,当时,想想一周后的大拉练,心里多少是有些恐惧的,自己的决心也有了些许退缩。第二天的早上,早操继续,已经有很多的兄弟退出了,这时候已经很舍不得这个团队了,更加珍惜身边的兄弟了。

转眼,就快到我们大拉练的时间了,周六那天晚上,在郑大新校区,做为准队员的我们进行了一场笔试。那天下午还下着小雨,当时,心情比较忐忑,因为整体对于团队文字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那时候,总是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笔试被刷下来,但还是硬着头皮对着老队员给的简答题,把自己想到的都工整的写了下来。

在这份担心中就到了周日,像小拉练一样,一切都正常的进行着。经过简单的准备后,我们又整齐的出发了,一样的西门,一样的西门的那条街。只是我们的队伍已经没有一周前那么庞大了,但大家依然信心十足,脸上洋溢着笑容。其实,大拉练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漫长,有了小拉练的经验,去黄河的那段路没有太多的艰难,都是在大家的加油声中度过去的。当看到黄河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在惊呼:“黄河我们来了”,虽然,我不是第一次看黄河,但却是第一次那么渴望的看见黄河,本来提起的心气,这会更高了。虽然,路途中也有些兄弟因为体力不支坐车,但是,绝大部分的兄弟还是在坚持着,不管是在旁边兄弟的搀扶下,还是自己咬牙坚持着,但最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整个人就不自觉的想要躺在地上,恨不得睡他几个小时,什么都不想,但还是坚持了下来,起来给身边的兄弟捏捏肩膀,捶捶背。之后,就是享受馒头和白开水以及欣赏大家表演节目的时刻了,大家依然都很开心。

不一会儿,返程的时间就到了,我们只是短暂的休整了一个小时,就必须忙碌的赶路了,相比于出发时的速度更加快了。现在依旧很清晰的一幕是返程途中的那个大陡坡,当时,挨个后面的推着前面的兄弟,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的。而后,大家在一起拍了张合照,简单的休整了一下,又正式的出发了。返程的途中,是真的很累,现在想想那种滋味,刻骨铭心,感谢身边的兄弟,没有你们,我走不下来这一段路。最后,到达工大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钟了,大家相互搀扶的场景,现在想想依然历历在目,那种情谊,那种经历刻骨铭心,经过这一路的经历,我们的心更加的往一块靠了,更加舍不得这个团队,舍不得这份情,舍不得这个家。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一直在这里走下去,就像我们的早操,风雨无阻!本来以为,第二天早上可以歇歇的,给大家一个调整的时间,整个大拉练下来,有的准队员的腿估计要瘸着一周了。当天晚上收到了一条短信,第二天的早操依然进行,很幸运,没有因为笔试自己被淘汰。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就为了敬老院之行准备节目,各个活动的负责人,都在为了节目的事情紧张筹措着。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排练,一起交流,有时间大家就都聚到一块,为了那些老人们。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的关心和陪伴,但是,现在社会这么现实,有些老人长时间的呆在敬老院里。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也不错,但这些却掩盖不了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紧张的筹备过节目之后,第一次由我们准队员的整体规划下进行这个意义重大的活动。去敬老院的时候,我们一行坐着公交车过去的,下车之后,由队员举着队旗,整整齐齐的向着敬老院的方向出发。到了敬老院之后,大家就开始忙碌着陪老人们聊天,剪指甲,打扫卫生。中午,依然的馒头加白开水,下午,简单的休整了一会之后,就由准队员还有护理人员的搀扶下把老人们接下了楼,并在院里安排了老人们坐下,安排相应的准队员们陪伴老人,剩下的队员则是在老人面前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很荣幸,自己是这次整体节目的主持人,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串词,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爷爷奶奶也依然很有精力,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依然想着配合着准队员们一起表演节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四、五十年代的文化。那天,爷爷奶奶们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回来的旅途,我们徒步走了十公里,由男生出来护路。毕竟是第一次组织这些活动,对于路线的选择,还有经验都有很多不足,那天,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公里,但那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跑着的,所以大家体力消耗都比较大,回来之后,大家在工大西操一块分享今天的心得。沉淀今天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短短的一天,我们能给老人们填补多少空白?发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真的很天真,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事情,自己对于他带来的效果考虑的还是太少。那天回来之后,我给自己的奶奶爷爷打了一个电话,不知不觉间他们也已经60多了。想想,爷爷奶奶又何尝的不是独自的呆在家里,守着这个家,辛勤的养育了我们,还要为我们的未来努力奋斗着。也想了好多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感觉好对不起他们,从那时候起,自己就在心里给自己下了个决心,每周不管在做什么,都要跟爷爷奶奶通一次话,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问候。

从敬老院回来之后,自己身边的兄弟又离开了一部分,这个时候的大家关系已经很好了,这个时候的大家心很齐,都想着山的那边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排在了团队事情的后面。很快的就到了五一打工助学的这个环节了。五一之前大家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找兼职工作,打工挣得这笔钱是用来助学的,给山区里的孩子能真正的带过去些东西。

五一期间,大家有做保安的,有做义卖的,有做服务员的,还有发宣传单的,做家教的。总之,大家能在一块工作挣钱的,大家都接受,任劳任怨的做着。五一期间,我们一行20多人在樱桃沟旅游区做服务员。那三天,说实话,挺累的,每天中午的饭都挨到3点多,当时,真的是饿的不行,但大家在一块也都坚持了下来。在打工期间,早操继续,每天5点50就集合,按照我们提前找好的路线,整齐的出发了。兼职的那三天里,还下了一天的雨,那天早上,我们趟着水跑操,结果大家的脚都湿了一天,到了晚上,大家的脚都泡白了,但大家依然坚持着。

最后,到了选拔期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试讲,提前两周开始准备。整个试讲下来,老队员的点评都很到位,收获良多,也从这次的试讲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难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从老师还有学生两个方面体会学习的精华。

试讲之后,只有为数不多的兄弟留了下来。知道结果的我们第二天的早操,我们的口号喊得格外的响亮,我们的心情却是格外的沉重,因为我们知道,早上过去之后,会有很多队员不得已的离开团队,离开我们这个家。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不会因为不得已的离开团队而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留在团队的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还有这份机会,带着离去兄弟的梦想,带着这些兄弟的心,把这些爱献给贵州那边的孩子们。

接下来,就是全体会了,在接到队帽,队服,队徽的那刻起,我们就是感恩之旅的正式队员了。那刻感受到了身上的那份深深的责任,简单的照了张合照之后,我们在中原工第一次体验到了水煮土豆的那种感觉。之后的第七次全体成员会议,大家精心准备了节目,趁着这个机会和顾委及往届的队员们见面聊天,并表演节目,向大家展示感恩之旅第九届全体队员的风采。

出发前的两周,大家都陆续的进入了备课阶段,经过紧张的两周备课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备了20个课时的课,再就是出发前的两天军训了,大家在一块整齐化一,有序的走着队列。休息的时间是大家最快乐的时间,大家在一块开玩笑,表演节目,真的很开心。对了,期间还给晨曦过了一个生日,那次把晨曦都感动哭了。在郑州的这几个月里,真的感觉收获很多,对于有些事情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之后,在老队员及离去的那些兄弟的陪伴下,我们一起到达了郑州火车站,当我们踏上火车的那一刻,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那份作为一名感恩之旅队员的责任。

在贵期间,和兄弟们在一块相处,有快乐也有悲伤。和孩子在一起相处有感动也有懊恼,感动的是他们那不经意间的动作或者行为,还有那一个个稚嫩的肩膀却要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懊恼的是看着那些因为基础差而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感觉自己能带给他们的很少,那时候真的感觉很无力。

在贵州的这三十天里,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就是陪孩子聊天,在后勤帮厨。不得不说我们的后勤人员还是很给力的,每天都准时给大家供应伙食。也是因为这样,后勤的兄弟们也就失去了很多和孩子们相处的机会,我想这对于后勤的兄弟来说肯定也是一种遗憾。后勤欢乐多,没事的时候,大家都想着能进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后勤的兄弟做点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上课是他们的老师,下课就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愿意我们陪他们一起玩,一起聊天,帮他们解决问题。能帮助他们做些事情真的是我当时感觉最欣慰的事情。期间,最值得回忆的两次活动就是运动会和结课联欢了,看着孩子们在运动场上那一个个矫健的身影,看着孩子们摔倒了就爬起来咬着牙继续坚持的神情,当时真为这些孩子感到心疼。结课联欢的时候,大家也是积极参与,总是想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为了节目精心的准备,为了节目道具,就熬夜想办法把这些道具制作出来。大家都是积极的投入到节目的准备中,看着他们那一个个努力表演的身影,真的很感动。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就到了和孩子们说再见的时候,那时候,看着孩子们眼里那一滴滴晶莹的泪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辛酸。

周六、日是我们调研的时间,调研路上欢乐多,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吐槽着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有趣的事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当我们走进村子里,看着那些破旧的已经不能在破旧的房屋,看着孩子们就是再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看着他们那一双双稚嫩却没有灵光的眼神,真正的再次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面对这些,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给孩子们一些希望,给孩子们安慰。从孩子们身上,反思到自己,曾经的抱怨都已经不在,存在就只是为这些孩子感到同情,想着给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尽到自己的一份力。当然,每周末除了我们的调研之外,还有我们的砍柴,为了我们的一天三顿饭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一次性的把一周的柴都准备好。砍柴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会下雨的,虽然,淋着雨但大家依然扛着柴一步一步的走回我们的后勤,然后,把柴放好。那段时间虽然累,但是很充实。和大家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感觉真的很好。那段时光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在摆榜和大坝的时间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天,但在这两个地方的经历依然是历历在目。孩子家里的一幕幕,以及当地风俗,都让现在的我异常的怀念,怀念那群孩子,怀念那连绵的群山,怀念那坎坷的山路还有那一片蔚蓝的天空。

回到郑州后,心情依然很忐忑,想念那边的孩子,想念周老师,想念那边的天空,想念那呆了一个月的那片土地!

“用双脚丈量祖国,用激情点燃梦想,用行动感恩社会,用热血回报母亲”,这几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激励着我,感动着我。

  

                                        感恩之旅第九届队员:聂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