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top
首页 日志感受 第九届王森个人总结

第九届王森个人总结

2016-06-30 20:41 |
撰稿:感恩之旅
|
编辑:感恩之旅

个人总结

前言:滴答,滴答,又是一个雨天,站在窗口,凉凉的风轻轻掠过,不觉的感到了秋季的凉意。直直地盯着屋檐滑落的雨珠,有些出神,恍惚间,重回那个雨天。

 

.一路向,终身

    时光匆匆流逝,昨日拉练的记忆犹在,转眼却已离贵数日。回顾和感恩之旅一起走过的日子,几多欢喜,几多忧愁。

2015818日,今天是返程的日子。

天,才蒙蒙亮。宿舍楼里便传出了些许声响--伴随着闹钟声的响起,队员们陆陆续续的起床,开始洗漱。

大约过了十分钟的样子,结束洗漱的队员们匆匆赶到操场。呀!下雨了,看来,这最后一天在贵的早操要与雨同行了。

还是像往常一样的紧张与严肃,队列整整齐齐、悄然无声,队员们并没有因为是在贵的一天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连那飘荡在风中的细雨声,沙沙沙,沙沙沙,也听得一清二楚。

哒,哒,哒,321,伴随着表盘上秒针的回归,集合时间到了,只见杨大大(我们的带操人杨盛,早已经忘记这个称谓的由来,只是习惯了这样的称呼)从口袋里拿出花名册例行开始点名。

雨,越下越密,像是一缕缕的惆怅,在诉说着不舍与牵挂。

大坝中学的操场还是泥巴的地面,因为雨水的混合,路面变得很湿软,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不浅的泥巴坑。可是,这些客观因素对于队员们而言,都不是什么问题,起步跑!大家迎着风雨起跑。

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中,队员们结束了早操,顾不得回寝室换衣服,带着满裤腿的泥巴,大家进餐厅吃饭。

土豆米饭,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可能是因为身体长期的疲劳,大家的食欲并不是那么好,但是为了不剩余不浪费一丝一毫的食物,大家彼此分担着,把食物都吃光了。

饭后,回到宿舍,简单的洗漱,大家各自带着行李去宿舍楼前集合。先前联系好的大巴车因为天气的原因,会延误一些时间才能够到达。利用等大巴车的时间空档,大家在校园里进行了合照留念。

蒙蒙细雨中,我们挥手告别大坝;奇丽山水间,我们渐行渐远。

别了,黔南州!再见了,弟弟妹妹们!

带着一丝丝的伤感,倚在细听雨声诉说着我们的故事……

 

·偶然结识,却成不解之缘

    支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我本来打算,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后,一个人,背上旅行包,去一个偏僻安静的小村庄,陪那里的孩子度过数月时光。没想到,这个愿望,在我大一生活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学校有一支名叫七彩梦的支教团队,第一次看到它的招新台,我的心中似有波涛在汹涌,于是乎,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心中的兴奋与喜悦之情难于言表,怀揣着一份对支教生活的憧憬,我期待面试那一天的到来。虽然很是期待,但是说实话,心里也有些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家,安全吗?我开始询问身边的同学是否有支教意愿的,一起去,对自己也算是多一份心安吧!询问无果,我便试着和家里人沟通想去支教的想法,起初爸爸妈妈并不是很支持,他们觉得我有点瞎胡闹,但是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加之支教地点在本省内平顶山--那是妈妈上学的地方,妈妈对那里的情况也算是熟悉,爸爸妈妈对支教的事情也算是勉强同意了。

就这样,我得到了家里人的许可,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准备着我的支教面试。生活还是像往常一样,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只是我的心中多了一份期待。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的进行着,然而,一个偶然,打破了我宁静有序的生活。

    “有没有暑假想去支教的?”QQ群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关注,有啊!我很兴奋,因为按照当时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学校只有七彩梦一个支教团队,我以为我找到了同行者,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正是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询问,开启了我的赴贵支教旅程。

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一支由在校大学生自愿、自发、自费的公益队伍。我了解过后,选择一笑而过,毕竟我已经报了七彩梦,做事就要一心一意,于是便没有把感恩之旅放在心上。

    张嘉琪学长是轻院第一个接触感恩之旅的人,他亲自找到我,和我聊天,谈了好多关于支教的想法,关于团队的介绍。做事就做的彻底一些嘛!都是支教,为什么不选择挑战性更大一些的,给自己更多的锻炼?嘉琪学长的这句话深深地冲击了我的心底,要做就做得彻底,遵循着这句话,我决定申请参加感恩之旅支教助学联盟的选拔。

因为接触到感恩之旅的时间比较晚,在我第一天听到这支队伍的名字时,已经是招募志愿者的最后一天了,时间的紧迫容不得我再去犹豫,利用课间时间填写了申请,迅速递交了报名表。由于时间问题,加之今年是第一次在轻院开展招新工作,报名参与感恩之旅支教的七个人并没有经过面试,而是直接通过了一轮筛选。

机会来之不易,讲心里话,我真的是很庆幸自己就这样毫无压力的通过了第一轮,为了不辜负团队的信任,我比其他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不求做到最好,我只求问心无愧。

 

三.伴随晨光起跑,持之以恒显决心

    第一轮通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每天清晨伴着曙光的早操,我忘不了那段日子。

每天清晨五点钟,嘀铃铃的闹钟声总是会准时响起,在睡梦中惊醒,从床上一跃而起。然后,在室友的睡梦中静悄悄的洗漱完毕,背上书包走出门,开始新的一天。有时候,从六楼匆匆忙忙走下去,却发现寝室楼还没有开门,这时,我便会再次确认时间,若时间还早,就站在大厅里等宿管阿姨起床,若时间不够,便去值班室请阿姨起床,待问候过阿姨,我再一路小跑到体育场,等待集合。

    那时候,我们六点十分就会准时出现在操场上,早早的集合完毕,等待陈沉学长的到来。六点二十,我们准时开始跑操,分秒不差,风雨无阻。

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天跑早操的情形,那一天的清晨,朝霞格外的美丽,陈沉学长带着孟园姐来到轻院带领我们出操。首先,在陈沉学长的口令声中,孟园姐为我们做着标准的示范,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以及俯卧撑的演示,每个动作标准有力,俨然一副军人的姿态。当时的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毫不夸张的讲,我真是被深深震撼到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居然可以带出像军人一般的队员?这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然而,这,正是我想要的!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卯足劲儿,一战到底’”。然后,我作出了决定:放弃七彩梦,一心一意的追随感恩之旅,若不弃,必不离!

 

四.八方涌来,相聚郑大

    因为课程原因,轻院的七个人错过了第一次全体见面会。待晚自习8:50下课后,我们一行人骑自行车前往郑大,在准队员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入住郑大的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郑大东门集合,出发前去工大跑操。在老队员的引导下,我们和郑大的伙伴一起骑车抵达工大西操场。一到西操,远远望去,工大的准队员们都站的整整齐齐的,早已在操场中央等待。锁好自行车,我们列队快速跑向队伍,请求入列。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都是感恩人,准队员间也便没有所谓的生疏与距离感,而是很快的融合在了一起。跑过早操,做完伸展运动,工大的准队员带我们去餐厅吃饭,浩浩荡荡一群人,奔向餐厅,大家坐在一起吃早餐,餐厅被我们霸占了一大半,那场面真是很浩大啊!

    吃过早餐,我们按照要求,准备好了馒头和白开水,作为拉练行程中的午餐。一切准备就绪,河王水库小拉练正式拉开帷幕。

    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走出工大,向目的地--河王水库进发。

    起初,心情是欢愉的,脚步是轻快的,一行人走过集市、穿过人群,想到自己要完成80里徒步走,心中就满满的激动。

    其实,对于我这么一个路痴而言,80里徒步走,我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只是看到浩大的队伍,就觉得应该不是很难,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一样。不知道到底有多远,只知道路在脚下,目标就在前方,没有为什么,一直往前,一直走下去就对了。

    就这样,一路走啊走,走啊走,我们送走了曙光,迎来似火骄阳。汗水慢慢溢出,打湿了衣襟,顾不得去洗脸,用胳膊一抹,继续前行。前面的人儿啊,你慢些脚步,我快要跟不上了;旁边的同学啊,汗水布满了你的脸庞,你还好吗?里程一点一点在增加,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好累了,我要不行了,停下歇歇脚吧!不,不能掉队,后面还有那么多的人儿呢,不能拖累大家,撑住,撑住啊!

    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肢体上的困乏,我开始与身边的同学聊天,从学校到家人,从现如今追溯到呀呀学语的幼年时光……开心的,难过的只要是能在脑海中有些印象的,通通讲了出来。

    队伍中时不时还会传来一阵加油鼓劲的呼喊声身上有劲,脚下有路,眼中有旗,心中有爱,一路走,一路喊,听着一声声口号,心里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走啊,兄弟们,一起走,共进退,风风雨雨一起闯,有你在我怕啥,有我在你怕啥,你不怕我不怕,肩并肩向前走!

    顶着骄阳,我们一行人抵达了河王水库,终于到了,攥着的拳头可以松开了,看着大家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彼此会心一笑,兄弟,辛苦了这是发自心底的声音,不说话,只是这样静静地微笑着看着对方,这份情谊,你懂我也懂。

    为了缓解大家肢体上的麻木,队员间互相捶打按摩,让身体做简单的放松,得到短时间的舒缓,为稍后返程体力的恢复做好准备。走了一上午,肚子也饿了,拿出馒头和白开水,开始美美的饱餐一顿,虽然这一餐很简单,但是从大家脸上满足的表情可以读懂一切:这点苦,这点累,不算什么,只要大家在一起,一切都是甜!

    稍适休息,我们踏上返程的路。有了上午的徒步经历,下午走起来也习惯了很多,大家一边走,一边说笑着,彼此分享着快乐,爽朗的笑声洒满了队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光芒。在最后一程路时,我只觉得腿脚软绵绵的,身上有劲儿却使不出来,我抓住嘉琪学长的胳膊,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与期待。还好吗嘉琪学长问,我摇了摇头,突然间很委屈,想要大哭一场。嘉琪学长看到我的状态很不好,没有再继续询问,一把拉起我,扶着我往前走。我知道,同样的路程,嘉琪学长也已经很累了,他也是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艰难的支撑着前进,可是,看到我的疲惫与无助,他二话不说一把牵起我,搀扶着我往前走,一边走还一边鼓励我,时不时还会给我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给我提神,他用嘴角扬起的弧度掩盖自己的劳累,以学长二字承担起带我回到工大的责任。

    伴随着夜幕,长长的大部队进入工大,老队员们早已在等候了,他们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休息室,也早早地备好了茶水。团队的凝聚力与队员间的情谊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搀扶。

一时间,心里暖暖的,离开家那么久,学校社团也加了不少,但像感恩之旅这样走进心里去,暖在心房的团队不多。很庆幸,在年轻的岁月中,我遇到了感恩之旅

 

五·笔试

    转眼又是一周时光,每天早早起床,准时到操场等待跑操。虽然偌大的操场只有我们三两个人,但是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第一缕晨光,一觉醒来想到有队友在等候,就觉得这种幸福不可多得。

    周六下午,大家相聚在郑大进行笔试。东门集合,工大、中原工以及东区的准队员们已早早的在东门等候了,与他们相比起来,我们和郑大的准队员的到来略显稍晚。

可以看得出每个人心里隐隐的不安与担忧,我进人群,试图打破这略带紧张的氛围,你们好!好久不见啊,还好吗?拍拍兄弟们的肩膀,放轻松,就是笔试而已,慢慢做,随即附上一个大大的微笑。

    通常我们在学校参加的社团组织,都是一轮面试即可得到结果,严格一些的,再多一轮面试,像感恩之旅支教团队这种选拔期长达三个多月,之中还要经历笔试这么一个环节的,我还真是进去大学遇到的头一遭。不过,反之也体现出这个团队的一贯以来的严谨作风。

感恩之旅支教团队纪律严明,每一届的队员都是经过层层考验选拔出来的,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再言之,教学,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从宏观方面讲,教育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成才,支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自愿支援教育工作的人,我们只有正己身,方能言传身教。因此,选拔支教志愿者的确需要严格一些。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与影响力去给同学们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们作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们以积极健康的引导。

    由于大家都比预计的时间要早到很多,大家便彼此交流着关于支教、关于团队以及关于此次笔试的一些心得体会,大家并没有因为校区而显得生疏,气氛反倒是一片融洽。

准点集合,在老队员的带领下,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教学楼,来到笔试教室。我们依次进入教室落座,抬起头,只见黑板上满满都是题目,莫名的,心里有些紧张,开始害怕自己应付不来,开始担心自己通过不了这场笔试。

    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随即,拿出笔,认真审题作答。手心的汗一次又一次地渗出,这感觉真的是一点都不亚于高考啊!

越在意,越紧张。一场看似平淡的笔试,让我清楚的看到了感恩之旅在我心中的分量,也使得我更加坚定的想要留下。

 

六·拉练

    这是个异常紧张的双休日,周六的笔试可谓惊心动魄,下午结束,和工大的准队员们一起吃饭,从晚餐开始就有准队员陆陆续续的收到短信通知,有通过的,也有落选的,而我的手机一直未响起,这让我的心中有着些许的不安。幸运的是,睡觉前,我收到了这条通过笔试检验的信息,这让我兴奋不已。

    带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我询问皓楠姐和嘉琪学长的情况。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皓楠姐可以陪我一起走大拉练,而嘉琪学长将无缘此次的拉练了。心里很着急,因为我知道嘉琪学长为了参与支教前期选拔做了特别多的牺牲,他是真的想到贵州去看望那些孩子。

那一夜,因为嘉琪学长的离开,我想了很多,也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留下,在我动摇的时候,我收到了嘉琪学长的短信:“做得挺不错的,继续加油!带着大家最初的想法走下去!有什么需要来找我。嘉琪学长的话满载期待与信任,我不能让他失望,想想自己最初的坚持,再苦再累,这条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那就要必须坚持走到尽头。

    次日,再次相聚工大,昨日一些笑意盈盈的脸庞今日却见不到了,心里有些伤感,但与此同时,我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这次,我们要开始160里黄河大拉练了。160里,是上次的两倍啊,想想80归程时自己那狼狈不堪的模样,的确对此次的180里拉练,深感忧虑。不过好在是,身边有队友,一起走应该就没那么累了吧。

    可能是知道我们这次要提前出发吧,天亮的似乎比平日里更早了一些,集合完毕跑过早操,大家快步赶去餐厅吃饭。

    有了之前80里河王水库拉练的经验,这次在行走过程中也对自己的步速有所调整,不抢步子,但是绝不拖拉,紧跟前面人的步子,因为你错了一小步,可能会导致后面的队员落上一大截,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浪费。

    一路走,一路说笑,累了乏了,就喊两嗓子,给周围的队友们加加油,也给予自己一些鼓励。

 

七.五一兼职欢乐多

    在团队的安排下,五一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打工生活。这可能是许多准队员的第一次兼职经历吧!

    从义卖到发单,在转去做话务员,五一的三天,每一天的生活都很繁忙,兼职期间,我遭到过拒绝,遭到过白眼,但是,想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就觉得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八.试讲

    试讲,是整个选拔中最紧张的的环节了。为期一周的准备,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试讲,生怕自己在这重要的一环出了半点差错。

    经过三次模拟试讲,不再紧张,微笑让我感觉到试讲是件蛮轻松的事情。但是,当试讲那天真正到来时,所有的放松都被紧张所取代。不会笑,脸上只有一副木木的表情。

试讲结束的那天,瑞大姐和路林送我回轻院,那一刻,真的觉得很轻松,我们在路上欢呼,将心里的压力尽情释放。

    那一夜,等结果,满心忧虑。凌晨一点,鹏伟学长的信息让我又惊又怕,怀揣着一份忐忑,我打开信息,通过了!泪,不自觉地渗出眼眶,经历的种种,像影片回放般在脑海中掠过,这一路,走的真的好不容易!

 

九.赴贵

    2015718日,队员们踏上了赴贵支教的旅程。

西关,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天空湛蓝湛蓝的,那一簇簇的白云在天际滚动,群山连绵,放眼望去,满眼绿意。

    初到西关,心情是激动的。四个月的翘首期盼,终于迎来这一天。简单的整理行装,我们踏上了第一次调研之路。因为是第一次开展调研,我们的准备做的并不是很充分,到了被调研对象家里,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破旧的房屋,屋内空荡荡的,我们的心被深深刺痛,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返程途中,大家都沉默了,每个人心里都装满了酸楚与沉重。

当我们抱着布娃娃,坐着旋转木马时,这里的孩子们却以牛马为伴,迎着晨光起床,做饭、放牛、洗衣,这是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因为父母的外出,他们不得不以稚嫩的肩膀抗起生活的重担。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磨失孩子们的纯真,报名时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宛若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灿烂温暖。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欢乐时光,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支教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休整,抵达西关的次日,我们便开始了暑期支教工作。

    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我的学生,心情有些复杂,见到他们的欢喜,初次教学的紧张与不安,担心自己做不好……

    孩子们很单纯、很善良、很懂事,他们看出了我的不安,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我收到了一个小女孩写给我的纸条:姐姐,我们都爱你!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孩子们的善良让我很感动。

    在西关的日子,有太多的记忆难以忘怀。忘不了上课时孩子们那专注的神情,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写满求知,课下孩子们也会找我们问问题,即便是晚上,也会有孩子们到教室进行学习。晚自习下课的时间是晚上八点五十,通常这个时候天都已经很黑了,加之白天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应该都也累了、倦了,但我们总是会发现有那么些孩子不愿意走,他们只想留在教室里,多学一会儿。累了,他们就趴在桌子上稍作休息,睡醒了继续学,总是很晚才回去睡觉,我们也试图和这些孩子交流,但是他们也总是笑着不说话……

    孩子们啊,你们可曾知道,你们的努力与刻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心的人,你们今日的付出,必将会收获他日的辉煌!孩子们啊,请你们一定一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自己!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给他们带来一个快乐的暑假,我们还组织了朗诵会、班歌比赛、手工作品比赛等。孩子们对待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很认真、很用心的,为了每一次的活动,他们总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与努力。为了朗诵配合的默契,原本八点上课的孩子们,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学校进行排练,一遇到课余时间,便来找我帮助他们,不断改进朗诵表现效果,期间还会增添一些手势和队形的变换。在拿到第一名的奖状时,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喜悦,在孩子们的心里-“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贵的日子,很累,一日三餐的土豆米饭也会让我感到有些厌倦,但是,每天孩子们那绽放在脸上的笑容,都让我乐在心里,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看到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不开心,都觉得有根针扎在心里。看到孩子们哭,我也会忍不住流泪。其实,每个人都很脆弱,一旦被触碰到内心深处,就会痛,而这种感觉却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我曾遇到过一个受伤的小男孩,我去帮他检查伤口,他一把推开我,说不需要我的帮助,很难受,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拒绝,我隐约感觉到这个小男孩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不再执着于他的伤口,选择坐下来和他谈心事,起初,他并不搭理,但当我谈及帮助的时候,孩子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我的内心被深深的重击了一下,把孩子揽进怀中,别怕,姐姐在,感恩之旅的哥哥姐姐都可以帮助你,有什么话告诉姐姐。后来,他和我说,他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帮助过自己……我哭了,弟弟啊,别怕,以后有困难说出来,姐姐定会全力以赴,不要忘记,还有感恩之旅,有一群哥哥姐姐可以帮助你的。因为妈妈在外地打工,他去看望妈妈离开了学校,原本以为在余下的日子里不会再见到他,可是在我们离开那天,他赶到了学校,为我们送行,没有千言万语,一个拥抱足以代表一切,保重,弟弟,有缘再见!

    除了平日里的教学工作,周六周日我们也会外出调研。每次出去调研,我们总是会看到西关的另一面。

    平日里的西关,蓝天白云,屋宇林立,乍一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但事实并非如此,走进被调研孩子们的家,砖砌的平房很少见,大都是用木板和茅草搭建的房屋,抬起头,可以看得到天,更不用说依靠这样的屋子来遮风避雨了。再来看看孩子们的房间,一张木板床,有些脏乱,毕竟孩子们还小。

    为了生计,孩子们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家、留下孩子外出工作。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很不容易,小小年纪的他们,要学着自己砍柴生火,做饭洗衣。因为住在大山里,孩子们上学的路也是很艰难,一两个小时的徒步行走对他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在调研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子,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惠水县民中(是当地声誉很好的一所高中)。但是说到她的故事,确实令人心酸的。女孩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爸爸妈妈送到了外公外婆家,自此就没有见过父母,而且父母也并没有支付女孩的日常生活费用,在女孩的记忆里,自己的亲人只有外公外婆。年迈的两位老人本就过着拮据的生活,女孩的到来无疑是让这个家雪上加霜,然而,老人们用他们的坚毅与勇敢,用颤颤巍巍的身躯抗起了这份责任与重担,平日里外公去田间种一些作物,也时常会去做一些零工,勉强度日,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但是女孩说,有外公外婆在,自己就已经很快乐、很满足了。真心祝愿他们一家人永远幸福下去!

    生活不易,但是孩子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却积极乐观,他们不服输,对于现实的种种磨练,他们选择包容与接纳。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用全力去爱它的,我相信热爱生活的孩子们一定会收获幸福!

    在贵的日子里,除了我们心心念念的孩子们,还有和我朝夕相伴的队友们,每天一起跑操,一起吃饭,一起教学,一起开会……

    虽然在郑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到了贵州以后才发现,我们所做的远远不够,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幸好身边有一群兄弟,身后还有老队员、顾委和爱心人士,快要扛不住的时候就找个人聊一聊。难以忘怀兄弟们的扶持和老队员的鼓励,他们总是能为迷失在黑夜中我重新点亮航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给予我无尽的动力。还有顾委和爱心人士的探望,他们的每一次到来,对于我们都是莫大的支持。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还会趁着没课的时间上山砍柴。说是砍柴,实际上我们的工具只有双手,所以主要就是折一些干枯的树枝杈,这倒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把这些柴背回去,再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手提、肩扛……为了把一捆柴带回去,我们也是各尽其能,后来,物理才女亚贸发现了一种捆背法,很省力,可以推荐给下一届使用。记得第二次去砍柴碰上了雨天,大家都淋了个湿透,还好兄弟们前来支援,相互扶持,一鼓作气,回到了学校。不过,说起砍柴,我也挺遗憾的,因为要制作结课联欢的邀请函,我和吴丹留守了,没能和大家一起共甘苦

    每次一谈起支教,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关于支教,倾注了太多的心力,能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感恩之旅,真的很幸福!

    感恩,一直在路上,不曾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