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回忆不知从何说起,那就从相遇到相爱说起吧。记得第一次知道感恩之旅,是在吃过饭,从食堂出来,先是听到了宣传,看到支教,我就很感兴趣,特别是去山区。当时就领了一张表,回去我认真填写了一下,中午我就交了。因为支教是我喜欢的事情,所以我很积极。
在面试之前有一次集合,是在西篮球场,那一次是第一次了解团队的纪律,当时深圳哥,说了好多团队的规定,以及第一次见面大家存在的问题,感觉这个社团很不一般,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半军事化管理,我当时就在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太让我惊奇了。从此,我想了解它。
记得报过名之后,接下来就是面试,面试时我遇见了杜雪,我和杜雪之前就认识,在等候时,我记得是珍玉姐和士娴姐给我们倒水,还给我们拿一些团队的资料(让我们了解一下团队)。当时也没想太多,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握。面试时,我就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从报名到面试,我感觉团队的人很真诚。
面试过后好像是交流会,大家自我介绍。当时,我感觉挺紧张的。一开始本想第一个上去,但是还是没有勇气。然后到了最后才上去。见面会只是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他的也没什么。
面试之后好像每个星期都有活动,我感觉我的周末全都奉献了。开始的选拔很严,因为我想了解这个团队,所以开始我都在尽力不犯错误。从一开始,每天都要跑早操,而且每天都会惩罚迟到的和做的不好的,当然,我也被惩罚过,只不过比较少。
其实,感恩之旅真是一个有魔力的团队,从开始你越了解它,你就会越被他的魅力吸引,越爱这个团队,爱这个团队的文化和精神,爱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可能是与她相处得越多,爱得就越深。
每天都在跑早操,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开始热情很高,心潮澎湃。慢慢的,自己就对早操有些麻木了,感觉早操是一种任务,可能不明白早操的意义,一开始以为早操就是早操,无非就是锻炼一下身体,天天早起,有时候,上课还瞌睡,这样的话早操有意义吗。最后才明白早操不仅仅考验你是否真想支教,是否能坚持,也体现了团队的纪律,同时也锻炼了队员的身体。早操是不允许旷操的,旷操一次就被淘汰掉,迟到和请假不能超过三次,超过三次也是被淘汰的,所以我都是定两个闹铃,第二个闹铃必须起。对于早操,除了早起,还需要考虑好穿什么,如果穿得多,跑完操会身上湿透,尽量也不要太薄。有时候早上也比较冷。对于我们这一届比较幸运,早操是几乎没有下过雨,咱们团队早操风雨无阻,这一届只有一次下雨了,感觉那一天印象特别深刻,记得那天是珍玉姐从新疆住院回到郑州,早上她去了,我也是挺感动的,那天下着雨,我们在跑步,老队员依然在雨中矗立,跑完操,珍玉姐让我们说一句想对身边的兄弟说的话。我们都说了,简单而又直白,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兴奋,也很感动。
早操不止是跑步,还有放松运动和分享。对于放松运动,我比较喜欢珍玉姐带的之前感觉挺放松的。一开始放松运动是比较单调的,之后花样就多一点。对于分享也是挺有意思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话题,分享感受,锻炼交际。在分享时,我说的也挺多的,他们都说我,发言时说话的速度比较慢,还有一种领导的口气。对于这个我也很无奈,可能是习惯,我尽量改,最后他们说改了好多。
时间长了,我们都了解了,每个人的说话的风格和性格,我们都有所了解。对于身边的兄弟不断了解,我也越来越喜欢他们了,越来越舍不得他们了。所以在选拔过程中,每当有一个兄弟离开,我们都同样的难过,老队员说,他们的离开是为了我们的留下,所以我们留下的人也要带着离开的人的梦想完成选拔,完成支教。
除了早操之外,还有小拉练,大拉练,敬老院义工,笔试,五一兼职,试讲,授课培训,每一个选拔都是刻骨铭心的,每一次选拔都让我更爱感恩之旅,我很庆幸我每一次都能留下来,我也为淘汰的兄弟感到过悲伤,因为他们也在给我动力,越到最后,越离不开他们。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和他们分离,自己的心很痛。这种羁绊是在每一次选拔中建立起来的,每一次选拔,我们都能多了解一点,也能多发现一点对方身上可爱的一点,也正是他们可爱,就越喜欢他们。无论你开始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到最后你们都会很亲。
在整个选拔过程中,我也有过不自信的时候。每个环节大家都担心被淘汰掉,所以大家都很用心也很尽力。试讲时,我感觉我很没有信心,我知道我讲的不好,试讲时还是紧张的,尽管我很擅长数学,但变成讲课真的不一样。我当时很失落,我感觉我要被淘汰了,马上要和这群兄弟们分离了,我真的很难过。晚上我们聚了餐,都相互安慰一下,心情好了许多,当时我也想开了。那天我们很高兴,没有想明天结果如何。第二天,我接到了短信,我通过了。我当时高兴得快要哭了。但我也知道会有其他兄弟离开,不舍的离开,我们都落泪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了。今年的支教工作很顺利,我感觉这与老队员严格的选拔分不开,每一次选拔,老队员默默付出了很多,我们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他们的眼神始终都是那么的坚毅,他们没有和我们说过一声的不易,现在似乎明白一点点。整个选拔过程艰难而漫长,历时四个月,我想老队员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对于我们这一届,也要有担当。
在贵州的一个月里,我是快乐的,尽管条件有些艰苦,每天都会饿肚子,有时候会吃得很撑,你说这是一个多么奇葩的团队。
说起贵州的故事,该从何说起那,那就从开始说吧。我吃的第一顿饭,大米拌土豆,第一次真吃不下,不知什么缘故,吃到最后几口时,吃一口,就想吐。不过,土豆拌大米还绿色健康,第二次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可能是饿得了。第一次去西关,感觉除了风景很漂亮,其他没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
大塘,这个让我向往了好久的地方,我终于来了。
我记得:我们是中午到达西关的,吃过午饭,下午有的兄弟要去砍柴,而我则是去小学熟悉一下情况,来到小学,有不多的学生,开始不了解,也就简单的聊聊。感觉和他们聊天很轻松。下午,我们去接砍柴的兄弟了,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在路边休息,满头大汗。他们说,看到我们,他们高兴坏了,感觉很温暖。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说,之后才明白。在这里没有杂念,只有心与心的碰撞,只有为兄弟多分担一点。尽管每个人都很累,但是脸上绽开的是朴实的微笑。这就是第一天。
第二天是招生,早上早操早饭后,我们一队人就开往小学了。我是六年级班主任,自然今天就要在这招生。我和玮鹏都是六年级的,他六一,我六二。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些学生善于交流,一些则是相反;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同学之间相处不和睦,班与班之间相处也不和睦,他们喜欢搞小团体,对于这些并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还小,不知道如何处理。
作为班主任,处理这些事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两方都要考虑。因为他们很在意你怎么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他对你的态度,作为老师,只有先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愿意听你的课,你才能改变他。学生容易吃醋,但你不能吃醋,如果你对一些学生很好,对其他学生很一般,他们绝对会疏远你,或者当面指责你,小孩子说话很直,这个真需要心理准备,他们对你时而很亲,时而很平淡,这很正常。作为班主任时刻关注班里学生的情况。
开学时,对于管理班级我并没有做准备,第一周我先观察班里的情况,看看都有什么的现象,根据一周的观察,第二周我制定了班规,并排了位置。排位时男生女生都不愿意坐一起。我是强制执行的,因为男生女生向来不和,经常吵架,有的甚至打架。到第三周,第四周,处理班级问题,就不那么难了。班规对于班级管理确实效果很好,但是执行时一定要公正。
对于班委的选取,我先让学生毛遂自荐,课下的时候,我也自己了解一些情况,对于学生的话不能全信,不要因为学生的看法而影响你的判断。好多人由于没有勇气,不敢举手,其实,他们内心是想的,或者他们怕别人说他,总的来说,缺少勇气和自信。这个不行,就让大家推举班委,如果班委不够,我就临时任命。开始时,班委有一周的试用期,如果做得好,就继续干,不好就换人。我只选了班长,卫生委员,体育委员。但是现在觉得还要有个纪律委员。对于班委选举,一定要选好人,选好了,班级就好管理,选不好,你这个班主任就要费心了,我感觉我做的一般。
去支教,在课堂上,我是一位老师,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首先我对教案材料不熟悉,其次,我没有明确重点,最后,我没有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忽略学生的兴趣。我感觉自己并没有用心在备教案,也没有及时调整。还有小学多媒体有些不能用,可就没法讲,所以,一些课不能只依赖于多媒体,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教学时,开始一周是调整适应期,是根据学生课堂各方面的表现和接受能力重新规划教案的时期。讲课时,切忌被学生带走,或者,要我们适应学生。对于教学,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可以课下问学生,可以让学生写纸条。我们不是专业的老师,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完善自己的教学,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不能拖着。
开始时,六一班和六二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六一班男生很多,六二班女生很多,我班女生不喜欢让男生调到我班,把女生调到六一班。在这个问题上,我和玮鹏发生了争执,我不希望六一班捣乱的男生调到我班。当时我们都急了,不调了,当心情平静下来时,我又找他聊,我们必须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最后调换了一下。第二个,之前的五一和五二不和,班级之间的矛盾,我和玮鹏都希望共同化解这个矛盾,从始至终,我一直给学生灌输只要不在班里惹事,六一的同学可以来我们班,你们也可以去六一班。经过我和玮鹏的共同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班的熊孩子。他们听话时很好,不听话时什么话都说得出。有时候我也很无奈,有时候我也很高兴。无论怎么样,我都不想放弃每一个孩子 。有时候我会吵他们或者训他们,他们都说我很凶。凶他们只是想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能这种方式不太对。现在想一想,到底改变他们了吗?会有一点点吧。我感觉这群孩子很优秀,女生折纸绘画,唱歌跳舞非常好。男生在运动会上表现非常棒,他们都非常有想法。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有飞机,自己心中的小屋等等。但是,此时我真不知道以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还小,有自己的梦,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不知道他们是否能战胜自己。
我们班好多学生比较内向,或者我和他们没有打成一片。平常我和他们交流的不多,对于他们内心的想法知之甚少。可能我比较凶,他们不敢和我交流。好多学生都希望我去他们家家访,每一次去学生家家访,会让我对这个孩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里好多孩子的家庭都不完整或者不健康,每次想到都很心疼。对于孩子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哥哥,都应该多和他们交流,要了解他们首先要让他们不反感你,或者喜欢你。六年级的孩子只是有些顽皮,他们并不是真的坏,只要加以引导就行了,前提是他们愿意听你的,也就是让他们喜欢你,他们还需要多鼓励,让他们有学习的自信。是孩子都爱玩,但也要引导学生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我自认为阅读能丰富他们贫瘠的内心,平常他们总感觉很无聊,但他们不知道阅读是件有趣的事情,阅读对于那边的孩子有非常大的作用,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精神上,做人上。
尽管现在已将离开了,但心中还是放不下相处了一个月的孩子们。我希望能通过保持联系继续给他们鼓励。我们是多么的希望他们能不重蹈他们父辈的覆辙,他们还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困难重重。只要他们不放弃自己,我相信他们。这里的孩子升学率很低,有些是因为贫穷,也有些家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有些是留守儿童容易学坏,有些来自社会的诱惑。这些的问题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这毫不夸张。现在想想,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尽管我们家不富裕。所以我们在努力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人生,在那里,这是很好的出路。
说到这不得不从调研和家访说起,家访是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去学生家了解学生的情况。调研是周末专门到较远地方的学生家了解情况。无论家访还是调研,回来都需要写学生的情况信息表。 住在镇上的学生家在经济和思想都比较好一些,下面的都不是很好,有些偏僻的地方,思想非常落后,那里交通不便,重男轻女的现象很严重,家里的孩子都是四五个,有的很早就辍学了,孩子多养不起,父母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最后孩子重蹈覆辙。还有好多家庭都不完整,或者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在家里缺少关爱。每次看到他们无助的泪水和眼神,心中不知如何是好,我们都会想为什么不在那发展经济,让他们富裕起来。但是那里多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种庄稼只能糊口。很多人选择去外面打工,做一些体力活。贵州的贫富差距挺大的,对于贵阳,若不是国家投资大,把贵阳打造成一个旅游城市,想必贵阳和黔南市差不多。不过现在国家也在开发这些地方,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要想彻彻底底地改变那里的人还要看教育,适合当地的教育。在贵州的一个月,我了解了好多为惠水县教育奉献的好老师,我相信有他们惠水就有希望,惠水的孩子就有希望。我也为他们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调研是我们每个周末必做的事。我每次调研走的路都不同,当然去的地方也不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情,大概因为每次调研的情况不同,遇到的人与物也不同。记得第一次,是里中四组,感觉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但是我们调研对象的家里的情况却与此相反。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欣赏故乡的美景,还是看久了,不注意这些了。这些家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来到他们家里,给人的感觉没有温暖,很空,很苍白。我还真不知这些孩子有什么想法。可能有时会想爸爸妈妈,受委屈的时候没人可以看哭诉,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有的只是孤单与家务。真想和他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给他们一些本应得到的关爱。但我们没法办到
现在的我们没有魄力,放下所有去陪伴他们。因为我们能力还是很低,我们能陪几十个孩子,还有成百上千个孩子。有些东西我们还改变不了,但它是有希望改变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放弃,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现在我觉得在贵州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尽管有很多工作。支教是我心中所想,去支教自然是快乐的。尽管整个过程有许多不易,大家都挺过来了。调研路上,我们要走很长的山路,有时下雨,一整天鞋子都是湿的,没办法我们还要继续调研。砍柴背柴,都是我们自己做,我们不怕辛苦,即使我们很累。我们背的柴很重,我们不会说,因为自己要多担当,我们仍要装作很轻松,因为要给兄弟们鼓劲。教学时,我们肚子很饿,我们依然要站在讲台上,因为要把这节课上完。
贵州的一天是有规律的。早上我们五点十分起床,洗漱完毕,下楼集合,五点四十点名,四十五开始跑操,路线是从中学到小学的街道,这个过程,我们喊着口号,提醒路况。有时一些兄弟注意力不集中会摔倒,摔倒就会受伤,因为睡眠不足,在跑步时还犯困。跑完操,惩罚跑步过程中犯错误的人,然后我们一起做放松运动。六点十分开始吃早饭,吃饭之前餐前训,点名是必不可少的,二十分钟吃饭时间,吃完饭集合,后勤会检查我们有没有掉米粒,掉一个二十个俯卧撑。去小学的人大约在六点五十集合出发,七点到小学,到小学我们就开始安排一天的事务。在上课之前,我会通知一些事情。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上午要注意班里的学生是否到齐,没到的要和家长联系。上午不是上课就是处理班级的事务。上课之前有时间需要再熟悉教案,明确课堂的重点。尽管早上吃的也不少,我们还是第一节下课就饿了。不知道为什么饿的这么快。饿也要扛着,坚持到放学,中午放学还要护送学生回家,护路时,队员要注意道路的情况,还要看着孩子不能打闹,放学不站队的也有,不听话,我们也没办法。护路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特别是低年级的。护送完,真是一点力气都没了。就想着早点开饭,然后吃两小盆饭。中午小学还有五个兄弟留校,等我们吃完了,才能把他们换回去。早上和中午,班主任要早早进班,多陪陪孩子,和他们交流交流,也可以了解一下班里的情况。有些同学家比较远,中午就不回家。下午通常我是没课的,这个时间我会观察一下班里的情况,或者处理班级事务,或者是听课。下午两点十分上课,四点放学,放学之前要打扫卫生。放学还要护路,护路完去家访。家访的学生是提前定好的,每次家访队员都是两个人,尽量都是一男一女,我每天家访三四个学生,远的家访一个,我们六点之前必须返回中学,家访和调研都不能收学生家的任何东西,不能在学生家吃饭。一旦违反,回去受罚。回到学校,要不就是写学生的家访信息表,要不就歇一歇,六点十分开饭。大约六点四十吃完饭,晚上九点开例会。中间这个时间,我们有的在外面和学生玩或者聊天,有的在工作。每天的例会内容总结一下今天出现的情况,安排明天的事务,分享一下每天的感悟。例会结束后,犯错误的自觉罚俯卧撑,然后,有工作的继续工作,没有的可以回去休息,通常我们都是十一点之后睡。晚上不仅要处理完今天的事情,还要做好明天的准备,要不第二天没有时间。这就是贵州的一天,充实,快乐,累。
在贵州,我没有想过退缩,也没有时间想。我们都在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你会自然而然地想着多做一点,这些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知识。什么能改变这里的面貌?是儿童。只有让他们走出去,让他们拥有了科学的知识,将来他们才有能力,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家乡。所以我不想放弃每一个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家庭的希望,家乡的希望。但现在想想,我做的真的不够。
国家也投入了不少,在这里,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但是缺少老师。好多老师在这教的时间不长,有的教几个月就走了。特别是这里的英语老师很少,所以这里的学生英语都不好。他们也从心理上害怕了英语。
现在谈一谈我在贵州的心理的变化。开始时有着一种新鲜感,做什么都有活力。我记得在第二周末时,感觉自己前两个周做的不好,有些失落,情绪也很低落,我不想和身边的兄弟交流,只想闷闷地一个人。其实,失落未必都是坏的,越是失落的时候,我越想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我也做了,我把教案重新整理了一下,把教学的重点明确了。教课的方式尽量能让孩子接受。人总会有失落的时候,但是不必担心。在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失落感时,老队员来看望我们了,来为我们鼓劲了,来给我们解决问题了;还有马局长也带着优秀教师给我们解决教学的问题了,和他们交流,让我们有了自信,让我们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感觉方向明朗了。从这之后我的心态稳定多了。
在贵州的一个月里,有一个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关爱,那就是周妈妈。我记得我们来到贵州,接我们的是周妈妈,最后送我们的还是周妈妈。我记得第一次加餐是周妈妈做的,她怕我们吃不好,他做的饭非常好吃,我们快撑死了。这个时候我对周妈妈还是陌生的。我记得凌云过生日还是周妈妈为我们加的餐,这次也很好吃,想一想都是幸福的啊。慢慢地,我对周妈妈不陌生了,我开始想和她交流了,这应该是在我们一一向周妈妈介绍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始被周妈妈的人格魅力吸引,我开始敬爱这位周妈妈了。尽管周妈妈已经四十多了,但她的精神还是很年轻,她对生活,对生命还是有追求的,正是这种追求让她的灵魂永远年轻。她对我们很用心,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有。记得每一次见周妈妈时,她都是微笑的,每一次和她交流时,她都是敞开心扉地和你说;每一次调研,周妈妈总是坚持走很长的路。还有那天她带着我们看日出,不得不说日出真是太美了,从来没有见过。那天我们活泼的合照了。想想还是一种幸福。
一次次陪伴,一次次关爱,你的情把我们的心抚暖,我们的回忆里也镌刻了你的笑脸,我们的生命里有你,你的生命里有我们,我们从此不再孤单。——赠周妈妈
离别总有道不尽的话,最后,我只好把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深深地拥抱,我走了,我不愿把泪水留下,所以我要微笑着离开。微笑,转身,泪流,离开。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句话,一个月的大塘人,一辈子的大塘情。虽然离开了,心中还是牵挂,牵挂什么那,不知道,总感觉有东西拉下了,哦,好像是我的心。
这一个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人性的美如何让无奈的现实变得温暖。这是一生难忘的一个月,现在想想还真是。这个月几乎与世隔绝,每天做着自己的工作,吃着土豆拌大米都能吃得很香,从不管别人怎么看,眼里只有一群孩子。这是多么朴素的一个月,多么幸福的一个月。微笑
我记得每次学生不听话,我都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在班里通常是板着脸的,很少笑。好多学生问我是不是生气了,我感觉我没有。平常我是一个急性子,作为班主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我很头疼),一开始我真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开始认为哪一方吃亏了,我就站在那一方,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应该保持中立,我要先了解两方的说法,然后分析谁对谁错,最后再好好和他们聊聊。如果学生不配合我,我当时会有些急和无奈或者生气,但只是那一会,之后我还会找他聊天。因为一些问题需要交流才能解决。但是遗憾的是最后还有一个女孩生我气了。不知道现在原谅我没有。现在觉得你想的和你实际做的会有差距,我认为如何把差距缩小也是一种能力。六年级的学生不坏,平常也只是小打小闹,只要我们耐心的引导就可以了。
在支教的一个月,我感觉我改变了。这种改变我说不出来,好像是性格里的。回来之后,感觉身边的每一个兄弟很亲,因为我们之间有故事。看到他们都是快乐的,之间已没有生疏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喜怒哀乐,但是我们聚在一起都是快乐的,这快乐哪里来的,来于人。我们不知怎么的邂逅,又不知怎么的分不开了。这就是一场奇遇。
我感觉参加感恩之旅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除了在郑州,不断地挑战自己,在贵州,也学到了很多。你要自觉主动地担当,你必须自觉主动地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我还要改变自己之前怕事的毛病,在这里,我必须面对所有要做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是你不擅长的或者是你不愿意做的。它确实能激发你的潜能,有时候你感觉很难的事情,实际做起来并不难,只是你不愿意迈出第一步。除此之外,我们也体验了各种生活。我们在一起和面,蒸馒头,包饺子,过生日,一起去砍柴。
我很喜欢和兄弟们一起做事,真的很幸福;我也很喜欢每次吃完饭,就去小学部,我喜欢待在小学,这些学生总喜欢缠着你,让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喜欢这些学生的顽皮,喜欢多才艺的他们,喜欢运动会上拼搏的他们,也心疼他们缺少亲人的关爱。这帮孩子情感很细腻,很敏感,也很会换位思考,也可以说懂事。当我看到他们写的建议时,他们说,哥哥我知道你很忙,希望你不忙的时候,陪我聊聊天。当他们知道我们很辛苦时,他们会说,老师,你辛苦了。我想我们在工作的同时,也在影响他们。现在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好,这也源于我的性格和逻辑判断。
在贵州,大山确实阻隔了她的发展,这里的经济、文化、思想,确实有些落后,特别是山村。在这里,去一个地方,只有一条路,这道路蜿蜒曲折,高低起伏,村与村,村与县都是这样。由于道路的曲折,这边的车祸很频繁,给人的感觉就是过山车,如果司机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车毁人亡。除此之外,这边有很多采石车,这些车来往更是频繁,有些用于修路。在这里几乎每家都有一辆摩托车,除非特别穷,家里没有,在镇上的相对着富裕一些,有些有小车。这里的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建成了,以后会方便很多。在我们调研时,了解到比较偏僻的村子,人比较穷,思想还是很老旧,重男轻女等等,我能感受到旧思想对他们的肉体和灵魂的摧残。我感觉他们除了活着,就只有活着了。大山确实把他们的思想封闭了,他们也没有想着迁移或者逃离。大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思想的传播,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接受教育。现在这里还好,很多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了,尽管教育的发展还不全面,这里的学生升学率很低。好多是因为家庭的经济不好和家长的思想不正确。在这里能读完大学的很不容易。读完大学,他们的命运确实会改变,至少会比他们父辈好很多。所以我觉得教育和交通对当地的发展很重要。这里的好多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打工,孩子上学国家会补助一些,他们这上高中很费钱,生活费很高。有一半家庭都承受不起。这就是那里的现状。
现在好多人在努力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有国家,有社会人士,由当地的教育工作者。从中,我能感受到什么是大爱无疆。国家的精准扶贫确实有效果,社会爱心人士的定向资助对于学生确实是雪中送炭,教育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真是托起了希望。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么多人努力,我们不愁看不到希望。孩子们加油,你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可以改变家乡的面貌。
孩子们我也感谢你们的陪伴。是你们让哥哥学会了担当,是你们给了我当老师的机会,我也明白了一个好教育工作者的不易。我们走时,你们问下次还会来吗,我想你们知道我们可能不回来了,因为会有另一批哥哥姐姐会来,我知道你们这样做是希望我们能来。我们不想离开,因为还有遗憾。我想这遗憾是消不掉的,可能是出于心中过分的爱。现实还是现实,即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