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贵之后的第一个夜晚就是露宿,也不算在街头,一群人穿着粉红色的队服就那么在地上躺着了,一开始还睡不着,大概还有些兴奋,然而没过多久就被在火车上的劳顿所淹没,醒来时,便是第二天,依旧是那么的紧张,踏上到西关的旅程。
进黔南州之后,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坐上大巴,看着窗外那些越来越小的群山,看到那些山,有一种解答了疑惑的感觉,随着我们越往高处去,终于看见了我们心心念念的西关。
到了小学之后稍作休整,给我分配的任务是去砍柴,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砍柴,体验不一样,最开始走在西关的大道上,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不断地在问程康,到底有多远,去过没,我们是怎么砍柴的,看着直接能够平视的云,是那么的大,这里的光都显得那么的陌生,直到现在,那种陌生感,新奇感还记忆犹新,在这一时刻的感受才是真正到了西关。
记得第一天的砍柴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目标枯树,也不算全枯的,但是最后把它砍下来才意识到这点,最后也只是把全枯的那一部分砍回去,在绑柴的过程中,还特别意外地看到一群水牛,当时,我们看到水牛是直接惊到了,所有人都愣住,还想着都带着红色队帽会不会攻击我们,甚至还在第一天晚上例会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事情,现在想想,当时,那群水牛,也有好几头停下来看着我们,用那种特别好奇的眼神,最后被主人赶走,接着就是背柴回学校,由于没啥经验,在回来的路上把裤子戳出了一个大洞,还把队服给弄脏了,记得第一天背柴回来很艰辛,看时间感觉快迟到了,还跟老队员联系,最后还有老队员来接应我们,最后终于把柴给搬回来了,但是我们回来了,有一路调研小组却没有按时回来,在郑的时候,我们都有听过,在贵没有在下午六点之前到学校的后果,站军姿一小时,但我们都在想第一次犯会不会不那么严格,毕竟大家都经过几乎是一天一夜的车程本来就很累了,还经过了这么漫长的调研工作,但老队员的还是决定按照纪律规范,让他们站着,当时葛朗一直在旁边蹲坐着,一直陪着那几个受罚的队员们,也没有吃饭,不知道他们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但一定是最印象深刻的一次。
到第二次砍柴的时候,还是早上刚刚调研回来,虽然只调研了一个早上但还是调研了七八家。中午吃到了梦寐以求的榨菜配饭,可以想象,一连吃了一个星期的大米土豆,虽然前一天中午是在外调研吃到榨菜和馒头,本身就是南方人,不爱吃馒头,然后又是后勤第一次做馒头,说实话做的比较糟糕,馒头因为是做好之后再切出来,吃的时候感觉一点水分都没有,在吃的过程中狂喝水,一点都没觉得吃馒头和榨菜比吃大米和土豆有多少好,但是也是后勤兄弟的一番辛苦融在里面,也只能自己私下抱怨一下,而第二天,又到了我砍柴,是第二次砍柴也是最后一次砍柴,我们这次并没有到达预先设定的目的地而是在路途中找到了一棵特别大的枯树,废了不少功夫,还有程康的特殊的拉树方法,确实有点用,第一次看到,砍树原来可以这么砍,最后我们是砍了两棵特别大的树,零散的柴火特别地多,比第一次砍柴要多出好几倍。
砍完之后就开始各种分柴火,程康和成腾扛着的几乎是一整棵树,除了根吧,我和葛朗扛的算是一大半的树,但是经过体验后,感觉我们扛的比成腾他们扛的要重好多,那大半棵树很实,虽然,不在一个重量级的两棵树,可能由于我和葛朗的相互间的配合,很快地就把那棵重的变态的树扛到他们前面,在最开始他们还赶得上我们俩的时候,把树放到地上很明显地听出落地的声音不一样,成腾他们也是坐着他们是树上只是微笑而已,稍作休息之后,我和葛朗又开始了,印象中我们俩扛着那大半棵树只休息了三次,但是全程都把其他队员甩的远远的,在扛树过程中,我们俩基本上没怎么说过话,极大地提高了扛树效率,已至我们到达学校之前的红绿灯看到有队员来支援我们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一起去砍柴的那些队员了。我们俩继续把树扛回去,又和队长他们把树砍成柴,虽然没怎么砍完全。接着就是第一周的第一次休息,每次周日到了休息的时候,我总是会先睡一个小时左右再起来洗漱,第一周我是觉得太累了,所以就躺着先睡,然后接着第二周第三周,是有自己的小打算,反正一个小时时间足够了,而且越到后面,洗衣服的队员会越少,重点是每次的周日晚,也有队员拖拉的原因,然后导致调研报告迟迟交不上了,每一次把调研报告整理好,都得到晚上一俩点,记得有一次因为调研报告拖的太晚了,当时还是星期六,第二天星期天还得去调研,然后那天晚上整理到了三点才整理好,接着发现钥匙不知道去哪了,只好把剩下的女队员都赶回去,就我和孟顺在办公室过夜,想想就艰辛,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六次调研我每一次都是组长,前三次调研每次都有老队员在我们组,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不分配给他们调研报告,记得哪一次分给我们组的队员极少,导致那天下来,每一个人都要写两份调研报告,估计就是我在办公室过夜的那次,但是最后看下来,虽然我是组长,只有最后一次调研由于组员人特别的多,只写了一份主观感受,前五次都写了两份调研报告,在调研的路上,神经都是紧绷的。第一次本来想着第一次出去可以放松一点,不那么的紧张,结果,前三次都有老队员在,神经一直都是绷着,一般看着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及时提醒组员,还得时刻观察组员的情绪和组内的氛围,后来慢慢地习惯了这种紧绷的感觉,已至到后来,虽然前一天晚上是在办公室过夜,第二天仍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时刻紧张的关注的组内成员的情况,还不被组员看出任何异样,虽然到最后仔细想想才发现我居然当了六次组长,在这六次的组长经历,到最后几次还有的组员不是很理解我的一些行为,还总是抱怨我在调研的时候几乎什么也不干,等到调研结束才发现,我是组内算是最细心的一个,在多次调研,也是由于多次当组长的经验告诉我,很多情况下,调研对象说的话很多都是不可信的,只能通过一些在调研对象家中观察到的一些细节,才能较真实地确定调研对象所说的是否属实,很印象深刻的几次调研,第一次感觉完全被骗了一样,我们调研的第一家调研对象,事后可气了,在调研的过程中,根据调研对象的妈妈说的,家里的条件极差,而且没多少收入,又负债等等,反正当时我们问的时候,他们家的条件算是能有多差就有多差,结果当时是所有组员一致决定将助学金发给他们家,但是事后仔细讨论了一下,发现很多与谈话内容明显不符的细节,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家的电视机一直在放电视剧,还是一个大屏的液晶电视,有电视剧意味着是收费的,而且他们家是有两层楼,第二层还有一个阳台,那个栏杆还是偏向于欧风类型的,在外墙还有瓷砖进行装饰,而且在谈话过程中,我们组内负责摄影的队员,提出过到二楼进行拍摄,而调研对象的母亲以太乱为由,没有让我们到二楼拍摄,而且在屋外还有一辆摩托车,门口还有一张扶贫卡,根据老队员说的,一般拥有扶贫卡的家庭大概会有一个月两三千元的补助,根据这么多细节的分析,我们全组队员都感觉被骗了,完全就是在撒钱,就从那以后全组就开始警戒起来,在剩下的调研对象实行的是所有都调研完再讨论,是否发助学金,每调研完一家后,都会进行一个小讨论,确保没有太大的问题。
还有一家是最开始还不如我们进屋,在组员和调研对象谈话的过程中,我就开始不断地观察,也因为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对房子的各方面都比较敏感,在屋外观察后,发现这家调研对象的房子出奇的大,而且发现房子的地基造的特别高,比邻家的屋子造的高出不是一点点,一般地基造这么高有两种可能,一是有地下室,二是还想着继续往上造二楼三楼,接着又发现在二楼并没有造起一个屋顶,还发现房子的边缘有叠起来的小砖块,说明还有往上造的趋势,接着就是屋内的观察,虽然他们家的电视机并不大,但是也是在收看着节目,说明也是付费电视,再继续观察,还有一个房间里放着两台打谷机,还有一台全新的,这么多细节看下来,这个家庭的条件感觉已经跟富裕挂上勾了,只是吃穿用等比较节俭,调研完成后,我直接跟组员说这家绝对不需要资助,好几个队员还非常地惊讶,然后一个个的细节展示给他们看,本来一俩个细节展示给他们看的时候,还有反驳的声音,比如我还在谈话过程中问了家里养了几头猪,说是说一头,结果我进去看的时候看的清清楚楚是两头,猪应该算家里比较重要的财产,应该没这么容易记错,接着队员反驳到,万一是亲戚家帮忙养着的呢?接着我再展示其他细节,渐渐地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接着另外一家,房子的外表极好,还有白色粉刷外表,门窗都是特别有古风的那种,在一般人眼中就是那种,就是价格很高,包括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进入这家到具体的谈话阶段后,我故意让那孩子带我参观他们家,然后在参观过程中还不断地问他家的一些情况,后来发现无论是外墙的粉刷还是门窗都是国家为了开发这边的旅游业资助的,而且到二楼之后发现,二楼很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就发现一个类似于祭台的一个四方桌,然后其他房间都是空空的,而且在家里没有发现电器,电视机都没有,光光凭借外表,很可能会发生误判,但是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和了解,逐渐发现更加接近调研对象家庭的真实情况。
在多次的组长经历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观察细节,一般到了调研对象家中的时候,我都是最后一个进门的,最后一个坐下,先把房子外边观察一边,再在房子内部,尽可能地不违反主人的意愿去观察更多的细节,还有就是观察和处理组内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情况,比如,一般家里都有大人和孩子,尽可能地让组员对大人和孩子各种都有一个谈话了解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其家庭情况,接着就是当组员们忽略记录,或者没话题继续与调研对象继续交谈下去的时候,做一个补充的角色。接着就是在行进过程中把控情绪和速度等。
总的来说,在郑的时候,日常生活中不是很能担负的了重任,因为比较贪玩或者是没法特别集中注意力的去做一件很需要冷静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能力都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
聊完周末,该聊聊周一至周五的生活了,在最开始,我对于我这在贵一个月的班主任非常的有信心,就管这么点人,而且在招新的时候,发生过很尴尬的事情,五年级报名的地方,只有我和皖豫两个人,没有孩子到我这来报名的,记得皖豫当时还很扎心地问了其中一个孩子说,为什么不找这个哥哥报名呀,孩子们 一致回答是觉得我太凶了,当时那个扎心 的呀!接着慢慢开始伪装,连说话语气也变了,然后才在皖豫不在的情况下,有孩子开始接近我了,当时那个语气和声音,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是我干的,接着我又发现细节,那孩子虽然是来找我报名了,但是发现他不论是说话还是写字都有一种发抖的感觉,我彻底被惊到了,我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不过根据后期我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班的男孩子调皮的程度,直接让我的外表凶悍程度上升好几度,一般其他老师说不让孩子们进办公室还是进什么地方得说好久,但一般我过去,一个眼神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对于孩子,我也可以变得很温柔,因为到后期,有一点戏剧性的变化,就是我们班的女孩,应该是被我惯的,一点都不怕我,直接给我取外号叫金姐,所有年级的孩子包括我们班的男孩子们都特别地怕我,其实对那种很小的孩子一整天的要抱抱是比较讨厌的,但很多时候看着孟顺,自阳他们周围有一堆孩子围着的时候,感觉挺羡慕的,心里也有点小触动,但是比起那些我更烦孩子在我身上挂着,虽然可以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但是在我角度来说有点没法接受,不过越到后期,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我们班那群姑娘们了,虽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粘人,但是她们不会像很多孩子一样会去要抱抱,也不会挂在我身上,就抱住我的手,很多时候因为还有工作没做,想悄悄地溜掉,每次都被她们拽住两只手,溜不走,在空闲的时候,挺喜欢那种一堆孩子围着周围拽着我的手,拽着我的手,一个目的是亲近还有一个就是防止我溜掉,到在贵后期,我叫我们班女孩们都是说我们班姑娘们,伊朦还说,我像一个老父亲一样,一开始以为是说笑,到后来连我自己也这么觉得了,在贵后期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但在前期,我都有快崩溃的时刻。
在贵前期,虽然工作都不熟悉,很多流程还得靠老队员来指导,但总归是能较好地完成当时的工作,前期让我最心烦的就是我们班的孩子,女孩们还好,主要是男孩子,第一节班会课的时候,就不断地在强调纪律,导致大半节课都在管班级纪律。而后更加地头疼,其实,到现在分析,只有王光林一个是最让我头疼的,其他男孩都还好,至少还能管的住,最后这个孩子让我挺遗憾的,给他太多次机会,但是没想到的是太不把我的宽容当回事了,一开始还想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他,到最后不得以把他第二次开除了,到现在虽然觉得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但是很后悔没有在很早的时候就采取这么强硬的措施,在我印象中,是给了他好多好多次机会,最后开除之前给了他两次警告依旧不听,也算是控制不住自己,他的各方面在我眼中,如果能够积极地引导,每个方面都比绝大多数人有天赋,为此,在他身上花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孩子也是很多的,在他身上这么用心,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当时报名招新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敢对我大声说话的孩子,其他孩子甚至都不敢跟我说话,从这个角度看和他也是种缘分,在他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自己把他开除,感觉这个月花在他身上的时间对于我们班其他孩子来说我这样是一种罪,自认为能改变,到最后没有改变多少,而且也因此没在其他孩子身上花上作为班主任应该在他们身上应有的时间,在开除之后,就在不断地自责,包括现在从贵州回来,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但对于光林来说已经改变很多了,我记得在开学没多久的时候,因为我训他,他直接对着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如果这个月你对我不好,我保证你走不出西关,而在开除他的那节课上,我对着他说,你尽管可以大声说出来,我走不西关,两句从不同的两个人口中说出,一个带着稚嫩和怒气,一个带着遗憾和伤心,他像我当时一样听着对方说着的话,默不作声,不一样的是,当时我只是微笑着当做一句玩笑话,而他低着头,眼里充满着悔恨的泪水,在那三周里,拼尽全力的想要改变他,他虽然很调皮,听我们班姑娘说,在以往的几届里,出现过打老队员的情况,在我这里已经算很好的情况了,他也很喜欢我们,没人给他写信,他也会伤心难过,他也想让这些哥哥姐姐们陪他玩,记得有一次,我和陪着他一起打篮球,和两个女孩一起打,虽然不断地被女孩们狂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笑的非常开心,他也会关心人,也懂得感谢,也懂得认错,就是在很多时候没办法控制自己,一旦我不在,肯定会出乱子,现在想想好后悔教高年级的物理,如果在小学部的时间待的更久一点,可能就没这个遗憾了,至少遗憾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大,现在想着,当时结课联欢结束的时候,在校门口还看见他跑进来的身影,不知道是来看节目还是来找我的,没多久就又离开了,也许,那是,我和他最后一眼的缘分了,希望我的选择能让让更好地去思考自己。
想到我们班的男孩子就会想到我们的姑娘们,因为课程重心主要在初中部,而且最后一节课还要护路,大部分时间都没办法很好地管理班级,在护路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听到我们班姑娘说哪个男孩咋咋了,又把哪个老师怎么这么样了,哪个老师怎么怎么样了,与其相对应的就是在办公室里,不断地听到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说我们班又怎么怎么了,对于我们班姑娘一直有愧疚感,因为自己的原因没能管好班级,给他们一个正常的课堂和班级,到后期和我们班姑娘交流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的姑娘们有好多个学霸,那时候才恍然大悟,前期班级乱成那样,为什么我们班的教学秩序还能维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想到这,我对我们班姑娘的愧疚感更加的大了,到后期做出的弥补就是花更多的时间去陪陪她们,每天都为她们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其实,到这里,都没怎么走进男孩们的内心,也没花很多时间去找他们谈心,也算是班主任的极不称职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对男孩们也心存愧疚,这一个月,每次碰到他们就只是在管他们,丝毫没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做到的。
在贵的这段时间,能说的上谈心的孩子,除了光林,就是盼盼了,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这片土地的观念和风俗的可怕,一开始我很单纯地以为,这边的父母会因为经济条件导致孩子们上不起学,通过了解盼盼的具体情况,原来成绩好也会被打,而因为这,扭曲了盼盼对学习的认知,明明可以学的更好,却不敢学,对盼盼印象很深的还有就是那次对她未完成的家访,那天跟罗娇一起陪着盼盼去她家,当时没想过冗洞能有多远,而盼盼也说只要走半个小时就能到了,就一直陪着她走,发现还没到她家就已经不敢往下走了,怕回不去,也因为那次,才将自己作为早操组成员的定位扭正,当时发短信给啊、老队员说,可能六点之前回不来了,当时不知道老队员怎么想的,也没意识到我说这话的严重性,到学校之后,被队长亲自训了一顿,到现在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记得最深刻的词,标杆,这个字眼,从那以后,一直从贵离开返郑,一直牢记在心里,那天的感触特别地多,不止这,还是回到盼盼这回家的路,我和罗娇回来的时候,不巧下大雨了,回到学校后全身湿透,在回校路上那个艰辛,那次湿的很彻底,回想起来,在贵一个月就只有那次是全身都淋湿的,回来之后喝姜汤换衣服,还有挨印象最深刻的训。接着是我仔细反思和思考的时间了,难以想象盼盼每天得走这么长的路来上下学,而且之后也了解到单程坐车得要五块钱,记得她坐车回去的情况是腿疼,还有的一次因为坐车到学校和坐车回家有三次吧,她就跟我请假说第二天不来了,这也就是说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她都要每天都走那么多路,瞬间感觉,我们时常引以为傲的大小拉练在这些孩子们眼中根本不算什么,而我们还在那里很骄傲的说,我走过大小拉练,不曾想这边的孩子,随随便便都能走完,而且一年年地不断地经历着这些,而且有的时候,也会遇到像我们当时那种下大雨而且还不带伞的突发情况,想想就心疼。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学生王友梅,当时是因为经济原因退的学,一开始了解她的情况,完全是靠晓威的,是里中小学的超级学霸,几乎是年年第一,当时我心想班上又多了一个学霸,班里的各方面也该会更好一些,当时,我已经每天给我们班的孩子们画画,但是也没有因为班上多了一个学生而把注意力分给她,基本上除了日常点名点了她之外,也没什么变化,因为确实没什么能够变化的,在小学只上我们班的班会课和美术课,而一周在我们班只上三节课,也不能产生多大的改变,就这样,应该不到一个星期,她退学了,而且当时我压根就不知道,据晓威说她当时是跟教学组的队员们说退学的,也就是完全没通过我就这么退学了,作为班主任本该生气的,但是也因为我真的没太多时间花在班级管理上也没发生多少情绪变化,相反到后来,她退学之后的一些行为让我有了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她走的时候给我们班每位任课老师都写了一封信,到后来确认还有没有给皖豫写,但是挺惊讶的,就在班上待了一个星期不到的孩子,我都没怎么注意到她,能有这么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表达出的情感,接着还有更加让我惊讶的,当时是手工比赛还没有结束,在第二天我吃完饭就到班里,打算为孩子们画新一天的话,然后在黑板上看见她的留言,接着就看到了她在位置上的作品,那份作品到最后用我的美术教案和她做了一个交换,算是一种留念,那作品因为是她人不在学校,创意和寓意方面都非常的好,但就是不能进入决赛,最后回到我的手上。主题是感恩的心,会一直保留着,作为一份在贵一个月比较重要的回忆之一。接着从我们班其他姑娘还有顾委的口中又了解到一些关于友梅的情况,她十二岁,家里只有父亲和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整个家靠着她维持生计,他们家的经济来源只有低保户,而由于友梅自身的优秀,所以受到的补助相对的更多一些,光靠着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就能把这样的一个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很不可思议,在成绩那么好,还在管理家庭方面,这么强大,还有在情感的表达方面,,真的很震撼,这个学生,最后算是尽到作为一个老师还有班主任的能够做到的,收齐其他任课老师的信一起交给她。
再聊聊在贵,最让自己崩溃的那段时期,当时记得,八月已经开始,在郑国旗护卫队的暑期集训也开始了,看着空间那些兄弟发的动态,当时有很强烈的归属感,那曾经的感觉,不能回去完成使命的遗憾,再加上,当时也算是前期班上最让人头痛的时期,离崩溃已经没多远了,刚好就好像真的到了那一刻一样,一次护路,让我真的崩了一次,那天护路记得我和王非都比较急,直接冒着雨就开始护路,那场雨是在贵一个月印象最深刻的雨,护路的时候走着走着,雨越下越大,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那种趋势,在护路过程中,我还是广场方向,路程很长,很煎熬,看着一个一个湿透了的队员一个个从我身边走过,当时我还打着伞,当时还不断地在下着雨,越看越难受,走到护路的尽头方向雨突然停了,很意外,也很伤心,跟着兄弟们一起走回学校,自己跟个罪人一样地拿着把伞,当时心情很差,脸阴沉阴沉的,当时王非也是,两个人的心情都极差,记得当时所有护路的队员都去换鞋喝姜汤了,就我和王非沉着脸傻愣愣地站在办公室外面凝视前方,一直都在反思,期间我们俩很少有交流,当时我真的是处于崩溃的状态,没法去冷静思考当时的情况,不断地在自责,各种东西,自责没当好班主任,自责自己没保护好兄弟,自责自己教不好课,自责自己没能在郑州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无限自责的无底洞,王非和其他队员们还想着试图安慰我,结果一点效果都没,紧接着吃完饭后,就是初中部的满课,吃完饭就准备到初中部去,在走出小学校门口没多远的地方,这时候音乐响起来了,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瞬间有一种大哭一场的冲动,那个时刻是我在贵一个月以来最为黑暗的时刻,当时的我完全忽略外界的一切,被自己的心理压力给压垮,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了,好在团队里的兄弟姐妹们,觉察到我的变化,各种关心,不论有没有用吧,现在想起来特感谢兄弟们给予我的关怀,当时最着急的应该是王非和队长了,王非当时和我一起呆站在着的时候,没少说安慰我的话,当时她是一个女生和我经历同样的护路挫折,反倒是她作为一个女生来安慰我一个男生,现在回想,王非比我当时要强多了,现在想想当时跟她说的各种压力,好像是为自己的崩溃寻找一个推脱的借口,接着就是队长,队长的反应让我比较意外,在贵一个月,队长给我的大致印象就是平时是一个不说话的人,当时刚吃完饭,我脸还一直沉着,队长主动问我怎么了?当时也可惊讶,来自队长的关心,晚上也有好多队员来问我,当时洪博也和我聊了一会,队长那天晚上还找我聊了好久好久,反正绕了操场好几圈,回来之后又是作为同桌也作为早操组唯一一个女生又是各种关心,包括在自罚站军姿的时候也是各种安慰各种开导,现在想想,王非一个女生能在那种条件下,自己的情绪不受太大的影响,反过来安慰我,在我认识的女生里算是最强的,没有之一,在贵一个月里,一起共事,一起同桌,一起完成任务最多的就是和王非一起,平时老被她说特闲,还每天去拍照好几个小时等等,然后把所有工作都押给她,每天都在不停地埋怨之间度过,平时还不断地小打小闹,主要是不停地互掐,就在这样的日常交流,感情不断地在升华,互相之间很了解对方,默契度也不断地上升,虽然总是在相互间地嫌弃,最后在返郑的火车上,做出种种不雅观的行为和动作,都代表着情感的纽带的紧密,可以说出来周末调研,在平时,王非是和我共度最艰难的时刻和最幸福的时刻的最亲密的兄弟,同样没有之一,在一个月里,本该作为男生应该更加照顾女生一点,反思一个月,被她照顾的更多,虽然嘴上否认,心里却是承认的,很感谢生命中能碰到一个这么亲密无间的女生,反正之前认识的女生没法做到能一起闹一起笑一起做那么那么不雅观动作。算是在生命中遇上的一个从某种程度上很特别的一个女生,同样没有之一。
记得最后就是那个日出,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不习惯合影或者是照相,从一开始我就想到了早操组一起合个影吧!甚至当时就没想过各校区之间的合影,但不知道为什么开不了那个口,就只能傻愣愣地等着,包括跟洪博大哥的合影,也在犹豫,在看日出的时间里,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好在我们早操组唯一一个女生想起来了还有早操组的合影,虽然看不清脸,但至少还有一个背影,算是不留遗憾,比较遗憾的是没能跟洪博大哥合影,但最后在餐厅唱完十年后,在餐厅门口看着洪博大哥的背影,当时情感真的压抑不住了,瞬间地爆发了出来,喊的那句,记得一定要回来看我们,算是遗憾中的不留遗憾。
感恩之旅第十二届队员金方康
2018年8月26日